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11-18,来源:建筑培训,作者:

帷幕注浆造价

1、水利工程施工 截流的过程

堵截河水迫使其流向预定通道的工程措施。向流水中抛投料物填筑戗堤的工作称进占。两岸进占后预留的河道泄流口门称龙口。为防止龙口河床和戗堤端部被冲刷毁坏,需要对龙口范围内进行防冲加固。闭合龙口,最终拦断水流的过程称合龙。合龙后在戗堤迎水面采取防渗措施封堵渗漏通道称闭气。截流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项目,有一定风险 ,需周密计划、充分准备,要有足够的抛投强度和现场统一指挥。中国历史上,利用土石、秸料、柳枝等当地材料进行堤防堵口及截流,具有丰富的经验。现代截流工程多使用大块石和混凝土异形体等材料,利用大型自卸汽车及推土机施工。截流抛投方式可分立堵、平堵和平立堵。立堵是由龙口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两端向龙口同时抛投进占,逐渐束窄龙口直至合龙。施工较简单,但龙口单宽流量大、流速高,场地狭窄,抛投强度受限制,难度较大。因此,也可采用上下游双戗或多戗堤进占的立堵方式,使落差分散,减少截流难度。平堵是在龙口架设浮桥、栈桥或其他跨河设施,沿龙口全线逐层均匀抛投料物,直至戗堤露出水面。其水力学条件较好,料物重量较小,施工场面宽阔,抛投强度高,但投资多,准备工作量大。平立堵是二者的结合,先立堵、后架桥平堵。中国至今为止截流规模最大的是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于1981年1月进行的大江截流,截流流量4800米3/秒,最大落差 3.23米,最大流速7米/秒,日最大抛投强度7.2万米3,截流历时36小时23分。

2、地基处理工程资料

我也想知道具体的答案,我是水利施工的。按照施工的一般程序,应该是监理方给施工方发送图纸,施工方对图纸进行会审,会审通过了就开始进行图纸施工。施工过程中,当然涉及到了工程质量的评定资料,施工方案报送、还有相关的设计变更,监理和业主相关的批复文件,工程量统计,该单项工程结束后,当然要进行施工图绘制、相关的所有资料的归档。

3、结论与体会

针对注浆截水帷幕而言,影响帷幕质量的因素有钻孔质量、注浆孔的封孔质量、注浆管材、注浆材料、注浆参数、机械设备配套、劳动力组织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等。在帷幕设计与施工中,只有不断深入研究并解决好各种影响因素,才能提高帷幕质量,确保帷幕效果。

(1)钻孔质量

钻孔质量包括钻孔深度、钻孔垂直度和钻孔间距等三个主要指标的控制。

钻孔深度对帷幕施工有效深度有着重要影响,对于袖阀式注浆工艺,若注浆芯管无法进入或无法下到孔底,那么帷幕深度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对越秀站基底水平截水帷幕下管深度进行统计,如图10-34。

图10-34 下管深度影响频度图

由下管深度影响频度图可知,一般情况下注浆芯管能下到注浆管孔底,但也有部分注浆孔下不到孔底,一般为1~2 m,因而为提高帷幕质量,确保帷幕效果,在工程要求极高的条件下,建议帷幕深度宜超过计算帷幕深度1~2m。

钻孔垂直度主要是通过下入套管控制,若钻孔垂直度控制不好,将会造成芯管下入困难,无法满足注浆要求。对此,在钻孔施工中,一定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以及素质教育,提高钻孔水平和钻孔作业的责任心。

钻孔间距是影响注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和设计钻孔间距相比,若钻孔间距过大,那么按设计的扩散半径进行注浆,必然会造成部分区域未被注浆固结,从而形成注浆盲区,给以后的开挖施工带来隐患;若钻孔间距过小,则按设计的扩散半径进行注浆,必然会形成部分区域的超量加固,一则造成注浆材料的浪费,二则超量注浆会引起地表隆起,形成危害,三则会影响临近孔的正常注浆。当然,通过注浆技术也能解决钻孔间距偏差这一问题,但若钻孔间距偏差的孔数越多,解决的难度也就大一些。因此,强调钻孔间距的控制是提高注浆质量的基本。统计分析绘制益田站注浆孔孔位偏差比率分布图,如图10-35所示。

图10-35 注浆孔孔位偏差比率分布图

由注浆孔孔位偏差比率分布图来看:

1)规范规定注浆孔布设孔位误差应为± 10cm以内,该工程孔位偏差范围在± 10cm以内的比率占86.4%,总体是好的,但孔位偏差超过± 10cm的比率仍占13.6%,这部分孔位对注浆施工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对于孔位偏差为[0,5],(5,10],(10,+∞)的比率高于对应的[-5,0),[-10,-5),(-∞,-10)的比率,可以说明在钻孔布设中有意放大布设间距。

综合分析益田站和越秀公园站帷幕工程的注浆孔布设偏差的统计情况,作者认为在今后施工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以保证规范化施工。

1)加强放线质量,严禁现场技术人员有意放大注浆孔间距,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技术交底和放线。

2)在基坑周围施作帷幕,宜将帷幕划分为几个施工区域,以每个区域20~30m为宜,这样,有利于孔位编号和钻孔施工中误差纠正;在基坑底部施工基底水平帷幕时,宜将短距离方向作为排,这样每排孔数较少,可有效地减少误差。

3)现场钻孔人员对钻孔应定位、复测,确保钻孔位置的准确。当遇到管线影响时,应立即通知技术人员进行处理,钻孔人员不得随意调整孔位。

(2)封孔质量

封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注浆施工的顺利进行与否。分析广深地区的地质状况,一般情况下地表以下3m范围内为素填土或杂填土层,这样,若封孔质量较差时,浆液易沿封孔料进入到上部孔隙较大的素填土层,直到浆液固化强度升高后,情况才得以改善;若无止浆岩墙或岩墙质量稍差时,浆液甚至会挤开岩墙跑到路面上,形成跑浆现象。因而,经过现场试验,建议无论是采用套壳料还是封孔材料,一般在注浆孔孔口以下3m范围内应采用水泥砂浆封填,以确保帷幕施工效果。

