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6,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助力钢铁 在革新中实现科学发展

 2008年6月26日,整体搬迁至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秦冶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并迎来了建厂50岁的生日,。走过50个春秋的秦冶,正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时期,在去年年末刚刚实现销售收入近6亿元得基础上又提出今年要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的目标----是什么支撑了秦冶人的自信?作为一个厚积薄发的冶金装备制造企业,应该如何把握钢铁行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从而助力钢铁生产技术进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秦冶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晓光。

把握政策方向,发力节能减排

秦冶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始创于1958年的秦皇岛冶金机械阀门总厂和秦皇岛市机车车辆厂,2000年2月,两个严重亏损的企业合并重组成立秦皇岛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提到秦冶,人们就会想到冶金阀门和冶金车辆。确实,秦冶是中国冶金阀门的龙头企业,目前为宝钢、鞍钢、首钢、武钢等国内钢铁企业提供中大型高炉管网阀门领域的服务,还负责主持修订了YB/T4072《高炉热风阀》等行业标准,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近年来,秦冶也大力推进对新一代冶金车辆的研发与制造,不仅为本钢、天铁和鞍钢营口鲅鱼圈分别研制了载重为250t、320t、450t的铁水包倾翻车,而且秦冶的鱼雷车还走出了国门,先后获得了来自韩国威亚重工和土耳其卡特米尔钢铁公司的鱼雷型铁水运输车订单。

产品质量的提高使订单逐年增长,然而,秦冶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始终不忘寻找新的发展点。有着在秦皇岛市经贸委挂职锻炼经历的陈晓光非常注重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并将其与企业的发展壮大联系起来。如今,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让作为专业冶金设备制造企业的秦冶看到了机遇:我国目前钢产量近5亿吨,钢铁行业发展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节能环保和品种结构优化的呼声渐大,这需要大量先进的设备做支撑,节能减排设备的市场巨大。

陈晓光告诉记者,我国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势在必行,而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设备许多是从国外引进,成本相当高。为此,秦冶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推出了干熄焦设备与无料钟炉顶等节能减排设备,在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同时,还能为钢铁企业节省建造成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其中,干熄焦关键设备-----旋转排出阀,替代了国外进口产品,并先后向宝钢、武钢、鞍钢、马钢和通钢等20多家钢铁企业累计销售50多台(套)。

主动转型,更好地为钢企服务

产品要跟上时代得步伐,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从主动请求调往当时亏损的车辆厂,到主动提出车辆厂与阀门厂合并,优势互补,发力冶金设备,再到企业有国企改制为民营,从而激活了企业,秦冶的发展无不折射出陈晓光锐意进取、大胆改革的勇气和魄力。秦冶集团公司的成立,代表着陈晓光对企业发展的又一次大的革新决定。

陈晓光指出:秦冶公司成立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目标是成为为铁前、钢前企业提供一流装备和工程服务的系统服务商,并向冶金工程、工程机械、港口机械等相关领域拓展。面向未来,秦冶正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由单一产品向多种产品、由单一制造向系统集成、由单一领域向多领域转变。到2010年,公司将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把秦冶建设成为国际化重工集团。

在企业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提出转型的目标,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陈晓光坦言:进入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出现较大的变化,货币政策从紧、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高企、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也许将导致钢铁行业加快进入行业整合时期,钢铁企业将向大型化、环保化、集团化方向发展。这对冶金设备制造企业而言意味着两大变化:一是客户的数量将不断减少,二是冶金设备也必须向大型化的方向发展。不能适应这个趋势的冶金设备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钢铁行业整合也必然推到冶金设备行业整合。在变化的趋势下,秦冶主动寻求转型,以便更好地为钢铁企业服务。于是,秦冶集团公司应时而生,企业整体从市区搬迁到开发区,扩大生产领域和生产能力。

在决定向重工集团转型的过程中,陈晓光还提出了钢铁工程建设需要系统集成服务的观点。他指出:“秦冶产品线在钢铁工程建设中已经占有相当比重。随着近年来钢铁业的快速发展,钢铁企业及冶金工程服务企业也希望冶金设备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方向转移。伴随着下一阶段钢铁企业的行业整合,这一需求将日益明显。秦冶本身是设备制造商,向这一方面转移既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也是公司成本优势所在。从钢铁企业本身的需求来讲,冶金设备备件的集中采购也有利于降低采购与后期维护的成本。

