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30,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银行试水以房养老 门槛太高难获购房者认同

    当下在国外盛行的“以房养老”模式,近日终于在国内有了雏形。一家股份制银行开始尝试推行以房养老“倒按揭”模式,目前已在国内个别城市开始试点。不过记者采访发现,这一模式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市民认同。    “按揭养老”门槛不低    近日,记者拨通该银行的客服电话咨询“按揭养老”事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行从今年10月份开始,已在一些城市陆续推出中老年人专属借记卡“信福年华”,凡年满55周岁的中老年人或年满18岁的法定赡养人以房产作为抵押,只要办理了这种卡,就可以房产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养老。    根据专业人士介绍,“养老按揭”贷款业务是房屋产权拥有者把房屋抵押给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借款人的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值以及预计房主去世时房产价值等多项因素后,每月给房主发放贷款用于养老。等房主去世后,金融机构将抵押的房产出售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归抵押权人所有。    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说,贷款金额主要依据所抵押房产的价值和合理养老资金来确定,累计贷款额最高不超过所抵押住房评估值的60%,且每月支付的养老金不超过2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利率按照央行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或上浮执行。养老贷款按月分期发放。    据悉借款人只能是养老人本人或养老人的法定赡养人。为控制风险,银行要求申请养老按揭的老人最好有两套或以上的住房,且抵押给银行房产不能是其唯一的自住房;如果老人只有一套房子,那么其赡养人必须要有自有住房,且老人和其法定赡养人将成为养老按揭共同借款人。    同时该行有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虽然外地已有城市开始试点该业务,但目前我市各网点还未接到推出此项业务的通知。    多数市民不认同这一养老模式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市民并不认同这一养老模式。“不划算!”50岁出头的市民赵先生认为,自己肯定不会考虑这样的养老模式。    市民赵先生算了一笔账:假设老人自己有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产,根据银行的“倒按揭”业务,房产最多只能获得60万元的贷款,以最长10年期限为例,平均每个月可得5000元的养老金。如果老人选择出售这套房产,实际获得的房款肯定高于60万元。如果将房子出租,在拥有房屋产权的同时,每月也能获得最少1000多元的房租收入。    “申请‘按揭养老’还要支付一定利息,实际拿到手的钱可能更少。”市民江女士也认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拥有自己的房产,有房的老年人都难以接受将房子抵押给银行,再说,拥有两套房产的老人似乎也不需要用这一方式养老。    70年产权被视为“倒按揭”最大障碍    昨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我市几家银行相关人士,他们普遍认为,这样的养老模式要想推广还存在一些障碍。    一家国有银行省分行的相关人士说,“以房养老”在欧美国家已经推行了几十年,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也在积极探讨试行,但真正成功的却很少,除了传统养老观念难以改变,主要还是因为政策缺失。    房屋产权被金融界普遍认为是“倒按揭”的最大障碍。我国目前住宅土地使用权期限70年,如果购房者花二三十年时间还清房贷,等到退休后再申请“倒按揭”,那金融机构对房地产所拥有年限权益已所剩无几。另外,一旦房子需要拆迁,“倒按揭”就可能成为无本之木。    另一位银行业人士说,金融机构一般不太愿意推出“倒按揭”项目,因为其中隐藏诸多风险。正常的房地产按揭是银行用存在风险的房产(价值随市场发生变化)换来稳定的现金流,而“倒按揭”则是银行用稳定的现金流换取风险较大的房产。而且操作“倒按揭”手续十分复杂,其中涉及到房地产评估、利率的不稳定、人的寿命预期、房价波动造成抵押资产的变化、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动等许多难题。一旦出现不稳定状况就有可能发生违约现象,到时金融机构很难收场。这也是这项业务门槛较高主要原因。但门槛高了,反过来又增加了新业务的推广难度。    该银行人士认为,欧美国家之所以流行“倒按揭”,与他们高额遗产税有很大关系。以美国为例,子女要继承包括房产在内的遗产,须缴纳60%—80%的遗产税,这就使许多老年人从经济角度选择将房产“倒按揭”,子女对此也少有异议。

材料价
文章字数:2124
点击数:388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