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6-15,来源:建筑培训,作者:

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

1、如何理解生产要素贡献的内涵

内容摘要:商品的生产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用价值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是价值的创造过程,由此,按贡献分配中的要素“贡献”应当被理解为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双重”作用,即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和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关键词:按贡献分配 要素贡献 使用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对于生产要素贡献的内涵这个问题,理论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两种观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认为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在于它们都创造价值,都是价值的源泉;二是极力推崇“要素财富创造论”,认为按贡献分配中的要素贡献仅仅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在创造使用价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完全与价值创造无关。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是欠妥当的。因为,前一种观点实质上是对庸俗经济学“三要素论”的翻版。“三要素论”声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不仅人的劳动创造价值,而且土地、资本同样创造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所谓的“三位一体”公式: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这是已被马克思批判过的“庸俗共创论”。后一种观点则囿于使用价值创造的视角,片面地理解按贡献分配中的要素“贡献”之含义,把商品生产过程中使用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创造这一统一的事物给人为地割裂开来,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不可否认,商品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或组成元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十六大报告中提到的“财富”一词,就不能仅仅被理解为商品体即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应当被看作是由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的商品。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赖以存在、缺一不可的两个因素,二者共存于商品一身,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同时创造出来的。进一步地讲,商品的使用价值创造和价值创造统一于商品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中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由此,笔者认为,按贡献分配中的要素“贡献”应当理解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双重”作用。如果把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要素(如简单劳动、以复杂劳动形式出现的科技工作与经营管理等)和非劳动要素(如土地、资本、知识等)的话,那么,这里的“双重”作用既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中的直接作用,即非劳动要素和劳动要素一起决定着使用价值的生产,又包括劳动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直接作用,是形成价值实体的唯一源泉,以及各种非劳动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间接作用,是活劳动的吸收器,是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或载体,对活劳动创造价值起着制约作用。下面就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和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分别展开来谈一谈。首先谈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当中,财富的源泉就是使用价值的源泉,故这里所讲的使用价值的创造是财富的创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的劳动过程有三个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人的劳动固然重要,但是,若没有劳动对象或劳动资料,则使用价值的创造就束之高阁。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只是在它包含着劳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资料这层意思的时候才是正确的”。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劳动过程的三个要素又可归纳为两个: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其中物的要素是指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都会发生变化,生产中人的活劳动和生产资料的作用和地位也会发生变化。在科技革命开始之前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使用的劳动资料是极其简单的,劳动对象是土地及其产品,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的创造主要靠人的劳动即人的脑、肌肉、手等的生产耗费,技术、管理等要素的作用和地位没有突显出来。但在科技革命开始后直至今天,技术、管理等要素在物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指示器。新知识和新科技在生产上的应用,一方面使劳动资料中的动力系统、机具系统、运输系统和信息系统更为先进,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会造就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大大提高了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冲破自然资源的限制,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而且,高技术的生产活动要求管理手段科学化,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跨国多方面经营要求严格合理的科学运作,使得管理日益成为生产过程的独立要素,成为巨大的生产力。经营管理和科技工作一起成为劳动的重要形式。社会的经济发展,日益显现出科学成为物质财富创造的主要动因,生产中凝聚着科学成果的物质基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直接活劳动的比重却越来越小。这刚好印证了马克思的预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在有的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70%。另外,资本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或物质财富生产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在发展中国家体现得更为明显。据麦迪逊分析:1950-1965年间22个发展中国家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在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计划经济基础上转轨于市场经济的,并未经过资本积累和市场经济的自然过程,资本短缺状况较严重。因此,在重视劳动、科技、管理等要素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强调资本要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谈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人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人的劳动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所谓简单劳动,通常指的是体力劳动者在商品生产中付出的劳动,它是不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一个身体正常的普通人都能完成的劳动。与复杂劳动相比,简单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较小,同一时间内在生产中物化的价值较少。所谓复杂劳动,是指脑力劳动者在商品生产中付出的劳动,它是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才能完成的劳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主要体现为作为人的能力的技术、管理等各种智力劳动。科技工作者、经营管理者等各种智力劳动者在生产中扮演着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角色,这种劳动力本身由于先前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而具有了较高的价值。“既然这种劳动力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所以,应该把科技工作、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看作是“自乘的或不如说是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劳动智能化的加强,学习和训练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代的复杂劳动已是更加多倍的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内会创造出多得多的价值,也会为社会创造出多得多的新价值。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技术、知识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只有当它们被人们掌握并在生产中以活劳动形式释放出来时才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而那些作为科技成果的图纸、设计、发明和专利等,都是人的劳动所物化的成果,所以不能被看作价值创造的源泉。此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强调人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同时,并不否认土地、资本等非劳动要素为活劳动创造价值所提供的基础或载体作用,恰恰说明了这一作用。就拿资本要素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在组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同时,不仅成为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的生产者,也成为劳动力提供的剩余价值的“直接吸取者”,马克思说:“在这个意义上,资本可以被看作剩余价值的生产者。”马克思还在资本创造出新的地租形态的含义上,说资本“是价值创造者”。资本在追逐利润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减少了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劳动时间,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得以增加,为社会的迅猛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可见,资本虽然不能直接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它在劳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2、生产要素价值论是否能取代劳动价值论?