近年来,秦冶先后与中冶集团下属的多家冶金工程总包公司合作,进行部分业务的分包合作,不仅提高了产品生产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产品安装、售后服务乃至中小型工程总包服务的能力。目前,秦冶专门成立了秦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向工程项目总包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也向成为“为铁前、钢前企业提供一流设备和工程服务的系统服务商“的公司近期战略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强化执行,打造企业文化竞争力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在陈晓光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书,红色的封面上有着两个醒目的字-----执行。这不禁让记者想起在秦冶车间所看到的同样醒目的标语:革新就是执行。陈晓光解释到:“我们强调‘革新就是执行’,指的是革新的目标要围绕提高‘执行力’而展开,革新的方案、办法也必须快速执行下去,而不能是空想、空谈。提出这个目标,是要强化员工的效率意识,鼓励员工从执行力方面考虑,对原有的工艺、流程进行大胆革新。”

2004年4月,秦冶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成为民营股份制企业,企业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主系列产品覆盖钢铁冶金行业焦化、冶炼、轧制以及工业环保节能等领域,产品远销五大洲20多个国家。而随着产品销售的快速发展,产品制造的得速度却有些滞后,突出表现是交货延期。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加强质量与效率意识,强化执行力,使秦冶更快、更好地满足钢铁厂的需求,缩短交货期、提高服务质量,成为秦冶的当务之急。为此,秦冶专门请来韩国专家到公司内部任职,推行韩式管理,全面展开管理革新,凭借革新培训、现场5S管理、改善提案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发动全员参与革新改善,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在具有50年历史的中国企业中推行韩式管理,如何能让员工认同、接受并遵照执行下去?记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目前引入韩式管理已经近半年时间,员工的质量与效率意识已经明显增强。现在现场井井有条,井然有序,快速响应交货期也已经内化在企业员工意识之中。”陈晓光对引入韩式管理给予了初步肯定。同时,他也指出,秦冶强调中韩结合、韩为中用,容易取得认同感,而且执行情况和员工自身的业绩直接挂钩,从而推进了管理革新。

其实,在韩式管理的背后,陈晓光一直思考的是如何建设更为系统、更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从选派公司骨干到海尔等优秀企业学习,到引进专业咨询管理公司开展企业流程、企业文化、股权激励等改进,再到聘请韩国专家到公司内部任职,秦冶一直没有放松对能为企业提供强生命力的企业文化的追求。

究其原因,“企业到了一定规模,比拼的就是文化了”。陈晓光对企业文化的作用归纳得简洁、干脆,却透露出秦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执着。

“思想装备未来,共创工业文明”----以陈晓光为代表的秦冶人敢想、敢干,提出了这样的企业使命,也带着这样的使命朝着国际化重工集团的目标奋力迈进,希望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实现与钢铁企业的双赢。

 2008年6月26日,整体搬迁至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秦冶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并迎来了建厂50岁的生日,。走过50个春秋的秦冶,正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时期,在去年年末刚刚实现销售收入近6亿元得基础上又提出今年要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的目标----是什么支撑了秦冶人的自信?作为一个厚积薄发的冶金装备制造企业,应该如何把握钢铁行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从而助力钢铁生产技术进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秦冶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晓光。

把握政策方向,发力节能减排

秦冶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始创于1958年的秦皇岛冶金机械阀门总厂和秦皇岛市机车车辆厂,2000年2月,两个严重亏损的企业合并重组成立秦皇岛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提到秦冶,人们就会想到冶金阀门和冶金车辆。确实,秦冶是中国冶金阀门的龙头企业,目前为宝钢、鞍钢、首钢、武钢等国内钢铁企业提供中大型高炉管网阀门领域的服务,还负责主持修订了YB/T4072《高炉热风阀》等行业标准,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近年来,秦冶也大力推进对新一代冶金车辆的研发与制造,不仅为本钢、天铁和鞍钢营口鲅鱼圈分别研制了载重为250t、320t、450t的铁水包倾翻车,而且秦冶的鱼雷车还走出了国门,先后获得了来自韩国威亚重工和土耳其卡特米尔钢铁公司的鱼雷型铁水运输车订单。

产品质量的提高使订单逐年增长,然而,秦冶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始终不忘寻找新的发展点。有着在秦皇岛市经贸委挂职锻炼经历的陈晓光非常注重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并将其与企业的发展壮大联系起来。如今,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让作为专业冶金设备制造企业的秦冶看到了机遇:我国目前钢产量近5亿吨,钢铁行业发展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节能环保和品种结构优化的呼声渐大,这需要大量先进的设备做支撑,节能减排设备的市场巨大。

陈晓光告诉记者,我国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势在必行,而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设备许多是从国外引进,成本相当高。为此,秦冶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推出了干熄焦设备与无料钟炉顶等节能减排设备,在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同时,还能为钢铁企业节省建造成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其中,干熄焦关键设备-----旋转排出阀,替代了国外进口产品,并先后向宝钢、武钢、鞍钢、马钢和通钢等20多家钢铁企业累计销售50多台(套)。

