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2-11,来源:建筑培训,作者:

导弹造价表

1、各种导弹造价、售价

美国”德尔塔”火箭的发射费用是2万美元/千克,我国”长征三号”乙火箭的发射费用为1.4万美元/千克,”长征二号”丙改的发射费用约为1.6万美元/千克,仅相当于美国火箭发射费用的75%。”长征三号”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费用为1,4~1.7亿,产品费用和发射勤务费用合计为0.5亿,成本仅占发射费的33%。美国”飞马座”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454千克,发射费用为2200万一2600万美元。我国”开拓者”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300千克。假如火箭的价格与运载能力成正比,并且这两种火箭的价格差距与”德尔塔”和”长征三号”乙火箭的价格差距相当,那么”开拓者”火箭的发射费用可能为1200万美元。如果成本占发射费用的比例与”长征三号”火箭相当,那么火箭成本为400万美元。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价格是火箭产品费用和发射勤务费用的总和,而火箭的发射勤务费用高于导弹,所以弹体的最终价格还能降低20%一30%。根据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介绍,”开拓者”火箭是在我国”东风”-21基础上研制的,添加了上面两级推进器,为方便计算起见假设其与导弹实现跳跃弹道的第三级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相当,则”东风”-21导弹弹体的价格同样可以确定为300万美元,这也与弹道导弹价格高于同等射程巡航导弹4~6倍吻合。导弹弹头包括雷达/红外制导系统、气动控制系统、诱饵投放系统等组成部:分。就轻型机载雷达而言,目前最好的美国AN/APG-77雷达价格460万美元;美国”鱼叉”block2反舰导弹售价120万美元,其制导系统的价格不会超过25%即30万美元。反舰导弹制导雷达功能需求单一、使用时间相对极短,其价格肯定大大低于AN/APG-77,而接近于弹载雷达,按照较高价格估算,大约在100~150万美元。如果雷达占弹头总价格的20%~50%,则弹头价格约为200~750万美元,反舰弹道导弹(不包括发射系统)的价格在500~1050万美元之间,我们取整假定为1000万美元/枚。☆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含MIRV) 单价:4000万美元MIRV:3至8枚核弹头,射程8000千米,可作为潜射导弹,据推测其中含有90年代从美国引进(或者是偷窃)的技术,CEP圆半径误差300米,到2001年2月为止共进行过4次试验,估计其造价接近由布鲁金斯研究会公布的‘民兵‘导弹的价格,但低于‘和平卫士‘的价格.☆东风21洲际弹道导弹 单价:82万美元移动式,射程3000千米,20至30万吨TNT当量,圆半径误差50米,可打击印度北部、中亚、越南大部以及东南亚范围内的目标,自97年下半年开始生产过40枚比较老式的型号,射程为1200至1800千米,具有反击能力的发射装置被部署在6个野外基地以及发射车队中,☆东风15短程弹道导弹 单价:45万美元射程370英里(600千米),单弹头,重1100磅(装备核、化学以及常规弹头)或者是1万吨当量中子弹,2万吨当量战术核弹,固体推进剂,惯性制导,带有洛克威尔GPS装置,主动寻的,CEP圆半径误差小于100米,锁定台湾的该种导弹数量在1998至99年间由50枚增加到150枚.☆XW41第一代巡航导弹原型 单价:60万美元射程1800千米,CEP圆半径误差小于2米.☆C-802‘沙丁鱼‘反舰巡航导弹 单价:36万美元 中国设计制造,类似法国‘飞鱼‘,射程120千米,末段飞行高度5至7米,海平面速度0.8马赫,有海陆空三种发射方式.☆红旗7地空导弹 单价:9百万美元速度2.3马赫,作战高度15至5500米,射程可能是8000-12000米,仿制法国海响尾蛇系统,对付巡航导弹能力有限.☆飞腾2000反辐射导弹(面对空) 单价:1500万美元针对高辐射的航空器,被动制导,作战高度3至20千米,射程12至100千米,固体火箭助推器.发射单元:一个中心控制站,12部发射器,每部1枚导弹.

