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11-05,来源:建筑培训,作者:

工程造价的文献综述范文

1、求个人的工程造价的论文综述,QQ 515154107 感激感激,仅供参考

给你留帖子上谈到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人们便习惯地想到工程预决算,确实,就目前的体制和现实而言,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就是预决算,即预决算人员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图计算工程量、编制施工图预算,或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施工签证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决算。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或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是确定了的,而施工是以按图施工为原则,那么这时预决算人员所做的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以及防止高估冒算,而假如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不是最优,则预决算人员无能为力,也就是说现行体制下,预决算人员的编审工作只是事后算账,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因此,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1、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的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大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即达到80%~90%.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作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决策阶段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拟建项目进行经济评价,选择技术上可行的建设方案,并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使其在项目建设中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①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②建设地区的选择;③建设地点的选择;④项目的经济规模;⑤工艺评选;⑥设备选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常有一些工程不顾客观规律,忽视对项目决策过程中的经济评价,导致提高成本、降低效率,影响项目应有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建设地区的选择,有一个基本原则,即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这样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避免原料、燃料和成品的远途运输,减少费用,降低成本;可缩短运输距离,减少流通时间,加快资金周转,有利于企业经营。又如项目的经济规模,规模经济标准是指产品的合理生产批量,一些产品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呈“收益递增”的经济现象,即随生产批量的扩大,单位成本降低,收益上升。在我国,长期以来一些宜于发挥规模效益的产品生产企业数目过多,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企业之间缺乏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得资源配置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不少地方与企业不顾经济规模和布局的合理性,重复引进,重复建设,使项目投资和资源严重浪费;有些行业众多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打内战,这极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不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不利于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一个建设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造价管理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率。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l%以下,而这l%以下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占75%以上。因为对于一般建设工程,材料和设备选用占工程成本的50%以上,而在设计阶段建筑形式、结构类别、设备和材料的选用己经确定。在建设后期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小(10%以下)。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同一建设项目,同一单项单位工程,可以有不同的方案,从而有不同的造价。因此,有必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多个方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选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即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设计方案优化常采用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法。即在满足功能或尽可能提高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其公式如下:V=F/C(式中:V价值系数:F功能系数,C成本系数)。工程建设需大量投入人、财、物,因而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方面大有可为。作为一种相当成熟而又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价值工程在许多国家的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例如,美国1972年对俄亥俄河拦河坝的设计进行了严密的分析。从功能和成本两个角度综合考虑,提出了新的改进设计方案,把滋洪道闸门的高度增大,使闸门的数量从17扇减为12扇,同时改进了闸门施工所用的沉箱结构,在不影响水坝功能可靠性的前提下,节约筑坝费用1930万美元。而用于请专家进行价值工程分析的费用只有1.29万美元,取得了l美元收益接近1500美元的成果。在工程设计阶段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作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在降低和控制项目投资上下功夫。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比,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以保证有效地控制投资。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变更会带来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变化,经常会遇到来自业主方对项目要求的修改、设计方由于业主要求的变化或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的要求而产生的设计变更等。工程变更一旦处理不好常会引起纠纷,损害投资者或承包商的利益,对项目目标控制很不利。首先是投资容易失控,因为承包工程实际造价=合同价+索赔额。承包方为了适应日益竞争的建设市场,通常在合同谈判时让步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索赔获取补偿。由于工程变更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承包方的索赔等,都有可能使最终投资超出原来的预计投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4、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而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合理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账,这样做尽管也有用,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要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坚决把控制重点转移到前期阶段来,首先要重视和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努力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控制数的准确度,切实发挥其控制建设项目总造价的作用。其次,要明确概预算工作不仅要反映设计,更要能动地影响设计,优化设计,并发挥控制工程造价,促进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的作用。同时要对工程造价中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四算两价)实行一体化管理,改变“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状况,而这需要通过深化行业体制改革,通过市场价格的机制的运行,形成统一、协调、有序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达到合理使用投资,有效地控制造价,取得最佳投资效益的目的,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2、求全面预算文献综述的范文

