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招投标的公开、公正、公平
——河北省结合市场行为调查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侧记
为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治理招标投标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招标投标制度,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河北省抽调了石家庄、邯郸、保定、沧州等地部分招投标业内专家组成课题组,分四个阶段,对该省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活动进行了调研。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们编制整理了一万多字的调查问卷,分《公共问卷》、《投标人问卷》、《招标人问卷》三部分,涵盖100项内容。此次调查共发放了97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06份,涉及全省11个省辖市及部分县(市)区和华北油田,其中保定、石家庄两市还覆盖到市辖各县(市)区。课题组还分别到唐山、秦皇岛、衡水、沧州、邯郸等地召开邀请招投标活动各方主体参加的座谈会10次,并对投诉、举报的部分案例作了跟踪调查,同时,还通过网络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各类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课题组对进一步完善招投标制度,规范市场行为提出了一些意见。
调查问卷基本反映当前工程招投标市场状况
据课题组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尽管在本次调查问卷中,还存在填写不够规范、调查人对有些问题的反映有一定保留等情况,但调查问卷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出当前建筑市场和工程招投标的状况。比如在网上调查的公共问卷中,有42.72%的人认为“招标代理机构承揽业务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关系”。在被问到“目前招投标评标办法是否合理、公平”时,76.53%的人认为“基本合理、公平”,20.41%的人认为“合理、公平”。在网络调查中有一部分人认为当地的招标程序和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工作存在违法违规的问题;有43.30%的人认为在招标过程中,本单位受到过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投标人对招标项目的干预或影响。
从调查反映出的情况看,尽管近几年在加强建筑市场整顿、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部分项目仍存在规避招标、明招暗定、虚假招标和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有些地区、有些项目上问题还十分严重。
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的主要违法、违规行为包括:规避招标、明招暗定和虚假招标。如:某市一工程施工招标,在项目招标前投标人就已通过各种手段使招标人将该单位内定为中标人,资格预审阶段招标人通过抬高资格预审的门槛将大部分有竞争性的投标人挡在了门外。在该项目的开标评标过程中,招标人代表又通过具有明显倾向性的评审意见使该单位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标人。
投标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表现在: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投标人与招标人(中介机构)之间相互串通、投标人和招标人与评委串通谋求中标。
多措并举杜绝建设工程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
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结合河北省的实践,课题组就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首先要建立完善招投标制度,从根本上治理虚假招标。积极建立和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合理低价招标、工程担保“三项制度”。通过在招投标中设立“投标报价最高限价”、提倡“合理低价中标”,用价格因素消除虚假招标的根源。逐步完善工程担保制度,按市场规律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完善专家准入和清出制度,完善资深专家制度。例如,河北省自2005年起,对全省专家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通过培训考试和日常行为监管清理一批不合格专家,2006年共有856人被清出专家名册。他们还建立了专家等级制度,完善了资深专家使用办法。对于技术复杂、规模大的工程或评标结果有争议的工程,实行资深专家评审制。同时,规范代理行为,建立招标行业自律机制。河北省招标办通过招投标交易管理系统和《代理机构招投标业务手册》,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日常管理,并通过全省统一的招投标交易管理系统录入各代理机构业绩。监管部门也可通过该系统随时掌握代理机构基本情况,防止了虚假招标。唐山、秦皇岛等市制定了《招标代理市场行为管理卡》,实行招标代理项目责任制。这些做法均值得进一步研究、借鉴。
其次要坚持依法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并重,营造良好的招投标市场环境。课题组建议,要强化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尝试设立专门的常设机构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将监督的重点转移到国有投资项目,在监督的重点环节上要强化“公正”。同时,要建立联合监督机制,加大惩罚力度,使不法企业的违法成本高于投机成本。如对在招投标过程中“陪标”、“补手续”的建筑企业实行严厉经济处罚。此外,要设立专门的举报箱,鼓励群众对建筑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进行举报,对经查证举报属实的,要给予物质奖励。奖励基金可在对违规者处罚的罚金中给付。
三是以法律法规为蓝本,以标准化的理念、信息化的手段,科学治理虚假招标。2006年以来,河北省为提高各级招标办和交易中心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规范管理,努力推行全省行业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工作。针对部分基层执法人员执行招投标法规有偏差或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制定了《河北省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投标监管规则》,对招投标实行标准化监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2004年以来,他们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建立起了以工程项目招投标监督管理为主线的综合信息平台,涵盖招投标相关的主要业务工作,包含工程项目、投标企业、从业人员三大数据库,同时形成各项统计报表,并通过河北建设工程信息网向社会发布各种信息,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服务,并接受社会的监督;系统覆盖省、市、县三级,能够为各方市场主体提供信息服务、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手段,并初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网上招投标工作机制。通过使用该系统,还能够自动生成企业(包括投标企业和招标代理机构)以及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招标代理从业人员、评标专家)的业绩。在工程项目中将参与投标、中标等行为自动记录到企业业绩当中。系统还能够自动记录专家的评标业绩以及评标表现,作为对评标专家日常管理和考核时的参考。
四是打造诚信平台,用道德规范来约束市场主体行为。河北省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通过《投标企业信用手册》、信用锁、信用卡制度和项目经理信用卡、评标专家信用卡等手段建立了企业和人员的信用档案,并逐步建立起了全省统一的信用体系。除了每年通过《投标企业信用手册》进行年度信息核查,对信息内容进行定期更新之外,还建立了奖惩信息记录与全省通报制度。结合《河北省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管理系统》中网上报名等功能,记录了投标企业的市场行为与投标表现,广泛收集企业的市场行为情况,为投标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是更新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模式。重点是抓好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方式的改革。
点击数:553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