2、红旗-9防空导弹售价

介个太。。。。。你是想要给军队的价格百,还是外贸的价格?度一套红旗9是指1个营级的装备,其中包括相控阵扫描雷达(这个巨专贵,052C上的4面相控阵加一套指挥系统就要17亿左右的RMB),指挥车,属火控雷达,12辆导弹车。保守价格应该在20-30个亿RMB左右吧。

3、导弹分为几种

这个就很多了,如果按照发射和攻击对象来分的话,1.1地对地,战术战略导弹,比如中国的东风系列的某些类型:近程、中程和远程导弹(主要是战略武器);1.2地对空,比如中国的东风系列的某些类型以及红旗系列的:近程、中程和远程,还有一些肩扛式的;1.3地对舰:陆基反舰导弹,这个国内的也有资料可查;2.1空对地:某些可执行精确打击的空射导弹(但不包括精确制导炸弹),比如美国轰炸伊拉克用的;2.2空对空:主要用于空中格斗,比如中国的霹雳系列;2.3空对舰:比如空射反舰导弹;3.1舰对舰:舰射反舰导弹;3.2舰对空:舰载防空导弹,比如国内海红旗系列;3.3舰对地:这个不是很对,不过美国的垂直发射系统由于是通用的,所发射的巡航导弹也可看作舰对地导弹;4.1潜对空:这个不是很多,比如俄罗斯阿穆尔级潜艇可发射“针”式轻型潜空导弹4.2潜对地:这个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潜射核武器,二是潜射巡航导弹,比如美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有几艘经过改进后可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4.3潜对潜:这个也不是很多,比如俄罗斯阿穆尔级潜艇可发射中近程SS-N-15潜对潜导弹。另外,从功能上来看还有:反坦克导弹、反辐射导弹、反弹道导弹、反卫星导弹等。百度上的分类是这样的:http://ke.baidu.com/view/35448.htm#21、按照装药分,弹头装普通炸药的,为常规导弹;核装药的,为核导弹。 00 地对空导弹2、按飞行方式分,有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3、按作战任务的性质分,有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4、按发射点和目标分,有地地导弹、地空导弹、空地导弹、空空导弹、潜地导弹、岸舰导弹等; 005、按攻击的兵器目标分,有反坦克导弹、反舰导弹、反雷达导弹、反弹道导弹、反卫星导弹等; 006、按搭载平台分,有单兵便携导弹、车载导弹、机载导弹、舰载导弹等。7、还可按射程远近及推进剂的性质等分为不同类型。具有射程远、速度快、精度高、杀伤破坏性大等特点。当然由于分类标准的不同,分类方式也差矣很大,希望这个答案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

4、导弹有哪些发展历史?

导弹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的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首先在实战中使用了V-1和V-2导弹,从欧洲西岸隔海轰炸英国。V-1是一种亚音速的无人驾驶武器,射程300多公里,很容易用歼击机及其他防空措施来对付。V-2是最大射程约320公里的液体导弹,由于可靠性差及弹着点的散布度太大,对英国只起到骚扰的作用,作战效果不大。但V-2导弹对以后导弹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

弹道式地地导弹是发展最迅速的一类导弹,40年代后期,美国和苏联分别用德国的器材装配了一批V-2导弹做试验,并着手提高它的射程和制导精度。50年代出现了一批中程和远程液体导弹,这批导弹的特点是采用了大推力发动机,多级火箭,使射程增加到几千公里,核战斗部的威力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吨梯恩梯(TNT)当量,已成为一种极具威慑力的武器。但由于氧化剂仍是液氧,制导系统的精度还不很高,导弹还是在地面发射的,地面设备复杂,发射准备时间长,生存能力不高。所以这批导弹只解决了有无问题,还不是有效的作战武器。60年代改用了可贮存的自燃液体推进剂或固体推进剂,制导系统使用了较高精度的惯性器件,发射方式改为地下井发射或潜艇发射。这些变动简化了武器系统,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生存能力,使导弹成为可用于实战的武器。此后,导弹技术集中到多弹头导弹的发展,一个导弹运载几个甚至十几个子弹头,每个子弹头可以瞄准各自的目标。这样,不增加导弹的数量,就能大幅度增加弹头的数量,提高了突破反导弹防御体系的概率,增加了受到一次打击以后生存下来的弹头数,也给打击更多的目标提供了可能。多弹头分导的技术基础是高精度制导系统和小型核装置的研制成功。美国首先于1970年在“民兵”Ⅲ导弹上实现了带3个子弹头,随后美、苏在新研制的远程导弹上都采用了这项技术。随着进攻性导弹精度的提高和侦察能力的完善,从固定基地发射的导弹越来越难以保证自身的安全。采用加固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存能力低的问题。机动发射方式效果更好一些较小的导弹多采用机动发射。大型多弹头导弹比较笨重,陆地机动发射会遇到许多困难。一些国家转而研制便于机动发射的小型单弹头洲际导弹。

