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31,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中国光伏企业面临危机根源众说纷纭

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一旦倾销证据确凿,将可能采取贸易保护条款对中国产品征收9个月临时反倾销税。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是中国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300亿元。我们很多企业面临着不仅是亏损,而且可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对此,多位中经博主撰文表达了看法,大多数专家认为中国光伏企业不应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应积极提升光伏产业的技术含量和调整经营策略,把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    财经评论人叶檀认为,光伏行业是三来一补的低端外贸模式的翻版,虽然隶属高科技的新能源领域,实际上却是高科技领域的劳力出售者。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三头在外”:一是光伏电池的生产设备主要从国外进口;二是晶体硅材料主要从国外进口;三是生产的光伏电池产品主要出口国外。最好的企业是工艺设施好于其他企业,欠缺开发核心技术的能力,换一句话说,我们在高科技行业,仍在为国外打制造业的工。    叶檀同时表示,与邻为壑起不到削减产能的效果,重商主义从来都会恶化经济,而在贸易战中的赢家,一定是掌握技术优势,拥有通畅的商业渠道的经济体。弱国无外交,弱势的经济体如果在国境内外存在重重壁垒,最重要的是拆除壁垒,从自己的围墙之内开始。    财经评论人周俊生表示,中国光伏电池产业的产品有相当部分面向国际市场,在前几年全球经济泡沫泛滥的时候,光伏出口产品成为我国在国际市场赚取外汇的一个重要领域,但在这几年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却成为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首要打击对象。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内需市场的不振,这也造成了光伏生产企业将市场开拓重点放在国外的情况。中国的很多行业对外部市场产生了过度的依赖,这也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动辄在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之下遭遇重大损失。因此,中国光伏生产企业应该将市场开拓重点转移到国内,这既可让企业得到持续经营的机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拉动内需目标的实现。    财经评论人郭夏表示,如何拯救中国光伏产业,是我国发展新兴产业遇到的一个十分严峻的新生经济课题。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会受到原有利益集团和经济体制的排斥和阻碍。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电力同样不会一帆风顺。中国与欧美之间的光伏贸易大战把中国光伏产业和中国光伏市场问题变成了一个全球瞩目的财经焦点。危在旦夕的中国光伏产业呼唤电力经济改革和能源体制改革。只有加速启动国内新能源电力市场,才能让中国的光伏产业和风电产业等新能源产业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财经评论人于斌(博客)分析称,2008年,我国前十位最大的光伏企业产能占全球的30%,随后迅速上升,2010年占50%,2012年占63%。我国俨然成了光伏产业大国,可是两头在外,两头都受制于人。设备在外和产品销售在外。我国不掌握核心技术,机器设备需要向欧美企业购置,欧美国家通过生产设备实现再工业化。产品销售市场也在国外,中国人讲究实惠,几乎不使用光伏产品,都指望欧美人使用。2010年96%的产品出口,2011年88%的产品出口。主要出口到欧美市场,尤其是欧洲。光伏产业的市场主导权完全掌握在欧美人的手中,欧美市场的一点风吹草动,就足以让中国企业大打喷嚏。

建材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1506
点击数:4027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