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7-21,来源:建筑培训,作者:

鱼雷艇造价

1、鱼雷艇的优点是什么?

鱼雷艇的优点有,一是航速高,机动灵活。由于鱼雷艇体积小,排水量通常为数十吨至数百吨回,又采用答高速艇艇型,动力装西班牙“N.10”号鱼雷艇置功率大,所以速度高,航行速度30到40节,有的可达50节,有海上轻骑之称。

二是攻击威力大,由于鱼雷艇装备鱼雷武器,鱼雷的头部装着100克至500千克的高效炸药。一般的炸药在空气中爆炸时能量损失很大,而鱼雷在水里爆炸时,水吸收的能量很小,所以鱼雷的爆炸威力很大,使鱼雷艇具有较大攻击威力。使小艇能与大中型军舰作战。尤其是几艘鱼雷艇集群攻击,对大中型军舰形成很大威胁。

三是隐蔽性好,由于鱼雷艇尺寸小,吃水浅,能隐蔽在港湾、岛礁、洞库,能够隐蔽出航,出其不意地攻击近岸的水面舰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此外,它的造价低廉,制造容易,使用方便。

2、有谁知道日本海军TP-15型(舷号815)鱼雷艇的具体数据和武器系统

1967年(昭和42年)第3次防卫计划决定建造从PT-11到PT-15五艘鱼雷快艇,即PT-11级。该级艇是在1960年(昭和35年)版PT-10艇基础上完善而成的。是日本海上自卫队(JMSDF)最后一种鱼雷快艇。全长35m、宽9.2m、标准排水量100吨.满载排水量125吨,航速40节,续航力100海里/18节(300海里/40节),人员编制26~28名。装备4座533MM鱼雷发射管,艇艏艉各有一门半自动40mm单管炮。该级艇的推进系统采用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由2台2300马力T-64型燃气轮机、2台24W231C型柴油机、1二级减速齿轮和三轴三桨组成。主机操纵室在舰桥后部。该级艇的首部和尾部各有1座40毫米火炮;同时还装有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鱼雷发射用压缩空气,由舰桥上控制。此外,还装有1座OPS-13对海搜索雷达。她在艇体材料结构上有所创新 ,虽然也是铝合金艇体,但采用了压延型材,同防挠材料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强度,减轻了重量。而且该艇放弃了尖舭艇型而选择了耐波性优良深“V"型,配合强劲的动力,PT11一时间成了海上自卫队最快的作战舰艇。本级艇一共建造了5艘,首艇(舷号811)于1971年3月27日完工,最后一艘(815)1975年(昭和50年)完工,全部五艇均由三菱下关船厂建造。首艇的造价(含设计费用)约为72350万日元。由于国内某模型厂的盗版行为,她成了不少军迷接触鱼雷艇实物的第一步,大概是中国军迷最熟悉的一种日本鱼雷艇了。我自己也有一艘。顺便提下,那模型要是改动下动力系统,还是相当不错的```````建成后,她们被部署在舞鹤与大凑等地,长期在北海道海域活动,可算是应对红海军威胁的最前沿。首艇于1990年退役除籍,到1994年(平成6年)10月全部退役,这或许也是日本海军鱼雷艇历史的终

3、导弹艇与鱼雷艇的攻击能力是怎样的?

在海军武器当中,有两种小型的水面战斗艇舰不容忽视,那就是鱼雷艇和导弹艇。

鱼雷艇诞生于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时的水雷艇。当时还没有鱼雷,水雷艇艏部突出一根长长的撑杆,撑着水雷向敌舰猛烈撞击,可以将敌舰炸毁。1864年,北军的水雷艇就靠这种办法炸沉了南军的“阿尔比马尔”号装甲舰。

世界上第一条鱼雷艇是英国于1877年建造的“闪电”号。

鱼雷艇是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它体积小,航速快,机动灵活,隐蔽性也很好,一旦进攻,威力特别大。它的缺点是适航性差,活动半径小,自卫能力弱。

鱼雷艇大出风头是在1887年1月13日,俄国建造的鱼雷艇“切什梅”号和“锡诺普”号第一次用鱼雷击沉了土耳其海军的“国蒂巴赫”号通信船。

此后,欧洲各国海军都相继制造和装备了鱼雷艇,鱼雷艇的性能也不断得到改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鱼雷艇都取得了较大战果。

鱼雷艇造价低廉,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加之现代鱼雷的性能不断提高,直到今天,世界各国还是很重视鱼雷艇的发展。

导弹艇和鱼雷艇非常相似,很多甚至是由鱼雷艇改装而来。它以舰对舰导弹为主要武器,在攻击距离,攻击准确性和突然性等方面远优于鱼雷艇,战斗力更强。

1959年,前苏联研制成的“蚊子”级导弹艇是世界上最早的导弹艇。

导弹艇诞生后,由于造价低,威力大,一些中小发展中国家纷纷装备使用它。而一些西方国家嘲笑它是“穷国的武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埃及海军用苏制“蚊子”级导弹艇一举击沉了以色列2500吨级的“埃拉特”号驱逐舰。这是海战史上首次导弹艇击沉军舰的战例,它显示了导弹艇具有小艇打大舰的作战效能。从此,那些曾轻视导弹艇的人也不得不重新认识它的作用了。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导弹艇,成功地干扰了埃及和叙利亚导弹艇发射的几十枚导弹,使其无一命中;同时以色列使用舰对舰导弹和舰炮,击沉击伤对方导弹艇12艘。这是导弹艇击沉同类艇的首次战例。海战的经验引起了各国海军的重视,于是竞相发展导弹艇,增强它的电子干扰和反电子干扰能力。

水雷艇、鱼雷艇、导弹艇……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又会发明什么样式的舰艇呢?

