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建筑陶瓷:中国名牌到底该评不评?

    3年前,第一届建筑陶瓷陶瓷中国名牌产生了,今年是“换届大选”之年,可是并不怎么顺利,由于种种原因,今年将不再得建筑陶瓷进行评选,原已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品牌有效期将顺延一年。    早在数月前,中国名牌产品省级“大考”结果正式公示的时候,就有行业媒体爆出陶瓷企业为顺利晋级中国名牌,在上报材料中疯狂进行数字注水的消息,并且用很大版面清晰地罗列出陶瓷行业中37家申报中国名牌产品企业的各项申报数据,如销售额、纳税额等,同时还刊发了一位“内部人”揭申报“黑幕”的文章,一时间行业哗然。{TodayHot}    当前中国,只要是稀缺资源,往往就竞争地非常厉害,为了分得一杯羹,不得不动用一切手段(包括不正当的非常手段)来获取,为什么中国名牌会每年都让众多的企业趋之若骛,说白了还是利益驱使的:一是创名牌即是创效益;二是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可享受出口免检待遇,可以更有力地扩大市场占有率。除此外,有些地方,企业还可以获得百万元以上的政府特殊奖励,三是促进经济发展,表现出地方政府的工作业绩,体现出领导者的领导水平。有了这几点,很容易理解人们为什么总是盯着“中国名牌产品”这顶桂冠了。{HotTag}    众所周知,陶瓷行业由于自身特点,与家电、地产、IT等行业有很大的不同,很难产生超大的规模,而在中国名牌评选中就有企业年销售额这道门槛。今年建筑陶瓷中国名牌评选中,就有8亿元销售额成评选门槛。为了跨过这道坎,不少陶瓷生产企业企业的销售量上做起了文章,在数字门槛的限制下,一些企业产品资质不错但又自知“数”微言轻的企业,甚至冒出3条窑年产3000万平方米的企业,一夜之间又回到了大跃进时代,放起了卫星!名牌的产品,造就名牌的企业,常言道:欺人莫欺心,倘若这样的企业,靠玩并不高明的数字游戏,自欺欺人的骗得了中国名牌的称号,那才是中国名牌评选的悲哀。     精英名牌的大众化,虽然削弱了精英的优势,却增强了消费者对名牌的认知。有消费者认为市场容纳不了如此多的名牌,觉得名牌认证泛滥,等同废纸一张。其实,对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仅十几个建筑陶瓷中国名牌远不够市场的需求,这是其一;其二,中国名牌渗透二三级市场的效果还不明朗,名牌产品潜在的市场空间还很大。第三,评选建筑陶瓷中国名牌,对陶瓷企业而言,既是鼓励,也是宣传和引导。让更多产品有机会成为中国名牌,也增大了中国名牌向世界名牌转型的胜算。    名牌,是个容易产生懈怠的字眼,也是一些企业祸起萧墙的见证。回顾一下昔日的中国名牌产品(以家电行业为例):冰箱中的容声、美菱;洗衣机中的小鸭、荣事达等都处于效益不佳、破产或者被人收购的边缘。企业总是在求名牌中获得进步,在吃名牌中品尝失败。国家也不能搞名牌终身制,必须在名牌建设过程中引进更多的“快鱼”。    但是,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陶瓷市场,陶瓷企业要做名副其实的中国名牌,就要戒20年来养成的浮躁之气,随着中国名牌产品的日益增多,并没有削弱名牌的优势,相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竞争空间,名牌自身也需寻求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名牌企业一定要打消 “名牌=市场”的念头。    中国名牌一定要靠脚踏实地的做出来。产品名牌化的路还很长,这才是中国陶瓷行业的现状。

建材结算价
文章字数:1598
点击数:1877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