简史:导弹的起源与火药和火箭的发明密切相关。火药与火箭是由中国发明的。南宋时期,不迟于12世纪中叶,火箭技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了最早的军用火箭。约在13世纪,中国火箭技术传入阿拉伯地区及欧洲国家。18、19世纪火箭武器进展不大,直到1926年,美国才第一次发射了一枚无控液体火箭。20世纪30年代,由于电子、高温材料及火箭推进剂技术的发展,为火箭武器注入了新的活力。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开始火箭、导弹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1939年发射了A—1、A—2、A—3导弹,并很快将研制这种小型导弹的经验应用到V—1导弹和V—2导弹上。1944年6~9月德国向伦敦发射了V—1、V—2导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还研制了“莱茵女儿”等几种地空导弹,以及X—7反坦克导弹和X—4有线制导空空导弹,但均未投入作战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50年代初,导弹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各国从德国的V—1、V—2导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使用中,意识到导弹对未来战争的作用。美、苏、瑞士、瑞典等国在战后不久,恢复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进行的导弹理论研究与试验活动。英、法两国也分别于1948和1949年重新开始导弹的研究工作。自50年代初起,导弹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及多种战术导弹,并相继装备了部队。1953年美国在朝鲜战场曾使用过电视遥控导弹。但这时期的导弹命中精度低、结构质量大、可靠性差、造价昂贵。

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战争的需要,导弹进入了改进性能、提高质量的全面发展时期。战略弹道导弹采用了较高精度的惯性器件,使用了可贮存的自燃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采用地下井发射和潜艇发射,发展了集束式多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大大提高了导弹的性能。巡航导弹采用了惯性制导、惯性-地形匹配制导和电视制导及红外制导等末制导技术,采用效率高的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和比威力高的小型核弹头,大大提高了巡航导弹的作战能力。战术导弹采用了无线电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和惯性制导,发射方式也发展为车载、机载、舰载等多种,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机动能力、低空作战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70年代中期以来,导弹进入了全面更新阶段。为提高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力,一些国家着手研究小型单弹头陆基机动战略导弹和大型多弹头铁路机动战略导弹,增大潜地导弹的射程,加强战略巡航导弹的研制。发展应用“高级惯性参考球”制导系统,进一步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研制机动式多弹头。以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为例,从1957年8月21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枚SS—6洲际弹道导弹以来,世界上一些大国共研制了20多种型号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30多年来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表1)。在此期间,战术导弹的发展出现了大范围更新换代的新局面。其中几种以攻击活动目标为主的导弹,如反舰导弹、反坦克导弹和反飞机导弹,发展更为迅速,约占70年代以来装备和研制的各类战术导弹的80%以上。

面对尖锐激烈的国际斗争环境,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与领土完整,为了自卫,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制导弹。经过20多年的努力,1966年10月27日进行了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1982年10月成功地发射了潜地导弹,1999年8月2日发射了新型车载远程地地战略弹道导弹。中国已经研制并装备了不同类型的中远程、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及其他多种类型的战术导弹。

5、导弹什么是时间发明的?