4、从清末创建海军到抗战结束 都买过或建造过哪些舰艇

楼上的! 你还说 别人 你自己都没写完整! 你连主题都没看清 还说别人 楼主说的是 清末到抗战结束! 你还少多着呢 我来把这个问题具体说说吧 所有资料数据均来自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海防史》《清末海军史料》《北洋海军舰船志》非网上的 抄袭 复制 拷贝 他人地 呵呵 希望给你带来帮助 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我 我爸爸书柜里全是这类书。 清末海军创建初期 的北洋水师我就不多说了 三楼 四楼 都给出答案了 推荐你去北洋水师网 那里有比较全面的 北洋海军的创建初期 和 威海卫大战后的 一些军舰 情况下面我就补充些 没有的。 1868年7月13日 江南制造局 第一艘 明轮 蒸汽船 下水取名--“恬吉号”后改名惠吉号,长56.39米 宽8.27米 吃水2.44米排水量600吨 航速12节。造价81397.3两白银。 1869年5月 第二艘 轮船 “操江”号竣工 长54.86米 宽8.43米 吃水3米 排水645吨 航速 9节 当做运输舰使用 后被日军略获 1965年除籍。 第三艘 “测海号”长53.34米 宽8。35米 吃水 3米 排水量660 吨 航速12.5节 第四艘 “威靖号” 长62.48米 宽9.29米 吃水2.35米 排水量1100吨 航速12.5节武器装备 178毫米主炮 一门 57毫米副炮 4门 第五艘 "镇安"号下水 长91.44米 宽12.6米 吃水6.1米 排水量 2800吨 航速12节武器包括229毫米主炮 2门 70毫米副炮24门 是当时国产木壳军舰中最大的一艘 第六搜 “驱远号” 同镇安号 为 同等级的军舰 第七艘“万年青号”长76.16米 宽8.9米 吃水4.46米 排水量1370吨 航速10.8节万年青用于运输 第八艘“镅云号”第九艘 “福星号” 同属于木壳两用船 排水量分别为 550吨 510吨 第九艘 “伏波号”排水量1258吨 航速8节 第十艘 “杨武号”排水量1565吨 航速11节 在说下从清末到抗战的中国----鱼雷艇 1882年李鸿章聘请英国雇员 安德森 在天津知道 拼装了 乾一 乾二 号 鱼雷艇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鱼雷艇,长28.26 宽3.35 排水量28吨 航速18.6节 1886年在伏尔铿船厂建造了 “福龙号”鱼雷艇 长42。47米宽5米排水量121吨航速24.3节 造价72100两银 武器 2具 355毫米 鱼类 2门5管连珠炮 北洋海军向德国再 订造 左队一 左队二 右队一 右队二 鱼雷艇排水量90吨航速23.8节 356毫米鱼雷管2具 1894年两江总督刘审一 向德国订造 辰 宿 列 张 四艘 鱼雷艇 共计花费113.58马克 合银45万两 四艇长43。89米宽5.18米 吃水2.44米 排水量121吨 航速24节 356毫米鱼雷管一具 37毫米炮2门后 又加订造 列张两艇 1906年10月向日本订造 湖鹏 湖鳄 两艘 鱼雷艇 排水量97吨 航速23节 长4,34 宽2.34 米454毫米鱼雷管一具 在说下清末到民国的海军----驱逐舰 1894年李鸿章分别向德国英国订造了 “飞霆号”“飞鹰号” 这是中国早期的驱逐舰的典例 也是世界 较为先进的 军舰 飞霆号 长63,7米 宽7.2米 吃水3 米 排水量432 吨 两门43毫米速射炮 4门27毫米炮 2具鱼雷发射管 飞鹰号驱逐舰 长79米 宽8.46米 吃水4,14米 排水量890吨 航速22节 2门104毫米速射炮 6门37毫米炮 鱼雷发射管 3具 清政府 在德国订购 海龙 海青 海华 海犀 四艘驱逐舰 长58.98米 宽6.34米 排水量243吨 航速32节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被全部虏去 分属 俄国 法国 英国 德国 1897年 福州船政局 自行建造了两艘驱逐舰 分命名为 “建安号”“建威号”两舰长86米 宽8.83米 排水量883吨 一门100毫米主炮 3门 63毫米炮 6门37毫米炮 1930年 南京政府改造军舰 换船壳 长79.31米 宽8.13米 排水量1150吨 航速17节 120毫米主炮二门 76毫米炮2门 57毫米炮 4门 同时更换舰名大同 自强 编入海军第一舰队 分类为 轻型巡洋舰1909年载询 萨镇冰 前往 德国建造了新式驱逐舰 张寓号 同安 建康 三舰 排水量398吨 长63.4米宽3.83米航速32节 76毫米主炮2门 37毫米炮 4门宁海平海号巡洋舰是 中国进口自行建造的两艘巡洋舰 属于轻型巡洋舰 长109.37米 宽11.87米 吃水4米 排水量2400吨 航速23节 前主炮为140毫米双联炮塔 后主炮为 2座 140 毫米双联炮塔 76毫米高射炮6门 1898年12月底清政府向德国订购3艘防护巡洋舰 分别命名为 “海容号'“海琛号”“海筹号” 舰长100米 宽12.4米 吃水4.88米 排水量2985吨 航速19.5节 舰首并列放置150毫米前主炮2门 150毫米后主炮1门 105毫米侧玹炮4门 37毫米速射炮6m门 鱼雷发射管3具 次年夏天,英国订购的 “海哲”“海天”号巡洋舰回国 类似于吉野号巡洋舰 长123米宽14,19米 吃水6米 最高航速24节 排水量4300吨 203毫末主炮2门 120毫末炮10门 47毫米炮 12门37毫米炮3门 鱼雷发射管5具1903年两江总督 张之洞 向日本川崎造船厂 订造江字级炮舰,江元号 江利号 江亨号 江贞号 舰长54.1米宽8.5米吃水2.1米 排水量564吨 航速13节120毫米前主炮1门75毫米炮1门47毫米炮4门 张之洞回湖北后向山崎造船厂在订造 6艘 楚字 浅水炮舰 “楚同号”“楚泰号”“楚有号”“楚豫号”“楚观号”“楚谦号” 舰长61米 宽9米 吃水2.4米 排水量747吨 航速13节 武器包括120毫米主炮2门 76毫米炮2门 25毫米炮2门 1910年 海军总督萨镇冰 在日本川崎造船厂 订造了 “永祥号”“永丰号”炮舰 长65.8米宽9米 吃水2.3米 排水量789吨 航速13节 一门105毫米炮 75毫米炮1门 47毫米炮4门 37毫米炮 4门 单舰造价68万日元