(3)注浆管材

在益田站帷幕注浆施工中采用传统的袖阀管注浆管材(SX 地基处理管)和配套的SX-E注浆花管(两端含皮碗式止浆塞),满足分段注浆施工。SX地基处理管为钙质聚丙烯材料,外壁加筋,长度每节33.3cm,采用丝扣连接。在越秀站帷幕注浆施工采用新型的袖阀管材(聚乙烯塑料管)和台阶式止浆塞,满足分段注浆施工。注浆管每节4 m,采用丝扣管箍连接。

比较这两种管材和止浆系统,作者认为:

1)SX地基处理管材质较好,硬度大,不易变形,但价格贵,连接次数多,易出现串浆现象。

(2)新型聚乙烯管单根长度长,连接次数少,减少了连接点,降低串浆发生概率,价格便宜,仅为SX地基管的一半左右,但材质较差,硬度较加筋的SX管差,易变形,易出现下不进芯管现象。

3)皮碗式止浆塞止浆性能好,使用中阻力小,提管容易,出现返浆现象较少,但宝塔头加工较复杂,成本较高。

4)台阶式止浆塞性能较好,止浆配套结构加工容易,造价低,但使用中阻力大,易出现返浆和卡管现象。

(4)注浆材料

在截水帷幕施工中,作者认为采用单液浆进行该工程的注浆截水帷幕施工,其作用效果不明显,可靠性不高。为保证帷幕的施作质量,应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注浆截水帷幕施工,其主要原因是:

1)从经济角度考虑,帷幕设计厚度较小,双液浆凝胶时间可调控,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胶凝,从而达到注浆的可控域性,易形成设计的均匀帷幕;而单液浆凝胶时间长,浆液沿裂隙可长距离流动,较难形成均匀帷幕。

2)双液浆在短时间内胶凝,受地下水稀释作用影响较小,可确保动水条件下的凝胶,更有利于保证在丰富的地下动水条件下截水帷幕的施作质量;而单液浆在丰富的地下动水作用下,凝胶化性能会受到影响,裂隙只能靠水泥颗粒的填充作用有所改善,很难达到裂隙的填充密实,因而可靠性不高。

3)双液浆的短时间胶凝可保证注浆后立即进行桩基开挖施工的强度要求,对工期十分有利;而单液浆需要在注浆完成28天后方可进行桩基开挖施工,对工期十分不利。

(5)注浆参数

1)凝胶时间。采用双液浆进行帷幕施工,为达到堵水目的,应尽量采用短凝胶时间,但应以保证工艺的顺利实施为前提,因而应根据管路长短,测算最短凝胶时间,综合考虑施工人员对注浆工艺的熟悉程度,确定浆液的凝胶时间和双液浆的配比。

2)注浆速度。注浆速度的选取主要取决于注浆加固的目的、注浆材料的种类、注浆机械的特点、地层的吸浆能力,以及施工工期要求。现场采取20~30L/min的注浆速度,经现场施工证明是十分合理的。

3)注浆终压。在该工程注浆帷幕施工中,由于基坑东北侧下伏一三角形破碎带,其他多为残积层,而注浆压力随着地层的不同而不同。通过现场施工,结合监控量测,确定了1~1.5MPa的注浆终压,在吸浆能力较强的地段,1~1.2MPa即可满足要求,在吸浆能力差的地段,可适当增大压力至1.5MPa。

4)扩散半径。施工中采用0.6 m的扩散半径。从开挖取样来看,在破碎带中,浆液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填充裂隙,裂隙填充密实,固结体强度较高,能够满足堵水要求;在残积层和粉质粘性土中,浆液主要靠劈裂作用形成劈裂脉而固结土体,降低地层的渗透性,劈裂脉脉粗一般为5~8mm,因而对于粉质粘性土和残积层,在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条件下,其设计扩散半径一般不宜大于60cm,否则将会严重地影响帷幕效果。若要提高扩散半径,或工程要求较高时,宜采用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5)溢浆孔间距。对砂层、粉质粘性土层、残积层或破碎带注浆,浆液的扩散能力和作用机理不同,对于粉质粘性土层和残积层,主要是利用劈裂作用形成截水帷幕。利用劈裂作用形成的截水帷幕,其可靠程度主要取决于劈裂作用所形成劈裂脉的结构型式。劈裂脉的结构型式与地层内部的薄弱面(包括裂隙面、节理面、层状面等)、注浆材料、注浆压力、浆液的固结特性、注浆管的结构型式、注浆方式等因素都有关系。若形成的劈裂脉粗而疏,那么帷幕效果会差一些;若形成的劈裂脉细而密,那么将会得到很好的帷幕效果,因而在该类地层中注浆采取分段注浆比较好,且段长越短越好。目前,所采用的袖阀注浆管,溢浆孔间距为33.3cm,由现场注浆状况来看,注浆所形成的劈裂脉还是比较粗而疏的,一般脉粗为6~8mm,因而,若要获得更好的注浆效果,溢浆孔间距应适当缩短,但间距越短,其材料费用就会越高,材料的硬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笔者建议,溢浆孔间距宜缩短为20~25cm。

(6)注浆状况

在注浆施工过程中,当正常注浆的孔数越多,比率越高,即发生串浆、下不进芯管等现象的注浆孔数越少,那么注浆施工质量就会越好。统计该工程的注浆状况,绘制图10-36。

图10-36 注浆状况比率分布图

由注浆状况比率分布图来看,该工程的正常注浆占主要比例,比率为88.6%,是比较满意的。串浆、下不进芯管是影响注浆施工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为:串浆9.1%,下不进芯管2.3%,合计11.4%,这会形成注浆盲区,对帷幕的总体质量产生影响。

4、注浆加固

南岭隧道注浆种类:

1)按地点分:地表注浆、洞内注浆。

2)按注浆材料分:水泥浆液、化学浆液,或单液浆、双液浆。

3)按注浆时间:预注浆、后注浆。

4)按注浆目的分:围岩加固、堵水堵泥。

据不完全统计,南岭隧道注浆工作量如表10-3。

表10-3 南岭隧道钻孔注浆工程量统计表

(1)注浆方案的选择

注浆方案的选择是指地表垂直钻注法与导坑水平钻注方案的选择,应根据隧道与施工条件确定。一般情况下,当含水层较厚距地表较近,或含水层虽薄,层数较多时;当隧道为浅埋隧道,能使钻注与导坑掘进平行作业,加快施工进度时;当地表钻孔较易见到突水层时,用地表垂直钻注是合适的。反之,含水层较薄,但深,或含水层虽多,但相距较远,其间又有隔水层时;当隧道为深埋隧道,钻孔工作量过大,且钻孔不易见到突水层时,则宜用导坑水平钻注。