文 献 综 述——浅谈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摘 要:从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们将根据不同专家、学者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地位的阐述,说明预算管理在国家及企业管理中作用。然后,对我国现今的预算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我们有必要针对具体的公司进行分析的结论。关键字:预算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涌现。企业集团管理不能仅限于集团总部,还必须关注对其子公司、分公司以及其他成员企业的管理与控制,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十分重要,集团企业财务控制的实施需要总部对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计划、监督、检查和考核,而预算管理是这些工作的核心。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在美国90%以上的企业都要求实施预算管理,欧洲一些国家甚至要求100%的企业都做预算。在我国,财政部于2002 年4 月发布了《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由于是指导性意见,不具有强制性,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执行。2007 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自2007 年6 月25 日起实行。其中《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第三、第四指出:“企业财务预算实质是企业预算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战略规划,对预算年度内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并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活动”、“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推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即要求中央企业实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该办法具有了一定的强制性,但仅仅局限于中央企业,并且办法初衷是如何计划和控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并没有形成企业的主体意识和管理思想。我国大多数企业虽然认识到了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企业预算管理仍然存在许多认识和实务的盲区,在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方面有待改善。很多企业尚未认识到实行财务预算管理不仅是管理方法的变革,更是管理思想、原则及基本理念的转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企业的预算管理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得出一个比较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预算管理体制。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预算的观念最早产生于1215年英皇签署的《大宪法》,《大宪法》中规定:英皇未获得议会同意不得征税。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关于的预算这个概念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想当然学术界对此也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表述。下面从中西方对预算以及预算管理的定义来理解其涵义。1、美国会计学教授Hansen和Mowen认为预算是制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面向未来的财务计划,它确定了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行动。2、在安达信的“全球最佳实务数据库”(Global Best Practice)中对预算的定义是: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管理,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3、在美国会计学者布洛切等著的《成本管理——经营控制与管理控制》中将预算定义为:预算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数量计划,确定企业在预算期内为实现企业目标所需的资源和应进行的活动,包括计划活动的财务和非财务两方面。4、中国财务部在其下达的文件中将预算管理定义为: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一边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 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而财务预算是在预算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5、由财务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编的《财务成本管理》中对预算的定义为:预算是计划工作的成果,它既是决策的具体化 ,又是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传统上被看成是控制支出的工具,新观念将其看成是“使企业的资源获得最大生产率和获利率的一种方法。”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管理理论不断创新,预算管理的内涵也有很大的延伸,它不仅仅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一部分,而是兼具资源分配、控制与激励和考评的全面管理体制。并且要求企业越来越重视整体发展战略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导性作用。在此,我们可以对现今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进行概述,即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对与企业的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动及其制度安排,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监控与考核的全过程。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学者所研究的重点不同,大家对预算管理的作用理解也有着不同侧重点。刘德华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进行的阐述,主要内容为:1、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全面预算管理是涉及融资、投资、生产经营及财务的系统工程,它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考核评价等环节,是企业战略与日常经营的链接点。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要让企业所有的资源达到最合理配置,有计划地高效、协调开展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其意义十分广泛。首先,全面预算是一项科学的控制行为;其次,全面预算管理为管理信息网络化提供了节点;再次,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确定了预算方案的准确性;最后,全面预算通过提高绩效考核的效率、加强风险控制、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公司战略管理水平。3、培养编制全面预算的人才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的必要前提。全面预算的编制和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工作,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引导、培训和学习,并不断充实、创新。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公司高层管理者,是全面预算的推动力,如果他们认识到位了、掌握了,消除了误区和盲区,全面预算管理才能落实到实处,才能实现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过渡。汪宝权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探讨》中说明了发展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企业集团实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因素:1.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所有人对企业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平台,有利于资产管理人履行企业管理职责,规范了经理人的管理行为,也有利于对经营者业绩的评价和考核。2.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企业执行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等都是子系统管理、部门单位管理,不能从企业战略高度上整合资源和聚合力量,只有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更好地协调作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之间的关系,确保企业战略规划的贯彻执行和预定经营目标的实现。3.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解决困扰经营者集权控制与分权管理之间的矛盾,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也有利于企业经营预警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细化和落实企业的利润、资金、成本费用、业务量等目标责任,有利于挖掘企业资源潜力而实现协同效应。促进企业管理者加强基础管理,有利于发现管理中的漏洞,从而改进工作。虽然他们所研究的侧重带你有所不同,但是我可以总结出全面预算管理的总的作用为:1、全面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理论的重要发展与完善,具有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三全”特性,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机制。2、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远景的具体实施。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整与控制;同时也是战略远景的进一步落实,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3、全面预算整合了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体现了资源的聚集整合性和管理的协同性,有利于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提升企业价值。三、我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综述,我可以从中得出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实状况,我将在下面针对不同学者、专家的观点进行简要概述:彭成勤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中阐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全面预算一般应建立最高管理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董事会领导下工作。而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由财务部门负责。这一方面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预算的独立性。有些企业形式上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但未能履行预算管理机构的职能;作为预算执行机构的各成本中心本应是预算编制的基础单位,但预算部几乎包揽了绝大部分的预算编制工作,其他预算执行部门不参与或很少参与预算编制工作。(二)预算目标方面的不足企业忽视发展规划与年度预算的衔接,导致预算目标与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脱节,预算目标下达时点滞后,或预算编制的不及时,或预算编制和执行甚至会先于预算目标的下达,直接导致预算的不准确性;预算执行部门对预算目标缺乏全面了解,导致预算认识偏差;预算编制时,对内外部经济因素的影响重视不够,导致预测偏差较大,不切实际的预算目标,有可能导致短期行为。预算以单一财务目标居多,而对影响财务目标实现的经营目标缺乏一个合理的考核指标,从而使得财务目标的实现是一种短期行为,失去了长远的支持力量。(三)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预算编制是企业整个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关键环节。企业采用编制预算的方法不同,对预算目标的实现和效果就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西方国家编制预算时经常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和概率预算等方法,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对应不同的经济状况。而我国多数企业均采用增量或减量预算编制方法,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企业应按照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在编制预算时,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必须因地制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不能将预算编制方法单一化、模式化。(四)预算管理缺少事中控制预算管理一般仅年初制定了年度计划,年度中期和期末再开会总结一下,但在中期缺少及时控制。