导弹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的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首先在实战中使用了V-1和V-2导弹,从欧洲西岸隔海轰炸英国。V-1是一种亚音速的无人驾驶武器,射程300多公里,很容易用歼击机及其他防空措施来对付。V-2是最大射程约320公里的液体导弹,由于可靠性差及弹着点的散布度太大,对英国只起到骚扰的作用,作战效果不大。但V-2导弹对以后导弹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弹道式地地导弹是发展最迅速的一类导弹,40年代后期,美国和苏联分别用德国的器材装配了一批V-2导弹做试验,并着手提高它的射程和制导精度。50年代出现了一批中程和远程液体导弹,这批导弹的特点是采用了大推力发动机,多级火箭,使射程增加到几千公里,核战斗部的威力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吨梯恩梯(TNT)当量,已成为一种极具威慑力的武器。但由于氧化剂仍是液氧,制导系统的精度还不很高,导弹还是在地面发射的,地面设备复杂,发射准备时间长,生存能力不高。所以这批导弹只解决了有无问题,还不是有效的作战武器。60年代改用了可贮存的自燃液体推进剂或固体推进剂,制导系统使用了较高精度的惯性器件,发射方式改为地下井发射或潜艇发射。这些变动简化了武器系统,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生存能力,使导弹成为可用于实战的武器。此后,导弹技术集中到多弹头导弹的发展,一个导弹运载几个甚至十几个子弹头,每个子弹头可以瞄准各自的目标。这样,不增加导弹的数量,就能大幅度增加弹头的数量,提高了突破反导弹防御体系的概率,增加了受到一次打击以后生存下来的弹头数,也给打击更多的目标提供了可能。多弹头分导的技术基础是高精度制导系统和小型核装置的研制成功。美国首先于1970年在“民兵”Ⅲ导弹上实现了带 3个子弹头,随后美、苏在新研制的远程导弹上都采用了这项技术。随着进攻性导弹精度的提高和侦察能力的完善,从固定基地发射的导弹越来越难以保证自身的安全。采用加固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存能力低的问题。机动发射方式效果更好一些较小的导弹多采用机动发射。大型多弹头导弹比较笨重,陆地机动发射会遇到许多困难。一些国家转而研制便于机动发射的小型单弹头洲际导弹。简史:导弹的起源与火药和火箭的发明密切相关。火药与火箭是由中国发明的。南宋时期,不迟于12世纪中叶,火箭技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了最早的军用火箭。约在13世纪,中国火箭技术传入阿拉伯地区及欧洲国家。18、19世纪火箭武器进展不大,直到1926年,美国才第一次发射了一枚无控液体火箭。20世纪30年代,由于电子、高温材料及火箭推进剂技术的发展,为火箭武器注入了新的活力。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开始火箭、导弹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1939年发射了A—1、A—2、A—3导弹,并很快将研制这种小型导弹的经验应用到V—1导弹和V—2导弹上。 1944年 6~9月德国向伦敦发射了V—1、V—2导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还研制了“莱茵女儿”等几种地空导弹,以及X—7反坦克导弹和X—4有线制导空空导弹,但均未投入作战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50年代初,导弹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各国从德国的V—1、V—2导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使用中,意识到导弹对未来战争的作用。美、苏、瑞士、瑞典等国在战后不久,恢复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进行的导弹理论研究与试验活动。英、法两国也分别于1948和1949年重新开始导弹的研究工作。自50年代初起,导弹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及多种战术导弹,并相继装备了部队。1953年美国在朝鲜战场曾使用过电视遥控导弹。但这时期的导弹命中精度低、结构质量大、可靠性差、造价昂贵。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战争的需要,导弹进入了改进性能、提高质量的全面发展时期。战略弹道导弹采用了较高精度的惯性器件 , 使用了可贮存的自燃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采用地下井发射和潜艇发射,发展了集束式多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大大提高了导弹的性能。巡航导弹采用了惯性制导、惯性-地形匹配制导和电视制导及红外制导等末制导技术,采用效率高的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和比威力高的小型核弹头,大大提高了巡航导弹的作战能力。战术导弹采用了无线电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和惯性制导, 发射方式也发展为车载、机载、舰载等多种,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机动能力、低空作战性能和抗干扰能力。70年代中期以来,导弹进入了全面更新阶段。为提高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力,一些国家着手研究小型单弹头陆基机动战略导弹和大型多弹头铁路机动战略导弹,增大潜地导弹的射程,加强战略巡航导弹的研制。发展应用“高级惯性参考球”制导系统,进一步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研制机动式多弹头。以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为例,从1957年8月21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枚SS—6洲际弹道导弹以来,世界上一些大国共研制了20多种型号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30多年来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表1)。在此期间,战术导弹的发展出现了大范围更新换代的新局面。其中几种以攻击活动目标为主的导弹,如反舰导弹、反坦克导弹和反飞机导弹,发展更为迅速,约占70年代以来装备和研制的各类战术导弹的80%以上。面对尖锐激烈的国际斗争环境,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与领土完整,为了自卫,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制导弹。经过20多年的努力,1966年10月27日进行了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1982年10月成功地发射了潜地导弹,1999年8月2日发射了新型车载远程地地战略弹道导弹。中国已经研制并装备了不同类型的中远程、 洲际战略弹道导弹, 及其他多种类型的战术导弹。导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问世以来,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得到很快发展。导弹的使用,使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增大,规模和范围扩大,进程加快,从而改变了过去常规战争的时空观念,给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导弹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集成,它的发展既依赖于科学与工业技术的进步,同时又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因而导弹技术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另外,导弹技术还是发展航天技术的基础。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世界各国已研制成功150余种运载火箭,共进行了4000余次航天发射活动。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83.6千克发展到100×10