南岭隧道下连溪、生潮垅地区为岩溶发育地层。涌水突泥时间长,量大,已经产生许多陷坑,还可能存在一些隐蔽陷坑,地表与洞内存在许多网状、串珠状岩溶通道。故地层已被严重扰动,采用单一的地表钻注或洞内钻注都不能达到堵水的作用,采用两者结合的办法较好。

1)地表钻注比洞内钻注超前一环进行,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可充填溶裂,加固地层,堵塞大的突水通道,以利提高洞内钻注效果。

2)岩溶地层溶裂无规律,地表钻孔往往不易见到溶裂地层,所以必须结合洞内钻注法,以提高钻注质量。

3)地表钻注条件好、速度快;洞内钻注工作面小、干扰大、施工条件差,影响和占用掘进时间。

4)地表与洞内注浆量出入不大,各种注浆方法的效益还难以精确判断。倘有成果,这是由于采取两种注浆方法相结合之故。但洞内注浆止水效果优于地表注浆。

5)当地表钻注能控制和堵塞溶裂,且打20°~30°斜孔能见溶裂层时,宜优先使用地表钻注,反之应优先或结合使用洞内钻注。

(2)注浆方法与段高

注浆段高是指一次注浆的长度,其方法分为全段一次注浆和分段注浆两种。全段一次注浆是将注浆孔钻至终深一次注浆。分段注浆又分分段下行式(自上而下)注浆与分段上行式(自下而上)注浆。

地表钻注时从节约投资考虑,地质钻孔同时又是注浆孔,并且,为了避免施工干扰,只能把地质钻孔全钻完后方可注浆,这给施工带来了极大困难,只好采用全段一次注浆。注浆中极易孔口冒浆,浆液未达毛洞有效范围的溶裂,注一孔造成周围邻孔冒浆固结。如注生潮垅一期工程12#孔周围11个孔串浆;地质钻孔多次变径且小,满足不了注浆要求;套管埋深不够,仅满足地质孔要求,但作为注浆孔则不够;施工中采取的措施是将全段一次注浆改变为分段注浆,根据溶裂的标高可分别采用下行式或上行式,采用多次洗孔注浆法,直至满足终孔标准。提高注浆工艺,严格控制注浆范围,采取的方法:①将不合格的孔口管重新埋至完整灰岩下2m。②注意浆液配比,适时压注双液。③下钢花管控制注浆范围。④加强注浆信息反馈测试工作。⑤采用多孔同步注浆新工艺等。在地质极其复杂,施工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注浆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钻孔附近,即在有效范围6m内的隧道附近溶裂已加固,隧道净空以上与洞内连通的溶裂封堵加固,地表形成注浆层硬壳,以利洞内施工方案的实施。注浆压力通过多次钻注从0→(0.5~0.7)MPa→(1~2.5)MPa。从洗孔取样看,溶洞部分岩心为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浆块或浆液与泥的混合块。生潮垅注浆扩散由南向北移动。

洞内注浆段高的选择,可参考我国的经验数据。在极破碎岩层中,注浆段高一般为5~10m,破碎岩层10~15 m,裂隙岩层15~30m,重复注浆可取30~50m。南岭隧道采用多孔反复钻注法,且钻机的性能决定注浆段高选择为30~40m。

注浆方法一般宜采用预注浆以防患未然,如出现涌水突泥,再钻注的后注浆法,则成本高、干扰大、工期长、效果不如预注浆显示得快而好。

(3)钻孔布置与钻孔机械

注浆孔的数目布置对注浆效果、钻注时期、成本影响很大。注浆孔数的确定与岩石裂隙的大小、发育情况、导坑与隧道断面、钻注机械的性能、浆液种类等因素有关。

按照注浆机理,粘土中一般不能进行渗透注浆。若按渗透注浆则粘土中孔距大大小于粗砂地层的1.5 m间距。施工中按经验布孔,同时不采用渗透注浆原理,而用压溃、劈裂原理布孔。

地表布孔的原则:①距隧中线左右各7 m,间距10m梅花形布置两排钻孔。岩溶发育的隧道可加孔,以期形成帷幕。②应根据钻探资料、洞内水平钻孔资料、施工的有关资料,将钻孔位置适当移动,增减孔数。③本工程一般都设计为垂直钻孔,碰到岩溶几率较少,最好应布斜钻孔,以增加揭露裂隙几率。

岩溶地层为典型非均质岩层,与均质岩层的钻注设计和施工差别很大。施工中布孔遵循下列原则:①绝大多数钻孔的终止位置在隧道外轮廓线外2m以上。②终孔间距5m左右,以达到沿隧道轮廓形成封闭帷幕。导坑中部布孔稀,主要为获取地质资料和作注浆用。③对已探明溶裂突水处应布孔。如钻孔突水,及时注浆堵水。④对充填稀粘土的溶洞地层,采取临孔钻注,使本孔排稀泥。⑤布孔先疏后密、先外后内。一般导坑四角各打一孔,中部一孔,根据具体情况再增加钻孔。先钻一般溶裂地层的孔,然后再集中于大的溶裂与溶洞层。

根据铁路隧道施工的特点要求钻机体积小、重量轻、钻进速度快。本工程钻机分两类,一类地质钻机:XY-2、XY-2B、XU300A-D宜用于注浆与打管棚孔,可取岩心;100A-D宜用于导坑探水取岩心。二类YG-80、YGZ-100重型风动凿岩机。后者更好,配有液压风动支架,经改进钻孔工艺,可打俯角孔,与在溶洞地层中取岩心,地质钻小班进尺约2 m,风动钻小班进尺5~10m。南岭隧道出口端钻孔机械配套如表10-4。

表10-4 南岭隧道出口端钻孔机械表

(4)注浆材料与配比

注浆材料主要有水泥、水玻璃、化学浆液三大类。注浆材料应选择适用于南岭隧道的注浆设备并能注入岩溶中去。在其中固化堵塞涌水通道,加固溶裂中流塑性粘土的品种,由于岩溶注浆用压溃、劈裂法代替渗透注浆,对注浆材料种类、黏度、颗粒性等要求不再像静压渗透注浆那样严格。