预算管理手段还不先进,管理制度不完善,以事后控制为主,缺乏事前、事中控制。预算分析仅限于财务数据对比,缺乏业务部门的参与,缺乏问题的原因剖析、改进方案的追踪反馈等。(五)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考核指标的设置,比较重视财务业绩指标的考核而忽视了非财务业绩指标的考核;考核和奖惩措施不到位,导致企业预算目标无法很好实现。预算考核未落实到具体责任中心,薪酬激励与公司预算目标不匹配,预算目标与考核“两张皮”。 考核方有时根据自己主观判断人为调整指标,挫伤了被考核方的利益,影响了预算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李晓鹏在《如何加强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对我国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现状分析,主要问题如下:(一)预算编制复杂漫长,缺乏准确性许多大型企业全面预算编制周期过长,而且全面预算流于形式,使其执行结果与年初的预算目标相去甚远,已经失去对企业经营的指导作用,导致企业各部门对全面预算失去信心,敷衍了事。(二)全面预算组织机构不健全很多企业虽然执行了全面预算,由于高级管理者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致使预算机构设置不全面、预算严肃性较差、预算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及信息化投入不足等。(三)缺乏全面预算专业管理能力建立一套真正适合企业的有价值的预算管理体系,企业需要一批专业的预算管理人才。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集团的专业人才只是集中在集团总部,而不能延伸到集团下属的具体管理业务单元。专业能力不足导致预算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和指导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以日渐发展,并越来越完善,但是还是存在这许多的问题。四、国外对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的发展预算管理同其它理论或学科一样,也是伴随实践活动的需要,特别是企业管理实践的需要,经过许多人探索、总结和研究而逐步形成和发展期来的。预算管理在西方企业中的应用及发展始于19世纪末,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个阶段:⑴成本预算管理阶段美国是最早将预算作为管理手段应用于企业的,它被首先应用于广告费分配 (APPropriation)上《》。1911年,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借鉴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一些企业采用了“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等专门方法运用于产品成本控制,这就是预算管理思想和方法在美国企业运用的最初形态。1921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预算与会计法案》(The Budget and Accounting Act),该法案实施后,效果良好。1922年,麦金内 (McKinney)出版了《预算控制》一书,将成本预算管理理论和方法从控制角度进行详细的介绍,标志着成本预算管理理论开始形成。1925年德国Lehmaun.M.R在其所著的《工业成本计算》一书中论述了企业经营计划的内容。1930年,他又出版了《企业经济计划—商业预算》一书,进一步丰富了成本预算管理理论‘2’。在预算管理的产生期,成本预算主要作为产品成本和费用控制的管理手段,并从属于企业的会计体系,具有狭隘性。⑵财务计划阶段自20世纪20年代,企业预算管理先后受到会计理论及其他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在内容、方法上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预算管理吸收了自20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些专门用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方法,建立起了许多量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帮助管理.当局进行预测、决策、组织和控制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变动成本计算法、盈亏平衡分析、弹性计划等,特别是盈亏平衡点分析理论的形成,成为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协调和控制的重要依据。此阶段的预算管理,在内容上大大超出了成本预算的范围,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成熟,我们将其称之为“财务计划”预算管理阶段。财务计划相对于成本预算,大大强化了其协调功能,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雏形。⑶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阶段早在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经济衰退给美国许多工商企业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但一些大公司如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通用电器公司对这一次危机做出了反应:发展了一套能够按照仔细预测而得到的需求量来规划和调整其产品流量的方法和分配资源的程序,预算管理的内容向业务领域延伸,财务预算逐步发展演变为全面预算这一综合性的管理系统。钱德勒在其《看得见的手一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一书中对全面预算管理在美国企业最初运用的功能、以及全面预算管理在西方现代工商企业的成熟与发展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3’。著名管理学教授戴维•奥利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4’。⑷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阶段全面预算自加世纪20年代运用于西方少数大型工业企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至加世纪60年代则几乎成为西方所有大公司内部固定的绩效合同(Fixed performance contract)【”,20世纪70年代初,接受了更精细财务勺11练的新一代企业领导人更是依赖于财务预算目标和激励来驱动绩效的提高,从而取代了诸如生产效率和营销效率之类的指标。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企业领导人开始意识到:预算管理是一把双刃剑。瑞典商业银行等一批企业的成功管理实践,促使人们对传统的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反思,人们意识到预算管理必须突破片面追求短期利润的短期思维,以战略为导向,将信息技术网络、流程再造、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等新兴的管理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重新焕发其生命力。因而,在西方的预算管理理论和实践中,以战略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思想逐渐取代传统的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思想,正如英国GKN集团给预算重新所下的定义:“预算不是会计师为会计目的而准备的会计工具,而是为确保集团战略目标实现的组织手段”‘7’。五、现代西方全面预算管理综述著名管理学教授David Otley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系统之一。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对美国400家大型公司的调查研究表明,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型美国公司都运用了全面预算管理这一方法。可以说,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经验已经很成熟,尤其是在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方法方面值得我们效仿。1..在西方企业预算管理中,预算目标通常有主目标和从目标之别企业预算目标在理论上可以作出各种不同的划分,但在实践上,企业预算的总目标总要依据其性质、时间和规模,在企业组织内的各个等级层次和部门之间被分解,以使企业的每一个管理层次都能在相应的业务、职责和权限范围内,为实现企业总目标做出贡献。另外,西方企业在制定长期预算的具体目标时,组织目标和人事目标都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在日本和德国的企业中,人事目标及其预算很是受到重视。组织目标包括企业规模扩大、经营方式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人事目标包括员工素质、素质结构、职工培训、劳动方式调整等,这些目标都应有相应的正式预算来保证。2.国外企业预算的编制技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对企业内部预算单位的设计与规划企业内部预算单位的划分与确认,涉及到企业组织形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和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2)确保预算弹性尤为重要企业必须使各种预算富有较大的弹性。目前,美国、日本和西欧的许多企业,已不像过去那样只有一个预算,而是在每一个方面都制定几套方案,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比如某企业制定三套短期预算:一是“激进的”预算;二是“基本的”预算;三是“保守的”预算。(3)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预算管理过程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往往事前考虑的各种假设条件或目标要进行修改,利用计算机编制预算,可以把各种需要修改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并可以很快得出各种不同的预算方案。世界上最早的企业管理软件是1957年在美国出现的,称为制造资源预算系统(MRP),这个系统实现了资金和物流的统一管理。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生产过程的调整、竞争空间的扩大等等,促成企业资源预算系统(ERP)应运而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E-budgeting技术使得企业可以设计一个预算网络系统,整体企业集团以及所属分公司可以通过网络进入预算编制系统,使预算管理更有效率。如今,越来越多的预算软件应用于预算管理中,并且软件集成能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指标上表现良好,是我国需要学习的地方。六、结论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一个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预算管理还不够成熟,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并且针对具体环境和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还要做好开展全面预算的宣传工作,使群面预算管理在各企业、单位得到应有的重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参考文献[1]刘德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代服务:中国科技信息. 2006年第15期.[2]汪宝权.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探讨.财会. 2009第2期.[3]彭成勤.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商业经济. 2009年第四期.[4]李晓鹏.如何加强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财经纵横. 2010.[5]小林健吾著.企业预算管理,台北:台华工商出版公司. 1998年.[6]钱德勒著.看得见的手一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 1997年.[7]周建勋.郑春菊.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会计之友.2009年第5期中:起11——止12页[8]赵晓娟.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建议.山西财税:企业视角.2009[9]程隆云.何鹏.机遇战略和组织的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Commercial Accounting 2009•7•14期:起50——止51页[10]胡如月.关于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关系的探讨.经营与管理.2009.11.第16卷第9期:起22——止23页[11]魏春奇.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会计之友.2007年第10期上:起10——止11页[12]赵静.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交通会计.2008.12第257期:起48——止51页[13]李雅珍.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科技信息.2009年第19期:起328——止378页[14]周先选.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方法.财经与管理.2009年第20期第209页[15]张长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6]杰里米•霍普,罗宾•弗雷泽.谁还需要预算.管理锦囊,2003年第4期.[17]Glenm A. Welscy. Budgeting: Profit Planning and Control, 5 edition,1988[18]Mka rA. Covaleski, John H.Evnats III, JonaL.Lutf, Miehael D.Shields. Budget Research: Three Theoretical PersPeetive and Criteria for Selective Integration. Jounr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03

