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10-01,来源:建筑培训,作者:

昆明城市调研报告

第1篇:昆明世博生态城产品调研

世博生态城占地255.7公顷,总体建设面积463440平方米,有8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构成,其主题构成为:在世博园周边地区的林间空地布置成组团相间的放射状分布的8个生态邻里单元建设山地住宅及相关会展、旅游与休闲设施。片区内以环形枝状一级道路为导向连接各地块和建筑,形成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良好人居环境社区。同时,在世博生态城内还有集信息交流、科研、会议、文化娱乐等主要功能为一体的坂茂广场、世博INTEGER展览馆、运动中心、高尔夫球场、商务中心等配套项目及中国东盟国际会展中心、首脑别墅(国宾馆)等政府重要 项目。

世博生态城总体规划是在前期研究完成的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上,采用 WATERSHED区域生态规划理论和邻里建筑规划理论,按照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升世博片区的城市功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世博园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价值,创建世界名园,展开了科学的建筑规划。

世博生态城是一个低层、低密度、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运行成本的生态城。通过改造,区域内的森林和绿化面积将从原有的68%提高到70%,对园内品种单一的人工次生林实施科学改造后,可以提高绿色质量,

1、构成开放系统

2、能够保持内环的稳定性

3、实现自我调控

4、实现良性循环

5、少费多用,节约能源

6、多层次的技术综合利用

7、高效的和可持续的社区交通系统的建立

8、追求最大的灵活性

9、智能化环境的营造

10、自然和人类增辉

11、可食性景观

为春城人民提供开放式的公园。 完成了一级、二级立地生态条件综合评价。建立了以“基质—斑块—廊道”为基础的景观生态规划模型

1、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2、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设备的重复利用

3、废弃物处理的科学性

4、人口适宜容量的确定强调弹性设计

5、土地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0、空间延续及区域空间结构的平衡

11、减少私人汽车的负面影响

12、强调弹性设计

13、关心使用者

14、智能化

1

5、充分利用

十大创新

1.超低容积率,创建一流优质居住环境

2.超宽楼间距(平均间距36m,最大间距45m),

视野开阔,阳光充足

3.南向超大面宽,坐拥冬日暖阳,夏日美景 4.全明厨明卫,对流堂风,居家空气时时新鲜 5.先进的温控系统,真正实现冬暖夏凉

6.多重立体隔音系统,给生活一个外恬静的环境 7.合理使用绿色建材,环境更健康,居住更舒适

室内无梁无柱,除了卫生间,厨房等主要功能空间外,室内空间全开放,墙体还可以自由拆装,方便居住者自由分割空间

在90m2的空间内实现120m空间的生活条件,以紧凑精细的设计实现住宅的高使用率,通过自由分割空间充分符合每个人的居住习惯,让你的家与众不同

多面飘窗设计,不仅让整个家采光通透,而且延展了空间,增大了室内使用面积,可用植物盆景进行装饰,由此使得高层建筑美感十足

客厅与餐厅通厅相连,设计别出心裁,空间紧凑实用,阳光餐厨相连,符合生活流程,主卧室带采光飘窗,温暖舒适;次卧室设计方正简约带飘窗;室内采光充足,室外阳光鲜氧悉数收纳,中西厨房分离设计,极大提升了生活舒适度

一层

厨房与餐厅相连,品质生活无比顺畅。早餐厅明亮舒适,进餐时光享受清风暖阳,特设视听室,享受数码惬意生活,该层还设有设备间,方便生活

豪华主卧,内套步入式衣帽间与明亮主卫,生活必须齐备,享受温馨二人世界,超大露台,

生活美景时刻相伴,次卧套房,内连卫生间,可设温暖老人房

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把森林、家与人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分布于半山高处的向阳坡底。视野极为开阔,向南的大片松涛和东南面层层叠叠的山峦从四面亲切围合。向西南远眺,可以把大半个昆明尽收眼底,可以欣赏城市璀璨的夜色,也可以观望晨雾缭绕的城中建筑约。230—280平米的联排住宅和约300平米独立的住宅完整包容不同家庭的生活需要。

