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需多层次规划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呈粗放型排放,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未经处理的污水很容易渗透到地下或进入地表水,造成地下水、地表水的严重污染。江苏金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小东认为,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我国农村地区污水治理有四方面不足:一是对治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标准化建设和规划不到位;三是投资和运行维护经费短缺;四是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技术人员。   他认为,首先要制定并完善各层次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加强市、区规划建设系统、各类专项项目规划与乡镇、村的有机衔接,分类明确各区域各村的治理模式和排放标准。但前提是要明确主体牵头部门,合理规划统筹考虑。   在制定规划时,按照“投资省、周期短、运行快、效果好”的要求,充分考虑各村的生态敏感度、环境容量、自净化能力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对保留的村庄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把集中和分散的村庄区别开,将多种技术结合到设计中,因地制宜确定排放标准,科学选择效率优先、经济实用、维护便利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规划的同时可制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运行维护等各环节工作要求,规范工作标准和操作程序,确保建设绩效和工作进度。   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级部门尤其是基层部门必须在意识上有所改变,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只重项目建设向建管并重转变。在属地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个层面的责任范围特别是村级层面的责任边界和内容,理顺各个主管部门相关职能职责。   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应选择有资质、有技术、有业绩的专业公司,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现场勘查、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以及投运维护,一站式解决。同时也可聘请专业监理公司,监管工程全过程。特别对村镇一级实施项目,由于经办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尤其要强化监督。   另外要加强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建设、运行、监督等方面的合作,完善项目责任制与考评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绩效纳入地方政府考评。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技术力量投入与技术队伍建设,增加各种教育培训机会,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建立并完善村级组织专管员制度,提高村民的治理设施养护能力,确保治理设施维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政府应建立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司管理”的资金筹措及公司化运作的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财政投入力度,尤其是经济困难地区,有效整合新农村建设的各类资金。同时可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处理有偿化制度,出台税收、信贷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后期的运行维护管理上,也应出台相应的财政补助政策,可实行“以奖代补”或“以奖代拨”政策。也可参考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运营管理,或引入PPP模式,建立第三方负责的专业化服务体系。   江苏常熟市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引进社会投资,首推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PPP模式,一体化负责融资、设计建设和运营维护,将在3年内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常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和完好率分别达到98%和95%。浙江余姚市也是通过PPP模式,将原有城区污水处理厂站和农村分散式污水终端处理设施对接,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   所以说,引进PPP模式,与当地上市企业及专业公司合作,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进行打包,对于政府发展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减缓政府财政压力、改善经营体制、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升级等都是有益的。   当然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如要发挥长期功效,管护工作极其重要,应当落实配套资金,培养专业人才,结合农村实际完善养护机制,在机构设置、投入机制、工作措施、舆论引导、政策保障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办法。   政府及相关专业公司可以与各专业院校合作,搭建一个培训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专业院校也可同时为村镇实施项目的经办人、专管员等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及普及,务求岗岗皆熟知。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宣传工具和活动载体,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舆论引导,使当地行业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典型示范,让更多的人直观了解到治污工程效果并配合支持治污工作。同时要强化村民参与制度,在治理项目的各个阶段,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管理权,鼓励村民积极投身项目建设与维护,调动村民的主体意识与积极性。 工程造价期刊浙江省工程造价期刊江苏省工程造价期刊
文章字数:2126
点击数:5270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