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09-15,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非遗节吸引570余万群众直接参与 好评率达90%以上

    6月12日,第三届国际非遗节闭幕后的第一天,非遗节成都市执委会与成都市统计局联合发布了《第三届国际非遗节调查统计和评估报告》。报告显示:短短14 天,第三届国际非遗节上演了七大类286场文化活动,展示非遗项目上千个,不仅吸引了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国际嘉宾和表演人士,更吸引了 570余万市民和游客参与各类活动,直接拉动各类消费61.5亿元。  非遗节永久落户成都后的首次亮相,通过在机制和产业方面探索创新,交出一份让人欣喜的答卷。  非遗狂欢:  570万民众参与好评率达90%以上  “参加过上届活动的受访者中,93.8%的认为本届非遗节总体情况好于上届;95%的表示对本届非遗节的总体印象良好,近99%的表示愿意再次参加非遗节活动。”一场14天的“非遗狂欢”,吸引了570余万的群众直接参与,好评率达90%以上。  国际非遗博览园内,世纪舞、西城事、时空旅、百味戏、五洲情5个承载不同非遗文化的场馆每天都有好戏上演。“在非遗博览中心了解非遗的魅力,在西城事展馆看非遗的多姿多彩,在五洲情会展中心买非遗产品,在百家宴美食街区品美食,非遗博览园的‘一条龙’式设计,太让人惊喜了。”成都市民杨阳说。  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的主题分会场活动和系列配套活动,吸引城乡群众广泛参与,使国际非遗节成为文化的盛会、民众的节日。仅文殊坊分会场,就有30余家中外艺术团体参加主题活动,在非遗节期间吸引了50万中外游客,创造了文殊坊通过非遗活动吸引游客人数的新纪录。  机制探索:  最大主题园区让非遗保护持续发展  天府大巡游上,41支国内外表演队伍共计2000余名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演员,与数万观众尽情狂欢。国际论坛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使及国内外40余名非遗保护权威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国际非遗博览园内,上千个非遗展示项目让人目不暇接。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中国古琴艺术大展等七大类286场各种文化活动遍及全域成都。  这是一场文化的盛会,这是一场不散的盛会。  占地面积约614亩,建筑面积约33.6万平方米--这个目前全球最大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园区,在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非遗节后,又将开始新的征程。据悉,国际非遗博览园将按打造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旅游品牌的要求,配套完善文化旅游必须的“游、娱、购、吃、住、行”六要素,以民俗节庆活动、非遗保护研讨培训、主题会展、非遗特色文化商贸等多样化表现形式,构建常态化的非遗生产性保护产品和非遗特色文化商品展销平台,把园区建设为可持续发展的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和发展基地。  产业尝试:  首办展销会收入达1.1亿元  举办全国首个大型非遗展销会、首创非遗传承人传世精品拍卖会、尝试打造非遗文化产业链条……本届非遗节上,各种创新思路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抛砖引玉”。  非遗产品展销会展厅设立了31个展区,4个国家的13位传统艺人、28个省区市的526个非遗项目、省级保护名录项目和数百位传承人,以各具特色的展览方式、展演手段,展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他们还通过传承人和非遗产品生产企业现场技艺及产品展示、贸易洽谈,为非遗生产性保护、商品化交易打造了一个重要平台。  展销会外,蜀绣《悲鸿马》、银花丝《杜甫草堂摆件》等23件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的传世作品公开拍卖。17件成交作品共达成交易总金额约99.7万元。郫县蜀绣文化产业园项目与多家投资企业、营销企业、拟入驻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把蜀绣推上了产业化发展的平台。  统计显示,本届非遗节,国际博览园和各分会场非遗展销收入1.1亿元,直接拉动成都市各类消费61.5亿元,比上届非遗节增长13.6%。 (消息来源:四川日报)

工程造价期刊四川省工程造价期刊四川省工程造价期刊
文章字数:1728
点击数:5416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