5、介绍一下日俄战争时日本的驱逐舰和鱼雷艇参数

甲午战争让日本意识到小型快速鱼雷艇对大型军舰的杀伤力,因此在1896年度财政预算中列入4艘雷级小型驱逐舰,并在1897年度财政预算中增加2艘。该级驱逐舰全部在英国的耶鲁船厂建造,在当时是设计最好的小型驱逐舰。; l, l& w. k: @( {5 u) P `- X- O3 v- G" {2 S6 n1 q 雷级驱逐舰是按照英国四烟囱、30节航速的B级驱逐舰改进而来,采用平甲板设计,但是在舰首放置凸起的龟甲板,这个设计虽然能减小高速航行时海浪,在高海况条件下效果很差;露天的舰桥和前主炮塔使得舰员经常需要在水中驾船。由于船体太小,大部分空间用来放置机器、燃料和武器,导致舰员的居住空间极为狭小。该级舰采用三段臌胀式蒸汽机配合燃煤锅炉的动力设计,在船首的船楼上安装一门有护盾的76毫米炮,另外在舰桥、烟囱的两侧和后甲板上各安装一门57毫米炮,另外配有两座单装457毫米鱼雷发射管。% I: [* b- h) N9 t% D( I: l8 _2 _* I2 |, C 6艘雷级驱逐舰抵达日本的时候正好赶上镇压义和团运动,他们用来封锁中国海岸线并掩护陆军登陆。其中霓号由于事故于1900年8月3日在中国山东半岛附近沉没,其余5艘雷级驱逐舰全部参与了日俄战争;日俄战争后,电号于1909年12月16日在北海道的函馆附近与商船相撞沉没。剩余的4艘在1912年8月28日被划为三等驱逐舰(未满600吨的驱逐舰,1931年5月30日,该等级被废除),并逐渐远离前线战事。曙号和胧号参加了一战中曰本进攻青岛的战役和曰本夺取德国所属的南太平洋诸岛屿战役。此后,该级舰虽然仍在曰本海军中服役,但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首舰雷号由于发动机缺乏保养于1913年10月9日在大凑进港时锅炉爆炸而沉没,涟号1913年4月1日退役后次年解体,胧号和曙号一直使用到1921年,之后曾被短期用作扫雷艇,但均在1925年解体。' 各舰概况$ I 雷(Ikazuchi):1897.09.01在英国耶鲁船厂开工,1898.11.15下水,1899.02.23竣工。列为三等驱逐舰,1913.10.09在大凑港进港时锅炉爆炸沉没,后打捞解体。* d/ ]: S$ ^" l: I' l7 r 电(Inazuma):1897.11.01在英国耶鲁船厂开工,1899.01.28下水,1899.04.25竣工。1909.12.16在北海道的函馆附近与商船相撞沉没。: 霓(Niji):1899.01.01在英国耶鲁船厂开工,1899.06.22下水,1899.07.29竣工。1900.08.03在山东半岛附近沉没。% v4 B2 |. k: i; |1 O# U, G 曙(Akebono):11898.02.01在英国耶鲁船厂开工,1899.04.25下水,1899.07.03竣工。1912.08.28列为三等驱逐舰,1921.10.18退役,1925年解体。,$ 胧(Oboro):1899.01.01在英国耶鲁船厂开工,1899.10.05下水,1899.11.01竣工。1912.08.28列为三等驱逐舰,1921.10.18退役,1925年解体。 涟(Sazanami):1897.06.01在英国耶鲁船厂开工,1899.08.08下水,1899.08.28竣工。1912.08.28列为三等驱逐舰,1913.04.01退役后解体。 性能数据, 排水量:常备305吨,满载410吨) ]. [9 Q0 V- @" s1 U 主尺度:全长68.4米,宽6.2米,吃水1.57米 动力:2台卧式三段臌胀式蒸汽机,4座燃煤锅炉,6000马力; 航速:35.1节; 火力:1座单装阿姆斯特朗式76毫米L/40速射炮,5座单装阿姆斯特朗式57毫米速射炮;2具单装457毫米鱼雷t 舰员:60人

