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3-02,来源:建筑培训,作者:

嫦娥三号造价

1、嫦娥工程花费了多少钱

“嫦娥”工程第一期总投资约14亿元人民币。嫦娥”工程要花多少钱?和月亮打交道,是一项很费钱的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整个阿波罗登月计划花费了1350亿美元(按2006年币值)。今年9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又提出了建立月球基地的计划,到2025年计划花费2300亿美元。前者超过中国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26971.64亿美元的5%,后者接近10%。俄罗斯也不甘落后,计划在2015年前在月球表面建成一个长期考察、开发氦3的基地,到2020年后开始对月球氦3进行工业开发,项目计划总耗资约250亿到350亿美元。耗资都是非常的巨大。那么中国的“探月”工程预计花费是多少呢?据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说,探月工程一期总经费是14亿元人民币,分三到四年使用,每年最多4亿元,大概是14公里高速公路或者两三公里地铁的造价。而2006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209407亿元,税收收入是37636亿元。年探月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不足十万分之二,占税收仅万分之一。因此,在当前条件下,我们国家是完全有能力开展探月工程的,况且中国的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令世界瞩目的增长速度。

2、嫦娥二号的资料?

嫦娥二号卫星(简称:嫦娥二号,也称为“二号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但是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发射时间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345秒发射概况 2010年9月29日,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9时整起飞。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目前嫦娥2号已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在飞行后的15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时间确定 记者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国防科工局探月中心了解到,目前,嫦娥二号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进入发射“数秒期”。 据发射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嫦娥二号最终将从2号塔位发射升天。2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移动塔开始向2号固定发射塔靠拢。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已经正式宣布,嫦娥二号将于10月1日的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到月球,开始了月球之旅。编辑本段发射准备 2010年9月28日日中午1时许,[1]随着来自贵阳市老年摩托车俱乐部的五名六旬车手作为最后一批参观者走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大门即告关闭,直到嫦娥二号发射次日再行开放。 记者中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门外看到,大院内宽敞的林阴道上少有人迹,偶尔会有几辆挂着军牌的车辆进出,驻地泽远乡派出所的一辆警车在附近不间断巡逻。发射中心大门侧边的一条通村公路入口,昨日开始由军人把守,其间有一位当地老乡,驾驶一辆贴着通行证的面包车试图开进,但被查出车上载有多名持外地身份证的人而被拦住。 在发射中心门外的水果摊上,发现几位身穿天蓝色工装的青年人。他们身后的“航天一院”4个字,表明他们来自北京,是火箭测试队的工作人员,他们身挂的出入吊牌上,不仅贴着各自的近照,写着各自的姓名,而且还有出入证的编号。离发射中心约5公里的铁路线上,一辆写有“成都铁路局西昌工务段”字样的巡线车正在专用线上检修。住在铁路旁的一位老乡称,估计马上就会有“罐罐车”运输火箭燃料进场。 据介绍:在发射时间上,目前有关方面的工作正在按照10月1日晚7时这一时间作准备,没有特殊情况,嫦娥二号将在国庆日晚7时开始奔月旅程。飞行数据 绕月高度:100公里 降轨后高度:15公里携带仪器 一、CCD立体相机 二、X射线谱仪 三、γ射线谱仪 四、激光高度计 五、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 六、微波探测仪 七、太阳风离子探测器主要任务 “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 嫦娥二号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运行时间 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向媒体透露:“实际上,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备用星。”