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氟涂料在舰船中的应用情况研究
陆雯粟小理 (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241) 1应用背景 舰船是一个由船体、机电、电子、武备等高科技产品组成的复合体,舰船的综合性能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我国从南至北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南北气温相差50℃,海水含盐量不等,海生物众多、千差万别,舰船长期处于这样的海洋环境中,腐蚀极其严重,而涂料一直是其最主要的防腐、防污手段。我军现用船壳漆以氯化橡胶类为主,其漆膜较软,耐沾污性差,特别是抗锈斑污损性能差,为保证舰容整洁、美观,舰员需要花很多时间对涂层进行维护,工作量很大。据统计,美国海军舰员每年仅用在对船壳和干舷涂层的维护保养,就大约需要306000舰员工作日(sailorman——days),由此可见耐沾污船壳漆对于海军舰船的重要性。目前,我军舰船防污涂料主要还是“四一八”舰船涂料攻关的成果应用,技术上进步不大,防污有效期一般3年以内,并且有机锡类防污涂料属于限用之列。另一方面,与民用船舶不同,舰船由于经常性地停泊在军港内,自抛光型防污涂料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影响其防污效果。如何解决舰船停港时的海洋生物污损已成为研制舰船防污涂料的一个难题。海生物附着不仅会使船舶的航速下降、燃油消耗量增加,而且还会使船舶及水下设施的腐蚀破坏加剧、使用寿命显著缩短。在这些结构物表面涂刷防污涂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防污涂料是利用涂料中释放出的铜、锡、汞、铅等毒料来杀死海生物的,这虽然能减少或消除海生物的污损,但有害物质的释放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也造成了严重危害,这个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都相继制定了限制或禁止使用毒性防污涂料的法规或条例。因此,开发研制对环境无污染的新型无毒防污涂料以取代传统的毒性防污涂料就显得十分迫切。目前,新型无毒防污涂料的开发研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途径:(1)改变涂层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能;(2)采用生物化学方法;(3)利用涂层的自抛光机理;(4)降低涂料表面的自由能。其中,通过降低涂料表面自由能而得到的防污涂料以其独特的防污机理和优良的防污性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2应用情况 氟是迄今所知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原子半径较小,氟原子与碳原子形成的F-C键的键能比Cl-C键和Br-C键能大得多,也比C-H键要强,所以在含氟聚合物分子中,氟原子的电子云对C-C键的屏蔽作用较H原子强,因而氟原子可以保护C-C键免受紫外线和化学品的危害,使得含氟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耐化学品性能。另外,由于氟原子核对其核外电子及成键电子云的束缚作用较强,C-F键的可极化性低,含有C-F键的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较低,因而具有特异的表面性能(耐水性、耐油性、耐沾污性)和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高绝缘性、低介电常数和低折射率)。
1/3 记录数: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3610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