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6,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百姓可承受的涨价范围究竟多大?

新闻背景:受2005年国家调整上游天然气价格的影响,北京市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正在酝酿之中。13日,北京市发改委网站公布了民用然气价格调整听证方案,拟将价格上调0.15元/立方米。 根据抽样调查,北京市居民用户月平均用气量为18立方米,价格调整后,用户月均将增加支出2.7元,其中,28%的家庭月增支小于1.5元,65%的家庭月增支在1.5~4.5元。(来源:北京晨报)  {TodayHot}

北京天然气价格该不该上调

正方:从新闻中看到,参考其它城市,北京的天然气价格还算低的了,考虑到北京的平均工资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事实,这次价格调整是合理的。而且从宏观上来看,当资源与人口的比例不匹配的时候,紧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的价格必然要面临上涨。所以,这次价格上调不会是第一次,也绝对不是最后一次。

反方:北京的天然气价格真的偏低吗?网民对此有三个方面的疑惑:一是能源企业有什么证据证明目前的天然气价格偏低,其成本核算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批并进行公示吗?二是既然天然气价格偏低,为什么相关能源企业的员工收入还那么高呢?三是如果天然气价格必须与国际接轨,那老百姓的收入是否也应该与国际接轨,总不能让老百姓拿着低于国际水平的工资支付与国际水平相当的天然气价格吧?

垄断不破 涨价不止?

新华网友:以前“听证会”是“画靶环”,先射了箭,然后以箭为中心补个靶环,说涨多少就涨多少。在接受一系列教训后,变成了先提高“原价”,几经“讨价还价”,最后“成交价”就是底价。垄断企业也学乖了,一次涨一点,一年涨几次,可能它们发现这样小步紧倒,一次涨个一毛几分的,比一步到位的涨价更容易“忽悠”老百姓。

新华网友:什么事情都要与国际接轨,却偏偏忽略了我国的实际国情。国家投资的大型企业,开发的是全国人民共有的资源,不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只顾本行业的利益,是一种垄断。天然气的涨价直接受到冲击的还是大多数百姓,政府首先应以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重。

新华网友:老百姓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的涨价已经有了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这种情绪的生成,一方面在于对要多掏钱的不满,更大程度上却是因为主导这些生活必需品涨价的往往是一些垄断行业,比如汽油、比如电力、比如燃气,甚至是逢年过节必然举起涨价大刀的铁路部门。与其说人们是对涨价本身不满的话,还不如说是对垄断行业的暴利来得不满更合适一点。

    天然气如何“与国际接轨”?  来源:人民日报

     在我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今天,天然气价格,包括其它一些能源价格,确应在逐步市场化的情况下与国际接轨。但还应当看到,这个走向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同时也应是国内经济体制逐渐转变并与世界经济运行日趋同步的过程。这就要求市场与国际接轨,不但要在价格方面有所体现,更重要的还是在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上有突破性的转变。如果只在价格方面有所体现,在能源行业体制改革上却没有动作,其结果只能是增加垄断行业利润与加重公众的经济负担,无法推动市场机制在能源市场起到应有的资源配置作用。 全文〉〉

    莫让气价上调又成特权胜公权的范例 来源:网友

    有关专家认为天然气价格偏低,石油巨头企业要求给天然气涨价,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与国际接轨,对此我们没有多少异议。但唯一不敢苟同的是,涨价也好,与国际接轨也罢,都需要结合中国国情,需要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一味强调企业利益,强调与国际接轨,而脱离老百姓收入偏低这个现实,脱离老百姓收入与国际脱轨这个现实,就让人难以接受了。更重要的是,石油企业都是属于高利润行业,那他们的利润来自何处,又应该用到何处,这是个应该明确的问题。

    这次关于天然气是否涨价的问题,其实依旧是一次利益博弈。但如果在出台这一调价方案时,不能从整体上考虑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那这样的调价,很有可能又是一次特权战胜公权的“范例”。全文〉〉

    垄断要让天然气变“巴黎香水” 来源:大众网

    没有博弈,没有自由选择,有的只是有关部门的“共识”。而民生,却只能再一次接受垄断之下的漫天要价。从石油、银行查询费到水电等,都在“百姓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接二连三地涨涨涨。一个单个涨价也许真的在“百姓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这一系列的涨涨涨所形成的合力,却足以把民生压夸。不引入健康的市场竞争,不打破垄断,我看天然气是迟早要变成“巴黎香水”的。当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真的要像“巴黎香水”那样“精品精用”时候,这将是一种怎样的沉重?这个问题,值得玩味。

造价信息直辖市造价信息北京市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2135
点击数:241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