,发射嫦娥一号时,为确保绕月飞行的成功,准备了两颗卫星。“如果嫦娥一号没有实现当初的目标,可能就会发射这颗备用星,嫦娥一号的任务圆满完成了,这颗卫星就成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卫星的先导星了。” 孙辉先透露,作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任务将持续半年。编辑本段发射目标 进一步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十大使命 (试验使命) 一、配合运载火箭验证地月转移轨道直接发射技术; 二、验证距月面100公里近月制动的月球轨道捕获技术; 三、验证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飞行技术; 四、对二期工程的备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 五、搭载轻小型化X频段深空应答机,配合我国新建的X频段地面测控站,试验X频段测控技术; 六、试验遥测信道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码技术,月地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及降落相机技术; (探测使命) 七、获取更高精度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由嫦娥一号卫星的120米提高至优于10米; 八、探测月球物质成分; 九、探测月壤特性; 十、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八大技术 即将发射的嫦娥二号将新开辟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即直接发射至地月转 嫦娥二号卫星移轨道,这将使嫦娥二号的地月飞行时间缩短至不到5天。在举国上下关注嫦娥二号卫星发射之际,我国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嫦娥一号卫星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应邀在最新出版的《航天器工程》期刊上发表文章,透露嫦娥二号有八大技术改进。 “承前启后,持续发展”,这是欧阳院士对嫦娥二号承载使命的概述。他表示,嫦娥二号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在工程上的主要任务是试验验证与月面软着陆相关的部分关键技术和新设备,试验新的奔月轨道,降低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风险;其在科学上的首要任务是对月面着陆区进行详查,精细地测绘着陆区的地形地貌。总体来讲,嫦娥二号执行的是对月球“精细探测”的任务,以利于今后嫦娥三号能够安全地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它的表现将为探月二期的实施成功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相对嫦娥一号来说,嫦娥二号做了多方面改进和提高,欧阳院士将其概括为八个方面: 首先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的轨道设计不同,这次发射的嫦娥二号将新开辟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即直接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这将使嫦娥二号的地月飞行时间大大缩短; 其次,嫦娥二号卫星将在距月球表面约100千米高度的极轨轨道上绕月运行,较嫦娥一号距月表200千米的轨道要低,有利于对重点地区做出精细测绘; 第三,嫦娥二号直飞月球的方式对运载火箭的入轨精度和入轨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执行此次任务 嫦娥二号的任务长征三号丙火箭,较之前护送嫦娥一号上天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增加了两个助推器; 第四,为获得着陆区的精细地形数据,嫦娥二号激光高度计在月面上留下的“激光足印”间距更小,激光测距精度也可达5米,从而获得月球上几个重点区域的高密度高程测量数据; 第五,嫦娥二号所携带的CCD立体相机的空间分辨率由嫦娥一号时期的120米左右提高到小于10米,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详实; 第六,嫦娥二号的主要科学目标是对月球着陆区和其他重点区域进行精细测绘、立体成像,精细探测月面的元素成分与分布,月壤的电磁特性、粒度纬度和月壤层厚度,近月空间的环境等。嫦娥二号将获得的这些更高空间分辨率的探测数据可以与嫦娥一号的探测数据进行互相校核; 第七,嫦娥二号将演练嫦娥三号软着陆前的15千米×100千米椭圆轨道,这是探月卫星首次如此近地接近月表; 第八,根据月球探测二期工程的要求,新增了X频段的测控,使得我国深空测控通信能力将扩展到“地球——火星”间的距离。

