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10-06,来源:建筑培训,作者:

卜拉德号铁甲舰造价

1、“平海”级近海防御铁甲舰 介绍

文献出处 http://ke.baidu.com/view/1065457.htm 基本还是事实 希望采纳! 1885年7月4日,一件特殊的奏折从福建由轮船送至上海,再由驿站快马加鞭500里急送北京,尘土飞扬的驿路上,铭记了这桩对中国近代军舰制造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由船政大臣裴荫森撰写,左宗棠、穆图善等大臣联名上奏的这份加急奏折里,首先开宗明义,指出中法战争中,法国舰队之所以能横行海上,肆无忌惮,关键原因在于中国海军缺乏制敌利器铁甲舰。认为经过马江一战挫折后,海防薄弱的闽浙、台澎一带,急需装备铁甲舰,“惩前毖后之计,整顿海军必须造办铁甲,时势所趋,无庸再决者也”,随即便介绍了福建船政的留法学生魏瀚等提出的一个方案。该方案预备仿造法国1885年左右设计的3艘同型的小铁甲舰,这种军舰比北洋在德国定造的“定远”舰吨位小,吃水浅,较适合福建一带的船坞。而马力比“济远”舰略低,驾驶较为便易,单艘造价不包括武器、电器等装备约为46万两银。裴荫森请求清廷在财政经费短绌的情况下,也应该竭力拨款建造3艘,“闽省若有此等钢甲兵船三数号,炮船、快船得有所护,胆壮气扬,法人断不敢轻率启衅”,奏折中激动地称“……该学生等籍隶福省,均无希图名利之心。只以马江死事诸人非其亲故即属乡邻,以报仇雪愤之心,寄于监作考工之事,其成效必有可观。”大有一番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之豪情壮志。关于这级铁甲舰的设计方案,原本在裴荫森的奏折中讲得清清楚楚,是仿造3艘法国军舰。但随后因为抄录转载者的粗心大意,以及后世编辑出版者的误读,竟然酿成了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上的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公案,以致直到历史长河缓缓流过100多个春秋后,某些时候仍然还被混成一笔糊涂帐。其实在裴荫森个人的文集《裴光禄遗集》,以及福建船政史料,乃至一手原始资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光绪朝朱批奏折中,都非常明确肯定地表示福建船政局申请建造的铁甲舰,参考的母型是法国军舰。但1895年,刘名誉编刊《越事备考》一书时,竟将裴荫森的这份奏折,误抄录成参考的是德国军舰,一字之差,失之千里,法兰西就此变成了德意志。而对现代学术研究影响颇深的史料集《洋务运动》一书中,竟然也随之错书成德国。 错误并没有就此停止,更为荒唐滑稽的事情来自3艘法国军舰的舰名,原本裴荫森上奏的年代,因为没有现代标点符号,用作参考母型的法国军舰的舰名是直接被书写为“柯袭德士迪克十飞礼则唐”的,对于这组复杂的音译,上世纪50年代《洋务运动》一书编纂时竟然不假思索,在没有任何依据的基础上,乱点鸳鸯谱,随意标点断句为“柯袭德士迪克”、“十飞礼”、“则唐”,由于这套书在学术界影响之大,覆盖面之广,以至于“德国”造的“柯袭德士迪克”、“十飞礼”、“则唐”竟然成了定论,被各种著作反复引用,一错再错。实际上,遍查19世纪的德国军舰资料,是绝找不到哪型军舰的译名与此相同的。这3艘被马大哈们硬生生篡改了出生地和姓名的军舰,真实身份乃是法国在19世纪末期建造的“黄泉”(Acheron)级,除了首舰“黄泉”号外,其他3艘军舰Cocyte(“痛哭河”)、Styx(“冥河”)、Phlegeton(“地狱火河”),根据音译,应该分别断句为“柯袭德”、“士迪克十”、“飞礼则唐”,这些才是裴荫森奏章中所指的军舰。 19世纪中期以后,由英国著名的舰船设计师伦道尔肇始,小船架大炮的蚊子船出现在大洋上,这种军舰体格小巧,造价低廉,而却装备与其身材远不相称的大口径巨炮,颇有点“志大才疏”的阵势。这类军舰不利于出远海航行,主要用途是防守海岸、要港,当时被称为水炮台,因为具备陆地炮台所无法比拟的机动性,以及造价低廉,甫经出世,就被各主要海军国家大量装备。不太愿意亦步亦趋地跟随英国人,德国在蚊子船的设计思路上作出自行改进,加上了水线带装甲,创造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装甲蚊子船Wespe号,这类军舰又被称作近海防御铁甲舰(Coast Defence Ships),名为铁甲舰,实际则是加强了防护的蚊子船而已。但较普通无防护的蚊子船,生存力已大为提高。 法国建造的“黄泉”级铁甲舰正是属于这个类别,设计上直接仿照了德国的Wespe号,单桅杆的设计体现了她的德裔血统(在19世纪中后期的很多军舰上,存在以下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正统的德式军舰往往采用单桅杆设计,而英式军舰是双桅杆,艺术感强烈的法国军舰则大都使用3桅杆的设计)。这级军舰的排水量为1690吨,舰长55.2米,宽12.32米,吃水3.56米,外形上和蚊子船一样,看起来有点五短三粗。