阔朗起居室外接阳台,采光充足,绿意漫

溢生活空间。次卧自然通风采光,阳光美景尽数收揽。

明亮次卫,方便生活。该层还设有工人房和车库

半山邻里·连排别墅实景图

典型的坡地建筑风格,在建筑上往往采用多种手法融入自然环境,树木、天然的岩石、流动的清溪……

在强调自然生态与室内环境有机结合的同时,还根据昆明的气候特点,采用相应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对作用于建筑物的声光热等自然因素进行系统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因素对居住舒适度和健康的不利影响,让室内自然温度达到人体舒适温度18—23摄氏度

住宅应该和园林联系在一起,使人的生活时时有自然为伴,而园林应尽量保持野生自然形态,少加人工修饰的痕迹。于是在将来住宅的园林中就有意保持了野生林地,使人与自然的交流,在建筑中能得以实现。

第2篇:昆明全城

昆明全城“总动员”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2008年、2009年,昆明市先后荣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云南省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等30多项称号。今年,昆明已荣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等荣誉称号。目前“创卫”工作已通过国家专家技术评估,“创模”工作已取得较大成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步伐正步步深入。

坚持不懈 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昆明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桥头堡城市。2006年,昆明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人大、市政协“两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用五年时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2007年,昆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正式启动。此后,昆明出台并组织实施《昆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五年规划(2007——2011年)》、《昆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2007年“六项文明工程”行动计划》。200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争创联合国人居奖、国家生态市的“四创两争”工作目标,结合“创城”在全市开展了“细节文明年”活动。2009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提升市民素质的要求,制定了《昆明市民文明公约》,组织开展旨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八大工程”。

以创建促发展

昆明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没有单纯为创建而创建,或者僵硬地去完成一个个创建指标,而是把创建工作作为推进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综合环境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的重要抓手,

作为引领昆明走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航标”。在创建过程中,昆明市始终将坚持“为民创建,创建为民,共建共享”的方针,从解决与加快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难点问题入手,着力提升城市的经济、文化、环境、制度、生活品质,全力打造实力之城、魅力之城、生态之城、活力之城、宜居之城,真正让人民群众在创建中得到实惠,让城市在创建中加快发展。近三年来,昆明市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文明社区更具特色。全市涌现出一批数字智能型、绿色环保型、联建共建型、联动服务型、扶贫帮困型等特色鲜明的社区典型。

当好全省创文明城市“排头兵”

昆明市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中心城市,担负着“一市带全省”的重大责任。市委、市政府最近明确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速新型工业化,拓展高端信息化,提升全域城镇化,推进昆明科学发展新跨越。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98年增长3.3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1亿元,比1998年增长4.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00元,排除CPI指数,累计增长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6年到2009年的5年间,增长50%。

创新打造“六环境”

为打造优质高效的软环境,2008年,昆明市在全国首家公布领导干部电话号码;全市党政机关“一把手”通过媒体向社会作出优质服务的公开承诺;先后清理并取消400多项行政审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最少的省会城市。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昆明、平安昆明、诚信昆明”。近年来,昆明市坚持把依

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推动法治昆明建设的“三驾马车”,强势发动,强力推进,提高全市依法治市水平。

为加快业态升级步伐,按照“退二进

三、退批进零”的城市规划思路,逐步把主城范围内的大型批发市场搬迁到三环以外,同时大力发展商品市场,完善覆盖城乡的商业网络,目前已形成食品、日用商品、汽配、汽车、建材、家具等大型零售批发市场。并加快了以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中泰果蔬交易市场、泰国文化城等核心项目为重点的市场建设,强力推进呈贡国际物流园区、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和昆明空港口岸等建设,积极构建大市场大环境,努力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桥头堡城市。同时通过构建健康向上人文环境,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完善人居生活保障机制。

