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水泥等产业结束“保八” 多部门三治“过剩”
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业已经结束了“保八”的使命,如今开始面临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昨天,国家发改委再次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声讨”这一问题。这是近期以来,国家发改委第三次召开类似的新闻发布会,和往常一样,昨天的发布会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严控行业审批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表示,尽管目前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运行态势整体向好,但这些行业仍然存在着集约化程度低、自主创新能力弱、国际竞争力不强、产能利用率低等问题,而这也是我国大部分工业产业的“通病”。 熊必琳称,虽然国家不断呼吁淘汰落后产能,但目前来看,产能过剩有加剧趋势。 熊必琳说,最近大家注意到,温家宝总理在浙江等地调研时多次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今和今后我国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当前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我们有必要加深对基本国情、所处发展阶段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认识,进一步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坚决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对此,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加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项目审批管理,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 不影响产品价格 为了抑制产能,工信部已分别于11月21日和27日发布了《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水泥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引导平板玻璃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另据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透露,目前《平板玻璃行业的准入条件公告暂行管理办法》已经相关部门会签,近日将下发执行。此外,工信部今年3月启动的加快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指导意见的编制工作已经形成了初步意见,目前已送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水泥和平板玻璃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指导意见也在调研过程中。另外,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制定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三大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也正在抓紧制定。贾银松表示,对于一些国家鼓励的新兴产业,有新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国家在鼓励政策上将会有倾斜。 对抑制产能过剩可能会带来市场相关产品价格上涨的担忧。贾银松表示,“这个可能不成立。我们现在的产能主要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现在产能能够满足需求,在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大幅上升是不太可能的。”
点击数:2826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