3、关于嫦娥一号首席科学家

首席科学家就是第一位提出这一工程的人,作为这一位首席科学家的欧阳先生,他经过了十年论证,向国家领导和祖国人民提出并解释了中国为什么探测月球是破解地-月系统、太阳系和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的重要环节。探测月球可以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和探索领域。 欧阳自远说,1959年,人类实现了月球探测,对月球进行了近距离的观测。1959年到1976年,全世界掀起了一个月球探测的热潮。那以后经过了将近18年的宁静期。从1994年以来,新一轮的月球探测高潮又开始了。 他说,除了用望远镜,现在发射各种各样的探测器去探测月球,甚至登上月球进行探测。这一系列航天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高新技术的整体发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的“阿波罗”计划。科学家希望通过探测月球研究太阳系的物质来源,了解太阳星云的分馏、凝聚与形成过程;研究行星与卫星的大气、电离层与磁场的特征、起源与演化。 欧阳自远表示,月球上的很多岩石和矿物的成分与结构跟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是一样的。月球上玄武岩的分布区域大概有我们中国面积那么大,厚度达一两公里厚。玄武岩中含有一种矿物叫钛铁矿占玄武岩里的20%以上,比我们国家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中含有的钛还要丰富。月球蕴藏有非常丰富的铀、稀土、磷、钾等资源,可以作为地球的资源储备库,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乎人类未来能源战略 月球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关乎人类未来能源战略。欧阳自远说,月球表面没有任何云层遮挡。每年到达月球范围内的太阳光辐射能量大约为12万亿千瓦。如果人类在月球表面建立三座全球性的并联式太阳能发电厂,就可以获得极其丰富而稳定的太阳能。 月球土壤里含有一种非常特殊的资源,可能至少解决我们人类上万年的能源需求。月壤层里含有一种同位素叫“氦3”,它主要是来自于太阳风,地球上是非常缺乏的。“氦3”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100吨“氦3”就能满足全球一年的电力需求,10吨“氦3”所发的电,就可满足我国一年的用电量。探明月球上“氦3”的储量和分布,对未来能源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月球上有特殊的空间环境资源:超高真空、无大气活动、低磁场、地质构造稳定、弱重力、无污染、宇宙射线丰富。我们可以利用其特殊的空间环境,建立精度高、造价低、运行与维护费用低的天文观测站与研究基地;也是环境监测和军事战略意义的制高点。 在月球上建立发射场,发射深空探测器比在地球上要容易得多。在月球上建立天文观测站,可以不受地球大气层的限制,是理想的对天观测和对地监测站。由于月球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等因素,在月面上可以持续进行14个地球日的夜间观测。因此,在月面可以对地球的地质构造及环境变化进行监测与研究,特别是小天体对地球可能构成的威胁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陨石、彗星等物体向地球方向运行可能撞击地球时,可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摧毁或改变其运行方向,从而起到保护人类的作用。 中国登月为期不远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欧阳自远表示,我国开展月球探测应该说已完全具备了条件。我们首次月球探测的成果大概相当于美国2000年所得到结果的进一步拓展,虽然我们从来一次也没有做过。我们第一次探测主要是对月球资源、能源、环境进行全面的、全球性的、整体性的、综合性的遥感探测。 中国完全具备了这样的能力:火箭完全有能力将月球探测器送上去,甚至还有很大的余量;我国的卫星制造水平也完全达到了要求;发射场完全具备发射月球探测器的保障;测控系统能够实现测得准、控得住;另外我们有一支很好的队伍。关于轨道、关于飞行器设计、关于有关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都可以实现。欧阳自远说,我们中国总有一天也将会把五星红旗插在月球上,中国人实现这个梦已为期不远了。 这就是欧阳自远在中国的探月工程中做出的一个最伟大的贡献!

4、嫦娥奔月的嫦娥奔月卫星

5、嫦娥 成本?

1、专家声称: 嫦娥工程很节俭,只耗资14亿元人民币2、新闻资料: 据报到 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称“嫦娥一号”并未花费天价,中国探月不是追潮流, 绕月探测工程从研制到建设,花费了14亿元, 3、同其他基建价格对比:14亿相当于修两三公里地铁据介绍,14亿元,大概是14公里高速公路的造价。如果按照修地铁计算,可能也只能修两三公里。4、花费回报:“嫦娥”直接回报尚是未知数有人计算,美国在阿波罗计划中大约每投入1美元就有4—5美元的回报.“现在谈‘嫦娥’的直接回报还为时尚早,但它对整个航天事业的推动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工程对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研制、月球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5、嫦娥探月工程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14亿的花费并不冤。

6、关于嫦娥2号的资料

嫦娥二号卫星,是中国第二颗探月卫星、第二颗人造太阳系小行星,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沿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造价约6亿元人民币。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6)嫦娥三号造价扩展资料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