昆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进入最后的冲刺关头。目前昆明全城总动员,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找茬”,对不文明行为曝光批评,对文明市民褒扬宣传,营造了“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浓郁的舆论氛围。尤其进入8月以来,昆明动员全市各街道办事处在上百个居民小区张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市民文明公约》和文明城市知识;辖区内老党员、团员、志愿者进入社区宣传“文明城市市民问答”,创城的知晓率正与日攀升。

第3篇:昆明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超常突破 跨越发展

全面发动园区经济大发展攻坚战

——关于对昆明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工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目前,昆明市规划建设有各类工业园区15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个(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省级工业园区6个(呈贡、安宁、海口、杨林、寻甸、东川),市级工业园区6个(晋宁、石林、宜良、富民、禄劝、官渡),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工业园区为支撑,市级特色工业集聚区为补充的三级园区发展体系和格局。2007年,昆明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9亿元(不含旅游度假区和官渡工业园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8%,其中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工业园区占全省40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的比重达到60%。

二、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做法

2008年,昆明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工业园区作为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第一推动力,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作为实施富民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推到主攻工业的最前沿、招商引资的最前沿、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充分借鉴沿海发达城市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的新理念、新体制和新机制,采取最特殊、最特别、最灵活的政策措施,强势发动,超常突破,努力促进工业园区大突破、大跨越、大发展。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最根本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昆明市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高度,从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建设现代新昆明的高度,正视差距、直面矛盾,充分认识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工业园区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工业兴则全市兴、工业活则全盘活,园区强则工业强、园区弱则工业弱的观念,树立经济建设以工业突破为主、工业突破以园区建设为主,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园区经济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建设现代新昆明的关键,作为振兴昆明经济的关节点和突破口,形成全市各级各部门关心园区、支持园区、服务园区、建设园区的良好氛围。目前园区建设已成为昆明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发展活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昆明市把创新作为工业园区发展不竭的动力,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功经验,大胆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管理体制上,按照“实体化管理、企业化运作”的原则,推行权责合

一、党政合

一、经济社会发展合一的实体化管理,赋予市级、县级经济管理和相应行政管理权限,确保市权、县权审批手续在园区内全部办结。管理机制上,实行管委会主任负责制,采用扁平化管理,管委会自主设置机构、配备人员,确定分配方式和收入标准,除班子成员外全员实行聘任聘用制。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主要领导分别由省、市委任命;省、市级工业园区挑选年富力强、懂经济、善管理的常委、副县(市)区长担任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在开发模式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立园区投资公司,赋予参与土地收储和土地一级开发权,以市场化方式进行园区开发建设。

——加快软硬件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谁能抢先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谁就能吸引更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谁就能集聚更多的生产要素,谁就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昆明市着力在软硬环境建设上求突破。在硬环境建设上,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两年突破工程,两年内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大突破,确保有熟地、净地招商。2008年全市计划启动“五通一平”建设项目170多项,预计投资70多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各类项目70多个,总投资14多亿元。在软环境建设上,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提供从申请到建设、投产全过程高效优质服务,做到行政审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无条件、审批无阻力、程序无障碍,营造“三最四低”发展软环境,全力打造效率园区。严格禁止乱收费乱检查,工业园区新建扩建工业项目,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免除,市级部门不得随意对工业园区内企业实施检查,必须进行的,要事先向管委会通报并经同意后才能进行检查。