相对价格理论也能说成是价值理论?价值理论,是说价值是什么的理论,而不是某种要素与所谓一个价值概念相对关系的理论。 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马克思语)也就是说真正的劳动价值论,并非被普通人歪曲的“劳动创造所谓价值”的理论,而是说价值这种货币(商品)所计量的原子,是一种人类劳动。如果价值(交换价值)是一人类劳动,那么对支配它的人来说意味着的是支配人行为(劳动)的权力,对于被支配的人来说意味着被控制被奴役。正如阳光、空气有用,但没有价值,不含义任何价值原子,不含义任何人对人行为(劳动)的支配关系,显然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与普通人植根于社会关系形成的语言中俗约的价值定义“有用性”严重冲突。劳动价值论直指市经济场金钱游戏,价值(交换价值)即货币所计量的原子。劳动价值论者认为,物质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物质在那种形态下的客观存在,自然力(人类劳动只是自然力的一部份)只能引导改变其属性转化,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因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确不是财富(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也就是说劳动价值论就是冲着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金钱游戏去的,毫不留情的揭示了金钱游戏的本质,它实际上就是一种货币理论。所谓按要素参加分配,说白就是占人生产资料的所属权,按这种所属权来支配他人的劳动。而物质的属性是物质在那客形态下的客观存在,所属权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显然这样的按生产要素参与支配劳动,是社会性的剥削关系。 相对价格理论(即某些人所说的要素价值论):某种要素与物质的有用属性(即政治经济学所说的“使用价值)转化相对关系的理论。如:大自然中有很多不需要借助人的劳动(并且人的劳动也是自然力的一部份),为什么不包含钱的原子,正如阳光、空气有用,但为什么没有价值(当然与俗约定义相冲突,这里指货币所计量的原子),不包括钱的原子??并且如果价值(交换价值)是某种要素与物质有用性转化的相对关系,那么现实中为什么资本会存在压缩产量、产量???显然价值不是生产率,而是人支配人行为(劳动)的社会关系。正如“有效需求”的真实含义是“可供交换的雇佣劳动时间”,消费实际上是劳动时间与劳动时间的交换过程。而物质的属性是物质在那种形态下客观存在,实际上是不可创造的,人的劳动转化物质的属性,只不过是引导自然力转化其属性。因此劳动是价值论的唯一源泉,但劳动确不是物质财富(物质的有用属性)的源泉。而对物质的拥有权,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难道为因为拥有,那么牛顿定律、万有定律因此才成立或者说不成立????? 要理解真正的劳动价值理论,必须根除“创造主义”思维,一脚把人类语言习惯踢开,只要克服了植根于社会关系形成的语言习惯才能理解劳动价值论。当然某些人要歪曲劳动价值论,自然张口“创造”,闭口“创造”。(《资本论》引用彼得。罗维里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说明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上衣、麻布等等使用价值,简言之,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人在生产中只能象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56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3、怎样理解生产要素的作用和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关系任何生产过程都需要有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缺一不可。生产的结果从实物形态看,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作为物质财富,当然离不开物的要素。所以,财富是由人的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配第语),就是对这一关系的形象表述。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生产的结果从价值形成看,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它包含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都只有通过人的劳动才能实现。因此,价值的创造反映的只是与他人的劳动的关系,而与物的要素没有关系。这是从生产的结果来看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关系,即人的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是财富的共同源泉,价值则惟一地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在把握这一关系时,应该指出的是,说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并不等于说价值的创造不需要其他生产要素,也就是说,其他生产要素虽然不创造价值,但价值的创造又不能离开其他生产要素,它们是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离开了生产,价值的创造就无从谈起。仅有劳动是无法进行生产的,劳动只有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进行现实的生产,从而才能创造价值。而且其他生产要素的状况又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劳动效率,进而影响到价值的创造。例如,当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时,就能够提高人的劳动效率,使人的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商品。但是,这只是影响作用,即其他生产要素影响的是人的劳动效率,而直接与价值创造相联系的仍然是人的劳动,劳动仍然是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总之,人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其他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但它们是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并且对价值的创造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价值的实体是人类的劳动,其中不包含任何物的要素。尽管在今天各种生产要素对价值的创造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人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这一关系是不会改变的。科学技术的功能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在于创造价值。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始终存在于生产过程中,不仅存在于过去,而且存在于现在,还将存在于未来的生产过程中。人们运用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它对提高生产效率的功能大小无疑是有差别的,但不能说不同发展水平的科学技术具有不同的功能。如果认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而较落后的科学技术则不具有这一功能,那就会导致逻辑上的混乱,从而得出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创造价值,不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够创造价值的错误结论。这种逻辑上的混乱可以说一戳即破。早期资本主义也有科学技术,尽管比现在显得落后。能说那时的科学技术不创造价值,现在的科学技术就创造价值了吗!说科学技术本身不创造价值,并不否认科学技术对价值创造的影响。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不仅是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的前提,而且也是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的必要条件。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之所以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运用直接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使人类的劳动不断地起着自乘的作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者在相同的时间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即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劳动起着自乘的作用,它可以等于多倍的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劳动。科学技术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的决定性作用,正是通过把科学技术这一要素融进其他生产要素来实现的,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就会带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使劳动者的劳动能够得到自乘,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商品。所以,直接创造更多的商品的是人类高效率的活劳动,而不是科学技术本身。

