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广东vs上海:“节能先锋”是怎么打造的

广东VS上海

  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广东万元GDP能耗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国能源单耗平均水平同比上升0.8%,而广东这一数据却下降了2.7%;上海降幅更达到4.7%。

  两个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大省(市),为何能连年保持经济总量的全国前列?两个制造业仍占有很大比重的工业强省(市),为何能成为能耗小省?在全国许多地区能源消耗不降反升的总体趋势下,粤沪两地究竟有什么“诀窍”?

  励漪:国家三令五申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节能降耗,但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不禁让人们对整个“十一五”能耗要降20%的刚性指标的完成大为怀疑。

    但是,两个经济大省(市)的表现十分抢眼。上海,去年单位GDP能耗居全国第3低位,今年上半年万元GDP能耗为0.85吨标准煤,虽然比广东高,但降幅已达4.7%。广东更了不起,在继去年能耗创全国最低水平后,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3项指标继续下降,降幅分别为2.7%、2.2%和2.7%。

  刘伯饶:两地的共性是:能耗降低是在GDP继续“升”、固定社会资产投资“降”的情况下取得的,且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分难得。 {TodayHot}

  广东,上半年GDP增长14.4%,增幅创近年新高,GDP总量继续雄踞全国第一,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0.5%,低于全国29.8%的平均水平。而上海,上半年GDP增速达12.6%,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排全国末位。

  励漪:近来,一些地方经济偏快、过热而能耗不降反升的情形,正引起热议、反思。很多人把矛头直指地方官员的“政绩饥渴症”,在一些高能耗但却是GDP拉动力很强的产业发展上,将中央要求打了折扣。

  刘伯饶:节能降耗的力度大小,成果如何,体现的正是一个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对中央精神的执行力度。这方面,上海和广东的自觉意识较强。

  励漪:说到“自觉”,想起上海的一个小插曲。

  编制“十一五”规划时上海有关部门考虑,上海每万元GDP能耗为全国平均水平72%左右,也算先进了,“十一五”期间上海又有许多国家级重型项目要上,因此,一度提出把单位能耗目标定为下降15%。这个数字甚至已见诸报章。但征求国家发改委意见后,上海意识到在节能方面还必须承担更多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以及市长韩正,下决心把降耗指标提高到20%,表示要尽最大努力坚决维护全国的集中统一,起带头作用。还特别提出,上海要提高国际竞争力,能耗方面也要与国际接轨。

  刘伯饶:广东同样如此,不仅把节能降耗当成政治任务,视作贯彻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更把它看成是一次经济增长方式的转身。{HotTag}

  广东没提过什么响亮口号、制定过惹人注意的硬目标,注重实干的广东人却一直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不懈努力。我也想起一个细节:自1982年至今25年来,广东一直坚持综合能源统计报表制度。据广东省统计局局长卜新民介绍,全国自1986年才建立起这项制度,由于统计结果利用率低、统计人力物力缺乏等,大部分省区在1998年后便不再填报综合能源统计表。

  这个细节说明,广东人对能源瓶颈早有切身体会,这也是节能降耗的内在动力。

  先行一步的结构调整

  励漪:节能降耗是一个经济命题,靠强制性行政指令当然不够。2005年全国各省(区市)单位GDP能耗最低的5个地方,分别是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都是经济大省。并非经济大省就是能耗小省,如近期争议较多的山东。另一方面,一些GDP快速增长的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耗程度很高。

  粤、沪GDP增速与能源消耗反向而行,是否意味着他们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刘伯饶:有人说,广东开始了一次漂亮的产业转身,由资源依赖型向资源效益型经济过渡,这评价恰如其分。这些年,广东始终处在产业升级前沿,高度重视节能降耗,以最少的能耗创造了最大的效益。

  励漪:对很多地方来说,高能耗与至今还停留在传统产业结构有关。

  刘伯饶:广东对能源制约有切肤之痛。广东是资源小省,电荒、煤荒、油荒接踵而至,让广东人吓出一身冷汗。由此,广东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狠抓节能降耗。

