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1季度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分析与全年展望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第1季度生产资料市场出现的需求稳中趋升,价格止跌上扬,预示着经过一年来的调整,市场供需正逐渐趋向理性增长,商品价格也在向更接近其价值的方向靠近。能否保持生产资料市场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是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一、当前市场出现需求稳中趋升、价格止跌上扬的良好发展态势。    1.市场销售稳中趋升。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核算,今年1~2月份,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7.9%,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呈现稳中趋升的发展态势。拉动销售增速提高的主要因素,一是工业尤其是生产资料占主要成分的重工业,其销售产值保持25.6%的较高增幅;二是进出口贸易尤其是进口增速大幅提高,达到274%,而去年同期进口仅增长8.3%。由此反映出市场对生产资料的即期需求和潜在需求均呈现攀升态势。    2.需求增速继续提高,但部分产品仍存在供大于求的压力。今年1—2月份,30种主要生产资料产品资源总量增长了17.2%,需求总量{TodayHot}增长了14.8%,均快于2005年全年及同期的增长速度。但资源供给增速快于市场需求增速2.4个百分点,供需差率为2.47%,比2005年又提高0.35个百分点。影响供需差率扩大的主要原因是重要产品进口的大幅度上涨。如1-2月份,原油进口2440万吨,由去年同期下降12.7%转为增长34.3%;铁矿石进口5147万吨,增长31.9%,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汽车进口2.9万辆,增长1.08倍,而去年同期进口下降59.2%。另外,钢铁原料及产品、有色金属、水泥等建筑材料、塑料原料等部分化工产品生产量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或加速增长,而消费需求增速一般都小于生产增速,使部分产品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没有根本缓解。如1~2月份,钢材生产6429万吨,增长21.3%,而市场需求(指国内消费需求+出口需求,下同)大约增长16.6%;铁矿石生产5466万吨,增长26.4%,市场需求增长20%;生铁生产5724万吨,增长19.9%,市场需求增长17.8%;铜生产45.52万吨,增长28.4%,市场需求增长15.6%;氧化铝生产176.9万吨,增长44%,市场需求增长26.3%;铝材生产92.4l万吨,增长42.4%,市场需求增长37%;水泥生产12238万吨,增长21.3%,市场需求增长21.4%,主要是出口需求的拉动;汽车生产112.56万辆,增长40.6%,市场需求增长36.6%。    3.价格止跌趋稳,部分产品升势明显。我国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在:2003年和2004年基本呈现大幅攀升态势,到2005年5月份形成拐点,价格基本是一路下滑,进入2006年生产资料价格出现止跌趋稳并有所回升的变化。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2006年1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已止跌趋稳,月环比价格略升0.11%;2月份环比升幅有所提高,达到0.8%。    促进价格止跌趋稳有所回升的主要因素,一是持续下降的钢材价格1月份趋于平稳,2月份平均回升0.82%;二是煤炭、成品油等能源类产品价格持续坚挺并有所上扬,其中2月份煤炭平均价格比上月上升0.9%、石油及其制{HotTag}品平均上升0.86%;三是主要有色金属出现持续大幅上涨,其中1-2月份铜累计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7.5%、铝上涨21.3%;四是大部分化工产品价格坚挺或有所上涨,天然橡胶出现创纪录的价格暴涨,l~2月份累计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高达51.5%。    到3月中旬市场价格又呈现如下变化:一是曾经拉动价格持续下滑的钢材产品,经过1、2月份的回稳和以板材为领先的回升后,其价格上升势头更加明显。与春节前价格水平相比,钢材平均价格已上升6.5%。其中薄板类产品价格升幅最大,不同品种平均每吨上升650元~1200元。二是大幅上涨的铜、铝等有色金属升势减弱,并开始从高位回落。三是化工产品涨跌并存,其中“三酸两碱”等多数无机化工产品持续回落,塑料原料及有机化工产品升多降少。四是煤炭价格高位坚挺,成品油价格不断攀升。五是大部分机电产品及汽车市场保持平稳。由此判断,3月份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保持回升态势。    二、预计今年生产资料市场消费需求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全年销售总额增长15%左右,销售规模在16.2万亿-16.5万亿元。    作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前生产资料市场仍具备持续较快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内在动因。    外部经济环境:从国内情况看,今年“两会”明确提出了“重点扩大消费需求,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当规模,继续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目标。经济的稳步较快发展,必将扩大对生产资料消费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市场保持较高增长。同时,经过了对本轮经济波动周期的调整与适应,制约经济发展的煤、电、油等资源瓶颈因素得到明显缓解,绝大多数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得到保证。另外,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国际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市场的发展。    内在动因:一是消费结构向住房、汽车方向升级的进程加快,因此,房地产和汽车行业仍具有持续增长的潜力,为生产资料市场提供着不断增长的需求空间;二是由消费结构升级推动的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重化工业化特征仍很明显,重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带动生产资料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因;三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将为扩大我国内需,增加对生产资料消费需求提供巨大的持续增长的市场发展空间;四是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的过程中,都将带动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    三、预计今年生产资料价格在趋稳和回升中逐渐由降转升,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从市场反应的情况表明,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经过大约8个月的持续下降,进入2006年后出现止跌趋稳并有所回升的变化。支撑价格趋稳并继续回升的因素依然存在。一是市场能够保持稳步较快增长,是促进价格稳定的根本保证;二是以钢材为主要代表的生产资料价格经过前段时期的大幅下降,基本已跌至谷底,部分钢铁产品甚至跌至成本线以下,目前价    格的回升既是市场需求的拉动,也是其自身价值的合理回归;三是我国大部分生产资料产品,尤其是仍然由国家负责定价的汽、柴、煤等成品油,其市场价格仍明显低于国际价位水平,因此这些产品价格依然有持续上升的空间。但同时,抑制价格回升或上涨的因素也存在或还在增加。一是部分产品资源供给增长继续快于市场需求,库存增加较多、压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品价格的回升及上涨。二是作为通货膨胀重要标志的消费品价格(CPI)仅上涨0.9%,为去年9月份以来的新低。1~2月份CPI相对温和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另外,国际市场石油、主要有色金属、钢铁原料等产品的价格波动变化还很大,对国内市场必然产生连带影响。    依据上述分析,考虑到去年基数变化情况,估计今年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将止跌趋稳有所回升,价格总水平逐渐由下降转为上升。这一判断高于之前的预期。生产资料价格保持稳定和有所上升,有利于市场的持续较快发展,既不会再构成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不至于带来通货紧缩。

建设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3458
点击数:201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