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硅灰石

标准名称 硅灰石
标准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标准号 JC/T 535—94
标准发布单位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发 布
标准发布日期 1994-03-08发布
标准实施日期 1994-10-01实施
标准正文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硅灰石(CaSiO3)产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其他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硅灰石产品的质量检验和验收。 2 引用标准 GB 2007.1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手工取样方法 GB 2007.2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手工取样方法 GB 2007.7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粒度测定方法 手工筛方法 GB 5211.2 颜料水溶物测定 热萃取法 GB 5211.3 颜料在105℃挥发物的测定 GB 5211.13 颜料水萃取液酸碱度的测定 GB 5211.15 颜料吸油量的测定 GB 5950 建筑材料与非金属矿产品白度试验方法通则 3 产品分类及等级 3.1 硅灰石产品按粒径分为5类,见表1。 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别 块粒 普通粉 细粉 起细粉 针状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粒径 1~250mm 38~1 000μm 10~38μm 0~10μm 长径比10∶1 (不包括1 000μm) (不包括38μm) (不包括10μ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各类硅灰石产品又按产品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级品、二级品、合格品。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质量要求 块粒硅灰石产品中不允许夹杂木屑、铁屑、杂草等,不被其他杂物污染。 粉状硅灰石产品中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杂质。 4.2 理化性能 硅灰石产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 术 要 求 检 测 项 目 优等品 一级品 二级品 合格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硅灰石含量,% ≥ 90 80 70 60 二氧化硅含量,% 48~52 46~54 44~59 41~59 氧化钙含量,% 45~48 42~50 40~50 38~50 三氧化二铁含量,% ≤ 0.2 0.4 0.8 1.5 烧失量,% ≤ 2.5 4.0 6.0 9.0 白度,% ≥ 90 85 75 - 吸油量,% 18~30(粒径小于5μm,18~35) - 水萃液碱度 ≤ 46 - 105℃挥发物含量,% ≤ 0.5 块粒,普通粉筛余量,% ≤ 0.5 细度 细粉,超细粉大于粒径含量,% ≤ 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水萃液碱度为46时,用精密试纸测试pH值约为9。 5 试验方法 5.1 硅灰石含量的测定 5.1.1 方法概要 利用硅灰石化学稳定性差,易溶于酸的特点,使其溶于冷酸(20~30℃)中与其他硅酸盐 矿物(包括钙铁石榴子石)分离。由于碳酸钙矿物也溶于冷酸,故选用硅酸钠作抑制剂,在20 ~30℃,2~3h的条件下,用柠檬酸铵溶解方解石矿物,使硅灰石与碳酸钙矿物分离,过滤 两溶液,分别滴定其氧化钙含量,差减求出硅灰石含量。 通过试验,硅灰石在柠檬酸铵中的溶解率在3%左右,故在计算中取3%作为硅灰石含量的 校正系数。 5.1.2 试剂 a. 盐酸溶液:1+5; b. 氟化钾(KF·2H2O)溶液3%(m/V),贮于塑料瓶中; c. 氢氧化钾溶液:20%(m/V),贮于塑料瓶中; d. 柠檬酸铵与硅酸钠混合液:称取分析纯柠檬酸铵244g溶于1 000mL水中。此为甲液 。称取0.8g分析纯二氧化硅置于银坩埚中,加粒状氢氧化钠4g,置于600℃电炉上熔融10min ,取下,以沸水浸取,稀释至1 000mL,保存于塑料瓶中。也可用分析纯硅酸钠直接配成相 当的溶液。用时取出所需体积的溶液,以少许甲基红为指示剂,用(1+1)硝酸中和至恰变红 色,再以(1+1)氨水调至恰变黄色。此为乙液。将甲乙丙液等体积混合,pH值为7~7.5,即 为柠檬酸铵与硅酸钠混合液; e.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溶液(0.01mol/L):称取EDTA3.7g溶于水中,过滤后 稀释至1 000mL; f. 氧化钙标准溶液:2.4mg/mL。准确称取约0.6g已在105℃下烘干的碳酸钙(基准试剂 )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100mL盖上表皿,沿杯口加(1+1)盐酸至碳酸钙全部溶解,加热煮沸 数分钟,冷却。