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9,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刘强东的朴素管理

在一个电子商务凶猛、互联网第三次浪潮来袭的年代,拿到众多资本大鳄的“傻钱”并非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儿。但是,像京东商城那样,一轮融资金额可以达到15亿美金(今年4月1日正式公布,其中11亿美元已到账),一举创下中国互联网史上迄今为止单笔金额最大的融资记录,就不得不令人侧目了。  创造这一“奇迹”的,乃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  刘强东,37岁。这个激进、冒险的家伙,创立真正意义上的京东商城,不过才8年。但是,8年过后,京东商城的销售额,已占据中国自主式B2C电子商务销售额的1/3——2010年,京东的销售额为102亿元。  你有没有从他身上看到当年“黄光裕的影子”?没错。他和他的京东商城,如今正被国美、苏宁视为主要对手之一。可以这么说,刘是把当年国美电器狂飙突进的做法换了个战场,但效果是差不多的,比如:低价——还有什么比这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呢?  不过,与充当家电“价格屠夫”的黄光裕不可同日而语,刘强东并非霸气外露之人,他甚至憨厚到略微有些木讷。他的谈吐功夫也只能说一般,远不能跟马云那样的天生演讲家相媲美,再精彩的桥段,到了他嘴里,也成了平铺直叙的“流水账”。  但这些,并未掩盖住他截至目前的“辉煌”。如果说他是个“电商猛人”,那么,他也可能是那种“大智若愚”、缺乏个性的猛人。谁说猛人一定又要个性十足呢?  刘强东如今津津乐道于他的2012年下半年盈利计划,以及2013年上半年的赴美上市计划——谈论那些或许还早。我们不妨先看看他的前传。  虽然体现方式有些极端,但本质上,刘强东的经营和管理智慧,其实朴素而经典。  “有心人”  不能不说,当年“混迹”于中关村的那段经历,让“敏而好学”的刘强东耳濡目染了很多东西。最关键的是,他能观察、能思考、能打破常规、敢赌。而他从中领悟到的那些思路及技巧,日后也成为京东商城异军突起的支撑力之一。  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实在跟这个雅号相距甚远。宰客频繁、水货泛滥、诚信缺失……但在早期却是当之无愧的“流金之地”,让这里一度成为“冒险者的天堂”。当然,这里更是草根商业智慧的汇聚地。刘强东在这里汲取到的,恰恰是商学院课堂上无法学到的朴素经营智慧。  1998年3月,从一家外企辞职的刘强东,开始连续两个月天天光顾中关村——他怀揣着12000块钱准备创业(据说还瞒着女友和家人)。当然,他并不打算买东西,他只是留心观察,偶尔也会认真问上几句。  这个“有心人”,终于发现了“中关村的秘密”。“秘密其实很简单。通过这一两个月观察、询问,我看到他们大部分都是在‘炒货’。你看他们好像什么东西都卖、什么都有,但80%的货,并不是现货。”  为什么他如此断言呢?很简单。一般顾客去询问有没有譬如电脑、鼠标之类,店主一定说有,然后,派一个小伙子去拿货。大家自然而然地以为小伙子去库房了,一开始刘强东也这么以为。但后来他发现:不是!那个小伙子十有八九去其它柜台找货去了,按照他们的行话,这叫“临时炒货”。  就算炒货,又能怎样呢?不能怎样,只不过一般顾客要等10分钟以上。刘强东发现的商机,正跟这个“10分钟”有关。“一般要等10分钟,有时候还要等20分钟。在等的时候,我发现30%~40%的客户有事了,不等了。”于是,这个店主就白白流失了一个买主。那么,有没有方法解决让客户等上10分钟的难题呢?  当然有。刘强东去批发市场买了几十款产品来,然后去柜台发货。“我当时是炒了20个不同型号的刻录机,价格跟别人去批发一样。每个刻录机在海龙都找了24个柜台,每个柜台放上一个。给柜台放货,柜台很高兴,因为很多柜台拿不到现货,更何况不要任何条件。然后我就派个小伙子在海龙,保证任何一个柜台要刻录机,都是两分钟之内送到。”单单这个“两分钟送到”,就让很多柜台心动了,但精明的刘强东,还是给双方都设定了条件。