6、汪伪海军舰艇舰名舰级及其资料

http://hi.baidu.com/denglei19081984/blog/item/3c2ef21b90b3561c8718bf40.html 这里有详细图文资料 汪精卫伪政府海军 炮舰 海兴(永绩) 排水量(吨) 860 船长(尺) 205 船宽(尺) 29.6 吃水(尺) 11.5 马力(匹) 1350 航速(节) 最高13节 火炮 舰艏装备一门4吋抱,舰尾一门3吋抱,两舷共装47毫米抱四座,皆为 Armstrong 之产品;另有37毫米抱两门及40毫米抱一门,两挺7.9公厘机枪. 本舰原为国府海军的抱舰"永绩",上海江南制造局建造,1911年开工但因辛亥革命而造成进度延搁至1918年方才完工;造价49万2千两 "永绩"舰在1938年十月廿一日被日机轰炸重伤(当时舰长:曾冠瀛)而搁浅於湖北新堤被日军俘获,於江南厂修复后在1940年五月廿二日交给汪精卫政权海军做为旗舰兼做海军官校练习舰用,改名为"海兴". 武装在整修后改为100公厘抱一门, 90公厘抱一门及小口径枪抱9门. "永绩"於抗战胜利后收回恢复原舰名使用,但在1949年四月廿三日第二舰队叛变的长江突围战中再被共军抱火击毁. 后又被中共打捞起重用,命名"延安",后於1970年除役. "永绩"舰的二度死而复生真是世界海军史上少见的特例! 炮舰 海祥(永翔) 排水量(吨) 844 船长(尺) 205 船宽(尺) 29.5 吃水(尺) 10 马力(匹) 1350 航速(节) 13.5 火炮 英制Armstrong 4吋50倍径抱一门,舰尾3吋50倍径抱一门,两舷装备47毫米抱共四座, 前望台装37毫米高抱两门,后望台装40毫米抱一门,7.9毫米机枪两挺;乘员军官19人,士官兵120人. 无线电呼号为"XNG". 鱼雷 装甲 有1寸装甲 乘员(人) 乘员军官19人,士官兵120人 管带 海祥"舰原为国府海军的抱舰"永翔",她是"中山"舰的姐妹舰. 由日本川崎神户厂所建,1912年下水,1913年完工返国 "永翔"舰於1937年12月12日抗日战争爆发后自沉於青岛阻塞航道(当时舰长:曹树芝). 后来被日本打捞起在青岛厂整修后,於1942年移交给汪伪海军使用,改名"海祥",兼做海军学校练习舰. 抗战胜利由国府收回后恢复原名,继续服役於中国海军曾参加多次国共内战的战役,直到1959年方才除役. 驱逐舰 海绥(建康) 海绥"舰原为国府海军的旧式鱼雷驱逐舰"建康"舰 建康"舰於1937年9月25日守卫江阴阻塞战线时被十余架日机攻击命中八弹而炸 沉,阵亡九员, 舰长齐粹英以下负伤廿八员. 不过"建康"舰后为日人打捞起修复,先做为日军之杂役船改名"翠"; 接著在1940年12月21日交给汪精卫政权海军使用并重新命名为"海绥". 战后国府接收敌伪舰艇同时收回本舰,但该舰后来的下落却极少人知道. 现公开如下: 在1949年国工之间的徐蚌会战(中共称淮海战役)后, 国府军队大举撤退之时将本舰与另一艘"辰字" 鱼雷艇开海底门沉於安徽裕溪口阻塞巢湖至长江的运河联络以阻绝共军攻势. 1950年7月24日中共长江打捞公司开始打捞本舰时泥沙已完全掩没舰体,仅烟囱驾驶台露於泥外;打捞人员以炸 药 炸沙及炸船体的方式逐步拆解舰体至8月16日完成,除解除河道淤塞外并获得铜铁物资共41.3吨. 已属於维新政府水巡部的"海靖"号,即原"湖鹗"号鱼雷艇; 前景则为"海绥"号即原"建康"号驱逐舰, "海靖"舰原为国府海军的旧式鱼雷驱逐舰"建康"舰. 为鄂督张之洞向日本神户川崎造船订造之鱼雷快艇. "湖鹏",'湖鹗"於1907 年,"湖鹰","湖隼"於1908年完工;每艘造价38万日元(合328,436两). 本级艇为日本水雷艇"67号"改型设计, 艇身长132 迟,宽15.6迟,舱深9迟,吃水7.6迟,钢质船身排水量96吨,两座燃煤锅炉推动一座往复式蒸汽主机产 生1,200匹马力,航速23节. 乘员军官5人,士官兵36人;装备二门3磅(47公厘)抱,机枪三挺,三支 18吋鱼雷发射 管(一水中固定,两水上回转). 1937年10月3日,日本飞机空袭炸沉了"湖鹏"与"湖鹗"两艇,"湖鹗"后被日本人打捞起在江南造船厂整修后, 於1938年6月15日改名"翡",装备一门40公厘抱,两挺7.7公厘机枪做为日军的杂役艇使用("湖鹗"艇上原来的火抱鱼雷兵装於中国军弃船时已全部拆走,艇艏固定式的一具鱼雷发射管虽因无法拆除而保留,但实际已无作用了). 本艇於1940年12月21日移交予维新政府(汪精卫政权之前身)水巡部使用,改名为"海靖";汪政权成立后纳入其海军并延用"海靖"舰名. 本舰战后下落不明. 同春 民德 东海 海和 "同春", "民德", "东海", "海和"四舰是日本於1940年12月13日将驻守青岛的原北支特别抱艇队的舰只移交给汪伪的威海卫海军基地部而来;这四艘舰艇都是原属中国的船只,被日本俘虏使用后归还给汪伪海军的. 其中关於"同春"舰的来源有一说为国民党政府战时在青岛港内自沉的"同安"号驱逐舰(与"建康"舰同级), 不过有人怀疑此说且目前并无更近一步资料证实. 该舰於1944年11月5日刘公岛练兵营500员兵的叛变事件中与"胜利","东海","23号"等舰艇一同被夺驶往中 共区, 该舰后下落不明. 鄱阳 "鄱阳"号测量舰是日本於1939年所建造; 舰身长150迟, 宽31迟, 吃水9.5迟, 标准排水量535吨; 燃煤往复式蒸汽主机, 最高航速10节. 乘员90人, 装备二门25公厘机抱, 七挺机枪. 本舰战后由国府海军海道测量局接收, 改名"青天", 但后来可能改名"祁连". 另根据资料汪伪海军有一艘560吨级, 名为"惠风"的测量舰, 为1944年2月获得, 详细状况与战后去处不明. 协力 协力"号舰是广东要港司令部的旗舰, 诸元规格及来源不详, 一说为战前广东海军的"海周"舰 (旧法国扫雷舰, 1935年陈济棠购入隶属於广东盐务局为缉私舰, 1937年9月14日被日机击沉於珠江虎门), 排水量1,609吨, 主抱4.7吋一门, 2磅抱二门. 1943年3月27日"协力"舰在广东顺德马宁河曾因触水雷爆 炸沉没, 舰上的汪伪海军中将萨福畴及其随员七名被游击队俘虏枪决 江绥, 江靖 江靖"与 "江绥"是日本於1939年12月21日移交给维新政府的, 来源无确切资料, 可能是原中国海关缉私舰或长江航标布设船. "江绥"舰的排水量为60吨, "江靖"则为30吨. 两艇战后为国府海军接收"江绥"成为"抱101"号抱艇, "江靖"成为"抱61"号抱艇. 江和, 江亚, 江威 这些"江"字号抱艇是汪精卫政权海军在日本人的协助下於江南造船厂所建造的河川用巡逻快艇, 其型式不一, 排水量如下: "江和"为80吨, "江亚"为50吨, "江威"为35吨. 其中"江和"艇是1944年9月成军的, 艇长编阶为上尉. 这三艘"江"字号抱艇在战后全部由国府海军接收做为抱艇. 接收后的艇名与原艇名对照如下: 抱1(原"江和"), 抱30(原"江亚"), 抱32(原"江威"). 江平, 江荣, 江华, 江清, 江澄, 江宁, 江安, 江庚, 江通, , 江达, 江寿, 江康, 江裕, 江丰 "江平"级抱艇是汪精卫政权海军在日本人的协助下於江南造船厂所建造的河川用巡逻快艇, 排水量为17吨, 艇身长16.5公尺, 总共建造数量为十四艘, 主要服役於汪伪南京要港司令部与汉口海军基地部, 做为江河巡防与协助日军清乡之用. 第一艘"江平"号於1940年4月9日下水, 第二艘"江荣"於1941年1月16日下水, 全部12艘於1941年底前完成. 这些"江"字号抱艇战后有十艘由国府海军接收做为巡逻快艇. 接收后的艇名与原艇名对照表如下: 巡12 (原"江平"), 巡18 (原"江荣"), 巡17 (原"江华"), 巡11(原"江清"), 巡70 (原"江澄"), 巡83 (原"江通"), 巡69 (原"江达"), 巡103 (原"江康"). 巡2 (原"江裕"), 巡16 (原"江丰"), 江一~ 江廿八 "江一"级抱艇是汪精卫政权海军在日本人的协助下於江南造船厂所建造的河川用巡逻快艇, 她们都以"江"字号加数字流水编号来命名; 本级艇排水量皆为10吨, 艇身长11公尺. 总共制造了廿八艘, 做为江河巡防与协助日军清乡之用. 第一艘"江一"号於1941年2月18日完成, 其它各艇约在1942年以前完成. 编配在南京要港司令部, 威海卫要港司令部与汉口海军基地部. 这些"江"字号战后全部由国府海军接收做为抱艇与巡逻快艇. 接收后的艇名与原艇名如下: 巡3 (原"江2"), 巡19 (原"江3"), 巡4 (原"江4"), 巡21 (原"江6"), 巡22 (原"江7"), 巡25 (原"江8"), 巡105 (原"江9"), 巡106 (原"江10"), 巡23 (原"江12"), 巡101 (原"江13"), 巡71 (原"江14"), 巡72 (原"江15"), 巡108 (原"江17"), 巡107 (原"江18"), 巡24 (原"江20"), 巡73 (原"江21"), 巡74 (原"江22"),巡14 (原"江24"), 巡5 (原"江25"), 巡6 (原"江27"), 巡102 (原"江28"), 玉岛, 江宣, 江扬, 江权, 海虎 "玉岛"舰是日本人在1941年移交给广东江防司令部的;本舰可能是被日军俘获的原广东海军抱舰. 在同一年的10月15日, 日本人又移交了"江宣","江扬","江权"三艇给广东江防司令部,这三艘抱艇据研判也是日军俘获的原广东海军抱艇. 其中"江权"艇於1943年3月10日在广东顺德马宁河触雷沉没. "江宣艇排水量为50吨, 战后由国府海军接收, 改名"抱31", 属广东的第六抱艇队. 另有一艘名为"海虎"的军舰亦隶属於广东江防司令部, 据资料其为排水量为300吨, 她先在广东某船厂改建, 后於1943年5月在香港日本海军第二工作部完成修复, 其他情况不明. 还有一艘"江绍"号抱艇排水量为60吨亦不明