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EDTA标准溶液标定:吸取25mL氧化钙标准溶液(f),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150mL,然 后加入钙指示剂约0.1g,以氢氧化钾溶液(c)调整溶液到酒红色出现,再过量2~3mL(pH在12 以上)。然后用EDTA标准溶液(e)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 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按式(1)计算: m0 TCaO=----×0.560 3 ……………………………(1) V0 式中:TCaO——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mg/mL; m0——称取碳酸钙的质量,mg; V0——滴定时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mL; 0.560 3——氧化钙与碳酸钙分子量比值。 g. 钙黄绿素与麝香草酚酞混合指示剂;取钙黄绿素0.75g,麝香草酚酞(C23H30O4)0.5 g,氯化钾100g,混匀,磨细。保存于磨口瓶中。 5.1.3 仪器 a. 磁力搅拌器; b. 天平:感量0.1mg。 5.1.4 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0.1~0.2g已烘干的样品两份(粒度最好小于75μm),分别置于A、B两个100mL 烧杯中。A杯中加入50mL柠檬酸铵与硅酸钠混合液(d),B杯中加入盐酸(a)50mL。保持相同的 温度(20~30℃),用磁力搅拌器轻微搅拌相同的时间(2~3h),取下过滤,水洗。并将滤液 移入200mL或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A、B滤液各20~50mL,分别置于三角 瓶中。同时加氟化钾溶液(b)2~3mL,放置片刻。然后用氢氧化钾溶液(c)调节pH值大于12, 加指标剂(g)少许,用EDTA标准溶液(e)滴定至荧光消失,紫红色出现为终点。 5.1.5 结果计算 硅灰石含量按式(2)计算: VB VA X1=2.071 4×TCaO·r×1.03(---------)×100 …………………(2) mB mA 式中:X1——硅灰石含量,%; TCaO——EDTA对氧化钙的滴定度,mg/mL; r——试液总量与滴定时吸取的试液体积比; VA、VB——滴定A、B溶液消耗EDTA溶液的体积,mL; mA、mB——试样质量,mg; 2.071 4——硅酸钙与氧化钙分子量比; 1.03——校正系数。 5.1.6 允许差 试验应进行平行测定,以其平均值为测试结果。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平行样间绝对误差 不得超过3%,否则重新试验。 5.2 二氧化硅含量测定 5.2.1 方法概要 试样经碳酸钠熔融,盐酸提取后酸化,蒸至湿盐状,在盐酸介质中,加动物胶使硅酸凝 聚,沉淀经过滤、灼烧、称量、恒重,经氢氟酸处理再灼烧,称量。滤液采用硅钼蓝比色测 试硅量,二者之和为二氧化硅含量。 5.2.2 试剂 a. 无水碳酸钠; b. 二氧化硅(优级纯试剂); c. 盐酸(密度1.19g/cm[3]); d. 氢氟酸; e. 焦硫酸钾; f. 硫酸溶液:1+1; g. 盐酸溶液:1+1; h. 盐酸溶液:1+5; i. 盐酸溶液:2+98; j. 动物胶溶液:1%(m/V)。将1g动物胶溶于70℃的100mL水中,过滤。用时现配; k. 钼酸铵溶液:5%(m/V)。在塑料杯中钭5g钼酸铵溶于100mL热水中,过滤,贮于塑料 瓶中。用时现配; l. 硫酸亚铁铵溶液:5%(m/V)。用时现配,过滤; m. 混合酸:将3g草酸溶于100mL(1+9)硫酸中; n. 氢氧化钠溶液:20%(m/V); p.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0.1mg/mL。称取0.100 0g预先在1 000℃下灼烧30min的二氧化 硅(b)置于铂坩埚中。加2g无水碳酸钠(a)混匀,再覆盖0.5g碳酸钠(a)于1 000℃高温炉中熔 融30min取出,冷却。将坩埚置于盛有100mL热水的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热浸取熔块至溶液 清亮。用热水洗出坩埚及盖,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移入1 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立即将溶液移入塑料瓶中; q. 对硝基苯酚指示剂:0.5%(m/V),溶于乙醇。 5.2.3 仪器 a. 分光光度计; b. 天平:感量0.1mg; c. 高温炉:温度范围0~1 300℃。 5.2.4 分析步骤 5.2.4.1 准确称取约0.5g干燥的试样,置于加有4~5g碳酸钠(a)的铂坩埚中,混匀,再覆 盖1g碳酸钠(a),加盖放入高温炉中,于950℃熔融1h,取出冷却,将坩埚及盖放入250mL烧 杯中,加入盐酸(g)50mL,盖上表皿,待熔块完全脱落后,用盐酸(i)洗出坩埚及盖,并用带 胶皮头的玻璃棒擦洗干净。将溶液置于水浴上蒸至湿盐状,稍冷,加盐酸(c)20mL,加热至 近沸,在溶液温度为70~80℃时,加入动物胶溶液(j)10mL,保温搅拌15min,用热水稀释至 50mL,搅拌使盐类溶解后,稍冷,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以盐酸(i)洗净烧杯,洗滤纸及沉 淀直至无铁离子的黄色,再用热水洗10~15次,滤液收集于250mL容量瓶中。 