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6,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对平板玻璃行业局势的几点思考

    一、重组整合能否改变国内玻璃行业的格局    1、2006年国内玻璃行业的两大事件    我们暂且不管2006年玻璃行业的效益如何,{TodayHot}就玻璃行业的格局变化而言,可以说是始于购并,终于整合。一是年初的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的业内收购事件,一是年末的洛玻集团的股权划转事件。    (1)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的业内收购事件    2月14日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公布已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及JV Investments Limited公司以人民币约4.16亿元的价格收购7家国内玻璃生产企业,取得7家玻璃工业公司的控制性股权。JV Investments由中国玻璃、联想控股旗下全资附属Mei Long及玻璃生产商皮尔金顿集团全资附属皮尔金顿(意大利)所组成,三方分别持股65.05%、25.05%、9.9%。    收购完成后,中国玻璃拥有的生产线将由上市时的2条增加到l 4条(包括1 1条浮法玻璃生产线、2条格法玻璃生产线及1条压延玻璃生产线),日熔化量由上市时的900吨大幅提升至4780吨,成为中国最大的平扳玻璃上市公司。这次被收购的公司包括陕西蓝星玻璃有限公司、乌海蓝星玻璃有限公司、威海蓝星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威海蓝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HotTag}中玻科技有限公司及北京秦昌玻璃有限公司。其中,前6家为山东蓝星玻璃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而北京秦昌玻璃有限公司则是由秦皇岛北方玻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下属了公司)、北控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平板玻璃集团公司合资经营的企业。    (2)洛玻集团划归中国建材集团旗下    12月18日,中国建材集团与洛玻集团签署战略合作股权框架协。该协办议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一是洛阳国资公司将其持有的洛玻集团70%股权无偿划转给中国建材集团持有,划转基准日为2006年l2月31日:二是协议生效后,洛阳国资公司将其持有的洛玻集团全部80.27%股权委托中国建材集团管理;二是中国建材集团将以现金注入方式增加洛阳玻璃的控股予公司一一洛玻集团龙昊玻璃有限公司资本金4000万元或者投资4000万元于规划中的低辐射镀膜玻璃项日;四是中国建材集团帮助洛阳玻璃开辟借款渠道,并为洛15日玻璃提供总额为2~2.5亿的担保。据称这是我国建材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的一次国内企业问战略合作。    此外,中国建材集团根据其战略发展需要,还将对洛玻集团的发展重新规划,利用中国浮法玻璃市场的发展平台,重点支持洛玻集团在中部六省及全国市场的发展,实施区域整合,实现区域市场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全面提高“洛阳浮法”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地位。    2、行业整合引发的思考    (1)整合的动因    两个重组整合事件的动因可谓完全不同,但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玻璃业外企业来重组整合玻璃行业。尽管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于2005年5月收购了江苏玻璃集团的苏华达新材料有限公司2条浮法玻璃牛产线2 5%的股份,成为策略股东,但在玻璃生产经营管理上仍是外行;同样,中国建材集团尽管拥有中国建材科学研究总院和国内3家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但在玻璃生产经营管理上同样是外行。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国建材集团都是玻璃行业的业外生产经营企业。    中国玻璃控皎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23日在香港上市,配售发行9000万股,配售价2.1 8港元,融资近2亿港元。该公司由联想集团下属公司弘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控股6 2.5 6%。在“中国玻璃”上市前,弘毅投资已经为资本退出设计好通道,未来的接盘者就足英国皮尔金顿(Pikington),并进行了实质性运作。2005年6月3日,股权买卖协议签订,皮尔金顿1000万美元购入“中国玻璃” 9.9%股份。这次大规模收购的动因同样在业内产生疑虑,“中国玻璃”是长期经营玻璃产业,还是短期资本运作行为昵?    国样,洛玻集团的股权转让是不是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用股权转让收入来清偿占用资金呢?