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09-14,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努力提高我国住房抗震能力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灾情触目惊心,举世悲痛。作为一名建筑工作者,笔者痛定思痛,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思考一:关于我国现行抗震设防规范的思考与建议

  我国真正开始重视建筑的抗震问题是从邢台地震开始的,到发生唐山大地震后得到强化。经过前辈们艰苦卓绝的努力,目前我国现行的抗震规范是从2002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我国的抗震设计规范,采用的是以概率可靠度为基础的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和两阶段(小震下的截面抗震验算和大震下的结构变形验算)的抗震设计思想,以基本烈度和建筑重要性分类共同确定设防标准。

  目前我国建筑抗震设计都是以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准来进行设计的。国家抗震规范根据各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大小(主要是根据板块学说)编制了抗震设防烈度表,供设计选用。我国目前使用的是12度烈度表,这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以及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而地震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这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唐山大地震震级是7.8级,震中烈度大概是11度。在《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中,我们可以看到:成都(除龙泉驿、清白江外的5个市辖区)、乐山(除金口河外的3个市辖区)、自贡(4个市辖区)、宜宾、宜宾县、北川、安县、绵竹、汶川、都江堰、双流、新津等城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由此,我强烈地感到,我国现行的抗震规范是不是应该提高标准?究竟把抗震设防烈度定位在什么标准比较切合我国的国情?关于我国现行规范中抗震设防烈度是否有修正的必要?

  ■思考二: 关于建筑的重要性分类的建议

    所谓建筑的重要性分类概念是指建筑物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指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如各类应急指挥中心、人员特别密集场所、核电站等),乙类建筑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如电力中心、通信中心等),丁类建筑属于抗震次要建筑,其他不属于甲乙丁类的建筑都属于丙类建筑,也就是说我们大家接触最多的住宅、商铺、办公楼等。其中,甲、乙类建筑在设计时应考虑比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级,丙类建筑需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一般来说,从建筑的抗震能力来看,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多层建筑一般以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为主,但如果楼面是现浇的话,会大大增加建筑的整体性,提高抗震能力。筒体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一般都用在高层建筑中,而高层建筑也是对地震最为敏感的。

  此次汶川大地震中最悲痛的瞬间莫过于那些倒塌的校舍,那些正在上学的孩子,和那些失去孩子,哭天喊地的家长。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更重要。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不会再被埋在瓦砾之中,相关政府管理机构应尽快做出计划,安排人力物力,根据社会的发展,重新划分建筑的重要性分类,从而达到提高中国境内现有房屋及校舍建筑质量和抗震标准的目的。

  ■思考三: 关于加强规范县级城乡建设行为的建议

  此次汶川大地震人员损失最严重的是几个县城及乡镇。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县级以下的房屋建设管理一直是薄弱环节,在这些县城,还存在很多因设计施工标准低、使用年限长而难以达到抗震要求的房屋。一旦地震来袭,低于抗震要求的房屋将很危险。特别是农民自建用房,由于此类建筑没有纳入建设工程的统一管理体系,

  由此我建议,要加强对县级及以下房屋建筑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实施,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强体系建设,建立建筑抗震长效机制,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抗震、选址、设计、施工与验收等全过程的政府监控力量,希望通过我们政府的不懈努力,我们能够实现“大震不倒,中震能修,小震不坏”的一般性抗震目标。

  ■思考四:关于山区房屋的选址建议

    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地震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掩埋房屋是这次地震死亡人数巨大的主要原因。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通常是发生在山区。

  鉴于我国大部分省份处在山区,所以我认为,首先,政府应引导建房者不要在坡度陡峭的山体下申请建房,不要在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山体下申请建房,应请专家或内行对预定选址进行勘察;其次,乡镇在审批农民建房地基时,也要多给农民建议,避开危险地段,耐心讲解地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引导科学建房,把好审批关,同时认真做好群众说服工作,从源头上消除隐患;第三,不仅建房选址要讲科学,政府部门更应加强宏观上的指导和宣传,在规划小城镇、住宅区及审批建房手续时,请地震、地质和水文专家提出科学意见,在风向风速、降水等气象因素方面听取气象部门专家的意见;第四,要重科学、常引导、讲政策,将建筑物摆放在合理的位置上,只有这样,在灾难来临时,我们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灾避灾,防患于未然。

  ■思考五: 我国山区农村房屋抗震选材问题

  此次汶川大地震,农村房屋之所以倒塌的那么多,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部分房屋都是用石头砌筑,刚性大、柔性差,一有地震必塌无疑。那么,是要所有的农村居民都建造结实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吗?不尽然。原因有二:一是造价高,一般的村民经济上承受不起;二是不少地区处于地震带上,一旦发生地震,破坏烈度相当大,比如这次汶川大地震,震中的破坏烈度估计达到了11级,再好的建筑物也抗不住这样的破坏强度。

  所以我们引出了一个山区农村建筑的抗震选材问题,对此,笔者认为没有比竹子更好的建筑材料了。我建议主管部门拓宽思路,拨出科研经费,大力开发扶持对竹子的研究和利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口不断膨胀,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环保、节能与人性化将成为未来建筑的核心,而竹子符合未来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将为人类创造全新的居住环境和建筑理念。

材料价格依据四川省材料价格依据四川省材料价格依据
文章字数:2724
点击数:5530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