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08-02,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灾后重建的新型社区怎么管 “土办法”蕴藏大智慧

    前两天,某单位的代表团来到都江堰市向峨乡鹿池村安置点参观考察。看见代表团里有人吸烟,72岁的居民钟一芳戴上红袖套跟了上去,直到吸烟者拧灭烟头,扔进垃圾箱,钟一芳才放心地走开。    钟一芳是鹿池村当天的两名值勤人员之一。除了执勤人员,鹿池村安置点还设有保洁人员和巡逻队员,他们共同构成了该安置点的“物业管理”体系。    农村灾后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后,不少农民都告别了传统的分散居住方式,住进了漂亮整洁的集中安置点。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农村基层管理模式的转变,从 “村民自治”到“准物业管理”,在一年多的磨合期里,灾区各安置点发扬草根智慧,逐步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自管自治 义务护家园    去年6月,鹿池村安置点208户居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住进了可以和城里小区媲美的安置点。然而,搬进来不久,一些问题就暴露出来:杂物堆积、衣服乱晒,不少居民乱吐乱扔,新型社区变了味。    “从开始搬迁起,村两委就在动脑筋,如何管好社区,同时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鹿池村村主任胡会明说,但一些现实问题成了“拦路虎”:村里的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没有财力负担专业物管人员的工资。    社区怎么管,村民说了算。去年9月,村里召开“坝坝会”,一番热烈讨论下来,大家形成共识,按照“群众参与、自治自管、共建共享”的原则,由全体村民共同管理好新社区。    根据这一原则,村里组织了夜间巡逻队,每户居民出1人,每4人组成一组,由1名村组领导或年轻党员带班,通宵巡逻,保卫村民人身财产安全;以楼栋为单位,把社区划分为8个区域,每个楼栋选出一名楼栋长,安排该楼栋的居民对包干区域进行清扫;组织村里的老人组成执勤队,每天白天戴红袖套执勤,见到陌生人就问,看到乱扔乱吐就“逮”。    渐渐地,自觉讲卫生的村民越来越多,原先不理解的村民也自觉加入了维护社区卫生、安全的行列。“自己的家园自己爱护,这么好的楼房,这么好的绿化,不管好,自己都觉得不舒服。”胡会明乐呵呵地说。    聘请专人“准物业”各司其职    7月23日午后,密林深处的向峨乡莲月新村十分安静。绿树环绕的小区道路上,两名专职巡逻队员正在巡逻,看见记者进入,立刻盘问起来。    “我们专门聘请了6名巡逻队员和6名保洁人员,专职维护小区治安和环境。”莲月新村村支部副书记易昌术介绍,6名巡逻队员被分为3组,每组值班24小时;保洁人员也分为3组,对自己负责的片区负责。这12个人都是小区居民,他们的工资由村改资金支付。“我们也曾想过由村民 ‘自扫门前雪’,共同把小区管起来。”易昌术介绍,但试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行不通。    原来,莲月新村有510多户1300多个居民,社区大,人口多,但不少居民在外打工,家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小孩,“让大家轮流晚上执勤,老人们身体吃不消,让大伙儿自己分片打扫,有的楼栋根本派不出那么多人。”这样一来,村民形成了“等”“靠”的思想。在接连丢了两辆三轮车一辆摩托车之后,村两委意识到,不能这么下去。    于是,村里召开村民议事会,大家一致同意聘请专门人员,进行 “准物业管理”。“这样管起来以后,小区里道路干净了,草坪也更绿了,我们住得更舒心了。”莲月新村居民李富群说。    长远打算“土办法”要走更远    经过近一年的磨合,小区管理已逐渐走上正轨,但胡会明和易昌术想得更远。    “鹿池村的村民都是义务参与执勤和保洁,没有任何报酬,如何长久地保持村民的积极性?”胡会明说,社区管理办法实施一段时间以后,部分村民出现了懈怠,晚上巡逻甚至“忘了”出勤。    一方面,村上加强与村民的沟通,告诉村民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发现也需要一些奖励措施。”胡会明说。    今年,由都江堰市民政局设立的社工站落户鹿池村,对参与社区管理的村民进行评分,累积到一定分值的村民可以领取爱心券,在爱心超市换到大米、衣服等物品。    易昌术的烦恼和胡会明不一样。“社区准备修道围墙,两个主要的出口需新修大门,这笔钱还不知道从何而来。”更让易昌术担心的是,村改资金有限,用这笔资金支付物管人员工资不是长远之计。“等大门修好后,我们将尝试对村民象征性地收取一定的车位费,今后收取物管费也在考虑之中。”(消息来源:四川日报)

建材价格信息四川省建材价格信息四川省建材价格信息
文章字数:2217
点击数:545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