截至2006年3月31日,洛玻集团及其附属企业对公司资金占用(本金)共计6.2 0亿元,其中洛玻集团占用资金(本金)共计2.2 9亿元,洛玻集团有关附属企业占用资金(本金)共计3.9 1亿元。在沪市上市公司被占资金排行榜上,曾排在第3位。尽管在2006年12月8日,洛玻集团占用洛阳玻璃6.299亿多元巨额资金已获清偿,还债方式为以股抵债——洛玻集团持有洛阳玻璃的1.999亿股A股于12月6曰被强制注销抵偿欠款。而洛阳玻璃的股本总额由7亿股变更为5亿股,洛玻集团所持股份由原来的3.79亿股变更为1.79亿股,持股比例由原来的54.14%变更为35.80%。也就是说,洛玻集团股权转让的动因是不是无奈之举呢?    (2)从地方国企到央企    在洛玻集团股权划转之前,平板玻璃行业只有洛玻集团和耀华集团是纯国有企业。两个集团的国企改革可谓紧锣密鼓,但就改革本身而言,不是企业自身所能作为的,而是当地政府的份内之事。不过有一条企业和政府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寻找合适的战略投资伙伴,至于战略投资伙伴的“身份”,企业和政府往往是各有算盘。    就洛玻来说,从国企到央企,能否从根本上转化经营机制,能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能否转亏为盈?人们拭目以待。有些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看,宁可看好“中国玻璃”,而对“中国建材集团”采取观望的态势,除非“中国建材集团”在玻璃企业购并方面有更大的动作。    二、有关规划意见能否指导行业的理性发展    1、玻璃行业有关“十一五”期间的的政策相出台    l)平板玻璃行业结构调整意见出台    2006年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质检总局、环保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意见明确了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和目标及关政策。“十一五”时期玻璃_业结构调整目标:平扳玻璃总产能控制在5.5亿重量箱,其中浮法璃比重达到90%以上;优质浮法与特殊品种比例达到40%:玻璃深加工率达40%以上;品种质量基本满足高档建筑和交通运输业及信息产业的需求;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未下降2 0%;玻璃熔窑排放的烟气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要求,平板玻璃行业各项污染物按新标准达标排放;前1 0位玻璃企集中度提高到7 0%;自主创新能力与研发能力有大提高;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建材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组织编制的《建材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规划纲要》中尤玻璃工业提出的发展及结构调整目标是:平板玻璃总需求为5亿重量箱左右,浮法玻璃占总能力比重由2005年的85%增长到90%以上,优质浮法和殊殊品种玻璃比例由2005年的23%增长到40%,平板玻璃深加工率由2005年25%增长到40%以上;前10家玻璃企业生产集中度由2005年的50%提高到70%,前10家玻璃企业平均生产规模由2005年1935万重量箱提高到3000万重量箱以上。平板玻璃综合能耗下降2 0%,浮法玻璃平均能耗由2005年的7500kJ/kg下降6500kJ/kg以下,浮法玻璃生产线采取先进节能技术比重在50%以上。    2、政策出台引发的思考    (1)我国平板玻璃政策回放    国家一向对平板玻璃"情有独钟”,政策不断出台。首先面对1989~1991年平板玻璃市场持续疲软的状况,国家建材局于1991年12月发出了严格控制平板玻璃产品生产的通知。1995年底以后,国内平板玻璃市场再次跌入低谷,玻璃市场出现了“价格大战”,面对居高不下的库存和持续下跌的价格,1996年7月国家建材局重新调整平板玻璃出厂价格,以指导和帮助企业用好定价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平。以后,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级别的政策出台。从1998年6月国家计委、国家建材局发布了计价[1998]1094号文《关于制止低价倾销平板玻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暂时规定》开始,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玻璃行业成了众人关注的行业,这是我国工业部门中第一个贯彻《价格法》所采取的反低价倾销措施。之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1998年9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了国经贸产业[1998]572号文《关于印发(建材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若干意见的通知》,总量控制目标是:到2000年平板玻璃总产量控制在1.6亿重量箱。    l999年5月国家建材局发布了建材规划发[1999]105号文《关于印发(建材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实施细则)通知》,重点强调2000年底前一律不建设(包括新建、扩建及改造)平板玻璃原片生产线,到2000年平板玻璃总产量控制在1.6亿重量箱;1999年8月颁布了国家经贸委第14号令《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平板玻璃原片生产线”被列入建材部分制止重复建设目录首位。    