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如何看待产能过剩?

      特约嘉宾: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 庄健    “通货紧缩”曾一度成为2005年财经媒体的关键词之一。2006年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发布的主题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通缩考验”的报告称,随着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出现供应过剩,中国经济可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一时间,通货紧缩再次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那么,中国产能是否过剩?今年宏观调控应当如何着力?就此问题,本报记者与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进行了对话。    主持人:什么是产能过剩?如何判断产能过剩?    庄健:产能即生产能力的简称。首先它是一个总产{TodayHot}量的概念。相对于增加值这样的宏观指标,产能不过是一个中观或微观的概念。在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国家,产能是行业协会或大量微观企业而非政府重点关注的指标。但对于正处于市场化转型的中国而言,政府职能还没有彻底转变,大量国有资产还需要政府进行指导和调控,产业结构调整仍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及时公布有关信息,监测行业供求关系变化,提出相应的政策操作建议,本无可厚非,但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完善和政府职能的实质性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将主要交由市场进行自发调节。    其次,产能过剩还是个相对的概念。是否过剩,不能只看生产能力和可能的总供给量,更重要的是看有多少需求。然而,需求是个变量。尽管可从需求订单、意向调查等途径估计需求量的大小,但实际需求究竟多少,并不容易准确测定。因此,产能是否过剩?过剩的程度如何?很难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而,认定产能过剩,在指出纵向对比产量增长过快、过猛的同时,还应同时指出在什么范围内、在多长的时间区间、相对于多大的有效需求而言过剩,这样的判断才更有说服力。例如就中国汽车业发展,有关部委曾做过两次预测,但事实表明:对“九五”时期的预测高估了当时的汽车市场,使2000年产能过剩40万辆;相反对“十五”时期的预测则低估了市场需求,导致2002年汽车新产品全部依赖引进。两{HotTag}次预测之所以出现偏差,主要是对于汽车市场上的私人需求把握不准。    再次,产能过剩时产能的结构也值得重视。同样的产能,质量不同、档次不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相差迥异。总的判断,当前的产能过剩还是一种低水平的过剩,相对于过低最终消费需求层次上的过剩。伴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摆脱“短缺经济”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收入分配格局的急剧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与不完善,很快便出现了这种低水平上的相对过剩,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这种短期内的相对过剩,在长期看可能还存在不足。    主持人:去年底,国家发改委指出目前中国有11个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那么,宏观调控为何没能阻止产能过剩?    庄健:实际上,政府对产能过剩的担心始于2003年初。当年一季度,国家发改委就指出钢铁、电解铝、水泥和汽车等4个行业存在产能过剩之忧。随后,国家重点对前3个行业进行了政策调控。2004年产能过剩的名单扩展到焦炭、电石、铁合金等产业。进行了一年多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理想格局,过快的投资增长也基本得到控制,但2005年底国家发改委却再次警告:盲目投资造成了11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其中,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潜藏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宏观调控没能阻止产能过剩,是因为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效应。由于目前投资过热、产能出现过剩的行业都是一些生产资料产业,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调整起来难度大、时间长,投资热降温需要一个相当长的阶段。    同时,房地产和汽车消费需求旺盛。始自2002年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是由消费结构升级所带动起来的。人们在满足了吃、穿、用等基本需求后开始了对住和行方面的追求。房地产、汽车等需求强劲,再加上住房信贷、汽车消费信贷等手段的支持,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便急剧扩大。但由于居民对住房、汽车的有效需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保持与相应投资一样的快速增长,快速扩大的产能就会出现过剩。    另外,调控部门之间的分歧影响了调控的实施和效果。对投资过度的行业,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尽可能多地通过市场,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去解决问题,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由于中国的法制建设仍然比较薄弱,法制手段起了作用,但没有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经济手段取得成效的同时,却难以克服体制带来的障碍。行政手段的运用引来了社会争论,争论使得行政手段迟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央与地方在宏观调控的取向上存在分歧,不够协调,也是造成产能持续扩大并引发过剩的重要原因。    主持人:如何看待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    庄健:首先,从短缺到现今产品供需平衡或略有过剩,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中国融入国际的步伐越来越快。过剩,也意味着经济增长的“瓶颈”被打破。从列入国家相关部门统计的产品看,几乎没有不过剩的。原本中国的消费品供求已是过剩的格局,近年来短缺部门都集中在生产资料领域,现在生产资料领域也开始出现过剩,这样就使中国经济生产过剩总的格局已经形成。    其次,产能过剩,如果从投资角度来看,会造成资源浪费;但如果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产能过剩是市场充分竞争的前提。或者说,产能过剩是市场竞争的常态和必然结果。因此,对产能过剩不应过分强调其导致企业利润下降、消耗资源、造成污染等负面的作用,也要承认其促进市场竞争、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正面作用。    第三,如何从信息披露、统计调查等诸多方面,提高产能过剩判断的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在产业分工细化、经济全球化、居民消费个性化的今天,如何准确、及时判断哪些产业存在过剩,有潜在的过剩,难度都是相当大的。不过,只要市场化程度高,信息透明度高,总有一些办法来判断趋势。在目前体制转轨条件下,有关部门应克服困难,借鉴国际经验,提高信息和调查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主持人:新时期如何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庄健:从宏观层次上看,产能过剩实际上是需求不足的另一种表述。应对产能过剩大体有两种思路。    其一是消减产能,满足现有消费需求。这是1994年—1996年和2004年—2005年两次宏观调控的主要做法,通过紧货币、紧土地供应的办法,关停并转那些产能过剩的企业。但由于需求不足,经济很快降速,通缩风险凸现。    其二是扩大需求,消化过剩产能。投资和消费都是需求。1998年以来,以积极财政政策为标志,投资需求被逐渐地刺激起来,据估计,目前民营投资已占总投资的70%左右。然而,尽管投资能够在短期解决部分行业的过剩状况,但投资毕竟还是“中间需求”,在扩大即期需求的同时,还放大了中长期的供给。因此,要真正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还是要启动消费这一最终需求。而要启动最终消费需求,就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继取消农业税以后,财政支出将继续向农村的医疗卫生、教育和基础设施倾斜,确保农民收入增长不会因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等因素而放缓。农民占总人口的60%,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启动了农民消费和农村市场,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就容易得多。    其次,适度提高公务员工资,保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据有关调查,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在企业销售收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采取利润不分配的办法,保持职工工资不增长或少增长,这就加剧了投资和消费的不平衡,不利于过剩产能的消弭。    其三,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并提高水平,积极探索新时期城乡扶贫的方式方法,努力减缓以至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当然,解决产能过剩,还需要信贷政策、土地政策及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价格政策的相互配合,需要中央和地方、不同宏观调控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可以期待,伴随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产能过剩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都会逐步得以克服,中国经济的航船定会乘风破浪,平稳前行。

工程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3980
点击数:215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