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鱼雷艇主要分为哪几种?

1954年11月1日,人民海军快艇31大队的6艘鱼雷艇在4艘护卫舰的拖带和护卫下,从浙江定海南下,到达高岛附近海域,隐蔽待机13个昼夜,终于“等”来了国民党海军“太平”号护卫舰。在副中队长铁江海的指挥下,我4艘鱼雷艇成梯形接敌,悄无声息间就将4枚鱼雷射向“太平”号,6小时后“太平”号沉入波涛汹涌的海底。

鱼雷艇诞生历史久远,几乎与鱼雷诞生的历史相近。1866年,奥匈帝国的一位英国工程师发明了现代鱼雷的鼻祖,自动航行的水雷后,挪威海军很快就于1873年订购了1艘由英国建造的“恶棍”号鱼雷艇。该艇排水量16吨,航速156节,蒸汽机作动力,安装1具鱼雷发射管。

这是有史以来有记载的人类史上的第一艘鱼雷艇。1873年,鱼雷艇开始用于实战,同年12月15日,俄国海军第一次运用鱼雷艇攻击了土耳其军舰。1878年1月25日,俄国再次运用鱼雷艇发起进攻,击沉了土耳其“莫基巴黑”号护卫舰,创造了鱼雷艇史上的首次战绩。

鱼雷艇的首次战果使人们发现,小小的鱼雷艇也能战胜大于自身好几倍的大型舰船,这是过去从未耳闻的战例。加之当时建造一艘大型军舰周期长、花费大,所以,许多国家纷纷

建造这种鱼雷艇,使鱼雷艇的数量骤然增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鱼雷艇的发展产生了飞跃,当时的鱼雷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50多米长、200-300吨的大型3-4管鱼雷艇;另一种是10多米长,40-50吨的,由母舰运载的袖珍单管鱼雷艇。从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看出:鱼雷艇的作战大多数是成功的,已不再是大舰的附属兵器,而成为具有突击威力的新型兵器。不过,由于艇上其他设备还很落后,攻击方法也不够完善,故作战中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海军国家一方面大量裁减鱼雷艇的数量,让老艇大批退役,另一方面则投入大批人力、物力,研制建造了一批新型鱼雷艇。这些新型鱼雷艇主要改善了适

航性,提高了航速,增大了续航力,装备了可供独立活动的航海设备和通信器材,改善和加强了艇载鱼雷、水雷、深水炸弹和枪炮等兵器。

1918年到1919年间,加拿大工程师曾制成了第一艘实用水翼艇,使小艇的航速高达61.5节。军事家们认为,如果将排水型鱼雷艇改为水翼型,鱼雷艇的作战威力将会大为提高。二次大战之后,军事家和造船工程师即着手研制新型鱼雷艇,并改型设计了四管、六管鱼雷艇,从而使鱼雷艇的作战威力大增。总的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前20年,鱼雷艇的发展一直较快,战术技术性能也有显著提高,其建造数量之多,技术性能之高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现代鱼雷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维修和使用,造价极低廉,宜于大批量建造。通常采用集群活动的方式协同作战,即3-4艘鱼雷艇对同一目标进行齐射,从而一举置敌舰船于死地。通常,现代鱼雷艇分为大、小两类,大鱼雷艇排水量为60-100吨,少数在100吨以上,续航距离600-1000海里,能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活动。配置2-6座鱼雷发射管,部分还携带水雷、深水炸弹和高射武器等。小鱼雷艇排水量在60吨以下,续航距离300-600海里,只能在近岸活动,一般装设二座鱼雷发射管和l-2座小口径高射炮。

但是,随着现代观测和作战设备的日益发展,鱼雷艇隐蔽出由的作战优势日益降低,而且鱼雷武器的命中精度比导弹低得多,且鱼雷艇作战半径小,耐波性差。一段时间,曾有人提出淘汰鱼雷艇的设想。但是,大多数军事家则认为,只要使鱼雷艇艇体隐形化,提高鱼雷的射程和射速,增大鱼雷突击威力和命中率,鱼雷艇仍将大显身手,大有可为。

8、500一600多吨小型潜艇造价便宜,还静音,现代潜艇静音技术都可以用在上面,减震笩、消声瓦和AiP

你的思路实际上就是毛子拉达级昔日的思路,拉达级基本型连鱼雷复装系统也没有,打完拉倒。排水量1000吨左右。相当于一次性鱼雷艇微型潜艇受制于吨位,难以安装柔性基座和减震浮阀,都装了,吨位就上千了。小型潜艇一般都是利用自身体积小,噪音小的优势在浅水区域活动,利用背景噪声隐蔽自己而且小型潜艇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自持力太弱

9、什么是鱼雷艇?

鱼雷艇,又称鱼雷快艇,是一种小型战斗舰艇,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用于近海作战的小型高速战斗舰艇,主要用于近海作战[1]。除了执行攻击任务以外,也可担负巡逻、警戒、反潜、布雷等其他任务。

10、清朝组建北洋舰队耗资多少?购买战舰多少艘?耗资多少?

