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3-26,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彭州物质精神家园纵深推进 争当科学重建和经济振兴样板

    灾后彭州,大力实践,从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建设双管齐下,让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喜人局面。

  在新中国即将迎来60华诞之际,彭州实践更加让人信心振奋!

  在具体实践中,彭州坚持“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一体化、市场体制一体化)协调推进,打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民主建设、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为城乡统筹和灾后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力弘扬“艰苦奉献、友爱感恩”重建精神,彭州“双家园”日益牢固;彭州上下,“争当科学重建和经济振兴样板”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

  A、房屋重建篇

  城乡统筹 科学重建

  “彭州推进灾后重建,核心正是城乡统筹!”市长助理、彭州市委书记门生说,在彭州,不掌握城乡统筹的思路、方法,不利用城乡一体化战略推动灾后重建的干部,就不能胜任工作,就是不合格的干部。

  有了城乡统筹这把金钥匙,灾后重建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石,吸引社会资源参与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当前的彭州,从城市建设到农村永久性住房,从企业车间工作场景到工业开发区的配套设施建设,无不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坚持“四性”

  在新家中享发展

  或青或红的屋顶、花纹石镶上墙壁、房前屋后点缀着翠竹绿树……眼前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鹿鸣荷畔”,让笔者仿佛置身于高档社区。从山水间“长出”的鹿鸣荷畔,就是彭州以统筹城乡思路建成的科学重建典范。

  除了鹿鸣荷畔, 宝山太阳雨、太子村寨、乐和家园、幸福山泉、新兴寿阳泉、白鹿新居……都与彭州特有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融合,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进行配套建设的一个个居住典范,在彭州各乡村相继落成,成为一种具有浓郁彭州特色、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乡村形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彭州民居!

  “彭州民居”的建设,从始至终充分融入了“四性”(发展性、相融性、多样性、共享性”)理念。比如为了突出多样性,彭州通过挖掘重建区域特色,采取多种处理手法,使房屋在建筑形态、布局、材料、房前屋后景观、配套设施和色彩等方面充分展现风格多样的地域文化。

  坚持“四性”原则,让“彭州民居”在实现安居的同时,还拥有发展的空间。

  在磁峰镇鹿鸣荷畔,结合产业规划形成了以两个荷塘等为特色的生态景观带、经济作物带,既体现自然环境景观效果,又发展乡村旅游,让当地村民有了实现增收的载体;

  在小鱼洞镇“太子村寨”,一种结合了传统木结构与现代木结构特点的木结构住房,在彭白公路旁甚为抢眼,近日,太子村乡村旅游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三个木结构房聚落将打造成为小鱼洞镇精品乡村酒店;

  在龙门山镇宝山村,一个以暖色调为主、全部两层洋楼的建筑群——宝山太阳雨乡村酒店,已经开门迎客,让当地村民初步受益。

  ……

  当前,不同建筑风格的“彭州民居”成为了乡村旅游新元素,彭州由此将灾后旅游重建和住房重建成功融合。  

  城镇重建

  坚持“一镇一特色”

  今年底,彭州将力争基本完成农房重建任务,让受灾群众基本入住。在农房重建冲刺之时,目前彭州各类城镇住房重建也已全面开工。

  城镇重建,重在提升。彭州优先规划,制定了18镇的特色规划,坚持“一镇一特色”。

  比如,龙门山镇将被打造成“山水龙门、五彩乡村”生态旅游名镇,重点发展“一心两区三点”,在湔江源头,以古蜀文化为核心的湔江文化主题公园是龙门山旅游业重建新思路的重要内容;葛仙山镇城镇规划为川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彭州市域东部片区的旅游集散中心,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高标准全新打造的旅游服务型城镇;丹景山镇规划为与丹景山风景名胜区相配套的旅游服务型城镇;白鹿镇规划为彭州市东北部山区以休闲、避暑旅游为主、生态农业为辅的特色风情旅游小镇……

  质量监管

  新家园安全放心

  据悉,彭州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从质量方面进行把关,让村民放心入住新家园。

  灾后重建,彭州共459个农房重建点58902户重建户,点多面广量大。如何有效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彭州特意推出了投诉受理、调查核实、整改落实三大机制,畅通城乡自建房质量投诉与处理。

  从重建开始至今,彭州先后落实了十八项保障措施。包括建材质量监督普查、建房质量监督普查、挂钩项目立项报批、资金使用监督、民工工资支付、施工秩序整治、原宅基地还耕、土地权属调整、和谐分房、安置点地质隐患治理等。并先后聘请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建设工程质量事故鉴定中心、成都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三家专业机构26名专家,对全市461个农房重建点位的施工质量开展全面普查,全面掌握所有统规自建和统规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情况,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肯定。

  B、产业恢复篇

  联动发展  经济振兴

  灾后,彭州制定了“一二二一”发展战略,以濛阳和丽春两个重点镇为依托,大力发展中心城区和南部工业科技新城,同时以户外体育、旅游度假为主导产业打造西部旅游观光产业带,以现代生态农业为主打造东部现代农业产业带。目前,西部产业带打造正如火如荼。

  经济振兴 迈出关键步伐

  1—8月,彭州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5.26亿元,同比增长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97.9亿元、16亿元,同比增长301.93%、20.8%;用电量也大幅增长……

  1—8月,彭州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2.35亿元、6.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0.16%、52.68%;住宿和餐饮业发展迅速,旅馆、饭店增加了280余家……