3、求关于工程造价的论文,2000字左右的!

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摘要: 迈入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住宅开发建设正面临一场新的革命.倡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进行品牌定位,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户型设计,建材采用,到功能和质量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首要的要求是工期短,投资效益好.针对房地产项目的这些情况,必须对项目投资实施全过程有效的成本控制,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等方面,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针对影响工程造价比较大的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发表一点拙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供广大同行商榷. 关键词: 工程造价造价管理一,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设计阶段是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与重点.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比例不大,一般只占建安成本的1.5%-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的好差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直接决定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多少.合理科学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10%.但在工程设计中不少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而对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得较少,从根本上影响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例如:某高层住宅每层电梯井走廊仅十多米的距离,其间又无防火分区,就设了三只消防箱,而按消防规范要求,只要两支水枪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即可.这种设计不合理,造成了一定浪费,显然是对工程的各种经济指标不够重视.因此,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扩初设计阶段对项目经济的影响达70-%95%,实际上,当扩初设计批复之后,存在的技术问题,费用问题都很难解决,因此必须重视扩初设计,以避免"先天不足". 1.推行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的围护,绿化等均放在一起进行招标,采用多家竞投,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这样既可优选出好的设计单位,又可促进设计方在项目整体布局,建筑造型使用功能上开拓创新,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 2.开展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设计人员应熟悉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然后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概算.因此,各专业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制定双赢策略,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融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一体,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以保证投资限额不轻易突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与设计部门积极配合,及时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 当前普遍存在着设计不精,深度不够的情况.这是增加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由于设计频繁变更,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依据开发经验和投资估算的要求,必须有效地确定设计限额(造价,三材消耗指标等),并建立奖惩考核激励机制.对哪个专业或哪一段突破了造价指标,必须分析原因,用设计修改的办法加以解决.克服那种只顾画图,不顾算帐的倾向,变"画了算"为"算了画".并利用同类建筑工程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比较,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 3.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针对目前设计人迥经济观念淡薄,设计变更随心所欲.笔者认为应在设计合同经济条款上,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如设计变更费超出施工合同价的某一比例(如5%)时,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设计质保金).采取一定的约束力是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控制的一种举措. 二,招标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1.项目招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程招标投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和施工招投标两个方面,通过招投标开发商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这对项目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的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招标过程中成本控制,业主方应注意与加强以下几点: (1)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不正常现象,这对项目成本控制非常不利. (2)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预测,分析,评价,然后编制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以利于日后的造价控制. (3)合理低价者中标.目前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作为业主方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所谓合理低价,是在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 2.做好合同的签定工作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在签定的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通过谈判,争取得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是减少工程风险损失和赔偿纠纷的有效措施. 三,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是合同的具体化.加强施工控制,就是加强履约行为的管理.房地产开发产业是随着国家住房分配供给体系的改革而产生的.虽然与基建项目具有共性,但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三超"现象,但"三超"的超额必须由企业的赢利来弥补,如果控制失衡,会使企业经营亏本.因此,房地产企业的盈利目的决定了项目投资必须实现预期的目标.该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为: 1.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2.从管理模式上着手,建立建设监理制,追求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对经监理方确定的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套用材料单价及费用定额进行核价后支付相应的工程进度款. 3.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投资的必要保证.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同时,直接费的高低影响到间接费的高低,因此,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力保证. 4.从经济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严格控制现场经费和总部管理费,合理使用广告策划费,销售代理费等,减少销售成本,最大限度降低静态投资.例如:占道费,绿化赔偿费和其他补偿费等,对大宗材料或大型设备按合同要求可直接进行甲供,以达到降低造价之目的. 甲供材料须根据工序及施工进度安排进料计划,尽量降低存储成本.另外,加强甲供材料的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及损耗. 四,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该阶段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最后阶段.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认真审核工程款.以政策为依据,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工程量,落实联系单签证费用,使审核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 五,结束语长期以来,习惯于把成本控制放在建设实施阶段,其实,投资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等是互为关联的,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六辨证关系系.要抓好投资控制,必须抓好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等.因此,项目造价,工期,质量等是一个相辅相成的问题,项目成本控制是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只有做到各方综合评衡,才能做到直接有效.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必须对影响成本的各个阶段实施全过程控制,以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的合理流动,实现投资的良性循环.也只有这样,房地产项目投资才能真正可控,管理才会出效益.

