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政策资讯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行业政策资讯
新闻时间:,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浙江二季度质量抽检报告出炉

    日前,浙江省质监局发布了2006年第二季度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水果罐头、液体乳、食用盐、复合硅酸盐水泥、电梯、食品消毒柜等37种产品批次合格率为100%。蜜饯、儿童服装、男女单服装等8种产品批次合格率均低于70%。

  蜜饯食品太多添加剂

  作为浙江蜜饯食品的主要产区,余杭区74家被抽检的蜜饯生产企业,产品合格率仅为66.2%。而主要问题就出在食品添加剂超标,其中18批次产品“甜蜜素”超标,13批次产品“苯甲酸”超标,9批次产品“糖精钠”超标。其中还有8批次产品“菌落总数”或“霉菌”超标。如:杭州塘栖兴达果品厂正海分厂的盐津桃肉产品“苯甲酸”超标1.2倍、“糖精钠”超标11.1倍、“{TodayHot}甜蜜素”超标13.9倍、“菌落总数”超标15倍。

  饮用水三成粘菌带病

  纯净水、天然水、矿泉水,炎炎夏日里大家必不可少的饮用水产品抽查合格率均未达到83%。

  省质监局在抽检中发现,在51批次不合格的纯净水产品中,有28批次“菌落总数”超标,14批次“霉菌和酵母菌”超标;在9批次产品不合格矿泉水产品中,有5批次产品“菌落总数”超标;在63批次不合格天然水产品中,有39批次“菌落总数”超标,13批次“酵母菌”超标,5批次“霉菌”超标。

  因卫生指标超标而被判为不合格的产品共有87批次,占饮用水不合格产品的70.7%。

  有的产品严重超标。如平阳县鑫潮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山泉水,“菌落总数”超标的53倍,“霉菌“超标4.2倍。

  富阳的混凝土管桩容易“脑袋开花”

  混凝土管桩产品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港口、公路、水利、桥梁、码头等,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本次监督抽查富阳市12批次混凝土管桩产品,合格1批次,合格率为8.3%。11批次产品“尺寸偏差”全部不合格,主要是桩端板厚度不够。此项目不合格,容易在施工中出现桩头打裂等事故。此外,尽管只有一家企业桩长不合格,但大部分企业桩长都是负{HotTag}偏差,有的已接近最大允许负偏差,不利于保证工程桩的承载力。

  永康的家用燃气灶具可能漏气爆炸

  我省是全国燃气灶具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生产企业集中在嵊州、鄞州、永康、萧山等地,产品档次和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较为稳定。

  但永康市的产品档次较低,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本次抽查了永康市11批次产品,合格1批次,合格率为9.9%。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标志(铭牌)”(9批次不合格)、“结构”(7批次不合格)、“安全使用说明书”(6批次不合格)、“热流量”(4批次不合格)、“包装”(4批次不合格)等,大部分产品存在多项不合格。

  如永康市华生燃具厂生产的JZ20Y2-966燃气灶具,“安装使用说明书”、“结构”、“干烟气中CO浓度”三项不合格。产品铭牌标志、说明书和产品包装是引导消费者正确购买和使用燃气灶的指南,如果产品标识不准确,会误导消费者。“结构”项目不合格,主要问题是燃气导管尺寸小于国家规定的尺寸,使连接在导管上的软管容易脱落,从而可能产生漏气和爆炸事故。 “热流量”项目不合格的原因,是部分企业出厂前没有进行检测,仅凭配件供应商提供的数据予以说明,或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喜欢大流量、旺火的要求,故意标大数值。

  诸暨的聚丙烯给水管普遍“短命”

  本季度省级监督抽查了诸暨市34批次聚丙烯(PP-R)给水管,合格16批次,合格率为47.1%,比2005年的合格率75.0%下降了27.9个百分点。

  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静液压试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壁厚”、“平均外径”等。PP-R给水管产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加工工艺并不复杂且已较为成熟,选择合格的原材料很容易达到标准的要求。

  省质监局认为抽查产品质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为适合市场需求和竞争,加工壁厚偏薄甚至偏薄很多的产品,通过提高出管率降低销售价格,或为降低成本采用替用品(如PP-B),或过多地添加废回料等。废回料添加量过多会使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变化率不合格,有的甚至远远的标准要求。代用品的使用直接造成静液压试验不合格,使管子的使用寿命很短。

文章字数: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