7、“嫦娥一号”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国内民生和国际影响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虽然目前国内的人民生活状况情况并不乐观,但此时发展相关的科技工程仍是必要的。举个反例来说,伊拉克作为海湾的产油大国,国内人民收入一度相当可观,但是由于被美国瞄上其石油资源,且自身即不愿和美国合作,也没有和美国抗衡的能力,最终落得今天的下场。这也是伊朗如今拼死也要发展核技术的原因,也可以说明我国近代不断遭受列强侵略的原因。一个国家即使再富庶,如果没有足够的国际影响,没有足够抵抗外界侵蚀的能力,最终只能是案板上的肥肉。至于具体细节,下面来段长的中国首次登月计划分三步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有关负责人披露,未来几年如果顺利实现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目标,中国可望在2010年以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测。据最新出版的《了望》周刊报道,中国的登月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发射太空实验室和寻找贵重元素的月球轨道飞行器;第二步,实现太空机器人登月;第三步,载人登月。虽然具体的登月时间现在尚不能完全确定,但航天科学家肯定中国实现人类登月所需的时间将比美国短。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各国探寻太空商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中国政府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中国航天白皮书,初步确立月球探测的目标,明确提出近期发展目标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同时提出选择月球探测的目标必须突出特色,既要填补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也要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增添新的科学依据,尽量避免重复其他国家已做过的工作。中国为登月计划成立了第一个空间机器人的专门研究机构,即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太空机器人专家称:太空机器人将在中国人登上月球前承担主要探测任务,在卫星维修、太空科学试验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希望将来建立国际月球基地时,中国也能作出贡献。据已有的设计模型,用于月球表面探测的机器人轻小灵巧,会自由移动、爬坡和躲避障碍,并能适应月球上大温差和辐射等环境。有科学家预言,2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将是建立利用太阳能的“月球城”--多余的能量将被传送到地球上的采集点。中国一旦成功实现载人登月,将成为世界上移居月球俱乐部的创始成员。中新网11月29日电据新华网上海频道报道,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28日在此间表示,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进展顺利,运载火箭、探测器、数控、发射场和地面运用五大系统均完成初样阶段,各项技术指标均已确定,目前已进入转正样阶段,预计2007年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将不成问题。欧阳自远院士是应首届长三角青年创新论坛的邀请,来上海做空间探测与中国月球探测的特色和创新的主题报告。据欧阳院士介绍,中国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十年论证,其实早在2004年1月嫦娥工程正式立项前,已经有很多单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过各项预研。对于这样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科学家首先将其划分成五大系统分别进行设计,设计方案讨论通过后,研制出原理性样机,再对样机经过各种复杂的实验,制作成初样,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后,还要转成正样,再对正样进行单测、联测、综合测等各种测试,以保证任何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主要分成绕、落、回三个阶段:2004-2007年为绕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围绕月球进行一年的探测;2007-2012年为落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巡视探测;2012-2017年为回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只有完成了这三个阶段以后,中国才考虑载人登月。目前,中国已经选定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火箭选定长征三号甲。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目前初样星的整星测试已经完成,开始进入正样星的研制;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也已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三甲火箭进行了41项提高可靠性的设计。(中国在2004年2月十三日公布首次探月计划——嫦娥计划。计划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工程,总投资14亿元(一个比较常见的比喻是:“第一次探月工程的花费也就相当于修建两三公里地铁的钱。”),将在2007年以前发射一颗绕月卫星。此后10年间,中国将陆续进行月球车在探月软着陆以及机器人月壤采样工作。[编辑]首期计划“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四大任务是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为类地行星表面年龄的划分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选提供基础资料等。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学专题图等,发现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区,评估月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等。三、探测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获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数据,从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龄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的含量、资源分布及资源量等。四、探测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处于地球磁场空间的远磁尾区域,卫星在此区域可探测太阳宇宙线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研究太阳风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场磁尾与月球的相互作用在太空中走得更远正在成为中国航天人的新梦,随着国际深空探测热潮的又一次兴起,中国的探月计划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耗资15亿三年内首次探月1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在京丰宾馆召集中国航天界的院士听取了关于中国探月工程的汇报。