4、工程造价文献综述

工程造价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在施工zd企业、工程设计单位、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事业单位、金融投资机构、财政和建设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编制、工程预决算审查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主要课程:建筑工程识图、房屋构造、建筑与装饰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内估价基础容、建筑工程估价、管道工程估价、电气工程估价、工程招标与投标等。就业方向:可在建筑、安装、装饰、金融等企业,城建、财政等机关以及相关的社会中介机构从事工程造价、投资管理与资产评估工作。

5、房地产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建议你百度 百度 文库 查 找你的结节解

6、求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谢谢了。。。

去知网找相关论文来移花接木吧,其他找论文的方法可以看看我baidu空间里的文章,有关于网络上如何找论文的步骤和方法

1、求个人的工程造价的论文综述,QQ 515154107 感激感激,仅供参考

给你留帖子上谈到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人们便习惯地想到工程预决算,确实,就目前的体制和现实而言,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就是预决算,即预决算人员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图计算工程量、编制施工图预算,或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施工签证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决算。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或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是确定了的,而施工是以按图施工为原则,那么这时预决算人员所做的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以及防止高估冒算,而假如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不是最优,则预决算人员无能为力,也就是说现行体制下,预决算人员的编审工作只是事后算账,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因此,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1、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的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大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即达到80%~90%.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作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决策阶段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拟建项目进行经济评价,选择技术上可行的建设方案,并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使其在项目建设中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①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②建设地区的选择;③建设地点的选择;④项目的经济规模;⑤工艺评选;⑥设备选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常有一些工程不顾客观规律,忽视对项目决策过程中的经济评价,导致提高成本、降低效率,影响项目应有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建设地区的选择,有一个基本原则,即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这样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避免原料、燃料和成品的远途运输,减少费用,降低成本;可缩短运输距离,减少流通时间,加快资金周转,有利于企业经营。又如项目的经济规模,规模经济标准是指产品的合理生产批量,一些产品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呈“收益递增”的经济现象,即随生产批量的扩大,单位成本降低,收益上升。在我国,长期以来一些宜于发挥规模效益的产品生产企业数目过多,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企业之间缺乏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得资源配置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不少地方与企业不顾经济规模和布局的合理性,重复引进,重复建设,使项目投资和资源严重浪费;有些行业众多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打内战,这极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不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不利于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一个建设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造价管理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率。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l%以下,而这l%以下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占75%以上。因为对于一般建设工程,材料和设备选用占工程成本的50%以上,而在设计阶段建筑形式、结构类别、设备和材料的选用己经确定。在建设后期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小(10%以下)。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同一建设项目,同一单项单位工程,可以有不同的方案,从而有不同的造价。因此,有必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多个方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选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即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设计方案优化常采用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法。即在满足功能或尽可能提高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其公式如下:V=F/C(式中:V价值系数:F功能系数,C成本系数)。工程建设需大量投入人、财、物,因而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方面大有可为。作为一种相当成熟而又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价值工程在许多国家的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例如,美国1972年对俄亥俄河拦河坝的设计进行了严密的分析。从功能和成本两个角度综合考虑,提出了新的改进设计方案,把滋洪道闸门的高度增大,使闸门的数量从17扇减为12扇,同时改进了闸门施工所用的沉箱结构,在不影响水坝功能可靠性的前提下,节约筑坝费用1930万美元。而用于请专家进行价值工程分析的费用只有1.29万美元,取得了l美元收益接近1500美元的成果。在工程设计阶段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作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在降低和控制项目投资上下功夫。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比,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以保证有效地控制投资。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变更会带来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变化,经常会遇到来自业主方对项目要求的修改、设计方由于业主要求的变化或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的要求而产生的设计变更等。工程变更一旦处理不好常会引起纠纷,损害投资者或承包商的利益,对项目目标控制很不利。首先是投资容易失控,因为承包工程实际造价=合同价+索赔额。承包方为了适应日益竞争的建设市场,通常在合同谈判时让步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索赔获取补偿。由于工程变更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承包方的索赔等,都有可能使最终投资超出原来的预计投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4、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而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合理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账,这样做尽管也有用,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要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坚决把控制重点转移到前期阶段来,首先要重视和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努力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控制数的准确度,切实发挥其控制建设项目总造价的作用。其次,要明确概预算工作不仅要反映设计,更要能动地影响设计,优化设计,并发挥控制工程造价,促进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的作用。同时要对工程造价中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四算两价)实行一体化管理,改变“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状况,而这需要通过深化行业体制改革,通过市场价格的机制的运行,形成统一、协调、有序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达到合理使用投资,有效地控制造价,取得最佳投资效益的目的,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2、求全面预算文献综述的范文