5.4.2.2 将滤纸和沉淀一起移入铂坩埚中,低温灰化后,置于高温炉内,从低温起升温, 在950~1 000℃下灼烧1h,取出坩埚,在干燥器中冷却15~20min,称量,如此反复进行(每 次灼烧改为0.5h)直至恒重。向坩埚中加水润湿沉淀,再滴加硫酸(f)4~5滴,加氢氟酸(d)1 0mL,低温加热至冒三氧化硫白烟时将坩埚取下,稍冷再加氢氟酸(d)5mL,蒸至三氧化硫白 烟冒尽。取下坩埚,置于高温炉中,在950~1 000℃下灼烧30min,取出冷却,称量。如此 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5.2.4.3 在上面坩埚中加2~3g焦硫酸钾(e),加热熔融,用稀盐酸浸取,溶液合并于5.2.4 .1滤液中。用水稀释至250mL,摇匀。此为试样溶液A。 5.2.4.4 吸取试液A5mL于50mL容量瓶中,加1滴对硝基苯酚指示剂(q),用氢氧化钠溶液(n) 调至黄色,加几滴盐酸(g)使溶液由黄色刚变为无色。加水10mL,加盐酸(h)2.5mL,钼酸铵 溶液(k)5mL,在20~40℃下放置20min。加入混合酸(m)15mL混奖,30s后加硫酸亚铁铵溶液( l)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10min,用分光光度计于680mm处测吸光度。 5.2.5 标准曲线绘制 准确吸取二氧化硅标准溶液(p)25mL加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 液每毫升含二氧化硅10μg)。分别吸取0,1.0,2.0,4.0,6.0,8.0,10.0mL置于50mL容量 瓶中,加盐酸(h)25mL,加水10mL,以下同5.2.4.4,绘制二氧化硅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5.2.6 结果计算 二氧化硅含量按式(3)计算: m1-m2+m3r×10[-6] X2=-------------------×100 ……………………(3) m 式中:X2——二氧化硅含量,%; m1——灼烧后沉淀与坩埚质量,g; m2——经处理和灼烧后残渣与坩埚质量,g; m3——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试液二氧化硅量,μg; m——试样质量,g; r——试液A总体积与比色时吸取试液的体积比。 5.2.7 允许差 试验应进行平行测定,以其平均值为测试结果。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平行样间绝对误差 不得超过0.3%,否则重新试验。 5.3 氧化钙含量测定 5.3.1 方法概要 吸取5.2.4制备的试样溶液A,以盐酸羟胺和三乙醇胺为掩蔽剂,在pH值不小于12时,用 钙指示剂作为指示剂,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钙。 5.3.2 试剂 a. 盐酸羟胺:固体、分析纯; b. 三乙醇胺溶液:1+1; c. 氢氧化钠溶液:20%(m/V); d. EDTA标准溶液:0.015mol/L。称取EDTA5.55g溶于水中,过滤后稀释至1 000mL。 EDTA标准溶液标定按5.1.2中f项进行; e. 钙指示剂。 5.3.3 分析步骤 吸取5.2.4制备的试样溶液A10~25mL置于三角瓶中,加盐酸羟胺(a)少许,三乙醇胺溶 液(b)3mL,稀释至约150mL,用氢氧化钠溶液(c)调节试液至pH值为12,过量2mL,加入适量 钙指标剂(e),用EDTA标准溶液(d)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为终点。 5.3.4 结果计算 氧化钙含量按式(4)计算: TCaO·V1·r X3=-------------×100 …………………………(4) 1 000m 式中:X3——氧化钙含量,%; TCaO——EDTA对氧化钙的滴定度,mg/mL; V1——滴定钙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r——试液A总体积与吸取试液的体积比; m——试样质量,g。 5.3.5 允许差 试验应进行平行测定,以其平均值为测试结果。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平行样间绝对误差 不得超过0.3%,否则应重新测定。 5.4 三氧化二铁含量测定 5.4.1 方法概要 在pH值为8~11.5的氨水溶液中,三价铁与磺基水杨酸生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在420nm 处进行铁的比色测定。 5.4.2 试剂 a. 三氧化二铁:优级纯; b. 氨水溶液:1+1; c. 硝酸溶液:1+1; d. 盐酸溶液:1+1; e. 磺基水杨酸溶液:10%(m/V); f. 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0.1mg/mL。称取干燥的三氧化二铁(a)0.1g放于小烧杯中, 加盖,加入盐酸(d)20mL,加热熔解。冷却至室温,移入1 000mL的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三氧化二铁0.1mg。 5.4.3 仪器 a. 分光光度计; b. 天平:感量0.1mg。 5.4.4 分析步骤 吸取5.2.4制备的试液A10~25mL于100mL容量瓶中,滴加1~2滴硝酸溶液(c)、磺基水杨 酸溶液(e)10mL,滴加氨水(b)至溶液呈黄色,过量2mL,稀释至刻度,摇匀,10min后在420 ~450nm处,以空白试验溶液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 同时做空白试验。 