会议进行了一天,中国航天局局长、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和欧阳自远做了汇报。在院士们的规划中,中国探月工程的未来越来越清晰。欧阳自远告诉记者,这次会议肯定了中国探月三步走的计划,这个计划可以用“绕、落、回”三个字分别概括探月的三个阶段。“绕”指的是在2007年之前发射一颗重约2吨的月球卫星,绕月工作一年,获取一些科学数据,包括拍摄月球表面的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元素的资源含量和分布,探测月球表面土壤厚度以及监测地月空间环境。“落”是指在2010年之前实现月球软着陆,先发射一个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视勘测,这个月球车相当于一个月球机器人。而“回”主要是指2020年之前采集月球表面的一些样本返回地球。欧阳自远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这个探月计划并不将人送上月球,在第二和第三阶段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工作。欧阳自远表示,目前被命名为“嫦娥”一号的探月卫星研制进展顺利,轨道设计、测控和数据传输、导航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路线图已经确定,整个奔月需要8天或者9天时间。这将是目前我国发射的最远距离的卫星,距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万公里,而在这之前,我国发射的最远距离的卫星离地面4万公里。实施和完成第一次月球探测的费用大约是1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修建2~3公里地铁的费用”。欧阳自远同时表示,中国探月并不是单纯重复别国的工作。比如,我国在第一阶段绕月拍摄的月球图将更加全面,是三维立体图。美国探测了月球的5种元素,而我国将探测月球的14种元素。另外,我们还将探测整个月球表面的土壤,这一层土壤里面有非常有用的一种资源,就是可控核聚变的原料———氦3,这一课题也是别国没有涉及到的。中国声音值得世界探月领域倾听谈到深空探测的话题,欧阳自远指出,目前国际上新的探月高潮正在兴起。美国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全新而完整的探月计划。欧洲空间局提出了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详细计划,日本制定了系统的月球探测计划,印度也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探月计划。还有乌克兰、英国、德国、奥地利及美国的军方与私人公司也提出了各自的月球探测计划。12月17日美国总统将发表演说,重申美国将重返月球,载人登月。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他同时指出,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正在被国际重视和关注。欧阳自远讲起了最近的一个例子,今年11月16日,2003国际月球大会在夏威夷举行,会议主办方邀请了一批包括欧阳自远在内的中国探月科学家。由于签证的原因,中国科学家没能到会。但是会议的主办方执意邀请远在中国的欧阳自远用电话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并回答各国同行提出的问题。谈起这件事,欧阳自远一脸自豪,他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向世界发出中国探月工作者的声音,这充分说明国际探月领域对中国月球探测工作的重视。深空探测的真正价值远远高于工程本身面对很多人对探月必要性的怀疑,欧阳自远指出,探月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上世纪60年代的探月工程证实,空间探测是一个具有高科技和高经济产出率的项目,它能实现的真正价值远远高于工程本身。以美国阿波罗号为例,当时美国登月虽然投资高达260亿美元,但其产生了3000多项新技术和2000亿美元的效益,并带动整个国家高新技术发展。他指出,很多新技术推广使用的间接效益是难以计算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有航天技术的影子,例如,现在婴儿用的尿不湿最初就是为航天员设计的。像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据计算,美国在航天上投资1美元平均能得到4~5美元的回报。欧阳自远指出,中国目前虽然已经实现了载人航天的梦想,但在深空探测领域仍然是一个空白。在国力能够承担的情况下,启动探月工程将极大推动科技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意义。中国在加紧筹备定于今年秋天进行的“神舟”飞船第二次载人飞行,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努力研制相关的机器人技术和空间系统设施,以便为2012年以前把无人驾驶月面车发射到月球的计划提供必要技术。中国登月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说,中国打算让一些无人驾驶的轨道飞行器和月面车在大约2015年以前具备在登月中进行采样工作的能力,并以这样的方式执行最初的登月计划。研究中国空间问题的美国专家琼·约翰逊—弗里兹5月18日出席美国参议院科学委员会航空航天小组委员会的听证会时指出,中国期望从此次登月计划中获得巨大收益,欧阳自远将它与“阿波罗”计划给美国带来的巨大收益相提并论。约翰逊—弗里兹援引欧阳自远在此次会议上所说的话说:“登月计划将刺激高科技的发展,我无法估算出这笔投资会带来多少回报……登月行动对于激励民族精神将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激励作用的价值是无法计算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和在这个新的“登月舞台”上的崛起,都是促使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计划采取一项新的载人和无人登月计划的重要因素。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希望把这一计划作为实现载人飞行器登陆火星的手段。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宣布任何载人登月计划,也没有打算在这个层次上的计划方面与美国竞争。但随着中国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大国,如果中国在载人环地球轨道飞行和机器人登月计划方面取得成功,那么在很大一部分欧洲人看来,中国在这方面将拥有更多与美国进行抗衡的机会。约翰逊—弗里兹对参议院科学委员会航空航天小组委员会说:“中国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中学到了一些东西。高科技航天方面的工作使大批中国人获得了就业机会,而促进就业对中国来说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约翰逊—弗里兹说:“正如一名中国评论员所说,中国登月行动还将向世界展示,中国绝不是‘只能生产鞋子’。此外,中国也能够通过此举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到中国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在继续推进空间计划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将航天事业提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使其能成为类似某种“技术引擎”的行业。中国和美国目前都在致力于一些工作,这些工作对各自的载人航天计划和机器人航天计划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约翰逊—弗里兹指出,中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而美国现在暂停了航天计划,这使得人们更加相信,中国搞航天事业收到了成效,取得了好处”。她对参议院科学委员会航空航天小组委员会说:“假如等到明年秋天中国再次进行航天发射,而美国仍然没有启动其航天计划,那么中国将获得进一步的声望,而美国将很丢面子。”