(1)旗舰:“定远”舰管带:刘步蟾。舰型:铁甲舰(装甲战列舰),属德制改进型“萨克森”级装甲战列舰。排水量:满载排水量7335吨。动力装置:蒸汽动力,2台复合平卧式蒸气机,马力6000匹。主尺度:舰长94.5米,最宽处18米,吃水深6米。航速:14.5节。武器装备:A)火炮:主炮为4门305毫米口径火炮(2座双联装炮塔,舰首成对角线布置),副炮为2门150毫米口径火炮(首尾各1门,76毫米炮4门,5管机关炮10门。B)鱼雷:鱼雷发射管3具(舰艏2具,舰艉1具)。C)舰载鱼雷艇:舰载鱼雷艇2艘;排水量16吨,功率91马力,航速15节,艇员7人,鱼雷发射管2具,火炮2门。D)步枪:德国造毛瑟步枪525支。编制:定员330人。装甲厚度:装甲防护采用“铁甲堡”式;船中腰用复合装甲环绕成堡,堡长43.5米;水线下装甲厚305毫米,水线上装甲厚356毫米;机器舱,弹药舱均在甲堡内;装甲为钢面铁甲。舰体结构: 双层船底,设有水密隔舱。自持力:舱内设有20具淡水柜,其机器所制淡水,每日可供300人食用。舰上设有3座发电机。造价: 140.9万两白银。下水时间:1881年12月28日下水。回国时间: 1885年7月3日与“镇远”、“济远”一同离开德国,10月31日抵达天津并编入北洋水师。(2)“镇远”舰第一任管带:杨泰曾;第二任管带:杨用瀮。舰型:与定远舰同样规模,唯一不同的是镇远舰水线下装甲掺用铁板,1882年11月12日下水。1894年9月17日,以“定远”、“镇远”为首的北洋水师主力在黄海大东沟海域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主力进行了一场决战。“定远”舰中弹159发,“镇远”舰中弹220发,“定”、“镇”二舰的装甲和炮塔护甲上的弹坑没有超过102毫米的,显示出二舰的顽强生命力。黄海大战后,北洋水师对军舰进行了抢修。10月16日,各舰竣工。但此后北洋水师根据李鸿章的“保船”命令全无作为,放弃了争夺黄海的制海权。10月24日至11月7日,日军在辽东花园口登陆,北洋水师按兵不动,没有进行任何的海上拦截。7日日军攻占大连,当晚丁汝昌率舰队离开旅顺口返回威海。11月8日,李鸿章命丁汝昌来天津面商下一步作战计划。12日下午,丁汝昌率舰队离开大沽返回旅顺,次日上午到达,但下午又以日军逼近旅顺口为由,仓促撤退。14日凌晨,“镇远”舰在驶入威海军港时,因刘公岛东西航道均以实施战时封锁,仅在东口留出用浮标标识的通道,而此时风大水溜。浮鼓漂移,造成军舰触礁,船底7处受损,“镇远”管带林泰曾为此服毒自杀,军舰随即进行修。1895年2月5日凌晨,“定远”舰在威海保卫战中,遭日本海军鱼雷艇袭击,丁汝昌下令趁军舰尚未沉没前驶往刘公岛南面搁浅,利用舰炮,增强东口的防御力量。丁汝昌被迫撤离“定远”,移驻“镇远”指挥。10日下午,丁汝昌,刘步蟾命令用水雷将搁浅的“定远”炸毁。当晚,“定远”管带刘步蟾自杀。12日在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后,刘公岛守军向日军投降,“镇远”被日军俘虏。此后,日本对“镇远”进行了修理改装,编入日本海军第3舰队第5战队,舰名仍为“镇远”。成为日本海军第一艘铁甲舰。曾参加1905年的日俄战争。1911年退役,1912年4月6日拆解出售,所遗铁锚、铁链、炮弹等物作为战利品。陈列于东京上野公园。抗战胜利后,“镇远”遗物于1947年由招商局“隆顺”轮、海关缉私船“飞星”号分两批接回国。目前,“镇远”铁锚陈列于北京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3)“经远”舰管带:林永升。舰型:装甲巡洋舰(又称防护巡洋舰),北洋水师称其为“水线甲堡之船”排水量:2900吨。主尺度:舰长82米,舰宽12米,吃水5米。动力装置:蒸汽机,3400匹(《北洋海军章程》记载为5000匹)。航速:15.25节。编制:180名(定员270名)。武器装备:A)火炮:主炮为1门210毫米双联装前主炮(炮塔炮),副炮为2门150毫米侧舷炮,2门47毫米哈乞开司5管速射炮,5门37毫米哈乞开斯5管速射炮。B)鱼雷:鱼雷发射管3具,每具可配3枚鱼雷。装甲厚度:舰身吃水线上全部用钢甲防护,其中水线处,敷设厚度为241毫米侧舷装甲,深入水下约300毫米。机舱上方铺设平钢板。军舰前后侧,仍安装穹甲。船底为双底层,炮台,令台也用203毫米装甲围绕。自持力:可装粮食20日,淡水10日;燃煤325吨。建造厂家:德国伏耳铿造船厂。建成时间:1887年建成,1887年9月12日驶离德国,12月1日到达厦门。(4)“来远”舰。管带:丘宝仁。舰型:装甲巡洋舰,与经远舰同样规模,1887年下水,同时回国。“经远”舰、“来远”舰的建造费用为白银1739761两。“经远”级装甲巡洋舰和“致远”级穹甲巡洋舰原为增强台澎防务所购。然而随着中法战争的结束,台湾的防务的紧迫性就不是很重要了。1885年秋,朝廷决定先建立北洋水师一支,所以在醇亲王在那年10月谈到购舰时,便透露了“将来船即归北洋编伍,自以垂询北洋”的意图。次日上谕也明确宣布”此项船只造成,即应归入北洋水师操练。”当新购军舰和北洋水师在台湾海峡会师的时候,台湾巡抚刘铭传不识时务的给李鸿章打电报要办接收,李鸿章要醇亲王表态。1881年1月4日,海军衙门电告刘铭传,“所购英德四快船,本署已于上年3月奏明归北洋海军应用,自毋庸由台湾具奏。”年底,北洋海军成军时,“致远”等四舰正式被编入北洋水师序列。在后来的年代里,“致远”等四舰参加了北洋海军的训练、巡航和军事行动,航迹遍布日本海、东南亚地区。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经远”舰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被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吉野”等四舰围攻,“经远”舰舰桥被击中,管带林永升和帮带大副陈荣、二副陈家莹中炮牺牲。“经远”舰中弹起火,舰上水手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仍然人人坚守岗位,继续向日舰发炮还击,在距“浪速”不到2000米的距离,“经远”舰又遭到一阵近距离的排炮的轰击,尤其“吉野”号速射炮的猛烈打击,舰体逐渐下沉,4时40分“经远”舰在东经123度40分7秒,北纬39度51分海面上,舰首朝东,左舷倾覆而沉没。