5.4.5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0.0,1.0,2.0,4.0,6.0,10.0,15.0mL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 中,用水稀释至20mL,加磺基水杨酸溶液(e)10mL,加氨水(b)至溶液呈黄色,过量2mL,稀 释至刻度,摇匀,10min后在420~450nm处,以空白试验溶液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绘制三 氧化二铁含量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5.4.6 结果计算: 三氧化二铁的百分含量按式(5)计算: m4·r X4=--------×100 ……………………………(5) 1 000m 式中:X4——三氧化二铁的含量,%; m4——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三氧化二铁量,mg; r——试液A总体积与吸取试液体积比; m——试样质量,g。 5.4.7 允许差 试验应平行测定,以其平均值为测试结果,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平行样间绝对误差应符 合表3规定,否则应重新测定。 表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氧化二铁含量 允许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5 <0.1 ≤0.5 ≤0.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烧失量测定 5.5.1 方法概要 将试样置于950±25℃下灼烧至恒重,测定在高温下的失量。 5.5.2 仪器 a. 高温炉:温度范围0~1 300℃; b. 天平:感量0.1mg。 5.5.3 分析步骤 称取干燥的试样约1g(准确至0.1mg)置于在950℃恒重过的瓷坩埚中,放入高温炉中,逐 渐升高温度至950±25℃,保持灼烧1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灼烧(改为 30min)冷却,称重,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5.5.4 结果计算 烧失量按式(6)计算: m5-m6 X5=-------×100 ……………………………………(6) m5 式中:X5——烧失量,%; m5——灼烧前试样质量,g; m6——灼烧后试样质量,g。 5.5.5 允许差 试验应进行平行测定,以其平均值为测试结果,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平行样间绝对误差 应符合表4规定。否则重新测定。 表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失量 允许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0.5 ≤1 <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 白度测定 按GB 5950进行,使用波长为457±5nm的蓝色光。 5.7 105℃挥发物(水分)含量测定 按GB 5211.3进行。 5.8 水萃液碱度测定 按GB 5211.13中的指示剂法进行,试样量为10~15g。试液制备按GB 5211.2进行。如果 滴定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偏小,可选用较小浓度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5.9 吸油量测定 按GB 5211.15进行。 5.10 普通粉筛余量测定 5.10.1 方法概要 利用空气流作为筛分动力和介质。物料被筛下旋转着喷嘴喷出的空气流吹成悬浮状态, 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筛网。称量筛余物,计算筛余物占试样质量的百分含量。 5.10.2 试验仪器 a. 旋转气流筛 旋转气流筛由筛座、筛子、筛盖、喷气嘴、负压源及收尘器组成 负压源功率:600W 负压可调范围:2~6kPa 喷气嘴上口与筛网间距离:2~8mm 筛子直径:φ200mm; b. 天平:感量1mg。 5.10.3 操作步骤 5.10.3.1 将按所需细度选好的筛子装在气流筛的筛座上,盖好筛盖。开机,检验整个系统 密封是否完好,调节负压至3~4kPa,停机。 5.10.3.2 称取10g试样,倒入装在气流筛上洁净的筛内,盖上筛盖,开机1min后停机,将 筛面上的筛余物细心地用毛刷收集在一起,称量。在筛分中应用小木锤轻叩筛盖,以避免物 料粘附在筛盖上。 5.10.3.3 在筛分细料时,如发现筛面上有小物料球,应在筛分进行至30s时,停机,打开 筛盖,用小毛刷轻轻弄散小料球,然后再筛分30s。 5.10.3.4 如果筛余物质量超过50mg时,应进行检查筛分。把筛余物倒入筛内,在干净的台 面上(或铺一张干净的橡胶布),手筛1min(此间用手轻叩筛框约80次),称量筛下物和筛余物 ,如果筛下物小于筛余物的1%时,则认为完成筛分,否则应重复5.10.3.2和5.10.3.4。 5.10.4 结果计算 硅灰石筛余量按式(7)计算: m8 X6=----×100 ……………………………………(7) m7 式中:X6——筛余量,%; m8——筛分完成后筛余物质量,g; m7——试样质量,g。 5.10.5 允许差 试验应进行平行测定,以其平均值为测试结果,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平行样间绝对误差 应符合表5规定。