4、论文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有的有作用,有的没作用,这要看你是什么阶级和什么政治方向了.

5、生产要素能否创造价值

不能,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6、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吗?

不是都有价值的,不懂经济学的不要来误人子弟。生产要素包两种,①物质生产条件,包括土地等自然资源、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没有价值,但能带来社会财富②人的劳动,包括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具有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很明显,自然资源、厂房等没有人类劳动。

7、生产要素价值论是否能取代劳动价值论?

“生产要素价值论”是不正确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不在于解决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是一种仅仅考察“原始的实物交换”的理论。它既不是“狭义劳动价值论”,也不是承认任何劳动都创造价值。我国长期以来轻视知识和排斥知识分子的根源,不是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不可能取代劳动价值论。

8、改错:1 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2 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了价值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并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但也并不意味着其基础就是劳动价值论。因为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价值创造是生产领域问题,它主要解决劳动是如何创造价值、创造多少价值的问题。

价值分配主要是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进行分配,是价值分配领域的问题。

在参与价值创造的各种生产要素中,有些生产要素具有价值,如劳动力,但也有一些生产要素不具有价值,如土地等自然资源由于没有凝聚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综上述,“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及 “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了价”说法是错误的。

9、怎样理解生产要素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关系任何生产过程都需要有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缺一不可。生产的结果从实物形态看,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作为物质财富,当然离不开物的要素。所以,财富是由人的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配第语),就是对这一关系的形象表述。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生产的结果从价值形成看,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它包含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都只有通过人的劳动才能实现。因此,价值的创造反映的只是与他人的劳动的关系,而与物的要素没有关系。这是从生产的结果来看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关系,即人的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是财富的共同源泉,价值则惟一地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在把握这一关系时,应该指出的是,说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并不等于说价值的创造不需要其他生产要素,也就是说,其他生产要素虽然不创造价值,但价值的创造又不能离开其他生产要素,它们是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离开了生产,价值的创造就无从谈起。仅有劳动是无法进行生产的,劳动只有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进行现实的生产,从而才能创造价值。而且其他生产要素的状况又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劳动效率,进而影响到价值的创造。例如,当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时,就能够提高人的劳动效率,使人的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商品。但是,这只是影响作用,即其他生产要素影响的是人的劳动效率,而直接与价值创造相联系的仍然是人的劳动,劳动仍然是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总之,人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其他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但它们是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并且对价值的创造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价值的实体是人类的劳动,其中不包含任何物的要素。尽管在今天各种生产要素对价值的创造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人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这一关系是不会改变的。科学技术的功能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在于创造价值。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始终存在于生产过程中,不仅存在于过去,而且存在于现在,还将存在于未来的生产过程中。人们运用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它对提高生产效率的功能大小无疑是有差别的,但不能说不同发展水平的科学技术具有不同的功能。如果认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而较落后的科学技术则不具有这一功能,那就会导致逻辑上的混乱,从而得出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创造价值,不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够创造价值的错误结论。这种逻辑上的混乱可以说一戳即破。早期资本主义也有科学技术,尽管比现在显得落后。能说那时的科学技术不创造价值,现在的科学技术就创造价值了吗!说科学技术本身不创造价值,并不否认科学技术对价值创造的影响。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不仅是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的前提,而且也是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的必要条件。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之所以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运用直接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使人类的劳动不断地起着自乘的作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者在相同的时间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即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劳动起着自乘的作用,它可以等于多倍的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劳动。科学技术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的决定性作用,正是通过把科学技术这一要素融进其他生产要素来实现的,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就会带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使劳动者的劳动能够得到自乘,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商品。所以,直接创造更多的商品的是人类高效率的活劳动,而不是科学技术本身。

10、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等)为什么没有价值?

感觉,政经的好多题都是在概念里转圈子。先看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无差别劳动;再看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回头看题干,说“土地”有价值,就是说土地是商品,也就是说土地是用于交换的,也是劳动产品。但是,土地并不是“劳动产品”,所以,推导回去可知,土地没有价值。类似的题目,都可以用这样的思路。准确地按照名词的定义去排除错误选项,一般不会失手。

信息价
文章字数:8719
点击数:604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