全舰270名官兵中,只有16人生还。“来远”舰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中弹225发,军舰的上层建筑被毁,舰身进水,舰舷几经倾斜,只剩下前主炮还能射击,“经远”舰沉没后来远舰同“靖远”舰结成姊妹舰,两舰保持300百米的距离相互掩护,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缠斗,成功的引开了第一游击队,分散了日军兵力,减轻了“定”、“镇”二舰的压力,也保存了自己。在甲午战争最后的战斗——刘公岛保卫战中“来远”舰被偷袭的日本海军鱼雷艇发射的鱼雷击中,于1895年2月6日凌晨4时,沉没于刘公岛海军基地,舰上30人牺牲。(5)“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舰型:穹甲巡洋舰,北洋水师称其为穹甲快船(半铁甲船)。排水量:2300吨。主尺度:舰长81.4米,宽11.6米,吃水4.9米动力装置:蒸汽机,7500马力。航速:18节。编制:202人(实际人数为247人)武器装备:A)火炮:主炮为3门210毫米口径炮塔炮,其中1座双联装前主炮,1座单管后主炮;副炮为2门150毫米口径火炮,2门75毫米炮,2门47毫米炮。B)鱼雷:鱼雷发射管4具。装甲厚度:只在炮塔和舰身主要部位采用装甲(穹甲)防护,其余均用铁板覆盖,因此称为穹甲巡洋舰,故被北洋水师称为“半铁甲船”。穹甲舱面外侧堆煤,以加强防护;轮机舱外侧加101毫米的装甲,前指挥侧加76毫米装甲,以增强防护。建成时间:1886年由英国建成下水。与“经远”等舰同时回国。(6)“靖远”舰管带:叶祖圭舰型:半装甲巡洋舰,与致远舰同样规模,1886年由英国建成下水,定员203人。与“经远”等舰同时回国。在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东沟海战中,“致远”舰作战勇猛,为了保护旗舰“定远”号,只身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等四舰缠斗,终因寡不敌众,被吉野等舰击成重伤,全舰起火,弹药耗尽,在军舰即将沉没之际,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对站在身旁的大副陈金揆说:“日本舰队靠‘吉野’打冲锋,如能撞沉此舰,我军就能取胜。”说完,他下令开足马力,全速向迎头驶来的“吉野”号冲去。邓世昌站在舰桥上对全体水兵说道“诸位兄弟,我等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击沉‘吉野’,我等就以死相拼。我等虽然战死,但可以壮我大清北洋海军的声威,为国效忠!”面对突然拼死冲来的致远号,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第一游击队各舰集中火力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速射炮轰击,致远号周围弹如雨下。吉野号舰长河源要一还举大佐,看见致远舰迎头冲来,已经明白致远舰是想撞沉吉野号。他一面命令转舵规避,一面下令连续发射鱼雷。就在致远舰快撞上吉野号时,致远舰被一枚鱼雷击中,引起锅炉爆炸(另一说法是几发炮弹同时击中致远舰的水线部位,爆炸触发了致远舰右舷鱼雷发射管中的鱼雷,导致致远舰沉没),到下午3时30分致远舰沉没于东经123度34分,北纬39度32分的黄海海面。全舰250余名官兵中除了27人获救外全部牺牲。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看着心爱的军舰沉入大海,悲愤自杀。邓世昌是1849年9月17日出生(农历8月18日),牺牲时正是他46岁的生日。靖远舰在致远舰沉没后与来远舰组成姊妹舰,两舰保持300米的距离的距离相互掩护,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缠斗,成功的引开了第一游击队,分散了日军兵力,减轻了“定”、“镇”二舰的压力,也保存了自己。在甲午战争最后的战斗——刘公岛保卫战中被从日军占领的威海西岸炮台发射的两发炮弹击中,于1895年2月9日沉没于刘公岛军港。(7)“平远”舰原名为龙威舰,服役于福建水师,后服役于北洋水师改名为平远舰。管带:李和。舰型:装甲巡洋舰。排水量:2100吨。主尺度:设计长度为60米,宽12.12米,吃水3.99米(后实测为4.72米)。动力装置:蒸2台复合式省煤蒸汽机,马力2400匹。航速:12.15节。编制:159人。武器装备:A)火炮:260毫米克虏伯前主炮(炮塔炮)1门,120毫米后主炮1门(炮塔炮),120毫米侧舷炮2门,连珠炮(速射炮)4门。B)鱼雷:鱼雷发射管前后各1具。C)辅助设备:大型探照灯2具。载煤量:250吨。装甲厚度:前段装甲厚127毫米,后段装甲厚152毫米;机舱、锅炉房、弹药舱外的防护装甲,宽1.52米,厚203毫米舱面的装甲厚50毫米,炮塔装甲厚203毫米,炮罩装甲厚50毫米。船体结构:双层船底,中间相隔0.6米。长宽比:4.9。造价:白银59万两。建造船厂:福州船政局。建造时间:1886年12月7日开工建造,1888年1月29日下水。该舰为中国第一艘自制的钢制军舰。“平远”代表了19世纪80年代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虽然尚未脱离仿制阶段,但在制造中,不用洋员,完全由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独运精思,汇集新法,绘算图式,脱手自造,这是很了不起的进步。“平远”调入北洋海军后,任命李和为管带。在1894年9约17日的黄海大战中,“平远”舰虽在较后的阶段才参与海战,但作战勇敢,两次命中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其中一颗炮弹击中左舷。从士官次室穿入,水雷长事务室、左舷鱼雷发射管、油漕及主炮机件均被炸坏。另一颗击中左舷中央鱼雷室上部,炸死鱼雷发射员2人。日本联合舰队也拼命回击,致使“平远”舰。