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整体推进城乡环境面貌一新
主持人:2010年,眉山城乡环境治理取得了哪些成效? 嘉宾:2010年是眉山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治理成效和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眉山主要从六个方面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2010年6月至8月集中开展了 “除陋习、树新风、治三乱”行动,并在区县和中心城区开展为期一月的“回头看、强意识、促整改”工作,推进环境治理常态化。建立市治理办负责指导示范县城 (青神县城),10个市级部门联系指导10个示范乡镇建设活动机制,实施城乡环境治理“111示范工程”,即1个示范县城、10个示范乡镇、100个示范村庄建设。抓城乡风貌塑造建设,打造眉山城区湖滨路、红星路、纱彀巷南段3条风貌塑造示范街,指导各区县完成了7条风貌塑造示范街道的打造,洪雅县柳江古镇风貌塑造实例、仁寿县文宫镇龙兴村村庄规划方案获全省三等奖。 市财政共安排498万元用于中心城区环卫设施配置,区县投入2000多万元新购置了一批垃圾清扫设施设备。从2010年12月3日起,坚持“城乡统筹,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组织城乡接合部专项治理,效果明显。 主持人:当前治理工作理念及思路是什么? 嘉宾:这项工作是深受百姓拥护的民生工程,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创一流、出经验”的基本要求,突出重点,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文明卫生”创建活动、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等相结合,确保环境整治取得实效。坚持以眉山城区和5个县城为重点、突破场镇环境整治难点、打造沿路沿河亮点,反对走过场,杜绝面子工程。 主持人:如何将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嘉宾:我们提出了五句话,即“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通力配合,统筹推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加强督查,严格问责;强化投入,完善奖惩。”眉山将继续坚持并严格实施“一次提醒、二次曝光、三次问责”制度、暗访提醒曝光及问责制度、区县交叉暗访制度、“门前双五包”、“十佳、十差”乡镇考评等制度,确保全市环境治理扎实有力推进。 市、区县将城乡环境整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每季度进行一次 “十佳”、“十差”乡镇评比,去年共评出了“十佳”乡镇30个(次),对每个乡镇用以奖代补方式奖励5万元,专项用于乡镇环境设施建设。(消息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