——加大招商引资,促进超常规发展。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的主力军,招商引资是工业园区的生命线。昆明市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的理念,实施一把手工程,实行招商引资任务倒逼、倒排计划,形成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推进制度。工业园区建立市、县、园区招商引资联动机制,组建专业招商队伍,与全市派驻沿海发达地区地级以上城市35个招商分局合作,实行专业化、全天候、拉网式、驻点式招商。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突出大项目招商、地区优势招商、重点地区招商和外资项目招商,重点引进装备制造、光电子、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环保产品等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目前,项目包装、项目储备、项目推介等各项招商引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集群式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产业集群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昆明市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八业高新化、布局专业化”的要求,围绕发展有基础、有优势的产业,每个园区明确1~3个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电力装备、机床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磷化工、铁化工八大产业集群。同时,通过对入园企业和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引导新建、引进工业项目(企业)按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入园发展,实施非园区工业企业出城进园工程,鼓励主城区工业企业实施入园搬迁改造升级,以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为核心,延伸产业链,使大企业、大项目的单体优势转变为群体优势,努力催生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

——加大政策支持,营造政策洼地。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在财政政策上,实行相对独立的财政预决算体制,以2007年为基数,5年内园区新增税收上解市级部分,全部留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从2008年起,5年内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亿元工业园区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专项用于园区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贷款贴息及软环境建设的补助。在土地政策上,园区年度用地指标实行单列,全市用地指标优先保园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低于50%用于园区;实行地价成本补贴机制,每年从市、县两级经营性用地项目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提取5%,专项用于补贴工业项目用地地价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在人才政策上,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园区工作,可保编、保级、保工资。

——强化评价考核,促进园区科学发展。建立工业园区统计评价考核体系,促进园区建设水平与发展速度同步提高。制定出台《昆明市三级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统计评价考核办法》及工业园区考核奖惩办法、管委会领导班子年薪管理办法、统计报表制度等配套措施,重点考核园区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利润总额、重大工业项目等指标,并把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工程、环保、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市级园区升格提档等工作作为否决指标列入考核。指挥部每年与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市级目标责任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给予重奖、重用;对组织领导不力、措施不实、实效不大,连续处于后进的予以重处、重罚。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整体发展合力。加强组织领导是实现工业园区发展的有力保证。昆明市把实现园区建设大突破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求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政府主要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园区领导全力以赴拼命抓,成立了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作指挥部,加强对园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同时,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园区发展中的职能职责,国土部门保障工业用地,规划、建设等部门提供高效服务,发改部门储备各类项目,财税部门确保专项扶持资金及时到位,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部门提供配套服务,公安部门保驾护航,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检查工作,各方密切配合,上下联动,步调一致,无条件、无阻力、无障碍地为园区建设发展服务,形成合力加快工业园区大突破、大发展。

三、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在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中,昆明市委、市政府坚持规划先行,高度重视政策配套和系统推进,在政策措施、体制机制、开发模式、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培育、提档升格等方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但同时由于我省工业园区发展起步晚,大部分处于规划建设初始阶段,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划设计滞后园区开发建设。城市规划滞后于城市开发建设,没有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滞后,区域内园区缺乏统筹规划建设。工业园区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脱节,园区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权威性不强;各类规划之间衔接和协调不够;规划实施管理有待加强,难以形成园区的整合优势和规模效应。 ——土地供给制约园区开发建设。在国家严格土地管理政策的背景下,土地供给困难和用地需求增加,使工业用地问题成为制约园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2008年,昆明市工业园区计划引进300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但省下达昆明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为1020公顷。年度土地利用指标有限,园区土地收储困难,建设项目等土地的情况日益严重。

——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动功能不强。产业发展特色不突出,昆明市几乎每个工业园区都有机械、磷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缺乏明显的产业分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产业雷同和同质化竞争现象。同时,由于园区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脱节,不能完全共用基础设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难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辐射能力,难以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资金支撑脆弱园区建设困难。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建设资金普遍短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已成为园区建设主要困难。目前,部分园区靠有限的财政资金和一定的负债投入,基础设施要达到“五通一平”的要求相当困难,使得部分园区建设水平偏低,形象建设进度缓慢,园区吸引力不强,集聚效应难形成。

