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11-11,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一排排崭新住房 “长”成灾区最靓丽风景线

        这是一个无比艰巨的任务:1000余万因汶川大地震而失去房屋或房屋损坏的灾区群众需要安置,城乡需要重建和加固的住房高达500多万套。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我省把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永久性住房作为恢复重建的第一目标,震后一年内,363.8万户震损城乡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48.5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9万套城镇居民住房基本完成。    在人类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历史上,这样大的住房重建规模,这样快的建设速度,堪称史无前例。    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在10万平方公里曾经遍地废墟的土地上,一栋栋一排排各具特色的崭新住房,像青草一样顽强地“生长”了出来,成为灾区最靓丽的风景线。    更科学  规划下乡农房建设有章可寻    小溪从屋前缓缓流过,房前屋后的果树蔬菜葱葱郁郁,生机盎然。9月23日,参与“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暨巨灾应对国际研讨的代表,来到都江堰市翠月湖镇青城东桂苑安置点,“人在田间,家在园中”的景象扑面而来。    “这些地方和地震刚发生时完全不一样了,发展水平超前了20年。”来自印度尼玛大学的助理教授帕提玛·拉塔·普拉萨德说,她之前看过四川地震灾区的图片,现场发现震后模样已彻底改变。    9月22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节。“我们在新家过中秋”,村民郑道祥高兴地说。新家过中秋!这样温馨的愿望在汶川、青川、北川等地震灾区实现了。    千头万绪,规划先行。震后第7天,我省就着手重建规划工作,农房、城镇规划首当其冲。    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三打破三提高”的规划理念,为四川灾后住房重建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    “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规划下乡,为农村建设有章可寻探路。”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表示。    建设部门统筹全国上千家设计单位、上万名规划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住房重建技术指导工作。通过“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等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39个重灾县、631个乡镇、2043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建立农村建筑工匠资格认证制度。仅全省建设部门就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服务达 70多万户,培训农村建筑工匠近5万人。    更安全  科学选址、抗震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8月,特大泥石流突袭四川灾区。这是灾难,也是试金石,检验灾后重建的“含金量”。    在龙池,全镇80%的灾后重建住房和旅游新集镇经受住了考验。在映秀,专家鉴定重建房屋及市政设施结构完好,安全性和主要的使用功能未受影响。新房,一定要建得更安全。坚持尊重科学,遵循规律,把防灾减灾同恢复重建结合起来,提高防范灾害的能力。    重建选址,充分考虑灾害防范,坚持“三个避让”——避让断裂带,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泄洪通道,最大限度减少次生灾害影响。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力量对灾区6985个安置点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发现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安置点900个。    茂县南新镇攀川村,全村51户183人被集中到新址建房。8月13日,强降雨使攀川沟突发泥石流,攀川村原农房旧址被掩埋,而新村却安然无恙。绵竹市清平乡湔沟村是今年泥石流灾害重灾区,但损失很小。以前,农民都分散居住在山坡,地震后,选择了4块较为平坦的地方作为集中居住点。灾后重建,防震措施显著加强。在震中映秀,住房采用双保险:上部不减弱、底部要加强。    城乡重建住房质量究竟如何?今年8-9月,来自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院等单位的权威专家深入四川灾区,对房屋的抗震性能、结构安全、质量保证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调查。中国建筑科学院副总工陈绍革说,所调查的工程均按修订后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均符合新的国家标准要求,有的比国家标准还高。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郑毅敏对北川、绵竹、都江堰三地灾后重建城镇居民住房建设进行系统调查后,结论是: “总体上来看,灾后重建城乡居民住房的质量是有充分保障的。”    更有发展前景  不仅要住上新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    山坳里,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羌式建筑映入眼帘,这里是北川擂鼓镇猫儿石村吉娜羌寨。    灾后重建,既要科学、安全,也要体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起来,使得群众的房屋舒适度更好,生活质量更好。    吉娜羌寨重建始终坚持因地制宜,连同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等新农村建设措施一起上。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让地震中失去耕地、生活来源的群众不仅要住上新房子,还要发展起跳,过上更好的生活。    