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由苏富比春拍看瓷器走向

  刚刚结束的苏富比春季大拍“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其中共推出拍品236件;总成交额为159,334,800港元,成交率为62%,成绩不是很理想,只能算可以交代。半年前,2005佳士得香港的秋拍成交率不到59%,很多高端瓷器出现流拍。古陶瓷市场的确有点反常,无论是国内的各大拍卖公司还是海外的拍卖行,与过去三年来火爆的场面相比较,瓷拍的情况至少在表面上沉静了许多。自2005年起,瓷器拍卖市场开始由热变冷,仔细研究,可以归纳出这么几条原因:

  一、 国有企业面临全面调整:05年国内的石油、电信、电力、银行等传统的大户纷纷重组或者分拆,业绩出现下滑。无论是作为企业行为还是个人行为,这些企业及其企业内的从业者过去都是艺术品投资的大户,05年的{TodayHot}调整在—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企业或者是个人的投资行为。

  二、民营企业遭遇麻烦:煤矿、金矿等各种矿业频频发生重大事故,国家投入全力进行整顿,这些事故以及因此而带来的整顿无疑严重打击了私有矿业主们在艺术品投资领域里的活动。而传统的民营企业巨头纺织、鞋业纷纷遭遇西方国家的反倾销诉讼,企业的精力大部转移到应付这些诉讼,无暇顾及艺术品投资。   三、当代书画拍卖市场及油画市场异常火爆,吸引或者是分散了投资资金,相当大一部分“艺术品投机”资金流向书画或者油画市场。   当然,以上的原因,细心一些的分析者大概都看到了,但也还有其他隐型一些因素,也对瓷拍市场起着冲击作用,这些因素包括:   一、国外瓷市急速升温,回流的明、清瓷器开始放缓甚至停滞,特别是一些高端的器物。经过三年来国人在海外市场大肆搜刮中国明清出口瓷,一向精明的外国古董商开始坐不住了,很多人纷纷到中国来考察,研究这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市场。他们回去后的第一个措施就是立即涨价,有的甚至停止出售明清瓷器,采取了静观市场发展的姿态。有的国家如英国的古玩商会甚至联合起来,采用抬高价格的手法来抵制中国古董商的采购活动。   二、国内精明的藏家以及部分精明的古董商(包括一些从事艺术品投资的企业)也看到了这个动向,并相应采取了囤积货物,静观市场动态的行动。这就大大减少了流入拍卖市场的货量。   三、藏家心态逐渐成熟。经过三年多井喷式的价格暴涨,很多藏家已经注意到一些媒体和部分艺术品经营机构背后炒作,单向拉高价格{HotTag}的事实,开始检讨目前市场价格体系的确定机制,直接的结果就是跟风投资的现象大为减少,竞价更加理性,这也是拍卖场趋于冷静的原因之一。   由于上叙的这些因素,预计在未来的数年内,瓷拍市场将进入一个调整期。在这个期间,无论是艺术品经营机构,还是艺术品投资者,包括个人和企业,都将开始重新寻找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平衡点,并以这个平衡点为起点重新起步。如果双方都是理智的,都能以对方的利益为着眼点,那么这个调整期的时间就不会太长。   但是不管如何调整,市场行为还是要继续的,因此还是有一些局部的热点会显现出来。从这次苏富比拍卖的成交纪录上分析,我们或许可以推测那些局部将会成为热点。   热点一、单色釉器:   清雍正粉青釉浮雕螭龙纹折沿大盘,估价250,000—300,000港元,成交价900,000港元,超出估价两倍多。   清乾隆白釉浮雕赶珠云龙纹大梅瓶,估价1,500,00—2,000,000港元,成交价3,032,000港元,超出估价一点五倍。   清雍正仿官窑釉双如意耳方壶,估价500,000—700,000港元,成交价3,032,000港元。   清乾隆茶叶末釉双耳葫芦瓶,估价300,000—400,000港元,成交价1,080,000港元,超出估价两倍多。   这些都是这次成交的热点,价格大大超出估价,显示出人们关心和追捧的程度。其实在清代,单色釉器原本就是皇帝最为关心的品种,从康熙帝到乾隆帝,无一不把恢复宋代单色釉瓷作为御窑厂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人们所熟悉的郎窑、唐窑、熊窑、年窑都以单色釉、仿宋瓷而成名。而单色釉器的鉴别和欣赏需要相当高的文化、文物知识为基础,因此,收藏者层次的提高,收藏队伍日益成熟,是单色釉器逐渐走俏的成因。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单色釉器、仿宋釉器仍然将在拍卖市场内占有一定的地位。   热点二、明清彩瓷:   清雍正粉彩《高士举酌》图杯,估价50,000—70,000港元,成交价252,000港元,超出底价近四倍。   清乾隆霁蓝地描金花卉纹通景粉彩《祝寿》图双龙耳大瓶,估价300,000—400,000港元,成交价1,200,000港元,超出底价三倍多。   明嘉靖黄地矾红游龙云鹤纹高足杯,估价800,000—1,200,000元,成交价3,368,000港元,超出底价近两倍。   雍正斗彩八吉祥纹碗(一对),估价250,000—300,000港元,成交价2,360,000港元,超出底价一倍多。   在近几年的瓷器市场上,明清彩瓷其实一直没有达到应有的价格。如康熙五彩,一件带小伤,纹饰普通的康熙青花棒槌瓶—般价格可以达到五十万、六十万,而同样品相的康熙五彩人物纹棒槌瓶却也只能卖到差不多的价格,甚至还要稍稍低一些,这个情况是不正常的。因为彩瓷无论是加工的难度、当时生产的价格都要远远高于青花瓷,这注定当时生产的彩瓷数量就一定比青花瓷要少再加上保存的困难(低温后加的彩往往脱落),同样器形、同样时代的彩瓷应该比青花瓷要高出数倍才算正常。过去之所以出现价格倒挂,与彩瓷传世量太少以及人们在彩瓷鉴定方面存在的误区有关。而在未来,随着收藏家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彩瓷鉴定取得进展,相信这个价格误区是会重新得到调整的。

建材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2462
点击数:193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