——省市联动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有待加强。在工业园区建设中,昆明市从土地管理、规划建设、项目审批核准等方面,充分赋予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市级、县级权限,加快开发建设。但园区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制度安排、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的支持,特别需要省委、省政府及省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四、几点工作建议

开发区及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希望所在,抓住、抓好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就牵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目前,我省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工业园区发展才刚刚起步,重点园区的数量不足,建设水平不高,发展速度不快是我省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转变思想观念,加快研究完善全省促进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速度是我省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建立完善省市联动工作机制。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建设,是一项事关区域经济发展的宏大系统工程,涉及土地、规划、城建、环保等若干个工作部门,建议省政府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和协调推进我省园区经济加快发展。

——统筹保障园区建设用地。土地是工业园区经营的基本资源。土地供应已成为制约我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鉴于工业园区土地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建议省政府推广昆明市的做法,对省级重点园区年度土地利用指标实行单列,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低于50%用于工业园区,重点保障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工业园区建设用地。

——研究制定省级园区配套政策。我省园区建设起步慢,滚动发展能力弱,各级政府财政因底子薄,园区建设前期需大量资金注入及各级政策扶持。建议省政府尽快制定出台全省促进园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园区税收、土地出让金或其它税费除上缴中央部分外,全额留给园区作为滚动开发后备基金;建立省级土地成本补贴机制,依据每年经营性用地项目的土地出让金收益中不少于省级可用部分的5%,提取工业用地地价成本调节资金,专项用于重点工业园区地价成本调节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园区规划管理。坚持以城市化理念规划建设工业园区,把园区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功能区域,与城市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要求,对园区规划进行前溯性审查,搞好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提高资源共享度,有效解决用地规划、空间布局、环保治理等问题,做到无障碍规划、有界面建设,永不搬迁。当前,加快制定云南省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办法,加强规划管理,强化规划落实,提高规划执行力,切实提高全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水平和发展速度。

——多元筹资加大投入。各工业园区要拓展思路,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融资思路,首先取得各级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其明确对工业园区的投入政策和投入规模,取得金融信度,为贷款建设打下基础。其次是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按一定比例投入工业园区建设。第三是盘活土地存量,采取BOT、BO、BT等形式利用外资,筹资建设。第四是积极争取国债指标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尽快拉开园区建设框架。

第4篇:昆明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2012年3月昆明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自2012年初昆明房地产三巨头之一的俊发集团抛出二环7500均价后,广基、江东、银海等开发商纷纷跟风,拉开了昆明房地产市场降价的序幕。

据昆明房产信息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月,昆明楼市共成交各类商品房64套,成交面积4035.24㎡,比上月同比下降1.75%。 其中,销售前十名为:北市区金尚俊园,呈贡东盟贸易港,南市区银海樱花语,经开区第三城印象欣城,西山区经典双城。

本月,金尚俊园宣布停止销售,而江东集团的禧瑞都各项手续未办理完全,还未达到销售条件,目前只接受登记。北市区出现了暂时的销售真空,使得前两个月火热的市场渐渐回归平静。

南市区前两个月坚挺的价格也逐步出现了松动,银海地产的银海樱花语从年初的9500均价回归到8500左右,而只发行认筹卡的海伦国际虽未明确放出价格,但打出购买认筹卡即让利8至10个点的促销活动,预计开盘价格会在6800至7500左右。

西山区的经典双城还未出现明显降价或促销活动,价格仍然坚挺。

经开区价格仍维持在7500左右,其中紫云青鸟国际珠宝加工贸易基地目前还有约17万平方米的铺源在租售,租金为45元/平方米/元,销售均价8600元/平方米,户型从160─2450平方米不等。 骏信国际汽配城、国际汽车城泊寓等工业地产公寓,价格维持在4500

至5000左右。

呈贡吴家营片区因临近市政府,价格依然坚挺,上海东盟商务大厦以5A甲级写字楼为噱头坚挺16800/平米的均价,旁边置信广场销售价格也为8300左右。洛阳片区以实力集团为首价格开始松动,本月东盟森林抛出3800/平房价竞拍的活动,可看做是变相降价的活动。