8、月亮上的核能新秀是什么?

一、月球氦能的概念

氦(He)是拉丁语Helium一词的词头,氦本意即为“太阳元素”。1868年,由法国天文学家詹逊在观测日食的时候,在日冕光谱中所发现。这种稀有气体充斥在宇宙空间大气层中。它无色无味,在空气中大约占整个体积的0.0005%,密度只有空气的1/7.2,是除了氢以外密度最小的气体。现时已知的氦同位素有八种,包括3He、4He、5He、6He、8He等,但只有3He和4He是稳定的,其余的均带有放射性。在自然界中,氦同位素中以4He占最多,多是从其他放射性物质的α衰变放出α粒子(4He原子核)而来。3He的含量在地球上极少,而在月球上储量巨大。

目前,地球上核电站所采用的核裂变生产方式危险性很大。如果用核聚变反应来生产能源,不仅单位产量是裂变能的几百倍,而且产生的放射性危险只有裂变过程的万分之一。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科学家利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进行控制性核聚变反应,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作为这种受控热核反应重要元素的氚,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需要从核反应中获取。因此,科学家提出一个以氦的同位素3He代替氚的新设想。3He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在热核聚变反应过程中,3He同具有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的氘发生热核聚变,产生的中子很少,可以大大降低热核聚变反应堆的放射性危害。这样,受控热核反应装置既不存在放射性,又可以比用氚反应的体积小、结构简单、造价也低,既可用于地面核电站,而且特别适合宇宙航行。因此,3He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完美燃料。

地球上的3He十分稀缺。在整个地球大气中,氦只占0.0005%;而3He又只占这些氦中的0.00014%,其余的99.99986%都是4He,即使把地球大气中的3He全部分离出来,也只有4000t。而在月球上的情况却大不相同,月球表面覆盖着的一层由岩屑、粉尘、角砾岩和冲击玻璃组成的细小颗粒状物质。这层月壤富含由太阳风粒子积累所形成的气体,如氢、氦、氖、氩、氮等。这些气体在加热到700℃时,就可以全部释放出来。其中,3He在月壤中的资源总量可以达到(100~500)×104t。另据计算,从月壤中每提炼出1t的3He,还可以获得约6300t氢气、700t氮气和1600t含碳气体(CO、CO2)。所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来获得这些气体,对于人类得到新的能源和维持永久性月球基地是十分必要的(图5-5)。

图5-5 月球能源基地想象图

二、月氦的成因及分布

月球上的3He全部来自太阳。太阳不断向外喷射出稳定的粒子流,称为“太阳风”,其速度达到100~200km/s。太阳风粒子流在经过地球附近时,由于受到地球磁场的排斥和大气层的阻挡而发生偏转,只有极少量的粒子能到达地球。月球既无磁场,又无大气,太阳风粒子能自由地抵达月球表面,在月球表面土壤上形成覆盖层。月球表面经过亿万年流星和微流星的撞击,表层的土壤得以混合掺杂,以致整个月球表面都不同程度地“沾染”上太阳风的粒子。太阳风由90%的质子(氢核),7%的α粒子(氦核)和少量其他元素的原子核组成。月球上的3He正是太阳风中的α粒子形成的。

太阳风粒子可以直接照射月球表面而被月壤层捕获,在漫长的月球地质历史过程中使得月壤层积累了丰富的3He。3He含量主要受制于两个过程:太阳风粒子注入3He与月壤的脱气作用(outgassing)。如果月表面没有对太阳风粒子注入饱和,3He含量取决于月表面的太阳风。再则,3He含量受制于月壤吸附与保持3He的能力,即月壤的脱气作用,该因素与月壤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有关。

由于太阳风是月壤中3He的唯一来源,它的强度表现出全月球纬度向的变化,与太阳风射线成一角度的月表面就要受到较少的太阳风粒子照射。当月球进入地球磁尾并偏转太阳风时,月球正面比月球背面接受的太阳风要少一些,使得3He在经度向上有变化。

影响3He含量的第二个因素是月表面土壤的成熟度,即月表面土壤暴露在空间环境中经受了多长的时间。在太阳风空间环境中,月表面土壤粒子大小减小,胶合能力加强,使得月表面土壤3He含量增加。描述月壤成熟过程的定义有几个不同的特征指数,多采用光学成熟度OMAT(optical maturity)来表示月表面土壤的成熟度。

第三个因素是TiO2含量。月球土壤中不同成分(如钛铁矿、橄榄石、辉石、斜长石等)的同一大小粒子含有3He是不同的,其中钛铁矿含3He要高出10~100倍。由于大多数TiO2是在钛铁矿中,TiO2含量作为钛铁矿的一个示踪物,成为3He含量的一个特征指数。