文 献 综 述——浅谈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摘 要:从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们将根据不同专家、学者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地位的阐述,说明预算管理在国家及企业管理中作用。然后,对我国现今的预算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我们有必要针对具体的公司进行分析的结论。关键字:预算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涌现。企业集团管理不能仅限于集团总部,还必须关注对其子公司、分公司以及其他成员企业的管理与控制,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十分重要,集团企业财务控制的实施需要总部对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计划、监督、检查和考核,而预算管理是这些工作的核心。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在美国90%以上的企业都要求实施预算管理,欧洲一些国家甚至要求100%的企业都做预算。在我国,财政部于2002 年4 月发布了《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由于是指导性意见,不具有强制性,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执行。2007 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自2007 年6 月25 日起实行。其中《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第三、第四指出:“企业财务预算实质是企业预算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战略规划,对预算年度内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并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活动”、“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推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即要求中央企业实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该办法具有了一定的强制性,但仅仅局限于中央企业,并且办法初衷是如何计划和控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并没有形成企业的主体意识和管理思想。我国大多数企业虽然认识到了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企业预算管理仍然存在许多认识和实务的盲区,在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方面有待改善。很多企业尚未认识到实行财务预算管理不仅是管理方法的变革,更是管理思想、原则及基本理念的转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企业的预算管理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得出一个比较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预算管理体制。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预算的观念最早产生于1215年英皇签署的《大宪法》,《大宪法》中规定:英皇未获得议会同意不得征税。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关于的预算这个概念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想当然学术界对此也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表述。下面从中西方对预算以及预算管理的定义来理解其涵义。1、美国会计学教授Hansen和Mowen认为预算是制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面向未来的财务计划,它确定了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行动。2、在安达信的“全球最佳实务数据库”(Global Best Practice)中对预算的定义是: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管理,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3、在美国会计学者布洛切等著的《成本管理——经营控制与管理控制》中将预算定义为:预算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数量计划,确定企业在预算期内为实现企业目标所需的资源和应进行的活动,包括计划活动的财务和非财务两方面。4、中国财务部在其下达的文件中将预算管理定义为: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一边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 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而财务预算是在预算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5、由财务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编的《财务成本管理》中对预算的定义为:预算是计划工作的成果,它既是决策的具体化 ,又是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传统上被看成是控制支出的工具,新观念将其看成是“使企业的资源获得最大生产率和获利率的一种方法。”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管理理论不断创新,预算管理的内涵也有很大的延伸,它不仅仅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一部分,而是兼具资源分配、控制与激励和考评的全面管理体制。并且要求企业越来越重视整体发展战略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导性作用。在此,我们可以对现今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进行概述,即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对与企业的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动及其制度安排,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监控与考核的全过程。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学者所研究的重点不同,大家对预算管理的作用理解也有着不同侧重点。刘德华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进行的阐述,主要内容为:1、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全面预算管理是涉及融资、投资、生产经营及财务的系统工程,它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考核评价等环节,是企业战略与日常经营的链接点。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要让企业所有的资源达到最合理配置,有计划地高效、协调开展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其意义十分广泛。首先,全面预算是一项科学的控制行为;其次,全面预算管理为管理信息网络化提供了节点;再次,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确定了预算方案的准确性;最后,全面预算通过提高绩效考核的效率、加强风险控制、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公司战略管理水平。3、培养编制全面预算的人才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的必要前提。全面预算的编制和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工作,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引导、培训和学习,并不断充实、创新。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公司高层管理者,是全面预算的推动力,如果他们认识到位了、掌握了,消除了误区和盲区,全面预算管理才能落实到实处,才能实现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过渡。汪宝权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探讨》中说明了发展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企业集团实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因素:1.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所有人对企业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平台,有利于资产管理人履行企业管理职责,规范了经理人的管理行为,也有利于对经营者业绩的评价和考核。2.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企业执行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等都是子系统管理、部门单位管理,不能从企业战略高度上整合资源和聚合力量,只有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更好地协调作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之间的关系,确保企业战略规划的贯彻执行和预定经营目标的实现。3.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解决困扰经营者集权控制与分权管理之间的矛盾,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也有利于企业经营预警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细化和落实企业的利润、资金、成本费用、业务量等目标责任,有利于挖掘企业资源潜力而实现协同效应。促进企业管理者加强基础管理,有利于发现管理中的漏洞,从而改进工作。虽然他们所研究的侧重带你有所不同,但是我可以总结出全面预算管理的总的作用为:1、全面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理论的重要发展与完善,具有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三全”特性,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机制。2、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远景的具体实施。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整与控制;同时也是战略远景的进一步落实,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3、全面预算整合了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体现了资源的聚集整合性和管理的协同性,有利于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提升企业价值。三、我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综述,我可以从中得出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实状况,我将在下面针对不同学者、专家的观点进行简要概述:彭成勤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中阐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全面预算一般应建立最高管理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董事会领导下工作。而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由财务部门负责。这一方面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预算的独立性。有些企业形式上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但未能履行预算管理机构的职能;作为预算执行机构的各成本中心本应是预算编制的基础单位,但预算部几乎包揽了绝大部分的预算编制工作,其他预算执行部门不参与或很少参与预算编制工作。(二)预算目标方面的不足企业忽视发展规划与年度预算的衔接,导致预算目标与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脱节,预算目标下达时点滞后,或预算编制的不及时,或预算编制和执行甚至会先于预算目标的下达,直接导致预算的不准确性;预算执行部门对预算目标缺乏全面了解,导致预算认识偏差;预算编制时,对内外部经济因素的影响重视不够,导致预测偏差较大,不切实际的预算目标,有可能导致短期行为。预算以单一财务目标居多,而对影响财务目标实现的经营目标缺乏一个合理的考核指标,从而使得财务目标的实现是一种短期行为,失去了长远的支持力量。(三)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预算编制是企业整个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关键环节。企业采用编制预算的方法不同,对预算目标的实现和效果就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西方国家编制预算时经常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和概率预算等方法,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对应不同的经济状况。而我国多数企业均采用增量或减量预算编制方法,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企业应按照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在编制预算时,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必须因地制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不能将预算编制方法单一化、模式化。(四)预算管理缺少事中控制预算管理一般仅年初制定了年度计划,年度中期和期末再开会总结一下,但在中期缺少及时控制。