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9,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要“低碳建筑”,更要“长命建筑”

3月30日消息:最近在房地产业,刮起了一股“低碳”旋风。“低碳”俨然成了房地产商们的口头禅,似乎不谈“低碳”,不谈“低碳建筑”、“低碳楼盘”、“低碳生活”,就跟不上时代了。搜房网搞了个“中国房地产1018低碳行”, “在全国100个城市,选拔10,000个低碳大使,走进100,000个社区,开展低碳公益宣讲;与中国10,000,000个购房者一起,用实际行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3月12日,第十届中国房地产发展年会也举办了一个座谈会,主题是“低碳,引领中国房地产未来十年”,房地产商人宫铁军、李敏、王钻、刘凯、张在东等发表了自己对低碳建筑的看法。     倡导低碳建筑,无疑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重要举措。有研究指出,建筑业的碳排放占了人类活动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30%-50%。当前我国已做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45%的郑重承诺。要实现这一承诺,建筑业责无旁贷地要在节能减排上做出大步伐的努力。因此,当前在房地产业刮的“低碳风”,不管房地产商们出于何种动机(确实有人微言其动机无非是推销自己的产品,尤其是在当前消费者高度观望的时期),都值得我们做出美好的嘉许和期待。     然而,纵观上述房地产商的言论,深入分析我国建筑业当前的排放现状,有一点似乎完全被人们遗忘了,那就是:事实上,中国建筑的“短命”,恰恰是最大的碳排放源头。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老旧建筑拆除率占新建建筑面积的40%左右。按照我国的强制标准,普通建筑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是50年。但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建筑平均寿命不到30年,而美国房产寿命约为80年,欧洲建筑的平均生命周期则超过80年。英国的建筑物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居冠——达132年,真正成为了“百年老屋”。     导致中国建筑特别“短命”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个始作俑者,是政府规划的任意调整。这种调整曾导致南京某四星楼盘不到10年就拆除。一任领导一个思路,兴致一来,大笔一挥,这片那片城区就要重新规划,推倒重建。于是乎,刚修好的马路要改道,刚建好的楼盘要推倒。拆了建、建了拆,铸就了一个“拆迁时代”。     第二个原因,是公用单位的私利考量。随着城市本身的发展,需要建设大面积的交通枢纽、广场、公园等,满足人们出行、休闲、健身等需求,这本身理所应当,无可厚非。但看看我国目前的公用设施建设局面,却往往有不合理的地方,甚至于人为加大了拆迁率。例如,在东京,地铁口一般都很小,一般都直接修在大楼底下。乘客不用跑很远的路,直接就可以进站。即使在闹市区,街上的行人也不多,因为东京人直接可以进地铁。但在我国,尤其是北京,地铁公司一边打着公用事业的牌子建地铁,一边在地面拼命圈地,尽量将地铁站搞得开阔雄壮。这样做,既不方便顾客乘车,也加大了地面建筑的拆迁率,甚至于加大了地铁建设本身的难度,延缓了地铁建设的进程。究其原因,一是地铁公司缺乏顾客第一的意识,二也逃不过追逐自身利益的嫌疑。毕竟,占的土地多,利益产生也多。     第三个原因,就是房地产商的推波助澜。曾有报道援引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刘晓钟的话说:“在一个场地上,拆一座旧楼后再建新楼的成本,在某些时候,比在没有任何设施的场地上建新楼的成本反而会低很多。”何况,开发商最喜欢开发的地段,一般都是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成熟的闹市区、中心区,即便拆迁费用很高,日后的高房价也足以弥补这一块成本。这种收益预期,也会促使开发商将才到中年的楼盘牺牲掉。     第四个原因,是房屋建设的质量太差。这个问题尽管在城市存在,但在农村更加普遍,由于道理很简单,就不多说了。     建筑寿命短,不仅加大了浪费,而且直接加大了建筑业的碳排放量。     一者,建筑拆除将产生大量的碳污染和其他污染。当前,我国的拆除行业依旧采用多年前传统方式进行拆除,不具备环保拆除能力。建筑拆除、建筑垃圾的清运和堆放,会引起严重的空气、土壤、水质等环境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据估计,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的30%~40%,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当然也是一个巨大的碳排放源头。     二者,建筑“短命”加大了建筑业整体的碳排放量。浅显的道理是:不管采用任何一个公式,计算建筑物的碳排放量,都是从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建造、安装、拆除过程的全生命周期计算起的。其基本的分母是年限。撇开居住的排放不说,建造的排放是年限越长,每年均摊下来的排放就越低。因此,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无疑会整体减少建筑业的碳排放。     正如有人指出的:终结“拆迁”就是最好的建筑节能。虽说这话说得有点过,“拆迁”是终结不得的,城市毕竟要发展,适度的“拆迁”是必要的,个别建筑物“英年早逝”也是必要的。但我国目前的建筑物寿命普遍如此之短,这绝不正常。     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建筑业的排放现状,我们不仅要倡导低碳建筑、低碳生活,切实减少新建住宅的碳排放,更要高度重视建筑短命的问题,刮起一股建筑“长寿风”。

造价材料信息直辖市造价材料信息北京市造价材料信息
文章字数:2494
点击数:3296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