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1-15,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走转改”重在改:四改五要

编者按:9月10日,湖北省召开“千人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动员会,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在动员讲话中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讲话精神,指出“走转改”重在改;要改虚华之风、改冗长之风、改浅表之风、改媚俗之风;要在短、实、新、深、活上下功夫。

“走转改”,贵在走、难在转、重在改。“走”是前提、路径、方法;“转”是观念、态度、思想方面的要求;“改”是走和转的落脚点,是“走转改”活动成果的呈现和检验。没有清新的文风,不出精品力作,“走和转”就只有耕耘,没有收获。重在改,改什么?也就是四改:改虚华之风、改冗长之风、改浅表之风、改媚俗之风。这“四风”尽管不是新闻界的主流,但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改虚华之风。虚华就是华而不实,不在深入采访、获取真实素材上下功夫,有的不到现场,有的连时间、地点、名称都不一定搞清楚了,就可以写洋洋洒洒的报道和通讯。有的“编”新闻,对那些“眼线”报料、网络信息、微博议论、兄弟媒体的报道,不核实、不甄别、不问缘由,拿来就编;有的“传”新闻,把道听途说作为新闻素材;有的“演绎”新闻,大胆想象,以讹传讹,只顾吸引眼球,云遮雾罩,花拳绣腿,无病呻吟,哗众取宠。

    二是改冗长之风。宣传报道规模、文字长短是由内容决定的。冗长是指“该短还长”,没有内容的长,或者内容被稀释淡化的长。具体表现是重篇幅规模,以长度决定力度、决定高度。开中药铺,可一句说清楚的要写上一段,可一个问题说清楚的要列上三条五条,可单独成篇的要搞系列推出。往往鲜活内容,被注水稀释了。有价值的东西,被淹没在长篇累牍之中。有事无事搞专题专版,有些报道无的放矢,空洞无物。延安整风时,毛主席把冗长之风列为“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称之为“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毛主席举了个例子,“去年(1941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最近,网上有篇帖子,名叫《史上最短的毕业演讲》,说的也是1941年,丘吉尔受邀在牛津大学毕业典礼上讲话。在校长所作的非常复杂的介绍后,他走上讲台,环视全体学生30秒后,开口说了一句话:“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接着又重复了一遍。简洁的几个词,就是丘吉尔讲话的全部内容。这是历史上最短的毕业演讲。

    三是改浅表之风。只反映表象,不分析新闻背后的原因;浅尝辄止,人云亦云,缺乏独到见解;虽然摆了一堆事实,但缺乏寓理于事的功力;一个板块、版面的报道,内容流于碎片化,看不出内在的逻辑联系。难以发挥引领引导、释疑解惑的功能作用,结果是“不用看,不好看,不耐看”。

    四是改媚俗之风。表现为三种心态,一是猎奇心态,在正常报道中毫无根据地编故事,制造极端的情节冲突、人物对立,追奇猎艳,夸大事实,制造轰动,刺激眼球,崇尚西方“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的价值取向;不顾公民人格尊严,曝人隐私,具有强烈的窥私欲。二是唱衰心态,无视社会进步,不关注社会主流,热衷于个别问题,并以偏概全,崇尚越坏越好,越丑越美;不顾事实,利用媒体工作之便、利用个人微博发泄消极情绪;依据虚假传闻,发表偏激言论。三是自卑心态,对有乡土气息的新闻,看不起;对有内容有情感且语言平实的新闻,觉得档次不高;对采访基层群众的新闻,觉得没品位。对国家的发展和身边的变化,不以为然,外国人说好就好,说不好就不好。 

上面列举的“四风”,不一定是我们文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全部,也不一定描述得准确贴切,但在新闻界一定程度地存在。重在改,怎么改?“改”要在“五要”上下功夫:要短、要实、要新、要深、要活。

    一要短。文字的长短要服从于内容,能短一定要短。短有利于传播,短有利于聚焦,有利于增强可读性;短是对公众获取有效信息的尊重;短对新闻采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同志可能会说,走基层越多,采访越深入,掌握的材料越多,内容越丰富,想说的话就越多,短下来就越难。恰恰相反,采访越是深入,问题把握得越准确,原因思考越深刻,素材选择越得当,篇幅也就能够短下来。新闻写短,要靠综合素质,文字的精彩,往往靠精炼,要短下来,就得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二要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篇报道,再有感染力、再有表现力,如果不真实,肯定不是好新闻,哪怕是某一个方面的细节不实,都是新闻作品的硬伤,是好新闻评奖的“一票否决”。小说、戏曲、绘画等文学艺术,都可以创作,可以想象,可以虚构,可以发挥。但新闻不能编造,不能道听途说。实还有另一层意思,平实。新闻不要在花里胡哨、虚张声势上下功夫,要质朴,要返璞归真。新闻工作者要在现场、在路上、在基层、在一线、在群众中,要亲眼所见,要亲耳所闻,要亲自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不做二传手。要有追求新闻真实性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三要新。新是新闻的标尺。新闻就是要反映时代,就是要第一时间。一是新近发生的事,比如这里举办了一个庆典,那里出了一个车祸,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新”;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记者通过观察,发现改革发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成就、新经验,发现这个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新气象,等等。要呈现这些新,必须敏锐,必须手勤、脚勤、脑勤,要去获取最新的新闻素材;要有宽广的视野,能够在第一时间捕捉、鉴赏、选择新闻点;还要透过现象,准确地判断新闻的价值。 

四要深。就是要有深度。媒体的权威性,往往取决于是否在反映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新闻典型上下了先手棋,是否在探寻新闻事实背后原因时给予了深入解读,是否在一叶落地时准确判断秋之将至。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5.38亿,个个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而我们是专业媒体,是传统也是权威媒体,我们的新闻作品带有原创性,甚至是新兴媒体的供应商。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应该技高一筹。如果报道没有深度,不能在客观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给人以启示、启迪,就难以说服人、引导人。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肩负神圣使命,需要勇气,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又需要智慧、见识、理性、思想。要以小见大,拨云见日,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众说纷纭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要以建设者的立场,发现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 

五要活。就是鲜活、生动、活泼。有故事,有情感,说真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毛主席把语言表达上的问题,列为“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他说,“现在我们有许多做宣传工作的同志,也不学语言。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就没有多少人欢喜看;他们的演说,也没有多少人欢喜听。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他提出了三个办法: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第三,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消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信息价湖北省信息价湖北省信息价
文章字数:3201
点击数:536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