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钛材加工产业状况分析
1、钛工业大国,但还不是钛工业强国.。 2008年我国海绵钛产量居世界第一,为49632吨,同比增长9.8%,占世界产量的30%左右;2008年钛材加工产量为27737吨,同比增长17.3%,占世界产量的21.4%。钛材中产品在我国已可自由生产,但是仍不具有高端领域的生产能力。 2、我国钛材加工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域: 宝钛、西北院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占全国产量45-50%,代表我国钛材加工业最高水平。 宝钢特钢、南宝色为代表的长江中下地区,地理位置接近下需求,产量占全国20%。 以抚顺钛钢、沈阳有色加工、沈阳有色研究院为主体的沈阳地区,产量占全国30%以上。 3、我国钛材加工产业链是“3+2”的格局除了三大钛材加工区域,还有两大上下产业链分布: 其一为以遵义钛业为主的海绵钛生产企业。遵义钛厂目前产能1.4万吨,产品已达到国际级水平,另有2万吨在建项目。 其二为以台资企业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用加工企业。该区域没有海绵钛和钛材加工企业,而更多接近下应用,生产以钛材为原料的球具、眼镜架等用消费类商品。 4、目前我国钛材加工业产能严重过剩 08年我国海绵钛的产能为71000吨,钛铸锭产能为64000吨。 目前我国尚有10万吨海绵钛在建产能(其中包括中铝公司与俄罗斯合作建设的共计4.5万吨的两期产能建设项目,攀钢的1.5万吨产能建设项目和云冶集团的1万吨产能建设项目)以及5万吨钛铸锭产能。
点击数:317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