6、关于导弹打航母

最近常说的导弹打航母就是你说的第二种,弹道反舰导弹,美媒传说是DF-21C/D。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正式公布或测试过这种导弹,原因就是你说的难度大。难在不好瞄准不好跟踪变向。需要提前进行预警机或卫星跟踪瞄准,弹头本身的机动性要求也很高。你所问的两个问题中,第一个就是命中率问题,没有办法具体回答,因为没有过这种测试。只知道弹道导弹造价昂贵发射成本巨大,如果没有有效地命中率相信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不会轻易将其打上去的。第二,察觉自然很容易察觉,战略卫星跟踪导弹发射光谱信号只需要30秒就可以报告弹道导弹发射和预计弹道预估降落地点。但拦截就是另一回事了,以美国举例,报告导弹向其航母海域飞去后美国的航母编队只有一种武器可以拦截弹道导弹:标准-3防空导弹。且需要加电预热过程,如果距离够近,10分钟内落下的话拦截成功率会很低。因为这种弹道导弹可以放置诱饵气球,一次发射2-4枚的话将会有一片高速目标出现在雷达屏幕上。电子干扰对弹道导弹的影响是很小的,如果命中率像话,只要有一枚弹头命中单凭其加速度造成的冲击力就足够重创航母,击沉不是梦想。顺便谈种战法:弹道导弹发射向航母海域其编队必然会全力发射标准-3,雷达对准天穹。此时对低高度目标的防御能力会大大减弱,二炮和空军海军一起打这样一场战役的话,弹道导弹牵制宙斯盾舰防空火力,空军海航大机群饱和攻击,潜艇在东侧海域埋伏,在付出惨痛代价的情况下敲掉一两艘航母不是梦。当然,绝不希望战争爆发,绝不希望近年中美再有军事摩擦!

7、叙利亚超过60枚导弹成本有多高

近日,美国借着叙利亚持有化学武器这个借口,在2018年4月14日,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和周边军事设施,由美国海军“蒙特利”号导弹巡洋舰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对叙利亚数个目标实施打击。

此次袭击叙利亚的导弹型号大多为“战斧”式巡航导弹。“战斧”式巡航导弹其实是一种拥有成熟技术的导弹型号。它的制造方式其实就是在普通的航空导弹上安装上全球定位系统和短翼。每枚的造价大概60——120万美元。而拦截“战斧”式导弹具有多种方式。

S-300 S-400防空系统都能有效拦截,并且能从远,中,近三种距离拦截,此系统在国际售价达5000万美元,每枚防空导弹高达200万美元以上。另外叙利亚政府的二流防空系统也可以用,比如铠甲-1 萨姆6 山毛榉-1等每枚导弹的售价都在20——40万美元,价格似乎比“战斧”低一些,但每拦截一枚“战斧”需消耗2枚以上这种导弹。

累计下来价格也不低。叙利亚打不起消耗战啊。另外速射炮及高射炮对“战斧”巡航导弹也能进行有效拦截,只要组成多层次防空体系,拦截几率也很大。至于速射炮弹的价格不太高一次性防御几十万美元能打好几个小时。

最后电子干扰系统也能使“战斧”导弹“失明”,这个大概就只费个电费。拦截导弹一般都是短程导弹,要求准备与发射时间短,运动速度较高(需在预警雷达发现攻击导弹距离以内,故射程有限),体积和装药量都远低于中远程攻击导弹,所以成本自然也远低于攻击导弹。拦截导弹的关键是早期预警及导弹拦截制导系统成本及技术支持,拦截导弹本身成本不高。

以下是战斧巡航导弹各个时期,主要飞行实验的照片。

2015年1月27日,由加利福尼亚州圣尼古拉斯岛附近的基德号(DDG 100)发射的一枚综合制导的战斧巡航导弹成功击中了一个正在移动的海上目标。在接收到来自监视飞机的位置更新后,导弹改变了朝向目标的方向。

2015年1月27日,一枚战斧巡航导弹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尼古拉斯岛附近的基德号(DDG 100)发射后,发射中一个移动的海上目标。

2014年9月23日,导弹驱逐舰USS Arleigh Burke(DDG 51)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对红海的伊黎伊斯兰国目标进行打击。

战斧可以飞入严密防御的空域,并以最小的附带损害精确打击高价值目标。

今天的战斧Block IV巡航导弹可以循环数小时飞行,根据指令立即改变路线,并将目标图像发送给世界各地的控制器。

“战斧”巡航导弹就是一架单程无人驾驶飞机。

雷神公司制造的战斧Block IV巡航导弹是从USS Stethem(DDG-63)发射的。

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射程大于1,000英里,装备有1000磅级的弹头。

战斧巡航导弹集成在美国所有主要作战舰艇和潜艇以及所有英国皇家海军潜艇上。

“战斧”(英文:Tomahawk)是美国研制的一种从敌防御火力圈外投射的纵深打击武器,能够自陆地、船舰、空中与水面下发射,攻击舰艇或陆上目标,主要用于对严密设防区域的目标实施精确攻击,是美国现役最主要的巡航导弹和远程打击力量之一。

