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30,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谁来拯救中国水泥?

    中国水泥产量已经占了全球一半以上,今年更是将达21亿吨,打上严重中国制造烙印的水泥,俨然又是一个“世界第一”。然而,如今中国钢铁企业亏损率已经超过25%,继钢铁过剩钢铁企业亏损之后,中国水泥企业的前景又将如何。    水泥产能过剩,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2008年之前就已经凸显。当时,中国经济发展超前的沿海地区,发展速度开始放缓,对固定资产投入(例如基建、铁路、公路等的新建项目)减少,水泥需求开始下滑。这一需求端的变化,立即在水泥行业发生了化学反应,就是业内谓之“浙江现象”。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笔者,“浙江现象”的时候1吨水泥的利润能在2-5元之间,水泥企业的老板都觉得很知足了。可想而知,当地的水泥企业经过了怎样的大洗盘,当然也就有很多企业倒下了。    面对如此过剩,谁又拯救了“浙江”水泥企业?在水泥行业众所周知,随着中国建材的强势介入,扭转了“浙江”甚至整个华南水泥行业的颓势。    在浙江水泥企业大幅亏损之际,2007年9月5日中国建材“南方水泥”在上海注册成立,运营总部设在浙江杭州。随后,南方水泥利用自身资金优势,大力整合浙江、江西、湖南、江苏、广西、上海以及安徽等省市的水泥企业,先后兼并重组了近200家水泥企业。从而,南方水泥掌控了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水泥市场的话语权。    加之近年来国家4万亿投资基建,南方地区水泥需求的增长速度虽然不及中西部地区,不过整体需求依然延续了一贯的势头。在需求端,市场对水泥的需求量仍然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中国建材旗下南方水泥凭着自身的资源优势,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水泥扩张之路,那就是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在南方水泥收购了大部分南方地区中小水泥企业之后,整个南方水泥市场就剩下海螺水泥、华润水泥、塔牌集团等水泥巨头与其分享市场话语权。经过几番谈判与尝试,水泥行业一种创新的规范就应运而生了,那就是今天我们谓之的“区域协同”。    “区域协同”始于浙江,就是从南方水泥整合了当地市场之后,与当地各大龙头企业通过对市场的划分,对市场水泥总产量进行一定的调节,使水泥产出与需求之间保持一定时间的平衡,从而稳定水泥价格,让水泥企业能在这种规范下获益。    那么,如今整个中国水泥市场正面临着较之当年“浙江现象”有过之而不及的产能过剩问题,谁又能解救今日中国水泥行业的困境?我们来认真的审视一下当前中国水泥产能过剩现状,与当时的浙江现象有何不同之处。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结算造价信息直辖市结算造价信息湖南省结算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1332
点击数:378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