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广西区政策法规数据库,作者:

广西生态农业“152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1997年10月全区生态农业恭城现场会议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9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桂发[1998]9号)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2002年以前建设100个生态村、50个生态乡和20个生态县(以下简称“152示范工程”)。为了抓好这个项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的决策,以恭城瑶族自治县创造的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为样板,大力推广“恭城模式”的经验,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一中心,通过实施“152示范工程”,以点带面,使我区的农村能源及生态农业建设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为实现农村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通过5年(1998年一2002年)的实施,各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的生态农业建设形成一定的规模,初步建立起相互协调的供能、用能体系,粮食总产、人均有粮、森林覆盖率、人均出栏生猪、人均产果、农民人均纯收入等要有大幅度的增长,农村要发生巨大变化.具体是:    (一)沼气池建设。沼气池入户率,生态县要达30%,生态乡达40%,生态村达50%;建池成功率,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均要求达100%;沼气池使用率,生态县、生态乡要达95%,生态村达100%;沼气池年产气量,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均要求每户达400立方米。    (二)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建池农户的90%要开展3项以上的沼气综合利用,以带动种养业的发展。    (三)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人户率,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均达3%。    (四)省柴节煤灶更新改造及推广。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对破损的省柴节煤灶进行更新改造,省柴节煤灶推广普及率和完好率达95%以上,升温段热效率达25%以上,商品率达50%以上。    (五)经济果木林建设。生态县、生态乡户均新增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经济果木林l亩以上,生态村人均有1亩以上。    (六)造林绿化。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的森林覆盖率在上年的基础上每年提高1%;林业用地绿化率达95%以上;每个生态县要发展薪炭林1万亩以上。    (七)家禽、家畜养殖。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农户的90%以上要推广猪饲料生喂。生态县、生态乡建有沼气池的农户,每户年均出栏生猪3头以上,年均养殖家禽20只以上;生态村每户年均养猪5头以上。    (八)提高人均有粮及人均纯收人。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每年农民人均有粮420公斤以上,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2%以上。    (九)推广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采用厌氧技术处理医院、卫生院、公共厕所、办公楼、宿舍楼、屠宰场的有机废水,生态县要建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20座,生态乡要建2座。经沼气净化处理后污水中cod、bod含量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十)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的农村环境卫生建设要有很大改变,村容村貌有明显的改善:村前、村中、村后无人畜粪便,不乱堆放垃圾;道路平坦,有条件的地方铺设硬化水泥路;沟水畅通;房舍整洁,厨房、居室干净卫生;村庄美化、绿化;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真抓实干。生态农业“152示范工程”不仅关系到我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民的脱贫致富、农村的繁荣,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活,而且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各级领导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152示范工程”作为建设农业强省、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二)切实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加强技术队伍的培训放在“152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的首位,尽快培养一支事业心强、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的技术队伍。同时,要注重在当地农民中培训技术骨干。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要采取国家适当补助一点,集体、企业筹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各级财政要把“152示范工程”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各有关部门要从预算内基建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限于国定贫困县)及林业“两金一费”中统筹安排,酌情支持。    (四)建立健全机构,配好干部。农村能源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凡有示范工程的县要保持农村能源机构的稳定,力量薄弱的地方,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农村能源机构的编制,配备德才兼备的干部,尤其是配备好第一把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建农村能源产业公司,向广大农户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加快农村能源产业化的进程,满足生态农业建设的需要。    (五)办好示范点。每个生态县要办好3-5个高标准、高效益的示范点(自然村或屯,下同),每个生态乡要办好1-2个示范点,每个生态村要办好1个示范点要及时总结点上的经验,通过点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六)制定优惠、激励政策。为了调动各有关单位、企业、农民等参与生态农业“152示范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这里插入告知一下崇左造价信息官方获取方式:打开祖国建材通(www.zgjct.com),提供包含崇左市钢筋水泥混凝土商砼、电线电缆、五金水管等材料在内的造价信息电子版下载服务,各地、市、县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152示范工程”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    (七)加强宣传引导。各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要通过开会、电视、广播、印发资料、组织到示范点参观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好处,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搞好农村能源和生态农业建设。    (八)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生态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财政、金融、农业、林业、扶贫、科技、水果、畜牧、水产、城建、环保、卫生、新闻等部门要在资金、技术、宣传引导上给予大力支持。    四、项目管理    (一)项目实施时间。建设“152示范工程”项目期限为5年。生态县、生态乡从1998年至2002年,生态村从1996年至2000年。    (二)管理机构。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本项目由自治区农村能源办公室负责管理,具体组织实施。有关地、市、县要明确相应的机构负责项目管理。    (三)编制项目建设规划。各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要根据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当地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状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编制建设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然后将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乡、村、屯(自然村)、户。项目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由县(市)人民政府批经地区行署、地级市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自治区农村能源办公室审批,抄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备案。    (四)管理办法。实行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的项目承担单位为县(市)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承担项目的县(市)人民政府签订责任状。自治区重点帮助如个生态县的项目建设工作。各地区行署、各地级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项目实施的领导、协调和监督。    (五)资金管理。生态农业“152示范工程”以农民投资为主体。各级财政安排的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用于编制规划、技术培训、试点示范、经验交流、特困户补助及奖励。自治区将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分年度下拨项目建设经费。    (六)年度检查。每年3月至4月,由项目所在地的地区行署、地级市人民政府将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综合,以书面形式报自治区农村能源办公室。抄报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于5月至6月组织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专家,到现场抽查10个生态县、20个生态乡、30个生态村的项目实施情况。2000年全面检查20个生态县、50个生态乡、100个生态村的项目实施情况。    (七)项目验收。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项目建设完成后,由各有关县(市)人民政府向所在地区行署、地级市人民政府提出验收项目要求,然后再由地区行署、地级市人民政府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验收申请报告,自治区组织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按照签玎的责任状,到现场逐项检查验收。凡合格者,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发给合格证书。对项目建设成绩显著的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及有功人员予以奖励。项目验收和奖励办法另行制订。    附件:20个生态县(市)、50个生态乡(镇)、100个生态村名单    附件20个生态县(市)、50个生态乡(镇)、100个生态村名单    一、20个生态县(市)    全州县、兴安县、灵川县、平乐县、大新县、横县、贺州市、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鹿寨县、平果县、苍梧县、岑溪市、蒙山县、桂平市、容县、北流市、阳朔县、武鸣县、邕宁县。    二、50个生态乡(镇)    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 扶缓县渠黎镇    资源县中峰乡 崇左县新和镇    水福县桃城乡 天等县龙茗镇    永福县广福乡 上林县澄泰乡    荔浦县荔城镇 龙卅县下冻镇    荔浦县新坪镇 钟山县英家镇    灌阳县黄关镇 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    灌阳县观音阁乡 来宾县良江镇    宾阳县露圩镇 象州县象州镇    马山县乔利乡 武宣县武宣镇    田东县祥周镇    百色市四塘镇    田阳县那满镇    靖西县湖润镇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    南丹县车河镇    东兰县中山瑶族乡    博白县三滩镇    陆川县马坡镇    兴业县太平山镇    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    藤县古龙镇    南宁市郊区双定乡    南宁市郊区那龙镇    平南县大新镇    贵港市港北区武乐乡    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    贵港市覃塘管理区三里镇    柳城县龙头乡    临桂县五通镇    桂林市雁山区草坪回族乡灵     山县三隆镇    灵山县武利镇    钦州市钦北区那蒙镇    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    东兴市东兴镇    防城港市防城区华石镇    上思县那琴乡    台浦县星岛湖乡    三、100个生态村    宾阳县宾州镇新模村    凭祥市上石镇上石村    横县校椅镇粑桥村    宁明县亭亮乡院景村    天等县驮堪乡道念村    崇左县雷州乡莲塘村    兴安县溶江镇莲塘村    资源县中峰乡枫木村    灵川县定江镇宝路村    灌阳县黄关镇中秀村    平乐县同安镇仁塘村    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平野村    富川瑶族自治县白沙镇荣青村    贺州市莲塘镇美仪村    钟山县英家镇大同村    龙州县响水镇平南村    扶绥县渠黎镇联绥村    马山县乔利乡古楼村    大新县桃城镇桃城街    隆安县丁当镇俭安村    上林县白圩镇高长村    荔浦县荔城镇南雄村    永福县桃城镇大苏村    灵川县九屋乡九屋村    平乐县沙子镇安全村    全州县绍水镇霖源村    昭平县昭平镇江口村    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马山村    贺州市沙田镇道石村    陆川县马坡镇新山村    北流市隆盛镇中和村    兴业县大平山镇陈村    容县容厢镇平坡村    西林县西平乡者革村    隆林各族自治县委乐乡委乐村    乐业县同乐镇大挽村    田东县祥周镇百银村    那坡县德隆乡那造村    都安瑶族自治县八仙扶贫移民区    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龙洪村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高安村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平原异地开发李果场    大化瑶族自治县城郊移民开发区    来宾县良江镇草凌村    鹿寨县雒容镇南庆村    金秀瑶族自治县头排镇同挟村    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乡古鼎村    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江潭村    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大环村    灵山县三隆镇下埠村    临桂县五通镇杨梅村    梧州市郊区龙湖镇平浪村    岑溪市糯垌镇新塘村    藤县古龙镇忠龙村    东兴市东兴镇楠木山村    上思县思阳乡高加村    桂平市思宜乡桂塘村    平南县大新镇大平村            
文章字数:7737
点击数:1079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