他在给柜台留名片时,就说清楚:你卖我的刻录机,价格可能比别人贵一块钱,但如果我2分钟送不到,我赔你10块钱。店主一般想都不想就会答应下来。  就凭这个“灵机一动”的商机,那年的6月18日,刘强东的“京东多媒体”公司,正式在中关村开业了。  他有没有给店主赔过10块钱?据说赔过,还不算少。但是,他做的可不是亏本买卖。越来越多的店铺开始跟他合作,他的议价能力也越来越强。这时候,他已经不甘心再跟别人一样的价格去批发商那里拿货了。“80%都是我卖掉的,你不跟我合作没有意义。”他说的没错,其实,短短两年内,京东就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光磁产品代理商。  到了年底,一算账,他居然净赚30多万——那在当年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这还没完。到2001年,他居然能轻松赚到1000多万(销售额6000多万)。一般人到了这份上,可能会比较知足了,但刘强东不。他又开始去国美电器转悠了。  “2001年尝试做零售、开连锁店,我们去大量的学习。”刘强东说,自己当时去转国美、转苏宁、转沃尔玛,“看他们怎么设计灯光,看大量的数据,书都是看关于日本零售方面的书。”  为什么会做这个决定呢?他发现,尽管卖光磁产品让自己大赚,但利润却越来越薄。这个“有心人”不由得担忧:如此下去,好日子不会持续太久。这一点,从当年UT斯达康的例证中,也可反证。依靠小灵通一款产品声名鹊起、大赚特赚的UT,没能在最红火的日子里及时为小灵通布下接续产品,导致其最终没落。显然,刘强东在早期即意识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一点套用在创业中,就是能够把握市场,及早转型。  当时,他想复制国美模式,产品则更多元化,“不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  尽管,他最终没能模仿到黄光裕携国美电器的那种纵横捭阖、快速扩张的模式——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他们才开了12家店。但因为突如其来的“非典”,却意外成就了后来的“京东传奇”。  决断能有多彻底  刘强东的“国美式”转型,其实并没有带给他滚滚财源。他回忆说:在2004年前后,一年闭着眼也能赚上千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那年,他赚到的钱是几百万。12家店、几百万,跟一家店、上千万相比,性价比是稍微低了些。  不过,在那之前,他和亿万中国人一样,遭遇了“非典”。无论如何,他不能为了赚钱而让员工染病。“我的任何员工因为工作感染非典,我认为是我一生的耻辱,这公司一生都是耻辱和失败的”。但是,他心里急啊,每天一睁眼,12家店面,光租金、员工工资和库存,就要干赔掉几十万。怎么办?  无奈何,他和当时的很多公司一样,几乎找遍了所有网上的论坛,去发帖子。“发的内容,就说我是什么公司,我卖的是什么货,底下留个账号,如果你想买,请把钱汇到下面的账号,我给你发货”。但这不管用,帖子根本没人理,更有甚者,还留言来句“死骗子”!  到了非典快结束时,对互联网几乎一无所知的刘强东(据说他当时没上过当当、卓越,甚至没听说过8848,他跟互联网几乎惟一的接触只有QQ),天天泡在雅虎上搜,才找到一个国内当时光磁产品最大的论坛。  让他惊诧的是,他刚试探性地把帖子发上去,立马就有人回复。回复的人,居然是这个论坛的创办人,混迹于这个论坛的网友,几乎都对他很熟悉。“他说京东我知道,这是惟一一个我在中关村买了3年光盘没有买到假货的公司。就是因为这一句话,当天我们就达成6笔交易。”  尝到“甜头”的刘强东,自此开始对网上销售发生了兴趣。当时,不少网民也劝他:老刘,干脆开家网店吧!你建一家网上商城,我们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也方便啊。

工程材料信息直辖市工程材料信息北京市工程材料信息
文章字数:3758
点击数:3388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