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刘明:宏观调控出成效 发展方式须转变

宏观调控成绩显著   2009年,规模以上建材 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1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利润总额1500亿元,同比增长22.5%。水泥、平板玻璃产业运行良好。   (一)生产稳步增长   2009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完成增加值65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33%;下半年增速与上半年相比明显加快,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8~12月分别达到24.6%、24.4%、24.5%、24.9%、23.7%。   从产业看,与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的水泥、水泥制品等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快,对建材工业的拉动作用较大。水泥产业完成增加值1806亿元,同比增长14.10%;水泥制品产业完成增加值981亿元,同比增长19.85%。   2009年,全国水泥产量为16.5亿吨,同比增长17.86%;平板玻璃产量为5.77亿重量箱,同比下降2.33%,下降幅度逐步缩小;钢化、夹层和中空等深加工玻璃产量均实现了增长;陶瓷砖产量为68.7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86%;卫生陶瓷 产量达到1.58亿件,同比增长9.68%。此外,砖、水泥排水管、水泥压力管、水泥电杆和石膏板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速度均超过了20%。   (二)产品价格基本持平   2009年,建材产品出厂价格总体呈现相对趋稳的态势,前3个月持续下降,4月份后止跌回升,全年建材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了0.8%。其中,水泥出厂价格略有回升,12月份,全国水泥出厂价格每吨平均为280元,与38号文出台前的9月份相比上涨4元;平板玻璃出厂价格回升,12月份,全国平板玻璃价格每重量箱平均为79元,比9月份上涨了7.5元,已连续9个月持续回升。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   2009年,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5347亿元,同比增长48.4%,增速比1~9月回落2.3个百分点。   从地区看,2008年以来,东部地区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30%左右平稳波动;中部地区从下半年开始持续下滑,由前3个月的70%,降至2009年的54%;西部地区增长速度回落幅度较大,由前5个月的增长速度超过110%,降至2009年的64%。   从产业看,2009年,水泥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521亿元,同比增长57.7%,增速比1~9月回落3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54亿元,同比增长38.1%,增速与1~9月相比加快14个百分点,主要是文件出台后,一些项目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四)水泥产业节能增效显著,玻璃产业扭亏为盈   水泥:2009年,水泥产业利用工业废渣5亿多吨。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498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建成投产了余热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超过3316兆瓦。2009年节省标煤800多万吨,增效近70亿元。   平板玻璃:2009年,平板玻璃产量5.77亿重量箱,同比回落2.33%。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行业的回暖,对平板玻璃行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每重量箱平板玻璃平均价格上涨4.5元,玻璃产业出现了扭亏为盈的局面。   (五)出口下降   由于外需萎缩,2009年建材商品出口持续下降,累计出口151.50亿美元,同比下降16.01%。水泥及水泥熟料出口1561万吨,同比下降40%,出口金额6.9亿美元,同比下降37.5%。建筑深加工玻璃出口23亿美元,同比下降19.1%,其中平板玻璃出口5.1亿美元,同比下降19.1%。   (六)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1.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超过70%   2009年,建材工业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新进展。全国新投产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131条,新增熟料生产能力1.57亿吨(折合水泥生产能力2.1亿吨),日产4000吨以上规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占新增能力的80%左右。   2009年,全国水泥熟料产量10.79亿吨,比上年增长10.42%;其中新型干法熟料产量7.79亿吨,比上年增长26.05%;立窑等落后工艺熟料产量2.99亿吨,比上年下降16.52%。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达72.25%,比上年上升8.96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2.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2009年,规模以上水泥熟料生产企业3077家,比上年减少713家;水泥粉磨企业1846家,比上年增加312家,粉磨企业产能约占总量的1/3;水泥生产企业4923家,比上年减少401家。   2009年,全国年生产能力在300万吨以上水泥企业(集团)65家,水泥熟料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1.91%,产量集中度比上年提高了7.61个百分点。其中年生产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水泥企业(集团)20家,水泥熟料产量占全国总量的38.82%,比上年提高了7.14个百分点,并有2家企业水泥产能超过1亿吨,联合重组取得突破。   2009年,有6家平板玻璃企业产量超过3000万重量箱,占全国平板玻璃总产量的36.75%;5家企业(集团)玻璃纤维纱产量已占到全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的60%以上;8家企业(集团)石膏板产量已占到全国石膏板总产量的50%以上。   3.淘汰落后进展顺利   2009年,全国共关停水泥熟料生产能力9421万吨(折合水泥能力约1.2亿吨),其中关停立窑等落后熟料生产能力8359万吨,早期建设的缺乏竞争力的小型新型干法熟料生产能力1062万吨。   2009年,全国关停落后玻璃生产能力1986万重量箱;2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因市场过剩而关停,生产能力7467万重量箱。   4.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技术、装备及对外工程总承包已成为我国建材对外贸易的亮点。我国企业已经多次在外成功承包包括日产万吨级在内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日熔化900吨的浮法玻璃生产线,项目遍及新兴经济体和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已经能够向海外任何国家和地区出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泥成套技术装备,并承包全部工厂建设工程,已占国际市场份额的40%以上。   (七)产能过剩得到抑制   从目前情况看,国发[2009]38号文件的出台,对抑制水泥和平板玻璃产能过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地方投资主管部门对水泥项目不再核准,对玻璃项目不再备案,企业投资冲动得到了抑制。   水泥:2009年6月底统计在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418条,实际建成投产的只有131条。原地方核准拟建的147条生产线未开工建设。   平板玻璃:2009年在建的浮法玻璃生产线32条,当年投产19条,新增浮法玻璃生产能力7534万重量箱。   下一步发展需要把握的重点   针对水泥、平板玻璃产业的结构性、区域性过剩,水泥产业还有30%的立窑等落后产能,平板玻璃也还有近8000万重量箱格法平拉等落后产能的特点,下一步在贯彻落实38号文件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和制止部分地区因项目投资过于集中,造成产需失衡、投资浪费的问题,更要继续坚持淘汰落后,支持与鼓励企业联合重组,加速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围绕以下重点开展工作:   (一)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节能减排增效   围绕2020年我国政府承诺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把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建材工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   水泥产业下一步要加快推进余热发电、协同处置有毒有害工业废弃物、城镇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及水泥生产环节的节能技改等;加快推进产业链延伸,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制品等水泥深加工业。鼓励建筑垃圾的消纳和减少生产环节CO2的排放。   平板玻璃产业要大力推进余热发电、纯氧燃烧技术的应用;延伸玻璃产业链,提高深加工率,生产满足光伏产业、建筑节能需求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重点发展优质浮法特殊品种。   (二)重点抓好结构调整,向新型工业化转变   水泥、平板玻璃等原材料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按照“总量控制、合理布局、淘汰落后、发展先进”的原则进行,要加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的力度。坚决按照3年内彻底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实现水泥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   进一步提高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和优质浮法玻璃比重,提高水泥和平板玻璃企业生产集中度。   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品向低消耗、无污染、节能型、高性能、多功能、高附加值的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水泥、平板玻璃产业向新型工业化转变。   (三)加大联合重组力度,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   鼓励各种形式的企业间并购重组,提高行业生产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   实施扶优扶强政策,鼓励并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强、资本实力雄厚的大型优势企业或企业集团实施行业整合战略,争取形成若干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跨国集团,在“走出去”上有新突破。

建材预算价
文章字数:3768
点击数:2739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