主动转型,更好地为钢企服务

产品要跟上时代得步伐,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从主动请求调往当时亏损的车辆厂,到主动提出车辆厂与阀门厂合并,优势互补,发力冶金设备,再到企业有国企改制为民营,从而激活了企业,秦冶的发展无不折射出陈晓光锐意进取、大胆改革的勇气和魄力。秦冶集团公司的成立,代表着陈晓光对企业发展的又一次大的革新决定。

陈晓光指出:秦冶公司成立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目标是成为为铁前、钢前企业提供一流装备和工程服务的系统服务商,并向冶金工程、工程机械、港口机械等相关领域拓展。面向未来,秦冶正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由单一产品向多种产品、由单一制造向系统集成、由单一领域向多领域转变。到2010年,公司将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把秦冶建设成为国际化重工集团。

在企业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提出转型的目标,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陈晓光坦言:进入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出现较大的变化,货币政策从紧、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高企、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也许将导致钢铁行业加快进入行业整合时期,钢铁企业将向大型化、环保化、集团化方向发展。这对冶金设备制造企业而言意味着两大变化:一是客户的数量将不断减少,二是冶金设备也必须向大型化的方向发展。不能适应这个趋势的冶金设备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钢铁行业整合也必然推到冶金设备行业整合。在变化的趋势下,秦冶主动寻求转型,以便更好地为钢铁企业服务。于是,秦冶集团公司应时而生,企业整体从市区搬迁到开发区,扩大生产领域和生产能力。

在决定向重工集团转型的过程中,陈晓光还提出了钢铁工程建设需要系统集成服务的观点。他指出:“秦冶产品线在钢铁工程建设中已经占有相当比重。随着近年来钢铁业的快速发展,钢铁企业及冶金工程服务企业也希望冶金设备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方向转移。伴随着下一阶段钢铁企业的行业整合,这一需求将日益明显。秦冶本身是设备制造商,向这一方面转移既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也是公司成本优势所在。从钢铁企业本身的需求来讲,冶金设备备件的集中采购也有利于降低采购与后期维护的成本。

近年来,秦冶先后与中冶集团下属的多家冶金工程总包公司合作,进行部分业务的分包合作,不仅提高了产品生产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产品安装、售后服务乃至中小型工程总包服务的能力。目前,秦冶专门成立了秦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向工程项目总包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也向成为“为铁前、钢前企业提供一流设备和工程服务的系统服务商“的公司近期战略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强化执行,打造企业文化竞争力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在陈晓光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书,红色的封面上有着两个醒目的字-----执行。这不禁让记者想起在秦冶车间所看到的同样醒目的标语:革新就是执行。陈晓光解释到:“我们强调‘革新就是执行’,指的是革新的目标要围绕提高‘执行力’而展开,革新的方案、办法也必须快速执行下去,而不能是空想、空谈。提出这个目标,是要强化员工的效率意识,鼓励员工从执行力方面考虑,对原有的工艺、流程进行大胆革新。”

2004年4月,秦冶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成为民营股份制企业,企业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主系列产品覆盖钢铁冶金行业焦化、冶炼、轧制以及工业环保节能等领域,产品远销五大洲20多个国家。而随着产品销售的快速发展,产品制造的得速度却有些滞后,突出表现是交货延期。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加强质量与效率意识,强化执行力,使秦冶更快、更好地满足钢铁厂的需求,缩短交货期、提高服务质量,成为秦冶的当务之急。为此,秦冶专门请来韩国专家到公司内部任职,推行韩式管理,全面展开管理革新,凭借革新培训、现场5S管理、改善提案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发动全员参与革新改善,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在具有50年历史的中国企业中推行韩式管理,如何能让员工认同、接受并遵照执行下去?记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目前引入韩式管理已经近半年时间,员工的质量与效率意识已经明显增强。现在现场井井有条,井然有序,快速响应交货期也已经内化在企业员工意识之中。”陈晓光对引入韩式管理给予了初步肯定。同时,他也指出,秦冶强调中韩结合、韩为中用,容易取得认同感,而且执行情况和员工自身的业绩直接挂钩,从而推进了管理革新。

其实,在韩式管理的背后,陈晓光一直思考的是如何建设更为系统、更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从选派公司骨干到海尔等优秀企业学习,到引进专业咨询管理公司开展企业流程、企业文化、股权激励等改进,再到聘请韩国专家到公司内部任职,秦冶一直没有放松对能为企业提供强生命力的企业文化的追求。

究其原因,“企业到了一定规模,比拼的就是文化了”。陈晓光对企业文化的作用归纳得简洁、干脆,却透露出秦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执着。

“思想装备未来,共创工业文明”----以陈晓光为代表的秦冶人敢想、敢干,提出了这样的企业使命,也带着这样的使命朝着国际化重工集团的目标奋力迈进,希望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实现与钢铁企业的双赢。

材料价建材价河北省建材价秦皇岛市建材价
文章字数:3133
点击数:230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