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1-01-03,来源:建筑培训,作者:

加强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加强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政协履行职能提供了广阔的政治舞台,为政协工作赋予了新的时代任务。“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关键环节,就在于有没有充分调动好、发挥好广大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依靠委员,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是做好政协工作,提高整体水平的基础和关键。

一、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重大意义 (一)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是人民政协的性质所在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这一根本属性首先体现在政协的组织构成上——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等参加单位共同组成,特点是组织上具有的“广泛代表性”、政治上具有的“广泛包容性”。由此可见,人民政协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政协履行职能的过程必须让各参加单位充分发表意见,履行职能的成果必须体现各参加单位的共同意志。而各参加单位的意见主要是通过委员参加政协的会议、活动来表达,各参加单位的共同意志也是通过委员的共同协商后而形成。因此,只有在履行职能工作中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才能促进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才能巩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才能真正体现人民政协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二)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各种力量的大团结、大联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善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而政协委员是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代表其所在的党派、团体、民族、阶层参加政协组织,参与国家政务和社会事务,是推进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是人民政协的优势所在。

(三)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是人民政协有效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政协委员是政协的主体,政协作用发挥在委员、活力展现看委员、事业发展靠委员,政协履行职能主要是通过委员履职来实现的,委员是推进政协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政协委员来自各界,其优势是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能够深入研究一些宏观的、重大的、深层次的问题,提出真知灼见;

代表性强、信息量大,能够反映各方面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要求;

位置超脱、视野宽阔,能够比较客观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下通各界、上到中央,能够发挥民主渠道的作用。政协组织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委员的参与,委员作用发挥的程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政协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效果。为此,必须依靠发挥委员作用,才能提升履行职能的实效。 (四)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是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的现实需要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第一次专委会主任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发挥界别和委员的作用”。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政协要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发挥委员作用是重要前提和关键所在。无论是提高政协参政议政实效,还是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都离不开政协委员,只有发挥政协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协事业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这就需要基层政协不断探索发挥委员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把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整体发展的动力和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活力。

二、影响政协委员发挥主体作用的主要原因 (一)委员产生机制有待完善 现在推荐政协委员的基本做法,首先由党委统战部根据要求确定各界别委员规模人数,再由政协组织参加单位和界别自下而上推荐,最后经政协常委会履行章程手续,其过程缺乏公开性、程序缺乏竞争性、标准缺乏科学性的委员产生机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委员缺乏责任感。委员推荐注重以对社会所做成绩、社会影响力及上级指定等方式来确定人选,导致部分委员“被产生”的情况,因此这部分委员参加到政协中来,仍然仅关注个人事业,不去了解群众意见,对参政议政不感兴趣,纯属政治花瓶。二是公职人员委员过多。在基层政协委员中公职人员所占比例通常在40%以上,过多的国家工作人员进入政协队伍,显然不符合政协组织政治包容性的要求,尤其是行使民主监督职能往往只是点到为止,影响了职能作用的发挥。三是委员进入门槛过低。委员产生要考虑各个界别当中均有一定数量的代表,往往为了照顾这种面上的平衡,照顾这种代表性和广泛性,造成所产生的政协委员在整体素质上大打折扣,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智囊团体。

(二)部分委员履职意识不强 应该说当今社会想当政协委员的人特别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后想当政协委员的人不在少数。但想当委员又不自觉履职,而且履职质量较差的人也有一定比例。这些人重荣誉、轻责任,只顾做好本职工作,不顾履行委员义务,对于履职很少考虑,能力素质不能与时俱进适应履职需要,不能正确认识政协在民主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在履行政协“三大职能”中缺乏主体精神,不习惯也不会主动去代表所在界别群众履行应尽的责任,不习惯也不会主动去代表所在界别群众行使应有的权利。因而表现为不主动参加政协组织的活动,不主动提交提案,不主动反映社情民意,即使参加了活动也不建言献策,成为虚有其名的“挂名委员”。

(三)委员履职环境有待优化 一方面在安排活动时,常规活动偏多,且以会议为主,对大部分委员来说一届委员任期,开始两年还有新鲜感,待两年下来,熟悉了工作套路,一些人就感到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就不爱参加活动了。加之有时政协组织活动不够或者委员参与面不广,组织的调研、视察、座谈、外出考察等活动,往往考虑的人选是常委、或者是系统内的政协委员,因此,一般普通委员很少能参与活动,只是在政协全体会议时参加活动,使得委员变成每年只履职三四天的“临时委员”。另一方面委员履职成果不明显,有些部门单位认识上的偏差,不够重视委员的履职成果,敷衍塞责,委员的社情民意、调研报告、提案等建议意见,没有产生相应的价值,挫伤了委员提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的积极性,影响了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