本工程以水泥浆液为基本浆液,要求用新鲜的普通硅酸盐32.5 R水泥,不宜使用矿渣水泥。

采用水泥-水玻璃系双液注浆时,双液配合比主要用经验方法确定,试验室配比试验得到的初凝时间与抗压强度,施工中要适当调整。本工程浆液水灰比控制在0.65∶1~1∶1。一般开始与终结的配合比为0.8∶1~1∶1。注浆中程大进浆量时水灰比为0.8∶1~0.65∶1。水泥浆与水玻璃的配合比用泵量控制。

为了改善水泥浆性能和提高在流塑泥中注浆的效果,可适当掺加若干化学材料。其作用:①速凝。②缓凝。③增强。④增加浆液和易性,提高浆液的可注性。⑤促使粘土块粒崩解,以利浆液脉状运动,固结土体。⑥节省材料与投资。⑦选出最佳经济效益与性能的配合比。

(5)注浆设备与注浆工艺流程

南岭隧道出口端注浆设备如表10-5。

表10-5 南岭隧道出口端注浆设备表

BW250泥浆泵代注浆泵,该机性能较好卧式三缸往复单作用注塞泵。性能如表10-6。

表10-6 BW250泥浆泵性能表

拌和机卧式较好,它拌和均匀,体积净空小,尤适用于洞内注浆。

单液注浆工艺流程较简单,而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要求浆液能按预定的扩散距离准确凝固,对其工艺流程要求严格。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工艺流程较单浆注浆多一套设备及管线,较为复杂,其主要特点如下。

1)用两台同型号注浆泵(用泥浆泵代),也可用两台不同型号泥浆泵,或一台能够同时输送CS的双液泵。

2)两种浆液在孔内或孔口混合,采用孔口混合的立式球阀混合器或三通旋塞。

3)泥浆泵应用可调泵量压力的泵,双液泵也应可调泵量与压力。

4)采用混合注浆时,浆液在注浆设备与管路中均不得发生凝固而影响正常工作。

5)注浆设施应满足最大吸浆量和最大压力的要求,并应有备用部件。

6)混合器在孔口,泵应紧靠工作面,输浆管尽量短一些。

南岭隧道洞内工作面注浆。由于工作面狭窄,水泥拆包、搅拌灰尘飞扬,若开风机粉尘愈浓,职工劳动条件恶劣,气温也高,注浆材料用梭式矿车从洞外运入洞内。一旦运输发生故障,注浆材料供不上,对注浆质量影响也极大。对此,充分利用浅埋隧道的特点,在下连溪、生潮垅地段打了六个通风(ϕ35~ϕ60cm)大孔,并用大孔运输浆液。将搅拌站固定在通风孔的地表。

1)开挖工作室,双线导坑尺寸3.2 m×3.5 m,长度不小于10m,工作面破碎或已涌水突泥,按设计灌注止水墙。

2)在地表通风孔处安装搅拌站,在通风大孔内安装两种浆液的输送管道入洞内。洞内同时设置两种浆液贮浆池,搭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注机械。

3)开孔嵌入基岩2 m,用普通水泥-水玻璃浆埋设ϕ127mm或ϕ150mm孔口管(带法兰盘)。

4)24 h后即可正式钻进:①无大的溶裂,可钻至设计孔深;②遇较大溶裂,应停钻准备注浆;③遇有承压水或流塑泥的钻孔,应组织人力,千方百计安装闸阀,并关闭,准备注浆。

5)安装注浆管道,双液混合器与三通旋塞。注水试验完毕合格后即可注浆。水泥浆在洞内贮浆池内要进行第二次搅拌,注浆达到规定的标准,即可终孔。

6)继续洗孔或开新孔,再按上述情况进行注浆,直至全部设计钻孔完成。

7)打检查孔,综合注浆资料与检查孔岩心情况,判断注浆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即可撤除钻注机械,掌子面可放炮掘进;未达要求可适当补孔补注。

(6)注浆参数和质量检查

注浆参数有:浆液的扩散半径,注浆压力、浆液浓度、浆液注入量、注浆结束标准等。

目前在非均质岩溶中注浆的参数尚少,按几环钻注的经验并参阅有关资料,对注浆参数作如下规定。

1)浆液的扩散半径。浆液扩散半径即表示浆液的有效范围。按照岩溶中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的压溃劈裂有效范围之经验值为4~6m的孔间距,选用为5m。遇到整体灰岩时间距可放大,遇大裂隙和溶洞断层应将间距缩小或增孔。

2)注浆压力。注浆压力是使浆液扩散、充塞、压实所需的压力。它与掌子面静水压力、突水的动水压力、岩溶裂隙的粗糙程度、溶洞是否充实及其大小、位置、过流断面的大小、充填物的成分、含水率、浆液的黏滞性、颗粒度和胶凝时间等因素有关。注浆压力经验公式:

地表注浆按下式: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式中:P为注浆压力(MPa);H为孔位至静水位的高度(m)。

洞内注浆按下式: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式中:K为洞内修正系数,动水突泥因素,取1.2~2.0。

注浆压力与裂隙宽度有关,如图10-15。本工程地表注浆压力为1.5MPa,洞内注浆压力3~4MPa,注浆段最后施工的钻孔可达6MPa,个别孔瞬间可达10MPa。

图10-15 注浆压力与裂隙宽度关系曲线

3)浆液浓度。浆液浓度是指水玻璃的浓度,水泥浆与水玻璃的配合比一般不改变,若要改变浆液的参数,一般只是改变水泥浆的浓度。岩溶裂隙越大,用浆也越浓,每孔灌注时通常是由稀逐渐调浓,终孔前又可能由浓调稀,浆液浓度的选择可参照经验公式,按岩层的吸水率公式计算: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式中:Q为单位时间每米钻孔在每米水压作用下的吸水量(L/(min·m·m));H为试验时所利用的压力(水头压力高度,m);h为试验钻孔长度(m)。

在岩溶发育的石灰石岩层注浆,可利用表10-7所列数据选择浆液浓度。

表10-7 浆液浓度选择表

4)浆液注入量。可按扩散半径、岩溶裂隙率采用下式计算。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式中:Q为注浆量(m3);R为扩散半径(m);H为注浆段长(m);n为地层裂隙度或空隙率,一般取1%~5%;α为浆液填充率,根据地层不同,一般取0.3~0.9;β为浆液损失率,取0.1~0.3。