“战斧”1970年由通用动力公司推出,1972年开始研制,1976年首次试飞,1983年装备部队。该导弹飞行速度快,在航行中采用惯性制导加地形匹配或卫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导,可以自动调整高度和速度进行高速攻击。导弹表层有吸收雷达波的涂层,具有隐身飞行性能,是美国军械库中最有威力的“防空区外发射”导弹。具有低空飞行、命中率高等特点。

在美国三军通用编号当中,BGM-109为陆射型,AGM-109为舰射型,U/RGM-109则是舰射反舰型,一般统称为BGM-109,它们的基本构型都是相同的。

8、导弹分类及定义

导弹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火箭或无人驾驶飞机式的武器,其任务是把炸药弹头或核弹头送到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摧毁目标。导弹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的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首先在实战中使用了V-1和V-2导弹,从欧洲西岸隔海轰炸英国。V-1是一种亚音速的无人驾驶武器,射程300多公里,很容易用歼击机及其他防空措施来对付。V-2是最大射程约320公里的液体导弹,由于可靠性差及弹着点的散布度太大,对英国只起到骚扰的作用,作战效果不大。但V-2导弹对以后导弹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从地面发射攻击地面目标的叫地地导弹。这类导弹还可按射程远近分为近程(小于1000公里)、中程(1000~8000公里)和远程或洲际(8000公里以上)导弹。也可按弹道式地地导弹及巡航式地地导弹分类。地地导弹一般攻击地面的固定目标,但在近距离内也可用于攻击运动速度低的目标,如反坦克导弹。  弹道式地地导弹是发展最迅速的一类导弹,40年代后期,美国和苏联分别用德国的器材装配了一批V-2导弹做试验,并着手提高它的射程和制导精度。50年代出现了一批中程和远程液体导弹,这批导弹的特点是采用了大推力发动机,多级火箭,使射程增加到几千公里,核战斗部的威力达到几百万吨梯恩梯(TNT)当量,已成为一种有威慑力的武器。但由于氧化剂仍是液氧,制导系统的精度还不很高,导弹还是在地面发射的,地面设备复杂,发射准备时间长,生存能力不高。所以这批导弹只解决了有无问题,还不是有效的作战武器。60年代改用了可贮存的自燃液体推进剂或固体推进剂,制导系统使用了较高精度的惯性器件,发射方式改为地下井发射或潜艇发射。这些变动简化了武器系统,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生存能力,使导弹成为可用于实战的武器。此后,导弹技术集中到多弹头导弹的发展,一个导弹运载几个甚至十几个子弹头,每个子弹头可以瞄准各自的目标。这样,不增加导弹的数量,就能大幅度增加弹头的数量,提高了突破反导弹防御体系的概率,增加了受到一次打击以后生存下来的弹头数,也给打击更多的目标提供了可能。多弹头分导的技术基础是高精度制导系统和小型核装置的研制成功。美国首先于1970年在“民兵”Ⅲ导弹上实现了带 3个子弹头,随后美、苏在新研制的远程导弹上都采用了这项技术。随着进攻性导弹精度的提高和侦察能力的完善,从固定基地发射的导弹越来越难以保证自身的安全。采用加固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存能力低的问题。机动发射方式效果更好一些较小的导弹多采用机动发射。大型多弹头导弹比较笨重,陆地机动发射会遇到许多困难。一些国家转而研制便于机动发射的小型单弹头洲际导弹。导弹通常由战斗部、弹体结构、动力装置和制导系统组成。导弹是依靠自身推进能控制其飞行弹道,将弹头导向并毁伤目标的武器。分类 导弹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的关系可分为:从地面发射攻击地面目标的地地导弹;从地面发射攻击空中目标的地空导弹;从岸上发射攻击水面舰艇的岸舰导弹;从空中发射攻击地面目标的空地导弹;从空中发射攻击水面目标的空舰导弹; 从空中发射攻击空中目标的空空导弹;从水下潜艇发射攻击地面目标的潜地导弹;从水面舰艇发射攻击空中目标的舰空导弹;从水面舰艇发射攻击水面舰艇的舰舰导弹;从空中发射攻击水下潜艇的空潜导弹;从水面舰艇发射攻击水下潜艇的舰潜导弹;从水下潜艇发射攻击水下潜艇的潜潜导弹等。按攻击活动目标的类型可分为:反坦克导弹、反舰导弹、反潜导弹、反飞机导弹、反弹道导弹导弹、反卫星导弹等。按飞行弹道可分为:主动段按预定弹道飞行,发动机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再入段仍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或机动飞行的弹道导弹;主要以巡航状态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巡航导弹等。按推进剂的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推进剂导弹和液体推进剂导弹。按作战使用可分为:打击战略目标的战略导弹和打击战役战术目标的战术导弹。组成 通常由推进系统、制导系统、弹头、弹体结构系统等4部分组成。导弹推进系统 是为导弹飞行提供推力的整套装置。又称导弹动力装置。它主要由发动机和推进剂供应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核心是发动机。导弹发动机有很多种,通常分为火箭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两大类。