月球正面月海区域由于TiO2含量高,可能有较高的3He含量,尽管那里由于地球磁尾的遮蔽而接受到的太阳风粒子较少。在月海区域可有最大的3He含量,可高达30ng/g。与月球正面月陆区域相比,月球背面月陆区域可有较高的3He含量,主要是月球背面太阳风强。月球极地区域3He含量较少,是因为该处太阳风照射比较弱。

三、月球氦能的利用

核聚变反应有多种,例如,可用氢的同位素氘聚变生成氦,或者用氢的两种同位素氘和氚聚变生成氦。这两种聚变反应虽均可产生大量能量,但也会释放出大量中子或质子,而且还要求反应温度不低于5×108℃,所以很难在实际工程中实施。然而,利用氘和3He聚变生成氦,在聚变过程中,除产生大量能量外,它没有释放中子的问题。因为,氘“多余”的一个中子,在反应过程中,正好被3He吸收而生成氦。而且,所需要的反应温度,也只是目前实验室已达到温度的2倍。所以,它是一种安全、干净、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实现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商业经济性分析表明,氘-3He核(聚变)电站,完全可以同核(裂变)电站和火力发电站相竞争。理想的核聚变燃料应该蕴藏丰富,易于获取,释放能量大。氘在天然水中含量丰富,提纯也不困难。氘在水中所占的比例是1∶6500,全世界总储量达1013t。因此,月球上3He提供了新的能源(江燕,1996)。

核聚变反应不仅能够应用于产生电能,而且还可以用于作为火箭推动器的燃料。在氘-3He的核聚变反应中不仅释放14MeV的质子,而且还可以产生超过106s的比冲(火箭发动机单位重量推进剂产生的冲量,也叫比冲量)。这种性能是通过在火箭推动器排气口上加入冷却物质来实现降低火箭推动力实现的。同时也可以通过降低脉冲来增加火箭推动力。因此,核聚变火箭推动器可以在火箭飞行器用核引擎模式下运行加热氢气到高温来产生高的推动力和低的脉冲。也就是说,火箭推动器在运行时,其运行模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在脱离重力场过程中可以使用较高推动力来完成,而当飞船处于失重状态时,则可以转化成高比冲调节操作。

至于如何把3He从月球拿回来,科学家也有了设想:第一步是要开展资源勘查工作,看月球表面什么地方3He最集中。在此之后才能进行试验性的开采并考虑在月球上建工厂。首先,需要专门的机械去收集月球表面上的土,再将这些土加热至600℃之后,就会分离出气体氦,然后从氦分离出它的同位素3He。下一步就得将3He气体液化,以便于运输。最后一步是将液化的3He用航天飞机运回地球。一般来说,航天飞机一昼夜便能一次性将20t的3He运回地球。全球每年所需能量原料只需航天飞机飞四五次(2.5亿~3亿美元/次),所以月壤中的3He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前景。虽说开采和运输3He的方案非常复杂,需要花费很大的劳动力,而且耗资巨大,但确是可以实现的。据科学家计算,利用月球开发的3He发电成本只是现在核电站发电成本的1/10(宋成文和刘瑀,2009)。

四、月氦的发展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奔月,令无数华人又心潮澎湃地骄傲了一把。观看了发射全程的人们在感慨人类智慧伟大的同时,也提出了疑问题:利用月球资源距离我们尚远,那么探月工程当下到底对人们有什么实用价值?公开的数据显示,“嫦娥一号”投入14亿元人民币,“嫦娥三号”迄今共投入9亿元人民币,“嫦娥二号”的投入尚未公布。相对于巨额的投入,探月技术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提供的一份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来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目前,空间生命科学与微重力科学、太空旅游、空间材料学等领域仍处于由政府投资研究、试验和探索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文瑞展望将来可能产生的效益时举例说:“美国以‘沸石’作为催化剂炼油,科学家们以提高炼制效率百分之一为目标,在空间展开研究,如果成功,按照美国每年炼油花费900亿美元来算,一年可节约9亿美元;我国科学家也有相应的计划,我国一年需要约20亿吨煤,如果能通过空间试验把燃煤效率提高千分之一,按每吨煤400元人民币计算,每年就是8亿元的效益……而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如果能有突破性成果,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将可能出现质的飞跃,这是用数字无法衡量的了。”

