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9,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经历能不能代表能力?

在企业做了七、八年的HR外包,亲自面试过不下数千人,更别说交到我这儿的简历了。求职越来越困难,无论是寄来的还是从中华英才网上转来的简历的包装也越来越丰富而吸引人,无论是词藻的运用,还是简历的个性化设计,都越来越突显新时代接班人的创新理念。  然而,我也渐渐地发现了很多大学生的一个误区,而且,这个误区把越来越多的人迷惑。那就是社会实践经历。  当然,强调实践是对的,因为社会需要的不再是死读书的大学生,而是有一定动手能力的,能很快投入工作的大学生。然而,无论是学校的提倡,还是一些培训单位,中介单位的怂恿,大多数都没有真正地说清楚,反而误导了不少学生。  无论是面试时,还是简历上,都不乏有诸如以下的陈词:“曾做过食品促销”;“做过家教”;“曾发过传单。”“…卖过电话卡”…….这些在用人单位看来,只是觉得你接触了一下社会,仅仅是“只是”而已,而且他们认为这些是你们理所当然应该自己去体验的,而不应该在毕业之际将其当作自己的能力去写,用来作为求职成功的砝码。有些单位甚至会觉得有点啼笑皆非,他们招的是文员,不是促销工;要的是会业务流程的业务员,不是只会伸出、收回的发卡员……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也不再多说。我只是在想,现在的大学生,此刻又有多少撇下自己的书本,还在奔波于那些无谓的“实践”中,浪费大好的光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只为了将来在简历上,在主考官面前,有更丰富的实践能力可以写、可以说。  经历只能代表你的过去,是过去你所做事情的综合;而能力则是在你的经历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核心优势。每个人都有过去的经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在此形成能力。其原因要么是你没有做相对专注的事情,分散的实践事件难以在一个领域专一发展;要么是在所做的事情中没有去培养核心能力的意识。  所以,没有方向的盲目去做许多社会实践并不能形成你的能力。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领悟这一点,不要总是想把简历改得多么豪华,提高自身能力更重要啊。

工程信息价
文章字数:1071
点击数:3014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