预算管理手段还不先进,管理制度不完善,以事后控制为主,缺乏事前、事中控制。预算分析仅限于财务数据对比,缺乏业务部门的参与,缺乏问题的原因剖析、改进方案的追踪反馈等。(五)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考核指标的设置,比较重视财务业绩指标的考核而忽视了非财务业绩指标的考核;考核和奖惩措施不到位,导致企业预算目标无法很好实现。预算考核未落实到具体责任中心,薪酬激励与公司预算目标不匹配,预算目标与考核“两张皮”。 考核方有时根据自己主观判断人为调整指标,挫伤了被考核方的利益,影响了预算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李晓鹏在《如何加强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对我国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现状分析,主要问题如下:(一)预算编制复杂漫长,缺乏准确性许多大型企业全面预算编制周期过长,而且全面预算流于形式,使其执行结果与年初的预算目标相去甚远,已经失去对企业经营的指导作用,导致企业各部门对全面预算失去信心,敷衍了事。(二)全面预算组织机构不健全很多企业虽然执行了全面预算,由于高级管理者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致使预算机构设置不全面、预算严肃性较差、预算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及信息化投入不足等。(三)缺乏全面预算专业管理能力建立一套真正适合企业的有价值的预算管理体系,企业需要一批专业的预算管理人才。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集团的专业人才只是集中在集团总部,而不能延伸到集团下属的具体管理业务单元。专业能力不足导致预算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和指导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以日渐发展,并越来越完善,但是还是存在这许多的问题。四、国外对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的发展预算管理同其它理论或学科一样,也是伴随实践活动的需要,特别是企业管理实践的需要,经过许多人探索、总结和研究而逐步形成和发展期来的。预算管理在西方企业中的应用及发展始于19世纪末,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个阶段:⑴成本预算管理阶段美国是最早将预算作为管理手段应用于企业的,它被首先应用于广告费分配 (APPropriation)上《》。1911年,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借鉴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一些企业采用了“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等专门方法运用于产品成本控制,这就是预算管理思想和方法在美国企业运用的最初形态。1921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预算与会计法案》(The Budget and Accounting Act),该法案实施后,效果良好。1922年,麦金内 (McKinney)出版了《预算控制》一书,将成本预算管理理论和方法从控制角度进行详细的介绍,标志着成本预算管理理论开始形成。1925年德国Lehmaun.M.R在其所著的《工业成本计算》一书中论述了企业经营计划的内容。1930年,他又出版了《企业经济计划—商业预算》一书,进一步丰富了成本预算管理理论‘2’。在预算管理的产生期,成本预算主要作为产品成本和费用控制的管理手段,并从属于企业的会计体系,具有狭隘性。⑵财务计划阶段自20世纪20年代,企业预算管理先后受到会计理论及其他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在内容、方法上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预算管理吸收了自20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些专门用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方法,建立起了许多量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帮助管理.当局进行预测、决策、组织和控制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变动成本计算法、盈亏平衡分析、弹性计划等,特别是盈亏平衡点分析理论的形成,成为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协调和控制的重要依据。此阶段的预算管理,在内容上大大超出了成本预算的范围,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成熟,我们将其称之为“财务计划”预算管理阶段。财务计划相对于成本预算,大大强化了其协调功能,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雏形。⑶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阶段早在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经济衰退给美国许多工商企业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但一些大公司如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通用电器公司对这一次危机做出了反应:发展了一套能够按照仔细预测而得到的需求量来规划和调整其产品流量的方法和分配资源的程序,预算管理的内容向业务领域延伸,财务预算逐步发展演变为全面预算这一综合性的管理系统。钱德勒在其《看得见的手一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一书中对全面预算管理在美国企业最初运用的功能、以及全面预算管理在西方现代工商企业的成熟与发展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3’。著名管理学教授戴维•奥利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4’。⑷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阶段全面预算自加世纪20年代运用于西方少数大型工业企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至加世纪60年代则几乎成为西方所有大公司内部固定的绩效合同(Fixed performance contract)【”,20世纪70年代初,接受了更精细财务勺11练的新一代企业领导人更是依赖于财务预算目标和激励来驱动绩效的提高,从而取代了诸如生产效率和营销效率之类的指标。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企业领导人开始意识到:预算管理是一把双刃剑。瑞典商业银行等一批企业的成功管理实践,促使人们对传统的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反思,人们意识到预算管理必须突破片面追求短期利润的短期思维,以战略为导向,将信息技术网络、流程再造、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等新兴的管理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重新焕发其生命力。因而,在西方的预算管理理论和实践中,以战略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思想逐渐取代传统的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思想,正如英国GKN集团给预算重新所下的定义:“预算不是会计师为会计目的而准备的会计工具,而是为确保集团战略目标实现的组织手段”‘7’。五、现代西方全面预算管理综述著名管理学教授David Otley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系统之一。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对美国400家大型公司的调查研究表明,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型美国公司都运用了全面预算管理这一方法。可以说,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经验已经很成熟,尤其是在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方法方面值得我们效仿。1..在西方企业预算管理中,预算目标通常有主目标和从目标之别企业预算目标在理论上可以作出各种不同的划分,但在实践上,企业预算的总目标总要依据其性质、时间和规模,在企业组织内的各个等级层次和部门之间被分解,以使企业的每一个管理层次都能在相应的业务、职责和权限范围内,为实现企业总目标做出贡献。另外,西方企业在制定长期预算的具体目标时,组织目标和人事目标都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在日本和德国的企业中,人事目标及其预算很是受到重视。组织目标包括企业规模扩大、经营方式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人事目标包括员工素质、素质结构、职工培训、劳动方式调整等,这些目标都应有相应的正式预算来保证。2.国外企业预算的编制技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对企业内部预算单位的设计与规划企业内部预算单位的划分与确认,涉及到企业组织形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和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2)确保预算弹性尤为重要企业必须使各种预算富有较大的弹性。目前,美国、日本和西欧的许多企业,已不像过去那样只有一个预算,而是在每一个方面都制定几套方案,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比如某企业制定三套短期预算:一是“激进的”预算;二是“基本的”预算;三是“保守的”预算。(3)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预算管理过程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往往事前考虑的各种假设条件或目标要进行修改,利用计算机编制预算,可以把各种需要修改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并可以很快得出各种不同的预算方案。世界上最早的企业管理软件是1957年在美国出现的,称为制造资源预算系统(MRP),这个系统实现了资金和物流的统一管理。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生产过程的调整、竞争空间的扩大等等,促成企业资源预算系统(ERP)应运而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E-budgeting技术使得企业可以设计一个预算网络系统,整体企业集团以及所属分公司可以通过网络进入预算编制系统,使预算管理更有效率。如今,越来越多的预算软件应用于预算管理中,并且软件集成能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指标上表现良好,是我国需要学习的地方。六、结论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一个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预算管理还不够成熟,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并且针对具体环境和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还要做好开展全面预算的宣传工作,使群面预算管理在各企业、单位得到应有的重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参考文献[1]刘德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代服务:中国科技信息. 2006年第15期.[2]汪宝权.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探讨.财会. 2009第2期.[3]彭成勤.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商业经济. 2009年第四期.[4]李晓鹏.如何加强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财经纵横. 2010.[5]小林健吾著.企业预算管理,台北:台华工商出版公司. 1998年.[6]钱德勒著.看得见的手一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 1997年.[7]周建勋.郑春菊.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会计之友.2009年第5期中:起11——止12页[8]赵晓娟.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建议.山西财税:企业视角.2009[9]程隆云.何鹏.机遇战略和组织的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Commercial Accounting 2009•7•14期:起50——止51页[10]胡如月.关于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关系的探讨.经营与管理.2009.11.第16卷第9期:起22——止23页[11]魏春奇.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会计之友.2007年第10期上:起10——止11页[12]赵静.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交通会计.2008.12第257期:起48——止51页[13]李雅珍.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科技信息.2009年第19期:起328——止378页[14]周先选.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方法.财经与管理.2009年第20期第209页[15]张长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6]杰里米•霍普,罗宾•弗雷泽.谁还需要预算.管理锦囊,2003年第4期.[17]Glenm A. Welscy. Budgeting: Profit Planning and Control, 5 edition,1988[18]Mka rA. Covaleski, John H.Evnats III, JonaL.Lutf, Miehael D.Shields. Budget Research: Three Theoretical PersPeetive and Criteria for Selective Integration. Jounr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03