  2003年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提议下,广东邀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8家权威机构的200多位专家,对广东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等九大产业进行竞争力研究。之后,广东产业结构,继从上世纪80年代的“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到90年代的家电产业,再到90年代末本世纪初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汽车业,进入正在大抓的九大产业。

  励漪:这是广东产业综合能耗较低的重要因素。

  刘伯饶:对。广东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的电子信息业、机械业、汽车业、医药业,综合能耗分别为0.09吨、0.09吨、0.06吨、0.24吨标准煤万元产值,远低于全部工业1.08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的能耗水平。广东也适度发展重化工业,但有相当部分并非高耗能型,对能耗影响不大。

  广东还十分注重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限制发展和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生产能力,仅去年就关闭“十五小”、“新五小”企业390多家。

  广东能耗能在全国最低,一种解释是广东选择的是技术含量高的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制造业、医药业等高效低耗能产业等。另一个解释是,广东经济的规模集群效应,导致整个GDP规模越来越大,相对单位能耗越来越低。

  励漪:上海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曲线与万元GDP能耗曲线的“逆向而动”,也得益于上海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逐步变“轻”。

  上海近年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51%,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六大重点工业行业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极为迅速。产业结构“轻型化”,使单位GDP能耗自然下降。

  有人测算,服务业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上海万元GDP能耗可下降0.7个百分点;工业单位能耗增加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全市万元GDP能耗可下降0.6个百分点。

  刘伯饶:所以,上海现在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励漪:上海试图在城市功能新定位、经济发展与环保、能源、降耗三者中找到结合点。

  各具特色的降耗抓手

  励漪: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北京和上海,第三产业比重都超过广东。第三产业很多是“无烟产业”,更有理由单位能耗低于广东。为什么最后还是由广东摘走低能耗“冠军”呢?

  刘伯饶:的确值得思考。去年,第三产业能耗占广东总能耗比重是20.2%,而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近23,广东有关部门这样认为:单位GDP能耗高低的决定因素是工业能耗的高低。

  励漪:也有学者认为,上海降耗关键,就在基础产业。

  刘伯饶:广东降耗的“牛鼻子”,就是抓工业降耗节能。一方面,调低了冶金、建材、陶瓷、印染、造纸、火电等高耗能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广东把矛头对准钢铁、电力、石化、化工和建材等高耗能大户,力促其节能降耗。

  我有一组数字,今年1—5月,韶关钢铁公司吨钢综合能耗699.7千克标煤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4.5%;广州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万元产值能耗0.96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1%;茂名石化公司万元产值能耗0.89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6%。

  励漪:上海在抓降耗的“牛鼻子”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在制度建设方面。

  今年4月,上海市人大通过《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能源工作的决定(草案)》。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节能降耗的地方综合性法规。

  上海还严格实施了两项节能制度:对汽车、空调、冰箱等节能潜力大、使用面广的用能产品,实施能效标识制度;强化实施建设项目能耗审核制度,从源头上把住高能耗、低附加值项目的准入。

  此外,上海推出了三种节能机制:能源价格机制、大型能源企业的带头机制、专业节能服务公司的服务机制。

  刘伯饶:节能服务公司?

  励漪:对,这是上海节能降耗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是从欧美借鉴而来。政府聘请专业节能公司为企业节能,企业不仅可以获得节能潜力的前期免费诊断,其节能技改项目的融资,也可获得贷款利率优惠。

  早在2002年10月,上海就成立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同时诞生了首家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前不久,有20家企业刚与上海市节能服务中心或招商银行签订合同能源管理合作意向书。

  刘伯饶:这个经验,的确很有启发。

  压力巨大的节能空间

  刘伯饶:尽管节能降耗成绩可喜,但广东更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把能耗放到世界范围比较,广东万元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倍,比美国、日本、英国分别高2.3倍、6.2倍、3.2倍。

