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31,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20年,我们将碎玻璃拼成大事业

1992年的上海,生机勃勃,似乎到处是机遇。这一年,王清华身上只带着借来的几千块钱,从安徽阜阳老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了他艰难的创业之路。每天骑着自行车,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转悠,是刚到上海的王清华每天的固定动作。一段时间后,王清华发现一些做废品回收的,只关注大宗的、价值高的废品,如废钢铁、废塑料等,而市场中的大量碎玻璃几乎无人问津,以至许多厂家、居民不但不收钱,有的还倒贴钱让人收购。碎玻璃分量重、易装卸、易保管,关键要找到销路。恰好当地有个玻璃厂收购碎玻璃,经过协商,厂家就把经营权交给了王清华。他捕捉到了这一商机,开始将业务转为专收碎玻璃。1993年一年,王清华赚了5万块钱,成为了他创业的第一桶金,这给了他以后20年做再生资源很大的信心。    几年下来,王清华的资本迅速增加,并且一步步扩大经营内容和范围,增加回收网点,继而又陆续盘下了几处临河码头,用于堆放碎玻璃。市场做大了,遇到的问题也就更多了,随着行业被逐渐认知,碎玻璃从大家避之不及,到后来纷纷抢着收购。结果是无序的竞争,同行间相互压价。王清华逐渐地意识到,要解决行业混乱的状态,必须使自己的企业做强,使企业有话语权。而企业做强的重要条件是规模要做大。“这个行业点多面广,后期加工也比较复杂,回收以后还要清理、分拣、清洗、加工,要8个流程,直到销售给厂家,而源头在网点收购,所以收购不上来,收购渠道少,就不会有规模也做不下去。”王清华说。    靠着自己的信誉和号召力,王清华吸收了一大批忠实跟随他的从业者,编织起了一个近万人的收购网络。他将散处各地的回收网点统一重新布局,每个网点责任到人,并严格划定经营范围,禁止跨地区营业。并同用货厂家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形成了互惠互赢的良好局面。经过多年运作,上海燕龙基废品回收有限公司营业网点数量增长很快,其中,上海市295个、共享建材汇 www.gxjch.com江苏造价信息省210个、浙江省236个、安徽省126个,并在福建、江西、湖北继续扩大固定网点,逐步奠定了废玻璃回收企业的龙头地位。    2005年,循环经济成为当年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热词。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循环经济政策的陆续出台,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路径逐渐变宽。201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确定上海市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示范基地等15个园区,成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燕龙基也因此得到国家1.13亿元的资金支持用于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王清华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到,“现在燕龙基公司除了在上海拥有4个占地约50亩的堆货码头外,还准备和江苏造价信息某大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松江码头占地108亩的废品分拣场,相应配套汽车、铲车、吊车、船舶等设备。另外,上海市政府让我们试点,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比如说:白玻璃、绿玻璃、专业的玻璃分开,到时间我们再派车去拉,上海市准备给我们1800个小区作为试点。”    王清华的汽车后座上放着一本《中国创投20年》,从马云的阿里巴巴到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创投走过了不平凡的20年。如果说中国创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的话,那么,再生资源产业这个古老的行当,则正在经历从弱到强的过程。    回望20年,王清华是这一过程的亲历者,也是受益者。

文章字数:1490
点击数:390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