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优化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总价合同与单价合同的区别
具体区别如下:
1、固定总价合同其实是针对当时的图纸、招标文件以及技术资料的固定,当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还是要按照规定予以增减造价的。如果没有设计变更,结算=预算(中标价);
2、固定单价合同是指按针对当时的图纸、招标文件以及技术资料的固定单价,而工程量按实结算。一般情况招标方都是给一个暂定量的。结算=审计工程量*中标单价;
3、固定单价是有利于乙方,但如果固定总价,业主在施工过程中,投入的管理人员会少些,省心,二就是利于控制造价。
(1)谈优化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扩展资料:
固定单价合同、是说分项的子目单价不可调整,工程量可以调整。固定总价合同、是指工程的项量不变的情况下总价不变化。如果项目和工程量发生签证的就可以按签证增减总价。固定综合单价合同、是指清单计价的情况下固定综合单价,如果发生工程的变更和洽商,可以按实际发生的重新增减总价。
总价合同(Lump Sum Contract),是指根据合同规定的工程施工内容和有关条件,业主应付给承包商的款额是一个规定的金额,即明确的总价。所谓总价合同是指支付承包方的款项在合同中是一个“规定的金额”,即总价。总价合同的主要特征:一是价格根据确定的由承包方实施的全部任务,按承包方在投标报价中提出的总价确定;二是持实施的工程性质和工程量应在事先明确商定。
参考资料:总价合同-网络
2、工程造价专业考研的含金量有多高?
我们应该先了解造价考研是怎么一回事。
工程造价专业的最高学历是本科,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考研的话只能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比如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工程技术(土木类的)。当然你跨的面更大一些也是可以的,选择在个人。
一般来说,工程造价考研,都是报考工程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所以,工科类的工程管理更适合土木专业的同学去考,或者说,适合那工科学士学位证书的同学去考。只是说适合。考研都很难。而我们一般考管理学类的工程管理研究生。
除了考试难度,其他方面的话,工科类的研究生一般往设计院发展。管理学类研究生,学成之后,我觉得基本上还是做本职工作。工科类一般偏技术;管理类工程管理研究方向也很多一般来说是更偏向经济、管理那个方面。我当时更看好研究BIM的相关内容的学校。
我其实无比相信高学历带来的好处,比单纯考几个一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师,等等注册证书的含金量高得多。况且,这并不矛盾,读完研后,我还是能考这些证书。
考研有100个好,只要你有条件,你去做就是了。
其实在我看来不管考不考得起,都想准备考研。毕竟有目标才有动力。才知道那些书该看,哪些知识还不懂。考研也是敲门砖,优胜劣汰嘛。如果社会化能力很强不想考研,那你可以马上工作积累人脉和经验了,我的愚见哈。
3、室内设计要学什么课程?
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多种学科,就回我国而言,装修行业答的设计还没有规范化,设计队伍还处在形成阶段。 即使是专业设计单位,虽有较多的专业人员,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国际先进的装修业,尚缺乏真正的了解,对国内市场也缺乏客观的把握,因而制约了设计水平的提高。 如何从零开始成为一名室内设计师? 1、了解工作流程:从现场测量、方案设计、效果图,到与业主(个人/单位)沟通,再到方案实施,工程竣工,以及预决算的编制。2、学软件:3DMAX、AUTOCAD、PHOTOSHOP、VRAY渲染插件。 3、色彩的设计应用:世界丰富多彩,设计师更要对色彩很好的运用,才能创造出令人舒适的环境。4、设计专业理论:设计原理、人体工程学、空间照明设计、设计心理学、设计风水、装饰材料构成、空间构成、交际学、文学水平。
4、固定总价合同该如何结算?
固定总价合同结算:
1、和总价对比不是和清单项目逐一对比。因合同约定了“本合同为固定总价合同,物价波动引起的价格风险由投标人自行承担”。
2、完成了94%按100%计算,完成106%按合同固定的价+1%。
3、完成106%,应结101%对,完成94%结99%不对,完成94%按100%(合同约定的固定价)计算。
4、签订合同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的,如不存在威胁、胁迫和未违反法律禁止性、强制性规定的条款内容,合同约定对双方是有效的。
(4)谈优化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扩展资料:
固定总价合同有如下特点:
1、工程造价易于结算。
由于总价固定,因此只要业主(发包方)不改变合同施工内容,合同约定的价款就是承发包双方最终的结算价款。对于业主来说,这样的价款确定形式可以节省大量的计量、核价工作,从而能集中精力抓好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
2、量与价的风险主要由承包商承担。
对承包商而言,固定总价合同一经签订,承包商首先要承担的是价格风险。这里投标时的询价失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价格上涨风险均由自己承担,业主不会给予补偿。
其次,承包商还要承担工程量风险。在固定总价合同中,业主往往只提供施工图纸和说明,承包商在报价时要自己计算工程量,再根据申报的综合单价,得出合同总价。
即便业主提供工程量清单,也仅仅是承包商投标报价的参考,业主往往声明不对工程量的计算错误负责。这样,承包商还要承担工程量漏算、错算的风险。
点击数:6708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