  励漪:上海压力岂不更大?能耗下降是刚性指标,越往后,“减法”越难做。

  前不久,在一个有关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会议上,上海节能监察中心主任陈汝媚坦言:实现20%的指标,还没找到强有力的抓手。她说,今年上海推出“十大节能工程”,预计可节约或少用300万吨标准煤,只占上海节能目标的10%。如果不找到一条跨越式的降耗之路,目标肯定无法实现。

  刘伯饶:广东万元GDP能耗现在就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2%,“十一五”再降13%,很难。专家献策:一是加快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发展;二是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三是强化节能管理,加快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四是实施对地方的节能考核。

  励漪:还有什么高招可以让上海借鉴的?

  刘伯饶:8月4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就“自主创新与广东产业升级”这个主题,与来自省内外的12位著名专家面对面座谈。有关人士透露,自主创新推动广东产业升级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开局之年考虑最多的。如果广东能够花更大力气,下更大本钱,通过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机会和新动力,也能促使广东能耗水平进一步下降。

  励漪:这是治本之策。上海单位GDP能耗何以高于发达国家?有专家认为,重要因素是产品附加值较低。比如一个杯子值10元,耗1千瓦时电;如果制成价格100元的精品瓷杯,同样耗1千瓦时电,单位GDP能耗就大幅降低了。因此,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把产品“变精”。

  刘伯饶:英雄所见略同。还有一些具体措施迅速跟进。广东目前正实施一批节能重点工程,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江门、汕头6城市开展创建节约型城市试点工作。主管部门跟踪、督促26家年综合能源消费18万吨标准煤的企业完成节能降耗目标,计划把节能监管的耗能大户扩大到1000家。

  广东还将加快编制《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节能、节水、节地、环保产业等专项规划,开展《广东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前期调研,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体系。

  励漪:上海市政协最近在调研中提出建议案,把“结构降能”作为上海降耗根本,在“管理节能”方面,提出: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设立能源管理机构和专门岗位,引进能源管理师职称,提高终端使用效率和优化使用方式,同时还特别建议“公共节能”。去年,上海居民人均用电484千瓦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变,居民家庭和公共场所能耗将进一步增长,必须看到这个不利因素。

  另外,有专家还就制度环境提出改进意见。最为重要的有三点:一是建立起一整套的节能激励机制,比如实施强制性的节能标准,对高耗能、高载能的产品实施产业准入;二是鼓励能源市场化改革,努力建立一个有活力的、有效率的能源体系;三是调整现有的国际分工,限制高载能、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毕竟高载能、高耗能产品出口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源变相出口的过程,是全世界分享我国能源消费的过程。

  刘伯饶:希望广东和上海,都能在“十一五”中来一个彻底的转身,显示经济发展排头兵的示范效应。

  表一:2006年上半年粤沪相关指标对比

  GDP总量

  (亿元) 比增(%) 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

  (亿元) 比增(%) 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增加值

  (亿元) 比增

  (%)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比增

  (%) “十一五”规划

  降耗指标(%)

  全国 91443 10.9 42371 29.8 39680.4 17.7 0.8 -20

  广东 11416.8 14.4 3230.89 20.5 4867.80 18.5 0.78 -2.7 -13

  上海 4781.9 12.6 1759.9 9.5 2073.64 15.3 0.85 -4.7 -20

  表二: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及全国其他部分省(区、市)能耗比较

  全国 广东 北京 上海 浙江 江苏 海南 福建 江西 天津 安徽 广西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1.22 0.79 0.80 0.88 0.90 0.92 0.92 0.94 1.06 1.111.211.22

  单位GDP电耗

  (千瓦时万元) 1358.5 1195.3 828.5 1007.2 1222.2 1198.2 912.31151.8966.3 1040.8 1082.9 1251.7

  单位工业增加

  值能耗(吨标

  准煤万元) 2.59 1.08 1.50 1.18 1.49 1.67 3.65 1.45 3.11 1.45 3.133.19

建材指导价直辖市建材指导价广西自治区建材指导价
文章字数:6382
点击数:178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