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6,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高油价告一段落 石油廉价时代或将回归

2008年7月底,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哈利勒表示,如果美元汇率上升,伊朗核危机得到解决的话,国际市场油价可能下降至每桶70美元到80美元。

    要对油价大跌抱心理准备:高油价持续多久?

    2006年全球石油剩余的探明储量为1805亿吨,沙特的石油储量和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分别居首。就探明储量分布而言,世界前10名有6个在中东,中东的探明储量占世界总量的62%。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分别占世界的6%和3.3%,非洲的利比亚和尼日利亚分别占3.3%和3%。美国占2.5%,委内瑞拉占6.5%,墨西哥和巴西等国的储量也很可观。中国的石油探明储量仅占世界的1.4%。2004年底,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80亿立方米,其中中东和欧亚地区分别占40.6%和35.7%,俄罗斯、伊朗、沙特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26.7%、15.3%和14.4%。世界石油储采比至少可维持50年以上(中东为90多年),随着勘探和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储采比还将继续提高。

    世界石油总量相对充足,生产和消费双方的需求在常态交易状况下应可望满足。但地区形势动荡、大国激烈争夺、产油国形势不稳、国际投机商炒作、美元贬值、世界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及其互动,推高了国际油价。由于2001年以来具有浓厚石油财团背景的布什政府极力推行新保守主义,领衔发起“反恐”并相继发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对伊朗持续进行军事威慑,导致国际形势和地区局势剧烈变化,石油丰富的地区广受冲击;国际石油炒家趁机兴风作浪,哄抬国际石油价格。种种因素使国际油价从2003年初的20多美元/桶骤然攀升到2005年的70多美元/桶,2007年10月达到98美元,2008年6月逼近140美元,2005年9月一度跌破60美元,2008年8月初回落到122美元。

    是否油价将持续高企、无法下降并回归了?不会。“月满则亏,月亏则盈”,高低互换的规律在油价走势中不止一次得到体现。上世纪70年代,阿拉伯国家发起的“石油战争”导致国际石油价格高涨。然而,尽管随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很快,对石油的需求劲头强劲,但到90年代甚至直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前,国际石油价格却长期徘徊在10-20多美元每桶之间,石油价格不仅没有成正比例上升,反而大幅下滑并长期低迷。所以说,经济增长不一定必然导致油价攀升。非经济因素在本次国际油价疯长中起了主要作用,经济增长拉动能源需求带来的影响有限。所谓能源枯竭说纯粹是炒作,稍微细想,不难得出比较理性的判断,不要被当下流行的一些误导论调牵着鼻子走,更不要上了国际能源投机商的当。就象应对股市、房市、期货一样,世界各国应该对可能的油价大跌保持必要警惕和准备。

    美国的石油投机商和大石油公司是赚钱了,但高油价却伤害了世界多数国家,也伤害了美国民众的利益,美国民众叫苦不迭,油价长期维持高位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正常的。美国新政府很可能将采取得力举措,调整政策,舒缓紧张,降低油价。因此,考虑到国际原油储量充足,伴随美国对外政策调整、国际形势逐步稳定以及各国国内措施的跟进,国际石油价格用2-3年左右的时间重新回归到40美元(按照2003年的美元汇率)每桶的相对低位仍是可能的。

    中国不必太急躁:从能源主权说开去

    中东、中亚、拉美一些油气资源丰富国家的领导人深刻地意识到能源主权的战略意义。伊朗敢于与美国和以色列进行惊心动魄的周旋,沙特等海湾国家能够在风云变幻的中东稳坐“钓鱼台”而富甲一方,俄罗斯能够有足够的底气与欧美较量,哈萨克斯坦能够平衡大国外交、左右逢源,与这些国家拥有的占据优势地位的能源主权关联密切,这是其运筹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的重要运作手段和杠杆。2006年5月,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指出,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玻利维亚的战略自然资源,欢迎外国公司参与玻矿产资源开发,但前提是外国公司“不能拥有这些资源的所有权”。