5)注浆结束标准。可从三方面掌握。第一,由于地层岩溶范围难于精确测定,注浆总量也难以测算,故注浆结束不能用注浆量控制,应以设计注浆压力的终值进行控制。其终值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应选择合理的上限和下限值,以满足整治涌水突泥的要求。第二,每一注浆段应经几次注浆才能达到质量要求,且每一注浆段由多孔组成,当注最后一个孔时压力应较规定值大。达到终值时,地表注浆应稳定半小时,洞内注浆应稳定2 小时。第三,规定导坑突水量作为终止标准,矿山、煤矿规定为10m3/h,南岭隧道为20m3/h。

6)注浆质量的检查。在施工中应详细的记录,数据齐全。经过认真的整理分析后,可作为判断、评价注浆质量的重要依据。

用检查孔检查钻进中的情况与岩心成分与注浆体,用溶洞泥固结的抗压强度等来评价溶裂与流塑泥的注浆质量。

采用各种测试手段测定工作面注浆后的突水量,突水量小于规定值,则质量合乎要求。

还可以从注浆段掘进情况中直接检验注浆质量。

7)突泥整治。南岭隧道DK1935+696~+745段长55 m,为全隧地质复杂之冠。该段岩溶极为发育,溶洞距地表高达87 m,水平长度85 m,成45°倾斜,与隧道斜交。穿过相交长度约50m。溶洞多为流塑与软塑状黄色粘土所充填,其形态为:①隧道左侧岩溶发育规模较大,形态较复杂并延伸至隧底;隧道右侧岩溶由大到小逐渐消失;②DK1935+685~+745段溶洞标高由高到低,从隧道拱顶以上延伸至隧道底以下;③溶洞主要通道为管道型,溶洞横向宽度较宽。

1980年6月11日,下导掘进至DK1935+745时发出涌水突泥长达165 m。前85 m全部淤满导坑。后80m部分充填,总突泥量约3550m3。突泥两天后,隧道斜上方的地表出现一大陷坑,即编为24号陷坑。该陷坑中心距导坑开挖面约85 m,坍陷面积为1297 m2,呈锅形,最深下陷量3 m,断裂最大宽度为1.2 m。

经认真研究后,决定用钻孔注浆法处理。从1984年8月6日至11月10日为钻注总工期,扣除暴雨水害停工半个月及材料供不应求影响一个月,纯钻注时间为26天。钻孔位置如图10-16。

图10-16 注浆钻孔位置图

0~3号为探孔,7、8、13号为注浆孔,J1~J11号为检探孔,共用水泥759.4 t、水玻璃80.85 t。其中13号注浆10 次,工作压力达1.6MPa,用水泥317.15 t、水玻璃21 t,孔深8.47 m,远未终孔。8 号孔注浆2 次,工作压力为1.8MPa,用水泥38.5 t、水玻璃4.35 t,孔深18 m,未终孔。7号孔注浆7 次,工作压力为2.5MPa,用水泥99 t、水玻璃8.25 t,孔深达设计要求。其他11个检探孔,以探地质为主,检查三个注浆孔的情况。对检探孔为了造孔需要注1~2次浆,注浆压力2~2.5MPa。

1984年11月26日,DK1935+745 下导放炮6 分钟后,导坑底板被稀泥顶破,突泥汹涌喷出,涛声回响,而后不断传来机器、钢排架支撑倾覆声,工人都安全撤离险区。当放炮16分钟后,地表24号陷坑传出钻机下沉声响、水响,后突然下陷,最深达15.69 m,面积约1587 m2,估算下陷土石约5467 m3。突泥淹没隧道长177 m,突泥量约8000m3。如图10-17。

1)施工方案。DK1935+660处已下陷6千方,尚有2万方已松动。

①DK1935+660溶洞口地层加固:对溶洞口已松动的土体进行注浆,并埋置钢导管及安装钢筋砂浆锚杆,加固坍塌体使之形成整体。

②DK1935+705处岩溶管道在隧道上方,断面较小,高宽各为15 m 左右,断面约200m2,在此处设置一地表垂直钻注拦堵墙,阻止溶洞上方充填物下滑,具体作法是压浆固结土体并设置钢导管钢筋笼CS浆体锚杆,以增加抗滑能力。

③DK1935+705洞内隧顶上方设工作室,对+705 以南土体再度注浆,设4 排16 根钢导管钢筋笼CS浆体锚固桩。钢管要插入基岩2 m,形成横向钢管棚堵截墙,堵住岩溶管道的泥流通道。

④DK1935+705下导与+745上半断面高压注浆,以加固洞身溶洞体流塑性粘泥。

图10-17 DK1935+745突泥及地表陷坑示意图

⑤DK1935 +745 向北打拱部管棚,DK1935 +705 向南打左边墙管棚,以顺利通过隧道洞身溶洞,管内并压注环氧树脂化学浆液。

注浆施工方案如图10-18。

图10-18 DK1935+745突泥治理方案示意图

2)施工步骤。施工中根据地质情况、注浆质量,为了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对设计进行了局部变更。

①24 号陷坑口的整治:在陷穴口线路右侧设一排钻孔,间距2 m,孔内设ϕ108mm~ϕ127mm钢套管,溶洞部分为花管,管内还加ϕ16mm~ϕ24mm钢筋两根,形成一座钢管、钢筋、CS浆体柱墙,堵塞突泥主要通道,有足够的强度阻止坍塌体向洞内突泥。在喇叭口薄弱环节,可适当加设1~2排孔加固,同时由于浆液扩散,使松散坍塌体固结。浆液扩散半径4~5 m,工作压力满足要求。从取样来看,对疏松、软的泥质页岩、软的粘土,注浆胶结体强度较高,注浆质量好,缩短一半工期。

②为管棚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原设计为长管棚40m,变更为短管棚20~25 m。拱部管棚孔一次成孔,钻进顺利,未产生钻孔侵入开挖断面,末发生钻孔平交、立交等现象,管棚基本平、顺、直,取消拱部一半管棚根数,将原设计55根1460.2 m变更减少为28根602.8 m,节约投资20万元。