前者自身携带氧化剂和燃烧剂,因此不仅可用于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还可用于在大气层外飞行的导弹;后者只携带燃烧剂,要依靠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只能用于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火箭发动机按其推进剂的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空气喷气发动机又可分为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以及冲压喷气发动机。此外,还有由火箭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组合而成的组合发动机。发动机的选择要根据导弹的作战使用条件而定。战略弹道导弹因其只在弹道主动段靠发动机推力推进,发动机工作时间短,且需在大气层外飞行,应选择固体或液体火箭发动机;战略巡航导弹因其在大气层内飞行,发动机工作时间长,应选择燃料消耗低的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战术导弹要求机动性能好和快速反应能力强,大都选择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弹制导系统 按一定导引规律将导弹导向目标 、 控制其质心运动和绕质心运动以及飞行时间程序、指令信号、供电、配电等的各种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适时测量导弹相对目标的位置,确定导弹的飞行轨迹,控制导弹的飞行轨迹和飞行姿态,保证弹头(战斗部)准确命中目标。导弹制导系统有4种制导方式:①自主式制导。制导系统装于导弹上,制导过程中不需要导弹以外的设备配合,也不需要来自目标的直接信息,就能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如惯性制导,大多数地地弹道导弹采用自主式制导。②寻的制导。由弹上的导引头感受目标的辐射或反射能量,自动形成制导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如无线电寻的制导、激光寻的制导、红外寻的制导。这种制导方式制导精度高,但制导距离较近,多用于地空、舰空、空空、空地、空舰等导弹。③遥控制导。由弹外的制导站测量,向导弹发出制导指令,由弹上执行装置操纵导弹飞向目标。如无线电指令制导、无线电波束制导和激光波束制导等,多用于地空、空空、空地导弹和反坦克导弹等。④复合制导。在导弹飞行的初始段、中间段和末段,同时或先后采用两种以上制导方式的制导称为复合制导。这种制导可以增大制导距离,提高制导精度。导弹制导精度是导弹制导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也是决定导弹命中精度的主要因素。打击固定目标时,导弹命中精度用圆概率偏差(CEP)描述。它是一个长度的统计量,即向一个目标发射多发导弹,要求有半数的导弹落在以平均弹着点为圆心,以圆概率偏差为半径的圆内。打击活动目标时,导弹的命中精度用脱靶距离表示,即导弹相对于目标运动轨迹至目标中心的最短距离。导弹弹头 是导弹毁伤目标的专用装置,亦称导弹战斗部。它由弹头壳体、战斗装药、引爆系统等组成。有的弹头还装有控制、突防装置。战斗装药是导弹毁伤目标的能源,可分为核装药、普通装药、化学战剂、生物战剂等。引爆系统用于适时引爆战斗部,同时还保证弹头在运输、贮存、 发射和飞行时的安全。弹头按战斗装药的不同可分为导弹常规弹头、导弹特种弹头和导弹核弹头,战术导弹多用常规弹头,战略导弹多用核弹头。核弹头的威力用梯恩梯当量表示。每枚导弹所携带的弹头可以是单弹头或多弹头,多弹头又可分为集束式、分导式和机动式。战略导弹多采用多弹头,以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攻击多目标的能力。导弹弹体结构系统 用于构成导弹外形、连接和安装弹上各分系统且能承受各种载荷的整体结构。为了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弹体结构质量应尽量减轻。因此,应采用高比强度的材料和先进的结构形式。导弹外形是影响导弹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 对于巡航导弹以及在大气层内飞行速度快、机动能力强的战术导弹,要求更为突出。简史 导弹的起源与火药和火箭的发明密切相关。火药与火箭是由中国发明的。南宋时期,不迟于12世纪中叶,火箭技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了最早的军用火箭。约在13世纪,中国火箭技术传入阿拉伯地区及欧洲国家。18、19世纪火箭武器进展不大,直到1926年,美国才第一次发射了一枚无控液体火箭。20世纪30年代,由于电子、高温材料及火箭推进剂技术的发展,为火箭武器注入了新的活力。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开始火箭、导弹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1939年发射了A—1、A—2、A—3导弹,并很快将研制这种小型导弹的经验应用到V—1导弹和V—2导弹上。 1944年 6~9月德国向伦敦发射了V—1、V—2导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还研制了“莱茵女儿”等几种地空导弹,以及X—7反坦克导弹和X—4有线制导空空导弹,但均未投入作战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50年代初,导弹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各国从德国的V—1、V—2导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使用中,意识到导弹对未来战争的作用。美、苏、瑞士、瑞典等国在战后不久,恢复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进行的导弹理论研究与试验活动。英、法两国也分别于1948和1949年重新开始导弹的研究工作。