    中国必须从战略高度看待我们的资源和能源主权问题。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市场不断遭遇石油、铁矿石等国际供应商的集体讹诈而无可奈何。国家要进行统一规划并协调资源、能源的谈判,适当使用中国的资源与能源“杀手锏”。我们内蒙古稀土资源丰富,但多头管理效果不彰,部门利益驱动造成滥采滥挖、加工粗放、低价倾销,严重影响中国的资源安全。除了稀土外,中国还有丰富的煤炭及其他许多稀有贵金属等战略稀缺资源,以及广阔的海洋资源、海洋能源储备,而中国海洋国土的三分之一已经被他国占领和蚕食,局势相当严峻。中国要师法国外对我们卡脖子的手法,把战略稀缺资源作为平衡杠杆,适当利用、灵活使用,化被动为主动。负责任、与国际接轨、和谐发展的前提是不要损害国家的主权与独立,不要老是怕惹恼了那些居心不良的供应方。可以实行战略资源能源对外出口配额制,坚决维护我们的领土领海主权、资源能源主权。还要大力增强开源节流意识,开源固然非常重要,但节流更加重要和必要。

    世界应当了解中国能源需求的真实状况。2005年,中国石油净进口仅占世界贸易量的5.5%,是美国进口量的23%,日本进口量的56%,而美国和日本石油净进口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25%和10%左右。中国的进口份额相对不大,不可能左右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中国能源威胁论”是无稽之谈。美国麦肯锡环球研究所指出,今天中国仍然处于经济发展相对的初级阶段,人均能耗远低于发达经济体的水平,仅仅相当于美国人均消耗的14%和日本的28%。特别是中国在跨越低效率的过时技术方面拥有绝好的机遇。虽然中国的石油国际依存度目前接近50%,但中国的能源主体是煤炭,能源总体自给率得到94%,能源总体对外依存度仅仅是6%。

    从战略高度冷静判断国际油价大趋势,重视战略石油储备建设但要选择介入时机。在当前中国不能加入国际油价定价机制、不能获得定价权的情况下,在国际油价高位急躁出击、四处购买必然会上了投机商和大国的当,进一步给西方的“中国能源威胁论”制造口实。此时,要有独立判断、冷静对待、兼听则明,避免片面的专家意见影响国家能源决策,尤其要辩证分析西方的舆论和意见。在油价高位时可按兵不动,必要的石油进口用于发展需求。在未来油价适度的低价位,中国可考虑增大购买量进行石油储备。要注意发挥政府作用与民间资本的结合,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都很主要。要逐步占据有利和主动位置,争取国际油价发言权,把国内市场上的价格风险尽可能多地释放到国际市场上,变国际价格的被动承受者为积极影响者。

    居安思危,扎实做好国内能源发展支撑,尽可能降低石油国际依存度。第一,“风物长宜放眼量”。越有前沿和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就越能把握主动。第二,要加大勘探力度和投入,提高石油自给能力。中国的石油资源平均探明率为38%,其中海洋石油探明率为22%,处于勘探中期阶段,远低于73%的世界平均探明率和75%的美国石油探明率。第三,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耗。据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中国已经开始积极有效地利用能源,争取到2010年实现GDP能耗降低20%。保持各种能源的相对均衡发展,稳步发展煤炭产业,停止或延缓用石油替代煤炭的进程。

    切实推进节能新技术、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水力、风力、地热、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中国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达到我国陆地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1立方米可燃冰可释放出200立方米甲烷气体,其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常规天然气的2-5倍。中国开发清洁能源的前景十分广阔,在我国已探明的地热储量为4600多亿吨标准煤,目前只开发利用了不到十万分之一。西藏拉萨附近的羊八井地热电站,现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发电量已占拉萨电网的50%。世界上约有10亿千瓦的潮汐能,我国就占2亿千瓦,但这些能源还远未开发,技术上也有待突破。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核电,预计到2020年,将有10多个核电站在我国大地上屹立起来,核能发电量将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0%。

    高度重视多元化战略,积极推动石油进口来源和进口通道多元化,加大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计划地建立一批海外油气生产供应基地,加入到产油国勘探和开发等上游产业当中,同时争取在下游炼油等环节加强合作,做到风险共当、利益共享。在实施海外作业时要注意保护中国海外人员安全、理顺与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关系,保护当地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在不损害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同时,加大合作力度,争取合作共赢。

材料造价信息青海省材料造价信息西藏自治区材料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3856
点击数:226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