5、根据现行部颁定额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定额子目划分依据以什么为主要参数

1

6、什么叫截流?截流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①灌浆,包括用以防渗的帷幕灌浆,加固岩石的固结灌浆,防止接触冲刷的接触灌浆以及填补岩基与混凝土之间空隙的回填灌浆等。大坝岩基的防渗处理多用水泥帷幕灌浆;砂砾石地基有用水泥或水泥粘土帷幕灌浆的;对于某些用水泥灌浆不能解决问题的可用化学灌浆处理。②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可有效地截断地下渗流。施工工艺基本程序是:用冲击钻钻孔成槽孔形式,泥浆固壁,在泥浆中浇筑混凝土并将各槽孔连接成墙。造孔技术已由冲击钻发展到无钻杆反循环钻机、液压导板抓斗、回转冲击钻机、多轮钻机等,适用于各类地层。采用高速锤式制浆机,可连续制浆,工效高,体积小。墙体材料采用在水泥中掺粉煤灰或粘土,也可采用自凝灰浆等。③软弱地基加固,如换土或采用砂垫层、桩基础、沙井、沉井、沉箱、爆炸压密、锚喷、预应力锚固等措施。常用的振冲桩是用振冲器振动和射水透孔,分层填入砂、砾石或碎石等材料并振压后成为加固的桩体,施工简便,造价较低。由于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建筑物基础设计的日益完善,在许多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基上也能修建高坝。例如中国乌江渡水电站的拱形重力坝,坝高165m,建在石灰岩地区,溶洞分布深、规模大,溶蚀裂隙发育。该工程采用水泥灌浆帷幕,总面积18.7万立方米,灌浆压力60kg/c㎡,帷幕平均单位吸水率小于0.001l/(min·m·m)满足了设计要求,这项岩溶处理获得成功。又如埃及阿斯旺高坝坝高111m,覆盖层最大深度225m,采用水泥粘土灌浆帷幕,最大灌浆压力60kg/c㎡。

7、基坑采用止水帷幕 坑内疏干会遇到哪些问题

决定基坑工程成败的因素很多,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有二个,一是挡土结构的可靠性;二是基坑止水帷幕的严密性。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场地,基坑止水和挡土同样重要。如果止水失败,同样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水帷幕桩失效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导致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并且延误了深基坑施工的工期。下面,以某基坑工程为例,针对深基坑止水帷幕失效情况进行了分析。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地上25层,裙房6层,设3层地下室,深14.5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周边交通环绕,施工环境复杂。该工程中±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4.100m。自然地面标高为-0.800m,地下室一层楼板面标高为-6.950m,地下1层夹层楼板面标高为-3.450m,地下2层楼板面标高-10.850m,地下3层底板面标高-14.450m,局部底板面标高-15.350m。 综合考虑基坑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等因素,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表3.1.3及《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表8.7.2综合判定,确定该工程基坑支护结构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为1.1。 2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2.1 工程特点及难点 1)基坑面积较大,开挖深度深。 2)基坑开挖需考虑有效的支护措施以控制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四周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变形。 3)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④层粉土夹粉质黏土层(该层在自然地面下10.0m左右),在基坑开挖面下有承压含水层⑥2层粉土层(该层在自然地面下32.0m左右)。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考虑对地下水的处理问题。 2.2 支护方案 (1)挡土结构经过不同桩径优化分析,基坑四周裙楼区域采用φ1100mm@1300mm的钻孔灌注桩,塔楼区域采用φ1200mm@1400mm的钻孔灌注桩,基坑北侧靠近既有住宅楼及东侧靠近市政道路的区域采用φ1300mm@1500mm的钻孔灌注桩。 (2)支撑体系 1)支撑平面布置 根据基坑的平面形状,基坑采用2道圆环支撑结合角部角撑的布置形式。设计在基坑中部设置2道半径分别为40.0m和48.5m的同心圆环支撑,角部利用角撑结合径向支撑控制基坑变形。 2)支撑竖向布置 整个基坑采用2层混凝土支撑,基坑东北角由于挖深较深,局部采用3层混凝土支撑。综合考虑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情况及土方开挖量,桩顶冠梁标高为-1.950m,第1层混凝土支撑中心标高设置为-2.430m。 3)支撑材料形式 支撑材料选用整体性好、刚度大、受力好,对控制位移有较大作用的现浇混凝土支撑体系。 4)栈桥体系 考虑施工后期土方开挖的运输及材料堆放等因素,在第1层支撑的部分区域设置栈桥板。有栈桥板区域的立柱之间相应设置剪刀撑,以控制立柱桩的变形。 5)竖向支撑体系 采用临时钢格构立柱及柱下钻孔灌注桩作为水平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杆件。局部区域利用主体结构的工程桩作为立柱桩。 2.3 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处理 (1)止水帷幕 综合考虑场地的土层条件及施工造价等因素,设计采用φ650mm@900mm的三轴深层搅拌桩作为止水结构,三轴深层搅拌桩插入⑤2层粉质黏土夹黏土层中。基坑西侧临近道路地下通道的区域由于距离限制,只能在支护桩间设置φ800mm高压旋喷桩。高压旋喷桩插入⑤2层粉质黏土夹黏土层中。 (2)降排水设计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开挖面以上④层粉土夹粉质黏土为含水层,故在坑内设置25口疏干井结合“明沟+集水坑”的形式进行疏干排水。 通过设计计算,裙楼开挖区域满足抗突涌验算要求,但主楼及电梯井区域由于挖深较深无法满足抗突涌验算,需在塔楼及电梯井区域另设15口降压井降低承压水位,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 (3)地表水处理 由于该基坑施工周期长,雨季施工不可避免,在下雨过程中为避免基坑成为巨型集水坑,需要在基坑周边设置截水沟,将地表径流汇集到截水沟中集中抽排,有效阻止雨水进入基坑,保证工程施工工期。 2.4 出土口位置加固 设计中已给出了出土口位置,并采用双排桩的形式进行加固。 2.5 坑底加固措施 1)主楼底板标高为-15.350m区域的坑底加固设置φ1100mm@2000mm钻孔灌注桩进行坑底加固,桩顶设置冠梁并浇筑300mm厚混凝土板。 2)电梯井及深浅坑交界处加固采用放坡开挖的支护形式,坡面挂网喷浆并设置泄水孔。塔楼区域坑底加固桩、坑中坑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4 基坑止水帷幕流水流沙状况 由于整个基坑四周都存在渗漏点,经施工现场查看分析后认为:本基坑围护的止水帷幕在④层粉土夹粉质黏土层范围内已经失去止水效果,原止水封堵应急预案的封堵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安全要求。 5 基坑围护止水帷幕流水流沙处理对策 5.1 坑外帷幕注浆封堵 1)结合原三轴深层搅拌桩的坐标点确定原三轴深层搅拌桩位置。在距原三轴深层搅拌桩外侧200mm处定注浆孔位,作为第1排双液注浆的位置,第2排距第1排500mm,第2排点位与第1排点位呈梅花状布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部分排距为300mm。 2)在第1排孔位上进行钻孔作业,下钻的立杆必须垂直,偏差≤0.5%。 3)钻孔孔径为100mm,孔深为自然地面下约16.0m,进入⑤1层粉质黏土深约2.0m。 4)成孔后下放霹雳注浆塑料管,同时在地面处将注浆塑料管外侧空隙用水泥加水玻璃调匀后封堵。 5)待封孔空隙处的水泥材料有一定强度后,将注浆钢管插入霹雳塑料管中,钢管下端距孔底约1m进行双液注浆。 6)双液注浆比例:水泥∶水玻璃(35°Be′)=1:(0.8~1);注浆压力0.5~1.0MPa。 7)根据注浆压力的大小和压力活塞进退的速度确定注浆钢管的起拔时间,注浆钢管的起拔高度每次控制在1.5m左右。如此反复作业,直至自然地面。第2排注浆方法同上。 5.2 坑外深井降压 该基坑土方开挖至-14.500m处时,坑内外地下水落差较大,仅通过坑外帷幕注浆封堵耗时较长,结合在坑外设立减压降压深井降低渗水量。 深井的深度自地面向下为15.0m,钻孔直径为400mm。深井采用φ250×4的钢管。钢管壁与孔壁之间用绿豆砂填实作为过滤层。 当坑内出现渗水量较大时启动该降水井抽水,给坑外注浆封堵创造条件。但要时刻注意周边环境的监测变化,间歇式抽水,抽水时间不可过长。 5.3 坑内挂网喷浆封堵 在坑外降水、坑外注浆封堵时,坑内的挂网喷浆封堵同步进行。 1)先将灌注围护桩之间的表层土向内掏进约200mm,并将围护桩表面的土清理干净(用水冲刷),清理高度从第2道支撑到垫层面,约5.50m。 2)在清理干净的围护桩两侧面植入φ8@300,长300mm钢筋各一列,植筋深度100mm,植筋与φ8@150钢筋网片焊接,使其成为喷浆挂网。 3)喷浆混凝土采用C20,厚100mm。第1次喷浆厚约50mm,第2次喷浆待第1次喷浆终凝后再喷,终凝后加强喷浆混凝土养护。 5.4 阻止居民楼继续倾斜 1)在居民楼南侧地面庭院中实施注浆加固土体(在北侧基坑不再漏水的前提下)。 2)每户居民小庭院内布设压密注浆点(点位数量根据小庭院内的实际情况定),注浆深度12.0~13.5m,水灰比0.6,注浆压力0.5~0.6MPa。从地面向下5m范围内压力减少,以免地下管线受损。 3)采用引孔深度达8m后再进行压密注浆管的下压工作。 4)注浆之前将孔口封住,封口深度从自然地面向下6m左右,以免浆液窜入杂填土层中。 5)小庭院内增设沉降观测点,在注浆加固土体措施实施过程中加强监测。 6 施工流程 1)坑外双排双液注浆加固,先注浆加固1排,待第1排加固完后再进行第2排注浆加固。 2)注浆施工方向为从东北角为起始点分2组,一组向南作业,另一组向西作业。 3)对于基坑土方尚未开挖到④层粉土夹粉质黏土层的部位,同样在坑外钻注浆孔并注浆,待加固浆体凝固后,隔天对该部位的坑内围护桩边的土开始掏挖,将此土堆放坑内一侧,同时坑内围护桩之间的挂网喷浆及时跟进施工。 4)对于基坑土方已经开挖到④层粉土夹粉质黏土层的部位,如有渗水点,采用坑外深井抽水,坑内渗水点用水泥袋等材料塞堵,强行连续坑外注浆加固治理,坑内围护桩之间的挂网喷浆及时跟进。 5)施工主楼底板标高为-15.350m区域的坑底加固、桩顶冠梁并浇筑300mm厚混凝土板。 7 基坑监测 从第三方基坑监测数据结果显示,该工程所采取的综合渗漏治理措施有效,确保了基坑及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安全。 8 结语 综上所述,基坑止水帷幕设计需结合工程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在基坑支护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的实际复杂性及现场地质环境的多变性。在施工时必须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验收与监测,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止水帷幕施工质量合格。一旦发现基坑止水帷幕失效的情况,应在详细分析失效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场地土层及地下水的特性制定处理措施,使止水帷幕的处理做到安全、经济、有效。