(四)履职管理水平还需加强 从大的方面来看,《政协章程》没有明确规定对履行职能不到位或根本不履行职能的政协委员的处理措施,对履职较好的委员也没有实行奖励的机制,导致履职好坏一个样,使其严格管理无章可循。从实际工作来看,大部分基层政协履职考核机制不完善,委员管理缺乏刚性措施,没有建立起一套学习、培训、活动、监督、考核的制度和实施细则体系,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委员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引导委员履职尽责。

三、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委员推选制度,是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基础性工作 把好委员入口关是发挥委员作用的前提,在协商确定委员人选时,政协党组应与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密切联系,沟通情况,严格按照政协委员的条件和要求,在科学分配各族各界别政协委员名额后,让所在界别用差额推选的办法确定委员人选。因此,政协组织应当积极主动、提前介入,建立与党委组织、统战部门等共同组成的委员推荐、协商、审核工作班子,把对履行委员职责能力的考察列为一个重要条件,并和被推荐人进行沟通,使其对成为政协委员后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应有的奉献精神有所了解,充分尊重本人的履职意愿,确保有履职能力,且愿意承担履职义务的人加入到政协队伍的行列,这是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最基础性的工作。

(二)提高委员履职能力,是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前提性条件 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着政协委员作用的发挥,而且决定着政协整体工作质量,委员只有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才能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在关键处,才能提出高屋建瓴的意见和建议。为此,要把政协委员的学习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来抓,通过集中培训辅导、学习考核、印发学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开展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政协委员的培训和教育。要重点加强人民政协理论、政党理论、统战理论等方面的培训,引导委员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尽快进入角色,提高做好政协工作的能力;

要根据委员所在界别领域特点,分门别类的组织委员加强政策、法律以及科技、经济等多领域知识的学习,提高委员综合素质。

(三)优化履职环境,是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必然性要求 政协开展的各项活动需要广大政协委员的积极参与,没有政协委员的热情参与,政协履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是重视发挥界别作用。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组织的显著特色,要规范界别工作的原则和程序,探索完善起界别活动制度和运作机制,建立活动经费保障制度,进一步确保界别活动正常有序开展。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界别活动,由界别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关心的热点问题,自选主题,围绕主题开展活动,拓展界别工作的空间和组织化程度。二是以专委会为重要依托。依托专委会的组织优势和活动平台,协调有序地开展活动,使界别与专委会形成互动,或联合开展调研,或实施共同视察、咨询论证工作,形成界别集体提案或建议,通过活动平台,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三是健全知政知情机制。只有知情才能出力,政协组织要保障政协委员知情权,帮助政协委员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熟悉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方面要通过会议、委员活动、内部刊物等让委员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形势,并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教授向委员做形势报告,及时通报党政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等,让委员知“上情”。另一方面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政协机关要汇总通过简报、摘编、短信等方式及时向政协委员传递。同时,还要通过政协组织开展的调研、视察和协商会议等活动,扩大委员参与面,提供知情机会,让委员知“下情”。四是拓展政协委员活动渠道。政协是有头无尾,其头很发达,全国政协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乡镇(街道)则普遍无组织机构,影响了政协工作的延伸。乡镇(街道)政协工作机构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重要平台,汇集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要站点,开展委员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规范建立乡镇(街道)政协工作机构,有助于委员了解“一手情况”,增进与群众的距离,提升所提的意见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更能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能真正成为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使新时期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

(四)坚持科学管理,是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有效性保障 建立科学的委员管理方式,是促进委员发挥主体作用的有力保障。一是实行动态管理。要以开展“五个一”活动为重点制定委员履职考核指标体系,由政协机关办公室、专委会、界别小组依据职能细化、量化,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做好日常考勤工作,对委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全面、客观记载委员履职情况,年度予以通报。二是完善激励机制。采取评选优秀提案、优秀调研报告、优秀社情民意信息,以及优秀政协委员等评比形式,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发委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履职热情。三是健全退出机制。建立完善明确详细的委员退出制度,对于经常不参加会议活动、视察调研的不作为委员,该批评的要批评,该警告的要警告,该撤销委员资格的要撤销委员资格,持之以恒的鞭策委员珍惜荣誉,履职尽责。四是完善沟通联系机制。要建立政协领导走访、接待、慰问委员等方面的走访机制,健全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专委会联系委员活动小组制度,不断加强政协领导与政协委员、各专委会与政协委员的联系沟通,增加委员对委员身份的存在感和认同感,凝聚力量,形成整体推动工作的合力。

总之,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是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关键所在,有效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充分调动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政协组织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有利于提高政协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成效。

民主党派在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中发挥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加强基层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当前基层发挥界别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加强基层政协民主监督对策建议思考

加强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实效对策建议思考

建材价格依据
文章字数:5145
点击数:682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