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2-10,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关于印发《四平市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情况及主要经验》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

       遵照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认真学习吉林省四平市经验、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指示精神,现将《四平市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及主要经验》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握四平市主要经验。吉林省四平市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明确,工作内容紧密切合本地实际,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清晰,保障措施扎实有效,工作机制健全完善,认识高、决心大、责任明、措施实、氛围浓、敢逗硬、敢问责,创造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经验。对此,各市、州、县和省直有关部门要组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和把握。

       二、突出重点,增添措施,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自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治理工作已在全省全面展开。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在学习领会和把握四平市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的基础上,回顾总结阶段性工作情况,借鉴四平市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找准差距,突出重点,围绕在城镇做到垃圾不乱扔、广告不乱贴、摊点不乱摆、车辆不乱停、工地不乱象,在农村做到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堆、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更加有力、有序、有效地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附:四平市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及主要经验

 

 

二OO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附件:

 

四平市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及主要经验

 

       四平市位于东北平原腹地,吉林省西南部,幅员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330万,市区面积74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60.6万,辖六个县(市、区)和一个农垦管理区。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75.1亿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8.8亿元(其中地方级收入完成12.4亿元)。该市因解放战争时期关乎辽沈战役全局的“四战四平”而闻名中外,拥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

一、四平市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

       四平市属吉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但从2000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敢于挑战自我,以“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坚持不懈地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经过几年努力,跨入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行列,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近年来,四平市不断在巩固和提高上下功夫,使城乡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一)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地对城乡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二)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自2003年以来,四平市为巩固创建成果,每年均针对城乡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部位、薄弱环节,组织不同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一个仗一个仗地打,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抓,使城乡环境不断得到治理和规范。2005年以“五项治理”和“三项建设”为主要内容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2006年以“三项清理、三项整顿、两项规范”为主要内容开展城乡环境治理;2007年以“七项治理”为主要内容开展城乡环境治理;2008年以全面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为重点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百日会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及实施步骤

       四平市坚持以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洁净、优美的城市环境为目标,分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第一步是宣传发动,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各区、各部门、各单位也层层召开会议,制定方案,做出安排部署,在全市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第二步是集中治理,按照治理方案规定的标准和完成时限,全面开展治理工作;第三步是整改达标,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第四步是验收总结,在初验和整改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完成时间、质量标准严格进行验收,召开总结大会。

(四)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由市长任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成立十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的组织协调、情况调度、部署任务、检查验收等日常工作。

      二是搞好资金筹措。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四个一”的筹措办法,即市财政拿一部分、区里配一部分、有关部门和企业赞助一部分、市场化运作一部分的办法,确保治理项目如期完成。在一些大的项目上则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以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全面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工程,使棚户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与专业公司签订投资建设移动公厕的协议,对市民免费开放,市政府分十年支付专业公司投资成本。

      三是实施部门联动。在治理过程中,各部门既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又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市区两级城管、工商、卫生、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来抓,协同作战,形成了治理合力。

(五)完善各项法规规章,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1、完善规章规范。为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解决好治理反弹问题,2004年该市在广泛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实施意见》,从管理内容及标准、管理责任及分工、监督机制及措施、责任追究及奖惩四个方面,作出了120条的具体管理规定,向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按照《意见》要求,各区、各职能部门全面实行监管人员划片定岗责任制,牵头负责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部门,加大督查力度,对照标准进行全天候的市容环境卫生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监管责任单位,对没有如期改进的,按照《意见》规定进行处理。

      2、建立难点问题的长效管理责任制。一是建立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常设机构,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具体负责,全面行使组织、发动、检查、协调、监督职能。二是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解决治理难点问题。三是对一些交叉管理和具有特殊性的专项工作,采取谁有能力谁管理的办法,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并由其进行永续性的管理,城区出口沿线的绿化及卫生管理由市交通部门负责;城区南北河的建设、绿化、亮化及卫生管理由市水利部门负责;临街饭店乱泼乱倒、露天烧烤治理等由卫生部门负责。各责任部门和单位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后,负责落实工作任务。

      3、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市、区两级设建设局,直接负责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从事城市管理的专业队伍主要有: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负责管理全市的规划监察;两区及开发区市容环境卫生监察大队,负责管理各自辖区内的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的监察;两区及开发区环卫处,负责管理辖区内街路及居民区的卫生保洁、环卫设施的维护。市区从事城市管理及维护的人员约为2100人。各专业职能部门均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各级财政负责经费拨付及管理。采取以地域为界的管理机制,进行专项的监察和管理。同时,市建设局设城市管理办公室,对全市的城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和指导。

二、四平市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经验

       四平市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主要有:

(一)认识高,切实加强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

       四平市市委、市政府在工作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不能靠哪个部门独立完成,必须一把手挂帅,全市一盘棋,上下齐动手。据此,该市近几届市委、政府班子,都始终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前任市长狠抓治理不放;现任市长对治理成果的巩固和提高高度重视,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百日会战活动亲自策划、部署、调度和指挥,并经常在早上五点半就上街,检查城乡环境治理情况。在市领导的带动下,各区和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几乎每天都要上路检查。