8、建设管理

注浆是保证地下工程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同时,注浆也是一项隐蔽性工程,为确保注浆工程质量和注浆效果,以及控制注浆投资,建设单位应制定《注浆施工管理实施细则》。

以下介绍宜万线编制的《岩溶隧道注浆施工管理实施细则》,供建设单位参考、使用。(为方便采用,章节号自行编排)

宜万线岩溶隧道注浆施工管理实施细则

总则

宜万铁路70%的隧道工程穿越碳酸盐岩岩溶地区,断层破碎带、岩溶和暗河等不良地质构造极为发育,存在突泥、突水高风险。针对上述不良地质构造,设计主要采取注浆措施,以形成固结堵水帷幕,阻塞水流通道。为规范注浆加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并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特制定宜万铁路《岩溶隧道注浆施工管理实施细则》。

1 注浆设计

1.1 注浆方案

1.1.1 注浆设计直接影响隧道工程的安全、 质量、 进度和造价,因而应确保注浆设计的可行性、可靠性与经济性,并应具有一定的动态可调性。

1.1.2 施工单位应根据地质超前预报预设计要求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并将预测预报资料及时提交给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对预测预报资料进行判释,形成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果。设计单位根据超前预测预报成果资料和变更设计会商纪要,于3日内提交注浆方案。

1.1.3 注浆方案选择如下表。

注浆方案选择表

1.2 注浆设计

1.2.1 设计单位应按照所确定的注浆方案进行注浆设计。

1.2.2 《注浆设计》 内容应包括: 工程概况、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注浆目的、 注浆段落、注浆方案、设计参数、注浆孔布置图、注浆孔布设参数表、注浆材料及配比、注浆工艺、注浆参数、设计总注浆量、注浆效果检查评定方法及要求。