“嫦娥二号”的火箭发动机技术所衍生出的技术已应用于环保和人们的食住行等各个领域。经过成果转化后,“嫦娥”奔月将为人类带来众多像氦能这样新的绿色馈赠(水蓝天,2014)。

目前除了中国正积极发展自身的探月技术之外,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也在酝酿开采月球资源的计划。世界各国纷纷进行探月竞争的原因之一,即是为了确保拥有被认为是下一代核聚变发电燃料的3He。

不过,人类想要获得纯净、清洁的3He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马拉德空间科学实验室行星科学部门负责人安德鲁?科茨对利用3He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至少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运输方式尚不完善。他说:“我们在地球上尚未实现聚变发电。这是一个好主意,但还是空中楼阁。”的确,以人类现有的技术和能力,目前还无法做到用3He来作为人类使用的能源,比如说,目前大规模受控核聚变的技术尚不具备等。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家相信会克服这些困难,最终实现对月采矿的伟大工程。因此,有些国外的科学家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联合世界上最好的科研力量,当然也还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刘辉,2014)。

9、嫦娥二号直播观后感

1. 10月1日,晚上。 只听一声巨大的响声——嫦娥二号发射了。 嫦娥二号,满载中国人的希望,直奔月球。炎黄子孙敢飞天,嫦娥二号能折桂!嫦娥二号,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进步,国力的强盛。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这些动人的神话是我们领悟到了坚持的可贵与理想给予我们的动力。嫦娥奔月,表现出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月球的向往。而如今,它不再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事实。我们成功了。 专家预测,在2020年以后中国人就能登上月球,亲手触摸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的宇宙邻居。 这是一个象征,证明了,我们国家的发达。 犹记旧社会的我们,饱受耻辱,鸦片战争,侵华战争……那时候的我们,也许在外国人的眼中就是一颗棋子,利用,侵占,剥削…… 而现在,谁还会无视我们? 因为,我们强大了,我们发达了。而这嫦娥二号就是我们最好的见证。 最近几年,大家非常熟悉的航天技术更是集中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最新水准。谁都会把嫦娥卫星两次成功发射看成中国科技实力崛起标志性的事件,它无可争辩地展示“中国的硬实力”。然而,中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到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这个数字意味着,每100人中,仅有3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因此,国人应从耳濡目染的航天人事业发展中借鉴科学精神。 这些,难道还不足以吗? 嫦娥二号,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中华人们崛起的开始。以后,不光有嫦娥二号,还会有很多很多。以后,我们不光会向月球前进,还会向还会向更深更远处去迈进,探索!2.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西昌卫星发射场,长三丙火箭搭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点火发射。 当指挥员鄢利清喊出点火口令的同时发射控制台主操作手郝军用力按下红色的点火按钮,只见一道喷薄而出的橘红色火焰,托举着高大的长三丙火箭直刺苍穹,嫦娥二号发射了,嫦娥奔月,表现出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月球的向往。而如今,它不再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事实。我们成功了。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万分激动,因为从长三丙火箭发射出去的同时,我的心就好像已经跟着它向月球前进了。看到嫦娥二号飞上天空,想到航天工作人员花了几年心血,只用短短的几十秒就把长三丙火箭发射出去,我想每一个航天工作人员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激动、兴奋,与此同时也应该夹杂着一些担心,就像一位母亲担心出门在外的孩子一样。 当工作人员说“火箭飞行正常,跟踪正常......”,每一声正常,无疑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大家期待已久的星箭分离很快就要开始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里了,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一瞬间,星箭分离了,我松了一口气,在指挥控制中心大厅里紧绷已久的气氛一下子沸腾起来,发出热烈的掌声,研究长三丙火箭的工作人员个个如释重负,然而卫星工作人员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火箭把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从这一刻开始,嫦娥二号就要自己开始进行月球之旅了. 这一次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在这一次探月过程中有5道险关,1、能不能精确入轨;2、卫星到达月球附近,能不能被捕获;3、在降轨时背面地面测控够不着,这时完全靠卫星自主控制有难度;4、轨道变化要很高的测控精度;5、温度过高,仪器会关机。可见航天技术人员对航天技术的高度重视,对自己工作的认真负责。 嫦娥二号顺利升空,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直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

10、科学手抄报内容

建材价直辖市建材价成都市建材价
文章字数:16408
点击数:620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