自50年代初起,导弹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及多种战术导弹,并相继装备了部队。1953年美国在朝鲜战场曾使用过电视遥控导弹。但这时期的导弹命中精度低、结构质量大、可靠性差、造价昂贵。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战争的需要,导弹进入了改进性能、提高质量的全面发展时期。战略弹道导弹采用了较高精度的惯性器件 , 使用了可贮存的自燃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采用地下井发射和潜艇发射,发展了集束式多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大大提高了导弹的性能。巡航导弹采用了惯性制导、惯性-地形匹配制导和电视制导及红外制导等末制导技术,采用效率高的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和比威力高的小型核弹头,大大提高了巡航导弹的作战能力。战术导弹采用了无线电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和惯性制导, 发射方式也发展为车载、机载、舰载等多种,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机动能力、低空作战性能和抗干扰能力。70年代中期以来,导弹进入了全面更新阶段。为提高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力,一些国家着手研究小型单弹头陆基机动战略导弹和大型多弹头铁路机动战略导弹,增大潜地导弹的射程,加强战略巡航导弹的研制。发展应用“高级惯性参考球”制导系统,进一步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研制机动式多弹头。以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为例,从1957年8月21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枚SS—6洲际弹道导弹以来,世界上一些大国共研制了20多种型号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30多年来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表1)。在此期间,战术导弹的发展出现了大范围更新换代的新局面。其中几种以攻击活动目标为主的导弹,如反舰导弹、反坦克导弹和反飞机导弹,发展更为迅速,约占70年代以来装备和研制的各类战术导弹的80%以上。面对尖锐激烈的国际斗争环境,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与领土完整,为了自卫,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制导弹。经过20多年的努力,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1982年10月成功地发射了潜地导弹 , 中国已经研制并装备了不同类型的中远程、 洲际战略弹道导弹, 及其他多种类型的战术导弹。导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问世以来,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得到很快发展。导弹的使用,使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增大,规模和范围扩大,进程加快,从而改变了过去常规战争的时空观念,给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导弹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集成,它的发展既依赖于科学与工业技术的进步,同时又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因而导弹技术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另外, 导弹技术还是发展航天技术的基础。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世界各国已研制成功150余种运载火箭,共进行了4000余次航天发射活动。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83.6千克发展到100×10

9、导弹的性能指标具体有哪些?

一、基本数据:速度、射程、重量、燃料推进效率、待抄机时间(进入待发状态后能够保持导弹原有性能的时间,越长代表待机稳定性越高)二、辅助数据:造价、突防能力、制导能力、杀伤力、抗电磁干扰能力、是否可携带多弹头、是否可携带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与各种作战兵器的协调统一能力(即能否从不同的武器装备上发射)、服役年限等

10、022导弹艇的造价?现在有多少艘

022导弹快艇的大规模量产表明中国海军认为该快艇能够增强它的“反介入”作战能力。悉尼洛伊国际政策研知究所的分析专家山姆·罗杰文表示,“中国的反道介入能力一旦足够强大,美国未来干预台海冲突将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而022导弹快艇恰恰提升了这种能力。”一些专家甚至预专测中国海军将建造100艘022导弹快艇,每艘价格约为1500万美元。上面这则新闻是2007年的,现在物价属上涨了美元也贬值了,保守的说至少应该涨到2000万美元/艘了吧!!

建材价格依据
文章字数:15023
点击数:642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