彭州市通济镇黄村引入社会力量建设灾后科技园,杜泊羊、猕猴桃、观光葡萄等产业相继引入,村民从过去的纯农民变成农业产业工人,不仅每亩有400公斤粮食的保底收入,土地入股也能分红,在园区打工每天可挣35元。        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永久性住房是恢复重建的第一目标。震后一年半,148.5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9万套城镇居民住房基本完成。城乡住房既安全美观又经济适用。    38个重建城镇中,30个城镇已形成主体功能。其中,北川、汶川县城重建已形成城镇主体功能;青川县城重建正按新的规划加快推进,城镇框架基本形成。        灾区城镇重建住房    进入全面分配安置阶段    “房子不是修好就可以了,建好之后,如何公平合理地将住房分配给老百姓?这是重建后期将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负责人说。记者了解到,截至9月底,我省汶川地震灾区城乡住房重建已基本完成,其中农村住房全部完工,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完成92%,目前已进入全面分配安置阶段。    灾区城镇安居住房实行申请、审核、公示和轮候的分配管理制度,以确保分配安置的公开、公平、公正。目前各灾区已普遍出台安居住房的分配管理办法,确定了安居住房价格,分配安置工作正稳步实施,受灾居民正分批分期入住。    据了解,我省重建的安居住房向自有住房损毁导致无房可住的城镇受灾家庭以及租住住房损毁导致无房可住的当地城镇户籍家庭出售或出租。廉租住房向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当地城镇户籍家庭出租,优先供应住房损毁的城镇“三无”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所有安居住房和廉租住房供应对象的资格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主管部门认定并公布,每户家庭限购或限租一套。具体资格认定的条件和办法,由各地细化实施。    政府委托开发企业重建的安居住房,开发企业利润严格控制在3%以内,不得向主管部门认定对象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出售或出租。受灾居民已通过委托开发企业建设、集资建房、自建住房等方式重建住房的,也不能再申购或租赁安居住房和廉租住房。各地对所有申购(租)的受灾居民家庭实行建档管理,建立台账,以备核查。    城镇住房重建中关于安居住房价格的问题一直备受灾区百姓关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省政府已出台政策明确,安居住房销售价格根据建造成本核定,建造成本主要由划拨土地费用和房屋建筑安装工程费等构成。受灾居民租住安居住房的,执行成本租金。地方政府对经济条件差、支付成本租金都有困难的受灾居民可予以租赁补贴或实施租金减免政策。        我住得比城里人还巴适    讲述人:费长兴    (绵竹市金花镇玄郎村村民)    我是村里第一个开农家乐的。房子两层200多平方米,儿子和媳妇都不住在家里头,空出几个房间搞农家乐。现在村里有4户农家乐。经常有很多成都、德阳过来的游客,他们都说我住的是别墅。老实说,我觉得我们现在住得很好,村里修了公路,安了路灯,还搞了绿化。环境也好,空气清新,让人觉得住得比城里人还巴适。    但2010年初,刚搬到安居小区时,大家都觉得不习惯。我们之前住在龙门山上,“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地震断裂带从村里穿过,道路严重损坏,也很缺水,再在原址重建不太现实。我们就搬到山下来重建了。    2009年4月,我们村在遵道镇的棚花村开始重建。2010年1月18日,我们全体村民搬进了新家。从山上来到山下,从散居到集中居住,从传统的农村生活过渡到城镇社区生活,一开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过得顺心。特别是年纪大些的人更觉得不习惯。很多老人抱怨,原来在家门口就可以挖野菜,现在门口哪里有野菜挖?小区的绿化树上全是村民晒的衣服和拖把。村支书刚开始也很生气,都不晓得咋个办。后来村支书给大家做工作,还定下新约,请了保洁员,这个习惯才慢慢纠正过来。    玄郎村重建起来后,很漂亮很整洁,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和城里人来耍。我当时和妻子商量了一下,自己准备一点,向亲戚借一点,一共凑了18万元,在村里修起了农家乐,取名“费老四欢乐农家”。现在一个月的收入6000元左右。    许多村民还搞起了种植业和养殖业。村民到山上原来的宅基地种植,调整改造了低效林地,种了几千亩核桃和楠竹,还在核桃树下种了山野菜。我们村还打算在山上发展养猪业,每个组集中到一起由村上集中管理,发展规模化养猪。以后还要发展猪肉加工业,把猪肉制作成腊肉,提高猪肉的附加值。村里还计划在猪圈的旁边,建一个大型沼气池,沼液做林果和山野菜的肥料,搞生态农业。    请到恩达羌寨来    讲述人:王丽    (北川县曲山镇沙坝村村主任助理)    只有我们这样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沙坝村的重建多么不容易。2008年7月我刚从四川外国语学院成都分院毕业,9月才到沙坝村,当村主任助理。沙坝村原来在北川挺富裕的,2008年那场大地震,沙坝村损毁得特别严重。村里所有的房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有192户村民的房子完全倒塌了。水、电、路这些基础设施也是几乎完全被毁了。    很多村民都是从地震中逃出来的,离开沙坝村的时候很舍不得。2008年9月我来了之后就跟着他们一起,一直被安置到异地生活,到2009年下半年才开始回到沙坝村。    2009年7月,沙坝村被确定为返乡重建。消息宣布那天,村民们情绪非常激动,原来埋在房子里头的生活资料都被洪水冲走了,以前村民靠在县城打工为生,现在打工也不方便,他们担心回去以后不知道怎么生活。    我当时才毕业一年,也没有什么经验,一工作就碰到这样棘手的问题。那时,嘴皮都磨破了,喉咙讲到沙哑,天天就到村民屋里头和他们解释政策。村上的36名党员干部最先开始搬回村里。就是这样一带五、五带十,5天之内,村民就全部搬回了沙坝村,按照“统筹自建”的模式开始重建房屋。    四组的史少军重建很积极,不仅自己房子修得很快,还主动帮其他人联系施工队。2009年腊月十六,史少军第一个搬进了新房子。2009年春节之前,全部村民都搬进了新房过年。    今年上半年,沙坝村修了道路,进行了风貌改造,取名叫“恩达羌寨”。现在,村里有人搞农家乐,有人养生猪。我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回头想想两年来在沙坝村参与重建的经历,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和村民打交道的技巧,也得到了很多锻炼。(消息来源:四川日报)

材料指导价直辖市材料指导价四川省材料指导价
文章字数:5547
点击数:544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