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5-27,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青山碧水红土地 古韵新风宜居城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素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司法鼻祖、“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后裔就封于此,故六安市又称“皋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 “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用至今。有古诗曰:“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霍英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六安是革命老区,被誉为“将军之乡”。全市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0多万人。

近年来,六安市坚持科学规划,加快园林城市建设步伐,着力打造滨水城市、绿色城市、文化城市三大特色。2008年,该市被授予安徽省园林城市称号,并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市称号,312国道六安段绿色长廊被评为全国绿色通道工程示范路线。

从2009年开始,六安市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要求,坚持科学规划,着力打造自然、社会、人和谐统一的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截至目前,全市规划区园林绿地面积已经达到2297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37.78%,绿化覆盖率达4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02平方米。

依法治绿,全民共创园林城市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造福市民的一项“民心工程”。六安市委、市政府对此认识高度统一,特别强调: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是打造城市名片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六安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六安市始终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成立了市委书记为政委,市长为指挥长,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六安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指挥部,印发了《关于创建园林城市的决定》、《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决定》、《关于加强六安市城市绿化建设的意见》、《六安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三年实施计划》等文件,多次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动员大会,制订下发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打好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体战。通过全过程、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发动,扩大了创建活动的影响力,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人人关心创建工作、人人参与创建工作”的创建氛围。

与此同时,六安市坚持建章立制,依法治绿,切实巩固园林绿化成果,推动绿化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一是实施绿化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机制,落实“绿色图章”制度。二是完善园林绿化管理制度,建立起“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措施有力”的管理机制。三是实行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运作,推进“管养分离”的运作模式。四是建立有效监督机制,保证城市绿线管理的实施。五是注重历史文化景观保护,编制《六安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最终将六安的历史文化遗产打造成经典的文化名片。

科学规划,彰显城市景观特色

在城市建设中,规划是龙头。六安市围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乡土树种应用规划也同步编制。新一轮绿地系统规划对生态保护、修复、重构的对策进行了探索,以保障六安人居环境良性循环、保护六安自然与文化资源为主要目的,形成多层面“环心廊”空间结构的绿地系统。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水系,突出水韵特色,打造滨水品牌。淠河总干渠和淠河流经六安中心城区,长度达10余公里。其上游是著名的6大水库,溢清流翠、宁静柔美,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六安市围绕两河治理,做好“水韵”文章。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充分依托这两条水系为重点建设城市“绿带”、“蓝带”。

以前的淠河总干渠水中是破船,岸上是旧危房,周围环境脏、乱、差。从2002年开始,通过挖掘、保护城市滨水空间,对水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宜园则园,宜带则带,在沿河两岸建设公园、游园,总面积已经达到200公顷。2006年,六安市被原建设部授予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城市称号,淠河总干渠城区段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8年开始,淠河综合治理开始规划实施,包括截污建坝蓄水、月亮岛开发建设、河西景观整治等,简称“一岛两岸”景观整治。一期工程包括橡胶拦水坝(中坝)建设,城市中心区新形成水面14.7平方公里,回水长度20公里,蓄水4300万立方米;河西景观大道、月亮岛环岛路景观带、淠河东岸景观带等绿化建设项目,增加滨水绿地366公顷。

淠史杭总干渠和淠河通过一系列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工程建设,“两河一岛四岸”碧波荡漾、水天一色、风光旖旎、美丽如画,与整个城区相依相拥。一座以“绿”为特色、“水”为灵魂的园林城市初步形成,滨水的城市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打造绿色品牌。六安市始终坚持把“市民是否喜欢、资源是否节约、成效是否明显”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标准。通过规划建绿、拆违增绿,保护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大力实施还绿于民工程。城市建成区内现已建成各类公园、游园达40座,初步形成了分布均匀、环境优良的公园体系。搬迁了原六安体育中心,建成了8.7公顷的皋城广场,成为市民活动的重要场所,被誉为城市的会客厅;搬迁了原市政府,建起13.7公顷的市民广场和九墩塘公园,原本拥挤的城市中心地带,成为老城区开敞靓丽的新景观;拆迁了北门下洼老城区,建成了20公顷的景观带;2010年在市中心新建60公顷的中央森林公园,已成为城市的“绿肺”。目前,城市建成区内现已建成各类公园、游园达40座,初步形成了分布均匀、环境优良的公园体系。城区公共绿地分布均匀,公园全部免费开放,功能更加健全,为市民就近健身、休闲、娱乐提供了场所,市民幸福指数更加提高。