       同时,四平市建立了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各级一把手、分管领导,都包路、包社区、包街道,且一包到底。治理工作初始阶段,为改造城区的土路、断头路和人行步道,市委、市政府任命五大班子的10名秘书长为10条主要街路的“路长”,市直55个部门的一把手为99条次干路的“路长”,每个“路长”都率领着一批建设者和管理者。在第二年对所有的旧小区进行改造时,这些“路长”又换头衔为“区长”,每人包一个小区。在今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百日会战中,该市保持力度不减,指挥部坚持每周调度,治理办加大检查力度,录下城乡环境“脏、乱、差”现场,并及时召开责任部门专门会议,由市长主持,播放录像,指出问题,落实治理责任,限期解决。四平市委、市政府认为,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领导高度重视,亲力亲为。

(二)责任明,认真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部门(单位)分工

       四平市委、市政府在治理工作实践中体会到,明确责任是抓好管理的基础。一度时期,由于有的管理责任不明确,该市产生了“谁都可以管,谁都不去管”的现象。近年来,该市一边治理,一边落实责任,对两区政府及市直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街道、每一个小区、每一个单位都落实了责任,签订了责任书。各区政府及市直各部门和各责任单位,也根据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细化了责任,明确了责任分工,真正形成了人人肩上有责任,每个单位有任务。在责任分配上,该市采取的办法是:“谁建谁管,谁有能力谁管”。治理沿街饭店乱泼乱倒的问题,落实由卫生局负责;店外店管理,落实由工商局负责;河流及沿岸治理,落实由水利局负责等等。在实行部门和单位包保市区主次干路治理的制度中,市政府对市区主要街(路)、城区交通出口和主要广场实行挂牌管理,明示责任单位、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具体责任人、监督电话及联系人。通过明确责任,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了具体单位和具体人员,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氛围浓,注重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舆论宣传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四平市各新闻单位对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典型事例、具体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作法、经验,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导。为在广大市民心中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责任意识,养成“爱环境,讲卫生,树新风”的良好习惯,四平市政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导向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和媒介,在全市上下积极营造“热爱城市、建设城市、保护城市”的浓厚氛围,努力提高市民素质。一是强化舆论导向和宣传教育。在综合治理过程中,广播天天有声、电视天天有影、报纸天天有内容,并保证时间,保证篇幅,保证质量,使市委、市政府对治理的部署和要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抓住中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占全市人口四分之一的学生群体带动家长,带动家庭,带动全社会,形成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从而自觉地遵守各项城市管理规定。三是实行公开曝光制度,有效规范市民行为。针对一些市民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不良行为,实行“连带责任追究到尖,整改反馈跟踪到边”的曝光制度。与此同时,对在治理工作中不履行职责、工作拖拉、管理不到位部门和单位,采取末位公开曝光的办法。各新闻单位每天有三条曝光个别市民不良行为的新闻,每周通报一至三个治理工作不力的部门或单位。通过强大的舆论宣传,对教育全体市民遵守城市管理规定,教育各责任单位落实管理责任,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四)督查勤,严格执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责制

       责任只有和督促检查挂钩才能真正落实,为有效解决责任人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四平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责任追究小组,由监察局、爱卫办、政府督查室、城管办对各项工作进行不间断的督促检查。对在督促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次不合格,由责任追究小组给予具体责任人通报批评;第二次督促检查不合格,具体责任人要在新闻媒体上做出公开检讨;第三次督促检查仍不合格,具体责任人必须调离原岗位或下岗,中层领导必须辞职。发生严重问题的,追究责任部门主管领导的责任。通过督促检查和执行严格的问责制度,确保了各项治理任务落到实处。

(五)决心大,着力解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热点难点

       在城市管理中,环境卫生、牌匾广告、乱贴乱画、占道经营、露天烧烤是几大顽症,容易出现治理后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状况。面对这些问题,四平市委、市政府不回避、迁就,迎难而上,集思广益,不断探索最佳的解决办法。对城乡结合部的卫生问题,过去,该市每年春季均要开展一次城乡结合部清理越冬垃圾活动,但因环卫设施设备缺乏和日常保洁制度不落实,陷入了“清理—积存—再清理”的恶性循环。2007年,该市在组织力量全面清除积存垃圾的基础上,在城乡结合部和市郊农村新增保洁点53个,配套57台保洁车辆和113名保洁人员,使城乡结合部保洁点累计达到127个,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垃圾积存、垃圾围城问题。在治理城镇牌匾广告方面,该市按照“一店最多两牌(一横一竖)、统一风格、整齐划一”的标准,每栋楼确定一户样板牌匾,比照样板下发整改通知书,规范牌匾,拆除不合格牌匾,取缔落地牌匾,清除沿街商网不干胶粘贴,清理违章户外广告牌,使牌匾广告影响市容问题得到了初步治理。面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四平市委、市政府下大的决心,始终坚信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把热点难点问题一个个解决好,城乡环境质量必将得到明显提升,各项治理工作也必将得到人民群众理解和支持。

 

 

 

工程造价信息网吉林省工程造价信息网吉林省工程造价信息网
文章字数:6677
点击数:5497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