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9,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水泥业调结构腾出先进产能空间

  “762家水泥企业,1.07亿吨落后产能”。在这次工信部淘汰落后的黑名单上,水泥行业又一次成为焦点。近年来,水泥行业已经累计淘汰了数亿吨落后产能,新型干法工艺的势力日益强大。    然而,时至今日,全国统计在册的水泥行业落后产能仍然有5亿吨之多。在资源消耗、能耗、排放等各项指标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缘何近10年不能将落后产能赶出市场?对于水泥行业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中心任务而言,全行业一刀切“对付”产能过剩的政策是否合理?各地边淘汰落后边抑制新型干法工艺的做法是否值得商榷?    有专家指出,一定程度的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对于水泥行业而言,结构调整才是重中之重。同时,抑制产能过剩不能抑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更不应"一刀切"地限制所有新建项目,而应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配套政策调控和局部限制等手段,科学地促进产业升级。    水泥产能局部过剩怎么解决    市场对新型干法工艺的需求有较大空间,但应注意产能局部过剩问题。    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还是产业界内部,对淘汰落后的态度异常坚定。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38号文)规定,从2009年开始的3年内,水泥行业必须彻底淘汰落后产能。那么,从2012年开始,供给水泥市场需求的企业应该全部采取新型干法工艺。    而根据水泥协会高级顾问高长明的估算,市场对新型干法的需求具有较大的空间。行业统计显示,2000~2008年间,我国水泥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1.2%;2009年,增幅更是达到了25.4%。    高长明分析说,在我国基础建设投资、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拉动下,如果今后每年水泥使用量增长持续在8%左右,以此类推,到2012年,我国水泥需求量将增加到20.6亿吨,对应需要约27.5亿吨产能。而在2015年后,这一增长的趋势才开始回落,预计到2020年为15亿吨左右。    而无论是2012年需求量达到20.6亿吨还是2015年需求量达到20亿吨,今后,水泥消费量都将由新型干法生产线提供。    记者了解到,去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为12亿吨。因此,到2012年新型干法产量还需增加8亿吨左右。为保证达到这个产量,需增加约10.7亿吨的产能。扣除目前在建的147条生产线,仍需增加400~450条生产线。对此,专家的观点是,从全局和长远情况看,水泥新型干法产能本身并不过剩。    但由于水泥市场是地区性市场,各地发展情况差别较大。从表1可看到,2008年,浙江省、河南省等地新型干法产量比例已达95%以上,人均产量也较高;山西省、湖南省和四川省等地的比例都在50%以下,人均产量较少。    而一些迹象表明,在人均水泥产量和新型干法比例较高的少数省市已出现新型干法产量过剩问题;在水泥价格高和需求量大的少数省甚至出现了盲目建设新型干法生产线现象,即将产生产能过剩现象,进一步加剧已经为害多年的水泥业低价竞争。    "总重不高,局部肥胖",怎么办?有业界人士认为,要解决水泥产能局部过剩问题,就要遵循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在充分依靠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基础上,再由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进行干预。    在市场机制下,水泥企业在扩张时必然要进行深入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并选择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风险。而这正是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和解决水泥产能过剩的根本办法。    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通过金融、税收等政策进行调控,依据环保、资源、土地、能源、质量、市场准入和反对垄断等法律法规进行监管,通过发布正确信息等方法进行引导。这是解决水泥产能过剩的必要手段,也是38号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水泥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中所确定的主要工作内容。    落后产能怎样被彻底打败?    落后产能"生命力"顽强,新型干法工艺竞争力增强需要市场政府齐发力。    对于新型干法水泥而言,长期以来,他们在市场上最大的"敌人"就是目前规模仍超过5亿吨的落后水泥产能。而正是这部分负隅顽抗的落后生产工艺,让水泥行业长期背负高耗能、高污染的恶名。    业内专家指出,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进步。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由2001年的14%提高到2008年的62%,再提高到2009年的73%。从表2数据可以得出,近几年我国水泥总量的增长和结构调整,主要依靠新型干法的迅速发展。而落后方法产能的淘汰量并不大。2001年,水泥落后方法产量约5.7亿吨,2008年约5.3亿吨,8年间只下降了0.4亿吨。可见,落后水泥生产方法的"生命力"顽强,淘汰任务十分艰巨。要想在3年内彻底淘汰落后方法产能,必须采取正确方针和得力措施。    当前水泥行业的首要任务,应当是调整结构。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认为,水泥工业结构通常是指技术结构,调整结构就是用先进的新型干法淘汰以立窑为主的落后生产方法。调整结构的办法,与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办法一样,都应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要有政府的干预。要科学发展新型干法,用足够数量的新型干法水泥通过市场竞争把落后方法生产的水泥挤出市场,同时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淘汰立窑,以及其他落后生产方法的企业。    而不少业内专家对于边淘汰落后产能但同时"抑制"新型干法水泥产能的政策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水泥产能只是局部过剩,而大部分地区并不存在新型干法产能过剩的问题,尤其是落后产能比重较大的地区。如果对各地区、企业、所有项目都施行同一措施,或许能暂时抑制产能增长,但对于落后产能淘汰和产业升级所产生的影响则值得思考。    而记者在调查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历程时发现,在大跃进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及上世纪80年代末3次国民经济大调整中,当时较为先进的水泥生产项目建设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结果造成了我国立窑独大的怪异现象;尤其是上世纪末"3年不上建材项目"的政策,严重抑制了新型干法的推广,使极其落后的立窑工艺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得享百年遐龄。    一些业内人士很担心历史的重演。王燕谋认为,目前各地情况有很大差别,在抑制产能过剩中如果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可能会压制新型干法工艺的发展,阻碍大型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而在实际上"保护"了立窑等落后生产企业,致使3年内彻底淘汰落后产能难以实现。    "当前水泥行业的主要任务应是科学发展新型干法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方法,以及解决局部地区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对此,王燕谋建议,要在38号文的框架内迅速采取补充措施: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如出台行业准入的法规,尽快做好项目清理,加速大型水泥企业的项目核准进程和立即建立全国性和地区性信息发布制度等。

工程造价信息浙江省工程造价信息湖南省工程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2930
点击数:308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