否则重新测定。 表5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筛余量 允许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0.5 ≤1 <0.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1 块粒筛余量测定 硅灰石块粒筛余量测定按GB 2007.7进行。 5.12 细粉、超细粉粒度测定 5.12.1 方法概要 通过颗粒悬浊液流体的透过光量,服从Lambert-Beer定律。若在一定位置范围测定透光 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颗粒按大小依照Stokes定律顺序消失,透光量也随之变化,记录时间 和透光量,换算出各粒径的含量。 5.12.2 仪器 光透过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一套):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1~800μm; 沉降管有效测量高度,5cm; 离心机转速,0~1 400r/min 搅拌机,超声波分散器; 分散剂,水。 5.12.3 操作步骤与结果计算 准备好试样,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测定。将测得大于粒径的含量相加作为测定结果。 5.14.4 允许差 试验应进行平行测定,以其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平行样间绝对误 差不得大于3%,否则重新测定。 5.13 针状粉的长径比试验方法由供需双方商定。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6.1.1 硅灰石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2 出厂检验的项目为:硅灰石含量,烧失量,粒度和白度。 6.1.3 型式检验项目:表2所列全部项目。 6.1.4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因矿床、矿石性质或生产工艺发生较大变化时; b.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c. 正常生产时,每季度进行一次; d. 产品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或有质量漏洞时; e. 产品需要重新鉴定评价时; f. 用户提出进行型式检验需求时; g.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2 批量 6.2.1 同一等级的散装硅灰石产品以100t为一批,不足100t者,也按一批计。 6.2.2 同一等级的袋装硅灰石产品以50t为一批,不足50t者,也按一批计。 6.3 取样、制样方法 6.3.1 散装硅灰石产品的取样、制样方法按GB 2007.1和GB 2007.2进行。 6.3.2 袋装硅灰石取样、制样方法 6.3.2.1 取样 袋装硅灰石粉状产品按系统抽样方法取样,即把一批量中的每袋按顺序排列,从1至n袋 中随机选一袋,在该袋中抽取50g样,然后每隔n-1袋,在该袋中抽取50g样品n按式(8)计算 : N n=----- …………………………………………(8) 50 式中:N——每批量产品中的袋数; n——取样间隔数。 当计算的n值带有小数值时,小数部分舍去。当N≤50袋时,分别在每袋中抽取。取样时 ,用取样钎从袋口垂直插入袋中1/2处取样。 6.3.2.2 制样 所取样品充分混匀后,按四分法缩至500g。一份送检,一份备留(块粒状产品应粉碎至7 5μm以下制样)。每项试验用样,可按具体试验要求制样,或用四分法或用点取法制备所需 样品。 6.4 判定规则 6.4.1 每批产品均应进行检验。 6.4.2 检验项目全部合格者即为合格品,若一项不合格,应从同批量中加倍取样对该项进 行复验,以复检结果为最终结果。 6.4.3 收货一方在收到产品一个月内如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应以合同规定的样品或备留 样进行复查。如仍有争议,由上级质量监督部门仲裁。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7.1.1 产品标志直接印在包装袋上。 7.1.2 标志内容: a. 产品名称; b. 注册商标; c. 产品等级; d. 产品粒径; e. 重量(kg); f. 批号或出厂日期; g. 制造厂名。 7.2 包装 7.2.1 硅灰石块粒状产品分散装或袋装,散装直接装入运输车内,产品应防止混杂污染。 袋装采用编织袋包装,重量按用户要求。 7.2.2 硅灰石粉状产品采用内塑料袋,外编织袋双层包装,每袋重量50±0.5kg。 7.2.3 每批产品应有合格证,可和每批产品的发货单一同发出,也可放在每袋产品内。 7.3 运输 运输中应防止其他杂质混入且污染产品,注意防雨、防雪、防破包,防止不同等级产品 混杂。 7.4 贮存 不同等级的产品应分别堆放。严禁混堆混级。堆放场地应干净卫生,通风、干燥。 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咸阳非金属矿研究所、梨树硅灰石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继生。

工程造价信息网陕西省工程造价信息网咸阳市工程造价信息网
文章字数:15928
点击数:209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