  一组组数据令人信心振奋,后劲十足的发展动力,让彭州经济振兴迈出了关键步伐。总投资307.6亿元的灾后重建项目在建332个,竣工102个,完成投资157亿元,还有313个项目将在年内开工建设。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76个,到位资金14.5亿元,增长111.95%。建成了鹿鸣荷畔、黄村农业科技示范园、蜀水荷乡、猕猴桃产业园、蔬菜博览园等5个规模化特色园区,15个特色园区正在建设。以石化产业为主导,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的灾后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形成……

  产业联动 注入发展后劲

  产业的联动发展,还在源源不断地为彭州注入发展后劲。

  在两大千亿产业中,服装正是其中之一,彭州已将服装产业争取为发展主业,建立了华茂、万贯盛泰三个产业园,申请建设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园,现已入驻200多家企业,标准化厂房正在抓紧建设,建成后产值将达千亿元以上,成为中国的轻纺城。

  发展现代农业,彭州市已形成了蔬菜、粮食、川芎、猕猴桃、生猪、小家禽、冷水鱼等七大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此外,加快湔江河谷打造。与成都市规划局一道,彭州邀请了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参与湔江河谷策划规划,规划成果将在12月底形成,打造东方的“莱茵河谷”。将来湔江河谷建成后,沿途的川西民居、徽式的、欧式的各种风格的建筑异彩纷呈,赏心悦目。

  长效合作 搭建双赢平台

  日前,福建龙岩市漳平市永福镇、新罗区铁山镇分别与彭州市隆丰镇、军乐镇签下长远合作框架协议。在对口援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后,彭州与福建开始率先探索长效合作机制。继率先试点的四镇后,彭州其余乡镇将相继与福建更多乡镇形成长远合作。

  “四镇率先分别‘结成对子’,必将成为彭州、福建产业对接、互利共赢的有效媒介和载体!”据介绍,双方将在政务信息领域、产业与投资领域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结合各自的特色,相互学习借鉴。由此,实现了产业的联动发展和经济的跨越发展,实现了双赢。

  C、精神重建篇

  艰苦奉献  友爱感恩

  物质家园解决了当前受灾群众的基本需求,而精神家园更是给人们带来信心、安宁、温暖和力量。当前,“三走进” 灾后精神家园建设活动正在彭州纵深推进。

  走进彭州民居,拥抱美丽新村;走进灾区干部,发现重建精神;走进灾区群众,共建精神家园……充分弘扬“艰苦奉献、友爱感恩”的重建精神,充分调动广大灾区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灾后精神家园建设,形成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首届农民论坛 花开宝山村

  乡约龙门山,共话“新三农”!这样的壮举在日前成为现实。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云集极重灾区彭州市,首届中国农民论坛在龙门山镇宝山村近日隆重开展。以首届中国农民论坛的形式,通过专家和农民的互动,对“新三农”、“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等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探讨,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有益的尝试。

  本次论坛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首次实现了农民与专家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对话“新三农”!在论坛现场,围绕灾后重建与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与民主法治等方面的议题,专家学者和农民代表平等展开对话,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新三农”问题。

  为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等难题,彭州实施了城乡住房、道路交通、社会事业重建“三大会战”,努力破解资金难题,包括充分利用福建对口援建资金,用好中央、省、市专项资金,积极争取社会捐赠,通过“增减挂钩”项目筹集资金,通过国有公司平台筹集资金,利用产业改革成果担保贷款等。成功破解灾后重建的瓶颈、城乡统筹的“彭州经验”,让彭州得以成为国内“三农”问题专家、学者的科研实习基地。与此同时,当天西南财大城乡统筹研究所、农村金融研究所、中国土地管理研究中心也在龙门山镇宝山村正式揭牌成立。

  为使农民论坛每年召开一届,彭州市正在筹备建设“中国农民论坛”永久会址。通过联合倡议,龙门山镇宝山村成为中国农民论坛的永久会址。

  流动课堂 推进基层工作

  不仅是产业牌,彭州将灾后重建和基层基础工作的组合拳同样打得漂亮。值得一提的是,彭州全面推行了“131N”村级治理新机制,即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和完善村委会、议事会、监事会三个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培育发展其他经济和社会组织,实现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这样的创造,不仅为灾后重建助飞添翼,也为其他地方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基层治理优秀范本。

  近来,彭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华强带着流动课堂,在小鱼洞、军乐等多个灾区一线镇掀起了干部村民“探讨学习基层基础工作方法”的高潮。大家再一次重温了“131N”村级治理新机制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反复探讨,根据各村实际找到适合的方式方法。流动课堂真抓、真心、真用和抓坚持、抓议题、抓规范的“三真三抓”核心精神让大家受益匪浅。

  文化重建 让孩子享受一流教育

  在灾后彭州最大的教育援建项目——成都石室白马中学,孩子们集体绘制了感恩长卷,赠送给福建援建者,表达了白马学子心怀感恩、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成就梦想的决心,传达出“艰苦奉献、友爱感恩”的重建精神。

  在9月1日前,彭州一所所中小学相继落成投入使用,让孩子们走进了一流的学校,享受一流的教育。“这些学校的交付使用,让彭州教育软、硬件建设提前了30年!”据介绍,在灾后重建中,彭州各镇重建的中小学在美化家园的同时,也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条件。

  文化如水、沁人心灵。文化重建,深化了精神家园建设内涵,让物质家园建设充满了生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物质和精神“双家园”建设,已经成为彭州实现重建任务“三年目标两年基本完成”、加快建成“科学重建和经济振兴样板”目标的重要“法宝”!(消息来源:成都日报)

材料指导价四川省材料指导价福建省材料指导价
文章字数:4980
点击数:5486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