1.2.3 《注浆设计》 完成后应及时上报,由宜万总指批复后实施。

2 注浆施工管理

2.1 注浆施工管理

注浆施工必须由专业施工队伍完成,宜万总指负责对专业施工队伍资质进行审查。专业施工队伍由施工单位选择,经总指审查后与专业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组织现场实施。

2.1.1 施工单位应根据批准的 《注浆设计》,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做出 《注浆施工组织设计》。

2.1.2 《注浆施工组织设计》 内容应包括: 施工概况、 注浆目的、 注浆段落、 注浆前准备工作(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注浆施工方案、注浆孔布置图、注浆孔布设参数表、注浆材料及配比、注浆施工工艺、注浆参数、注浆效果检查评定方法及要求、进度安排、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2.1.3 《注浆施工组织设计》 完成后应及时上报总监理工程师,经批复后由施工单位组织实施。

2.1.4 现场钻孔注浆施工时,应严格执行 《注浆施工组织设计》 的相关内容,并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填写各种记录表格,必要时,应进行摄像存档。

2.2 注浆工程数量控制

2.2.1 注浆段落控制: 设计单位通过对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果研究分析,确定注浆方案和注浆段落,施工单位应对确定的注浆段落,按制定的注浆方案进行钻孔注浆施工,现场监理必须对注浆施工实施全程旁站监督。

2.2.2 注浆顺序控制: 注浆施工必须采取两序孔或两序孔以上,按跳孔原则进行顺序注浆,一序孔原则上按定量定压相结合原则,二序孔原则上按定压原则进行钻孔注浆施工。

2.2.3 单孔注浆量控制。

(1)设计控制:设计单位可根据现场地质勘察数据,或参照下表所提供的地质参数、注浆参数进行单孔注浆量的设计。

Q = πR2hnα(1 +β)

式中:Q为注浆量(m3);R为浆液扩散半径(m);h为注浆段长(m);n为地层裂隙度(空隙率);α为浆液填充率;β为浆液损失率。

地质参数、注浆参数选用参考表

一序孔:按上式计算结果取Q一序=Q。

二序孔:按上式计算结果取Q二序=80%Q。

(2)现场注浆试验:在一序孔、二序孔注浆施工前,应分别选取三个注浆孔,均以定压注浆原则进行注浆试验,以验证注浆量计算设计的合理与否。当验证表明选取合理时,应按所选参数进行注浆量控制。否则,应及时将注浆试验情况报设计单位,并上报宜万总指,由宜万总指组织现场会商,重新制定并确定现场注浆量控制参数。

2.3 现场注浆施工控制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原则进行注浆量控制,当现场出现个别注浆孔长时间注浆压力不上升时,应通过调整注浆材料和浆液配比参数,以及通过采取复注浆措施,达到可控域注浆,并满足加固圈厚度要求。

2.3.1 注浆材料选择调整顺序: 注浆材料由细颗粒浆材调整到粗颗粒浆材,浆液由单液浆调整为双液浆。

2.3.2 浆液配比参数: 通过调整浆液配比参数,将低浓度浆液调整到高浓度浆液,将凝胶时间长的浆液调整到凝胶时间短的浆液。

2.3.3 复注浆措施: 当注浆压力长时间不上升时,应停止注浆,待8h 后对该孔继续注浆或在该注浆孔旁进行补孔注浆。

2.4 周报表填写

注浆施工周期较长,为有效掌握并控制注浆施工,施工单位每周向宜万总指工程技术部提交经现场监理签认的周报表。未能提供周报表的注浆施工,结束后总指有权对工程量不予以确认。

3 注浆施工归档技术资料组成

3.1 注浆施工归档技术资料包括: 《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成果》、 《注浆设计》、 《注浆施工组织设计》、《注浆施工记录表》、《注浆效果检查评定表》,以及相关的《会商纪要》和录像摄影资料。

3.1.1 对于超前帷幕注浆地段,还应填写 《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表》、 《全断面超前预注浆钻孔检查表(分表)》、《全断面超前预注浆钻孔检查汇总表》、《全断面超前预注浆注浆检查表(分表)》、《全断面超前预注浆注浆检查汇总表》。

3.1.2 对于径向注浆地段,还应填写 《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表》、 《径向注浆钻孔注浆汇总表》。

3.1.3 对于基底注浆地段,还应填写 《基底注浆汇总表》、 《注浆效果检查评定表》。

3.2 按实际实施段进行钻孔注浆技术资料填写归档。

3.3 注浆报表必须在每次(段)注浆施工完毕及开挖结束后5 天内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报宜万总指。对技术资料不及时上报或资料不齐全的,将不予以验工计价。

4 组织管理制度

4.1 会勘确认制度: 注浆设计方案的选择以及注浆段落的划分由设计单位提出,由宜万总指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现场会勘后确认。

4.2 监理旁站制度: 由现场监理全过程旁站监督,对注浆质量和注浆数量进行全程监控。注浆结束后,由监理单位按《注浆设计》要求对注浆效果组织效果检查评定。当满足设计要求时,由监理下发开挖通知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及时报宜万总指。

4.3 抽检制度: 由宜万总指组织到现场对注浆设计方案和注浆段落的实施情况进行数量和质量抽检。

4.4 专家咨询: 对于施工难度较大的疑难注浆工程,由总指组织有关专家现场咨询。

5 其他

若宜万总指组织现场抽检时发现施工单位未按设计方案进行注浆施工,其已发生工程量将不予确认,并应按设计方案重新进行施工,同时对监理单位进行处罚。

6 附则

6.1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6.2 本细则由宜万总指负责解释。

附表:1.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表(编号:质统-地质01)

2.全断面超前预注浆钻孔检查表(分表)(编号:质统-钻注01)

3.全断面超前预注浆钻孔检查汇总表(编号:质统-钻注02)

4.全断面超前预注浆注浆检查表(分表)(编号:质统-钻注03)

5.全断面超前预注浆注浆检查汇总表(编号:质统-钻注04)

6.径向注浆钻孔注浆汇总表(编号:质统-钻注05)

7.基底钻孔注浆加固汇总表(编号:质统-钻注06)

8.注浆效果检查评定表(编号:质统-钻注07)

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表

径向注浆钻孔注浆汇总表

全断面超前预注浆钻孔检查表(分表)

全断面超前预注浆钻孔检查汇总表

全断面超前预注浆注浆检查表(分表)

全断面超前预注浆注浆检查汇总表

基底钻孔注浆加固汇总表

注浆效果检查评定表

建材价
文章字数:18753
点击数:597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