挖掘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突出文化建园,打造文化品牌。六安市以大别山烈士纪念园的红色文化为主线,建设了将军浮雕墙、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纪念雕塑,园内遍植桂花,红色主题鲜明,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点。六安皋陶文化、楚汉文化以及茶文化丰富悠久,历史名人辈出,皋城广场的“独角兽”、淠河景观带的 “文化墙”和“六安拾萃”对六安历史进行了浓缩;“南门锥”、“北门塔”、古城墙成为保护完好的古六安标志性建筑,依北门塔而建的北塔公园与多宝庵的佛教文化相得益彰;淠河景观带内设置的“淠水欢歌”、“滨河之舞”等现代雕塑,展示了今日六安欢乐、祥和的城市文化。

合力兴绿,园林绿化建设富有成效

多年来,六安市城市园林绿化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引导市场积极参与,多渠道筹集绿化建设资金,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在推进园林城市创建的过程中,六安市咬定创建目标,细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绿化重点工程,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明显改善。

全力实施绿化重点工程。2008年开始,该市按照《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三年实施计划》,安排城市增绿工程20余项。2009年完成350公顷建设任务,2010年新增加绿地197公顷,先后建成65公顷的中央森林公园、150公顷的河西景观带、35公顷的淠河南路景观带以及南门塔公园、月亮岛景观带、南屏路景观带等,并重点实施了以城区主干道、公园广场增绿、补绿为主的“绿荫”工程。

城市公园快速增加。目前,六安市公园、游园数量已达40多座,公园绿地总面积已达713公顷。城区公园、游园等合理分布,构建了网络清晰、分布均衡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

道路绿化配套完善。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主干道绿地率达30%;先后完成60多条主次干道的绿化,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景观大道,构成了城市绿色的网络,基本形成了步步见绿、景随步换、触景生情的城市道路新格局。

加强单位、小区绿化。单位绿化、小区绿化配套建设坚持执行“三同步原则”,采用拆违建绿、拆房增绿、破墙透绿、立体绿化等有效措施,普遍开展单位和居住区绿化,使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的数量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

注重老城改造绿化建设。着力解决城市建设“经济利益”与“园林绿化”需要大量土地之间的矛盾,通过保护与建设、生态护坡、屋顶绿化等方式,解决了旧城改造中的用地矛盾,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

全民参与绿化建设。六安市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组织和引导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植树活动,先后建成国防林、青年林、新婚纪念林等一批纪念林地。自2007年以来,城区义务植树240万余株,建起了“国防林”、“青年林”、“新婚林”等各种纪念林区。植绿、爱绿、护绿意识深入人心,生产绿地规模不断扩大,城乡一体的绿化格局日渐形成。

生态优先,市政设施日臻完善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六安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活动;以“碧水、蓝天、清新、宁静”四大工程为抓手,全面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 100的天数达340天以上,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达100%;以桂花、乌桕为代表的几十种乡土树种在公园广场道路绿化中广泛应用;制订实施了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150多种常用园林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实施了水上公园、九墩塘公园、梦中湖游园的活水工程,保证了城市公园水质优良;对城市湿地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制订《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有效保护和利用了城市湿地资源。

注重河流自然资源保护,按照沿河景观规划,建设水体沿岸绿化,水底全部采用软土河床,驳岸科学合理,兼具景观与自然保护,形成了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环境综合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市政设施配套,强化城市环境综合管理。该市出台了《六安市城市容貌评价标准》,编制了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建起了垃圾填埋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3%;道路桥梁、地下管网等市政设施档案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建立了立体监管网络。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充分利用日照优势,在建筑节能工作中大力推广太阳能的利用;在城市大发展大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努力探索节水、节能、节地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模式;城市绿地建设中积极推广乡土材料应用和再生水利用,大力实施道路、公园节能亮化工程,节能减排工作富有成效。

市政设施日臻完善。近年来,随着六安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一大批与中心城市相配套的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大力推进路网建设,城区内共有主次干道61条,道路完好率达96%;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建成一大批城市公交站亭,购置车辆,完善线路;至2010年底,六安市供水能力达16.5万吨/日,用水普及率100%以上,管网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大力实施城市供水、污水管网建设,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达100%,污水处理率达82%,位居安徽省第三;其他城市环卫设施逐年提升,大力实施城市景观照明工程,营造了亮丽、精美、有序的城市夜景风貌。

人居环境和谐统一。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制订了《六安市社区规划》,逐步完善了社区教育、医疗、体育等服务设施。编制了棚户区改造规划,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建成了月亮岛、南屏苑等一批设施完善和功能齐全的示范小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城区公共绿地分布均匀,公园广场免费开放,为市民就近休闲、健身、娱乐提供了一处处优美的场所。

社会保障全面到位。六安市委、市政府把解决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作为重要职责和建设和谐六安的重要措施,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该市全面启动了住房保障各项工作,住房保障率达99%,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达100%。

如今的六安,充满着灵气和活力,一座洋溢勃勃生机的绿城、钟毓灵秀的水城、古韵红风的文城,正向人们展示着无穷的魅力。(消息来源:中国建设报)

材料结算价安徽省材料结算价安徽省材料结算价
文章字数:4888
点击数:542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