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6,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近年来,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TodayHot}房地产、汽车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平板玻璃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平板玻璃工业的发展。

    2006年全国平板玻璃生产能力近4.7亿重量箱,其中浮法玻璃生产线162条,总能力4亿多重量箱,占全部平板玻璃产能的85%,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平均单线规模由2001年日熔化量390吨提高到目前的460吨,品种从普通厚度扩展到超薄、超厚、在线镀膜、自洁、超白等新品种。平板玻璃结构逐步优化,地区布局更趋合理,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随着一系列建筑安全玻璃和建筑节能法规、政策、标准的出台,安全玻璃、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等深加工玻璃快速发展,加工玻璃率从2001年的15%提高到2006年的25%。

    当前影响玻璃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产量增长过快,产能潜在过剩风险正在释放。随着新增产能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以及能源、原材料、运输等价格制约条件的增强,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经济效益大幅下滑。2006年,全国新建成投产浮法玻璃线19条,总能力5400多万重箱。{HotTag}平板玻璃总产量超过4.1亿重箱,虽然在近几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增长13.3%,但增产增销不增效,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3.5亿元。大部分普通平板玻璃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额、库存、应收账款同比均有大幅度增长。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深加工率低。目前虽然普通浮法玻璃供大于求,但一些高档用途和特殊品种的玻璃还需进口。玻璃深加工率不足25%,远低于世界平均55%、发达国家65%至85%的水平。三是企业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我国玻璃总量居世界第一,但企业分散,仅浮法玻璃企业就有52家,平均规模只有700余万重箱。而日本旭硝子等四大跨国公司就集中了世界41%的平板玻璃、62%的优质浮法玻璃和超过50%的深加工玻璃产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玻璃工业在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四是平板玻璃质量标准执法不严,市场竞争秩序混乱。个别企业为自身赢得更大利益,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偷工减料,生产“非标产品”替代标准产品,扰乱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当前国内平板玻璃工业发展现状,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实现玻璃行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去年底,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根据这个通知精神,今后几年国家将对玻璃工业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实行分类指导,严格新上项目。国家将制定和发布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有效益、对产业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大型企业通过技改项目、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对新建项目严格控制,不符合条件的新建工艺生产线,各地方投资管理部门不得予以核准或备案,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质检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

    二是完善技术法规和标准,加大实施和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有关平板玻璃质量、安全、环保、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并严格实施,从根本上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对已出台《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以及环境保护、建筑节能等相关技术政策法规和标准要加大实施和监督检查力度。

    三是转变增长方式,发展深加工。国内平板玻璃企业要重点发展优质浮法和特殊品种,多生产个性化、难度大、附加值高的品种。努力克服企业发展单一浮法的“专业化”战略,转向“价值链向上下游延伸的纵向一体化战略”,不断提高自用深加工玻璃的比例。 

    四是促进大集团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加速低成本扩张,促进大集团形成和发展,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资源,采取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的策略“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鼓励出口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和到国外开展工程总承包或直接投资办厂,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五是严格质量和环保执法,加大淘汰落后工作力度。加强质量、环保执法监管,加大抽查频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目前少数地区仍然存在规模小、能耗高、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平拉工艺”生产的平板玻璃,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要求,坚决予以淘汰。

材料价
文章字数:2097
点击数:231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