2000年6月国家建材局发布了建材规划发[2000]138号文《关于印发(建材工业“十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平板玻璃总产量控制在19亿重量箱,其中浮法玻璃产量1.6亿重量箱。    2001年2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国经贸运行[2001]99号文《关于2001年建材行业总量控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表示2001年将关闭小玻璃生产线100条,压减生产能力1000万重量箱,全国平板玻璃总产量控制在1.7亿重量箱;2001年4月国家经贸委下发了国经贸传[2001]21号文《关于对平扳玻璃建设项目进行清理的紧急通知》,要求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一律停止各类平板玻璃项目的审批;2000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办发[20001]95号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关于从严控制平板玻璃生产能力切实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从严控制平扳玻璃生产能力,切实制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2002年9月国家经贸委发布国经贸投资[2002]235号《关于严格项目审批程序,制止电解铝、小火电、水泥、平板玻璃盲目建设的通知》,强调玻璃行业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关于从严控制平板玻璃生产能力切实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意见的通知》精神,所有平板玻璃技术改造项目,不论投资大小,一律报国家经贸委审批,对未经国家批准的项目,银行不得给予贷款。    2005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税函[2005]34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平板玻璃不得享受资源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批复》,鉴于平板玻璃不属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的通知》(发改环资[2004]73号)所规定的建材产品,因此,不得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等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1996]20号)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    (2)有些政策与实际脱节,指导性大打折扣    我们仅以《玻璃行业“十五”规划》中的产量目标为例来说明。玻璃行业“十一五,,规划中平扳玻璃年产量目标为1.9亿重量箱、产品结构调整目标为“浮法玻璃生产能力占平板玻璃总生产能力的比重大于8 0%;优质浮法玻璃产量6000万重箱;平扳玻璃原片的二次加工率达到3 0%”。而在其现状分析中有“2000年,我国平板玻璃的总产量达到了19700万重量箱,世界总产量的27%,中浮法玻璃13400万重量箱,占我国平板玻璃总产量的73.6%”。也就是说计划淘汰6.4%的“四机以下引上工艺及小平拉工艺;淘汰部分六、九机引上工艺及小规模、效益差的格法工艺,有条件的可将六、九机引上工艺及格法工艺生产线改造为浮法生产线”。即浮法玻璃由13400万重量箱增长到15200万重量箱(1800万重量箱)。实际情况大家清楚,2005年平板玻璃总产量为38737万重量箱, 其中浮法玻璃32758万重量箱,占总产量的84.56%。无论总产量还是浮法玻璃产量都超过“十五”规划一倍以上,可以说就产量而言,“十一五”,规划如同“废纸”一般。    尽管《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建材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没有直接明确2010年平板玻璃的产量目标。但《调整意见》中有“平板玻璃总产能控制在5.5亿重量箱”,《规划纲要》中有“平板玻璃总需求量为5亿重量箱左右”,这些被模糊了的概念能否被突破依然是未知数,平板玻璃依靠这些政策的贯彻执行能否扭转目前的整体亏损局面,恐怕没有谁敢打“保票”。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二, 一是企业自律不够,都是以我为中心,而不是从全局的考虑去“发展”,二是政府的政策显得只是“以事论事”,而没有解决好整体发展和总量控制的内在关系。淘汰小型玻璃企业、限制落后企业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抑制了大型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

工程招标价直辖市工程招标价江苏省工程招标价
文章字数:5885
点击数:230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