小结:目前昆明楼市整体仍持续走低,主城区的降价风暴已慢慢由二环向南北扩散,西山区、经开区和呈贡片区因为属于新兴开发区域,还未受风暴明显波及,但结合俊发、银海、实力、江东集团等昆明几大巨头开发商的操作行为,降价已成不可改变之大势。

第5篇:昆明城投简介

昆明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昆明城投)是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97年5月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昆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性城市综合运营商。目前,公司注册资本32亿元,总资产246.74亿元,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为AA+。公司主要以土地

一、二级开发、特许经营、园林绿化投资、户外媒体资源经营和地下管网资源开发为核心发展板块。

“昆明城投”经过13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单纯依赖财政的模式向“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筹还贷、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过渡,逐步建立起利用政府注入或配置性资产、资源,不断放大投融资效应的投融资模式。

自公司创立至今,已先后完成了昆明机场改扩建、胜利广场、桃源广场、小菜园立交、采莲河、金碧公园、茶花公园、盘龙江灯光亮化工程及昆洛路(彩云路)、高海公路、东三环路、南三环路等50多个省市重点工程的投资建设,累计实现投融资约400亿元。为构建现代化的新昆明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改善城市环境做出了卓越贡献。

随着新昆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昆明城投”勇挑重担、奋勇创新,于2008年成功发行15亿元企业债券用于西二环和东白沙河土地开发,首开昆明市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的先河;2009年又率先采用BT模式成功融资84亿元,确保了东南北二

环改扩建工程的顺利实施; 随后,又再次成功发行21.99亿元股权式信托产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通过融资方式的“三次”创新,不仅极大的拓展了融资渠道,更进一步提高和发挥了昆明城投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主平台的杠杆作用和融资放大效应。

2010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公司以“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筹还贷、自负盈亏”的市场投融资主体为目标,逐步向以市政基础设施投融资为核心,以土地储备、开发和培育盈利性支柱产业为两翼的战略转型。

未来十年,昆明城投将以土地开发和园林绿化、户外媒体、地下管网资源开发为长效产业支柱,形成有主业、有稳定现金流、有盈利能力、有融资能力的昆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板块,持续不断的为新昆明建设,为打造东盟、大湄公河、“泛珠三角”经济区域桥头堡作出更大贡献。

第6篇:福星城调研报告

福星城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1-10-18

调研地点:长青路中段

调研目的:项目的体量、规模、售价及规划。

调研内容:

福星城目前对外推广的是二期小户型—悠果“毫”宅系列,此组团均为小户型,面积区间在56-85㎡之间,共3栋45层的超高层建筑(7号楼、8号楼、9号楼),一期为单栋写字楼。

二期还未对外销售,11月初开盘,目前已开始内部认购,凭借个人身份证就可认购一张VIP卡,凭借此卡享受1.8万-2万的优惠,整个营销中心对外口径一致,具体价格没有出台,只有起价房为7988元/㎡,此房源共有8套,均为噱头炒作,其实就是住宅建筑体4楼朝向最差的户型。

1-3层为临街商业街铺,4层以上为住宅楼,住宅楼4梯8户,没有南北通透的户型,整个住宅建筑为点式结构,皆为东南朝向、西南朝向、东北朝向、西北朝向,单面朝北、单面朝南等6种户型,户型结构不理想。

运用偷面积手法,利用飘窗、阳台等计算一半面积的部分,进行连通、分区,可实际1房变2房、2房变3房。

根据认购时填写的意向调查表分析,该项目11月初开盘,均价应该在11000-12000元/㎡,总计房源在560套。

怡景地产营销策划 韩贝

2011-10-19

城市管理调研报告

城市公交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城市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城市有机更新调研报告

工程结算价直辖市工程结算价云南省工程结算价
文章字数:11461
点击数:675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