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12-11,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2009年上半年经济述评之十八:起而抗旱,不如退而蓄水

  今年我国夏粮生产喜获“六连增”,这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寒流中取得的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是中国经济企稳回暖的有力支撑。

  但是,这一成就的背后,有一个让人流汗、让人耳赤的词汇——“抗旱”。春旱,秋旱,冬春连旱,夏秋连旱,不停地考验着农民兄弟的神经;30年一遇,甚至5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同时也在拷问着中国粮食生产的平稳发展道路。

 

  农忙抗旱,不如农闲蓄水。水利是农业的基本命脉,制订并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是时候了!

 

  赞歌:六十大庆喜逢“六连增”

 

  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产量为12335万吨,比上年增产260万吨,增长2.2%,连续6年增产。其中,因面积扩大增产250万吨,占夏粮增产总量的96%以上。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夏粮增产是在战胜5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之后取得的,弥足珍贵。建国60年以来,比较严重的冬春干旱曾经发生在1961年、1977年、1998年和2000年,都造成冬小麦大范围减产。只有这一次,夏粮不减反增。

 

  当然,今年夏粮增产,扩大播种面积占九成以上。但是,简单的数字掩盖不了夏粮增产的真正原因。如果不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政府部门组织抗旱得力,以今春的旱情,乐观的估计也会减产一成。如此一看,扩大播种面积也弥补不了减产的大缺口。所以,夏粮增产,抗旱应记首功。

 

  而从“六连增”的角度看,抗旱却没有功劳。“六连增”的实现是中央连续6年重农惠农护农政策的结果,是科技兴农的结果。大旱而不减产,再次证明了这一判断:中国农业具备了一定的抗灾减灾能力。突破特大旱情实现“六连增”,再度有力地说明,中国粮食生产已经告别波动发展阶段,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拷问:天旱必然抗旱吗

 

  资料显示,去年11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冬麦区无有效降水,旱情持续发展。截至2月1日统计,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45亿亩,比多年同期均值多4000万亩,其中北方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达1.37亿亩,重旱3990万亩,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另有资料显示,受旱面积最高峰值是2月7日的1.61亿亩。

 

  为了战胜这次特大旱情,国家防总甚至启动了一级救灾响应。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2月下旬以来,北方冬麦区各省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526万人、开动机电井75万眼、泵站4934处、抗旱机动设备71.1万台套,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3.8亿元。

 

  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来形容这次抗旱一点也不为过。可是,天不作美,冬春连旱刚过,夏秋连旱又接踵而至。

 

  入夏以来,特别是7月下旬以来,东北、西北等北方大部分省区持续晴热少雨,同时地表蒸发强烈,土壤失墒加剧,从干旱到大旱,再到特大干旱,旱情迅速蔓延。截至8月17日统计,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70亿亩,其中重旱6299万亩,干枯1608万亩,390万人、43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为了应对特大旱情,8月10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响应。8月16日,又针对旱情发展趋势,决定将救灾响应由四级提升至二级。

 

  记者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强力领导,有各级、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和农民兄弟的共同努力,我们仍然可以像战胜冬春连旱一样,战胜眼前的夏秋连旱。而且记者仍然相信,秋粮会像夏粮一样获得增产。

 

  但是,有三个问题,始终横亘在记者心头,不吐不快。接二连三的抗旱,可以持续吗?农忙季节,把大量精力投入在浇水上,合适吗?好不容易获得的增产增收,被抗旱投入部分抵消,值得吗?

 

  小时候,我也参加过抗旱。大量的时间花在浇水上,辛苦自不必说,杯水车薪,不一定管用,还常常误了农时。可是这都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事了。自从70年代中期,村里修了两个水库,实现自流灌溉之后,抗旱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

 

  这说明,抗旱是可以避免的。起而抗旱,不如退而蓄水。水利是农业的基本命脉。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得,可是,最近30年来,我们好像不太强调了。

 

  本手:再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农田如棋盘,星罗棋布;种地如下棋,一招一式。下棋要下本手,比如修水库;形势不好的时候,要出妙手甚至手筋,比如抗旱。但是,有一种定律,说的是,如果一个棋手在一盘棋中用了太多的手筋,那必败无疑。种地不也如此吗?如果我们年年抗旱,季季抗旱,甚至天天抗旱,那农业生产还能搞吗?

 

  吃一堑,长一智。大旱之年,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田水利建设吧。

 

  数据显示,60年前,我国的灌溉面积仅有2.39亿亩,占耕地面积的16.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利用冬春的农闲时机,发动和组织农民,以自力更生为主,辅以国家支持,持续不断地兴修农田水利。1973-1979年的7年中,国家集中了4.45%的财力,6.7%的基本建设资金,50%-70%的农村劳动力,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80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29亿亩。30年,建成8万多座水库、50多万处机电抽水泵站、460万眼机电井以及2000多万个塘坝、涵闸、旱井、水窖和沟渠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堪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伟大成就。

 

  但是,我们的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依靠农民投工投劳、因陋就简兴建而成,工程建成时就存在着标准低、配套不全、质量差、设备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又经过几十年运行,大部分工程都到了设计年限,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效益下降。据水利、农业部门有关资料,目前全国8.85亿亩有效灌溉面积中,实际灌溉面积只有7亿多亩,旱涝保收的仅6亿多亩,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平均完好率仅为50%左右。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国家投入不足。数据显示,1980年以前,国家对水利投入年均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6.7%,而1980-2007年下降到2.84%。据粗略测算,按目前投入规模,我们要完成对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改造,需要等到75年之后。这可真是远水难解近渴了。

 

  有关专家指出,要从根本上解除干旱对粮食生产的威胁,必须尽快制订并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加大财政投入比例。这是建立粮食生产平稳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紧迫课题。

 

    再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时候了!

工程造价期刊
文章字数:2895
点击数:5486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