3、求关于工程造价的论文,2000字左右的!

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摘要: 迈入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住宅开发建设正面临一场新的革命.倡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进行品牌定位,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户型设计,建材采用,到功能和质量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首要的要求是工期短,投资效益好.针对房地产项目的这些情况,必须对项目投资实施全过程有效的成本控制,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等方面,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针对影响工程造价比较大的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发表一点拙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供广大同行商榷. 关键词: 工程造价造价管理一,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设计阶段是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与重点.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比例不大,一般只占建安成本的1.5%-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的好差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直接决定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多少.合理科学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10%.但在工程设计中不少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而对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得较少,从根本上影响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例如:某高层住宅每层电梯井走廊仅十多米的距离,其间又无防火分区,就设了三只消防箱,而按消防规范要求,只要两支水枪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即可.这种设计不合理,造成了一定浪费,显然是对工程的各种经济指标不够重视.因此,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扩初设计阶段对项目经济的影响达70-%95%,实际上,当扩初设计批复之后,存在的技术问题,费用问题都很难解决,因此必须重视扩初设计,以避免"先天不足". 1.推行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的围护,绿化等均放在一起进行招标,采用多家竞投,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这样既可优选出好的设计单位,又可促进设计方在项目整体布局,建筑造型使用功能上开拓创新,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 2.开展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设计人员应熟悉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然后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概算.因此,各专业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制定双赢策略,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融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一体,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以保证投资限额不轻易突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与设计部门积极配合,及时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 当前普遍存在着设计不精,深度不够的情况.这是增加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由于设计频繁变更,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依据开发经验和投资估算的要求,必须有效地确定设计限额(造价,三材消耗指标等),并建立奖惩考核激励机制.对哪个专业或哪一段突破了造价指标,必须分析原因,用设计修改的办法加以解决.克服那种只顾画图,不顾算帐的倾向,变"画了算"为"算了画".并利用同类建筑工程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比较,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 3.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针对目前设计人迥经济观念淡薄,设计变更随心所欲.笔者认为应在设计合同经济条款上,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如设计变更费超出施工合同价的某一比例(如5%)时,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设计质保金).采取一定的约束力是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控制的一种举措. 二,招标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1.项目招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程招标投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和施工招投标两个方面,通过招投标开发商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这对项目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的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招标过程中成本控制,业主方应注意与加强以下几点: (1)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不正常现象,这对项目成本控制非常不利. (2)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预测,分析,评价,然后编制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以利于日后的造价控制. (3)合理低价者中标.目前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作为业主方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所谓合理低价,是在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 2.做好合同的签定工作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在签定的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通过谈判,争取得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是减少工程风险损失和赔偿纠纷的有效措施. 三,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是合同的具体化.加强施工控制,就是加强履约行为的管理.房地产开发产业是随着国家住房分配供给体系的改革而产生的.虽然与基建项目具有共性,但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三超"现象,但"三超"的超额必须由企业的赢利来弥补,如果控制失衡,会使企业经营亏本.因此,房地产企业的盈利目的决定了项目投资必须实现预期的目标.该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为: 1.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2.从管理模式上着手,建立建设监理制,追求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对经监理方确定的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套用材料单价及费用定额进行核价后支付相应的工程进度款. 3.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投资的必要保证.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同时,直接费的高低影响到间接费的高低,因此,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力保证. 4.从经济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严格控制现场经费和总部管理费,合理使用广告策划费,销售代理费等,减少销售成本,最大限度降低静态投资.例如:占道费,绿化赔偿费和其他补偿费等,对大宗材料或大型设备按合同要求可直接进行甲供,以达到降低造价之目的. 甲供材料须根据工序及施工进度安排进料计划,尽量降低存储成本.另外,加强甲供材料的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及损耗. 四,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该阶段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最后阶段.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认真审核工程款.以政策为依据,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工程量,落实联系单签证费用,使审核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 五,结束语长期以来,习惯于把成本控制放在建设实施阶段,其实,投资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等是互为关联的,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六辨证关系系.要抓好投资控制,必须抓好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等.因此,项目造价,工期,质量等是一个相辅相成的问题,项目成本控制是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只有做到各方综合评衡,才能做到直接有效.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必须对影响成本的各个阶段实施全过程控制,以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的合理流动,实现投资的良性循环.也只有这样,房地产项目投资才能真正可控,管理才会出效益.

4、工程造价文献综述

工程造价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在施工zd企业、工程设计单位、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事业单位、金融投资机构、财政和建设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编制、工程预决算审查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主要课程:建筑工程识图、房屋构造、建筑与装饰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内估价基础容、建筑工程估价、管道工程估价、电气工程估价、工程招标与投标等。就业方向:可在建筑、安装、装饰、金融等企业,城建、财政等机关以及相关的社会中介机构从事工程造价、投资管理与资产评估工作。

5、房地产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建议你百度 百度 文库 查 找你的结节解

6、求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谢谢了。。。

去知网找相关论文来移花接木吧,其他找论文的方法可以看看我baidu空间里的文章,有关于网络上如何找论文的步骤和方法

造价信息材料预算价直辖市材料预算价山西省材料预算价
文章字数:15579
点击数:6137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