此后在讨论撤换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及替换自杀而死的“镇远”舰管带林泰曾的人选时,几次都有人以李和作战勇敢,建议由李和担任。这些建议被直接送到光绪皇帝的手里,再以上谕的方式向李鸿章征求意见,说明“平远”在海战中的表现,受到广泛关注。其后“平远”舰又参加了威海卫保卫战。1895年2月17日,在威海卫军港和北洋海军其他的军舰向日本联合舰队投降。3月16日日军将其编入日本联合舰队,仍称“平远”号,1898年3月21日改为一等炮舰。日本人曾将“平远”副炮改为英制152毫米炮,并作为训练舰使用。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平远”舰隶属日本海军第3舰队第7战队,于9月18日炮击金兰湾俄军要塞时,在鸠湾洋面触俄国水雷沉没。(8)“扬威”舰管带:首任管带邓世昌,继任管带林履中;管带为参将衔。舰型:撞击巡洋舰,北洋水师称其为“碰快船”。排水量:1350吨。动力装置:往复式蒸汽机,5座圆筒形锅炉,2400马力,双螺旋浆。航速:15节。编制:137人。续航力:5300海里/8节(理论)。载煤量:305吨。舰载艇:2艘撑杆水雷艇。武器装备:A)火炮:阿姆斯特朗250mm主炮2门(每门炮重25吨,26倍口径)、阿姆斯特朗120mm副炮4门、37mm格林机关炮4门、37mm哈乞开斯炮4门、神机炮2门。主炮为炮房式结构。B)鱼雷:鱼雷发射管3具。C)撞角:舰艏水线下11英尺处装有撞角,装甲厚度:装甲为铁皮,厚度为1厘米。建造时间和地点:1881年由英国建造下水。(9)“超勇”舰管带:首任管带林泰曾,继任管带黄建勋。舰型:撞击巡洋舰,与扬威舰同样规模。1881年由英国建造下水。两舰于1881年7月15日建成,同年11月22日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1894年9月16日凌晨,丁汝昌奉命率北洋水师主力护送陆军往大东沟登陆,“超勇”、“扬威”随队同行。17日中午10时30分,“镇远”舰前桅哨兵发现日本舰队,战斗警报响彻北洋各舰,丁汝昌下令舰队起锚迎战,“陈旧的超勇、扬威二舰,照例拔锚费时,落在后边,后亦疾驰,配置就位”。12时20分,丁汝昌命令舰队将阵形变换为“犄角雁行小队阵”,以“定远”、“镇远”二铁舰为先导,迎击日本联合舰队。“超、扬”二舰被编于右翼末端。12时50分旗舰“定远”右主炮发出一声怒吼,闻名中外的黄海海战就此爆发。战斗打响后,日本第一游击队见北洋水师来势凶猛,又因“畏定、镇二船甚于虎豹”,故在距离北洋水师五千公尺以外突然向左大转弯,直扑右翼的“超、扬”二弱舰。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在进至距“超勇”,“扬威”三千公尺时,开始炮击,“高千穗”、“秋津洲”、“浪速”随之开炮。“超勇”、“扬威”虽处绝对劣势,仍拼死作战。下午1时零8分,“吉野”被击中,甲板上发生爆炸,“高千穗”、“秋津洲”也先后中弹受伤。但“超勇”、“扬威”二弱舰终究敌不过新式的日本战舰,下午1时20分,一颗敌弹击入受伤累累的“超勇”舰舱内,引发大火,全舰顿时被黑烟笼罩。在日舰的不断炮击下,“超勇”右舷逐渐倾斜,但“犹以前部炮火发射不停”,当日本军舰“比睿”闯入北洋舰队阵中,企图抄近路与本队会合时,恰好和“超勇”相遇,“超勇”官兵在烈焰升腾中,一面救火,一面发炮攻击“比睿”。之后,日本本队绕到北洋舰队阵后,聚攻“超勇”,孤立无援的“超勇”在日舰炮火的集中攻击下,于下午2时23分最终沉没于波涛之中。管带黄建勋落水后拒绝“左一”的援救,追随自己的军舰而自沉于海。在“超勇”燃起大火的同时,姊妹舰“扬威”也受重伤,管带林履中率三副曾宗巩等一面救火,一面发炮抗敌,但在日舰第一游击队的轮番轰击下,伤势过重,“首尾各炮,已不能动”,而“敌炮纷至”,“扬威”只得驶离战场施救,又遭到逃跑的“济远”舰撞击,“撞扬威舵叶,扬威行愈滞,敌弹入机舱”,舱内弹炸火起,“渐不能支”,舰身渐渐沉于大海,管带林履中悲愤不已,毅然蹈海自尽。“超勇”、“扬威”就这样消逝在血与火的战场上,结束了虽然短促,但无比壮丽的一生,和与他们同命运共生死的官兵一起静静的躺卧在黄海海底。百年过去,1997年5月,经海底勘探,确定了二舰所在的位置:“超勇” 东经123度32分1秒,北纬39度35分;“扬威” 东经123度40分9秒,北纬39度30分3秒。(10)“济远”舰管带:方伯谦。舰型:穹甲巡洋舰,北洋水师称其为穹甲快船。排水量:2300吨。动力装置:蒸汽机,马力2800匹。航速:14.5节。编制:定员180人武器装备:A)火炮:火炮18门,主炮口径为210毫米。B)鱼雷:鱼雷发射管4具。建造时间和地点:1883年由英国建造下水,1885年回国。“济远”号穹甲巡洋舰1894年7月22日“济远”号巡洋舰和“广乙”号巡洋舰在完成护送“爱仁”号、“飞鲸”号运兵船前往朝鲜牙山任务后返航时,在丰岛海面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相遇,在激战中“济远”舰望台被榴霰弹击中帮带大副沈寿昌和天津水师学堂见习学生黄承勋牺牲,“济远”舰管带方伯谦怯战逃跑导致“广乙”舰被日军包围遭受重创,在十八岛附近搁浅自沉。在济远逃跑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又攻击了误入战区的“高升”号运兵船和“操江”号炮舰,“高升”号被日军击沉,船上1100名中国官兵和洋员,只有252人被路过的外国海军军舰救起(法国海军远东舰队的“利安门”号救起42人,德国海军“伊利达斯”号救起120人英国皇家海军“播布斯”号救起87人),“操江”号炮舰被俘。丰岛海战后“济远”舰的水兵送个方伯谦一个外号“满海跑的黄鼠狼”。在1894年9月17日的中日黄海大东沟海战中“济远”舰在开战不久后再次逃跑,并在逃跑时撞上本来就受到重创的扬威”号巡洋舰导致“扬威”号巡洋舰沉没。大东沟海战结束后,“济远”舰管带方伯谦被斩首。1895年2月17日“济远”号随北洋水师剩余官兵向日军投降,被编入日本海军。

工程材料信息直辖市工程材料信息广东省工程材料信息
文章字数:20547
点击数:605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