舰上采用2台蒸汽机、4座锅炉,双轴推进,功率1600匹马力,航速11.6节,煤舱容量较小,仅能装载98吨,由这点清楚显示了这级军舰根本不是被用来出远海作战的。值得一提的是,这级铁甲舰上,包裹舰体厚度为8英寸的水线带装甲却是钢质,在近代,钢被认为过于坚硬,容易折断,韧性不如熟铁,因而从来没有被考虑用来作为军舰的装甲,法国人在“黄泉”级上使用了科洛苏工厂生产的新式全钢装甲,在当时世界造船界被认为是大胆创新之举。这艘“名不副实”采用钢甲的铁甲舰,装备的主要武器是1门10.8英寸28倍径的1881式加纳火炮,小于Wespe采用的305mm克虏伯炮,另外增加了法式舰船的传统设计——耳台,2座耳台上各装备1门3.9英寸炮,此外还有一些3磅、1磅小型速射炮。整体来看,这级军舰在各国的蚊子船中,算是较为先进出众的设计。 但由此可以看出,裴荫森积极上奏要仿造的铁甲舰,其实是蚊子船的变种。就防守海口而言,蚊子船是完全能够胜任,但这种军舰是绝对无法出大洋作战的,福建船政局选择法国的装甲蚊子船作为母型,尽管“黄泉”级属于先进设计,但不得不看到当时选型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船政局有关仿造铁甲舰的申请提交的同时,北洋大臣李鸿章也向清政府提出了一个资金请求,申请向欧洲订购新式穹甲巡洋舰(即后来的“致远”、“经远”级军舰),用以加强中法战争后显得薄弱的台澎海防。“造舰”派和“购舰”派这次刚好撞了个满怀,正在因为购买了“定远”、“济远”级军舰志得意满,准备进一步加大外购军舰力度的李鸿章,看到半路杀出来的福州船政铁甲舰,认为其打断、干扰了自己外购军舰的计划,而异常恼怒。为争夺宝贵的经费,7月30日,李鸿章毫不客气地上奏清廷,从军舰吨位、主尺度、装甲防御、动力系统以及造价等问题上全面出击,措辞严厉地将船政选定的建造母型批驳得体无完肤,称通过和李凤苞的讨论,判定船政提出的方案“船式、轻重、尺寸均不合海面交锋之用”,“欲以此敌西国之铁甲舰,恐万万不能”,进而把矛头直接指向裴荫森,称“裴臬司于此道素未考究,误信闽厂学生之蛊惑”,要求清政府“审慎图维,勿任虚掷帑金”。资历、实力和官场经验都无法望李鸿章项背的裴荫森落得很大没趣,唯有值得庆幸的是,不管是否出于故意,李鸿章竟然没有看出3艘法国铁甲舰就是蚊子船型,否则,很难想像还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平心而论,裴荫森选择仿造法式近海防御铁甲舰,出发点自然是为了巩固国防,提高船政造船的技术层次考虑,尽管选择的型号可能与国家的需求不是非常适合,但对新生儿横加笞伐是不够公正的。而李鸿章的部分批评,也不可谓不切中要害,同样,李鸿章坚持大量购买外国军舰,也是为了加强中国的海防起见。之所以二者间争得面红耳赤,掺杂其中的地域、派系等感情起了重要影响。 正当裴荫森灰心丧气,准备将法国铁甲舰的资料锁入档案柜,束之高阁之际,出人意料,清政府中央高层竟突然伸来有力的援手。主持中国朝政的最高权力人物慈禧太后,亲笔在福建船政的奏折上写下了很长一段批语:“筹办海防二十余年迄无成效,即福建所造各船亦不合用,所谓自强何在?此次请造钢甲兵船三号,着其拨款兴办,惟工繁费巨,该大臣等务当实力督促,毋得草率偷减,乃至有名无实。”意外出现的太后批示,让本已前途渺茫的福建船政铁甲舰计划,真正开始启动了。和今天的人们从影视作品中看到的脸谱化形象不太一样,慈禧,这个控制中国近代政坛达数十年之久的女主,在贪婪的一面性格之外,还具有一种近乎天生的对新事务的敏感性,她实际乃是洋务运动、近代海军建设早期在清政府中央高层最有力的支持者。甲午战争之后,被评价为祸国罪人的慈禧曾经和朝臣有过一次对话,针对摆在中国面前的严峻形式,指出“此仇何能一日忘记,但总须慢慢自强起来,断不是杀一人烧一屋就算报了仇的”。

2、第一艘铁甲舰是是拿破仑号么还是光荣号还有蒸汽船

19世纪中叶后,随着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的发展,风帆战列舰逐渐让位给蒸汽战舰。1849年,法国建造出世界第一艘以蒸汽机为辅助动力装置的战列舰——“拿破仑号”,它成为海军蒸汽动力战列舰的先驱。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奠定了蒸汽装甲战舰在近代海军舰队中举足轻重的统治地位。1873年,法国建成“蹂躏”号战列舰,该舰已废除使用风帆的传统,成为世界海军史上第一艘纯蒸汽动力战列舰。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各海军强国的蒸汽装甲战列舰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蒸汽机不仅为军舰提供了推进动力,而且蒸汽还被用于操纵舵系统、锚泊系统、转动装甲系统、装填弹药、抽水及升降舰载小艇等。大型蒸汽装甲战列舰的排水量达到8000至9000吨,推进功率达到6000至8000匹马力。铁甲舰大约从1890年代中期开始被前无畏舰(pre-dreadnoughtbattleship)所取代。 20世纪初期时的战列舰在主甲板的中央轴线上或者舰体两侧装配了能做360度全向旋转的装甲炮塔,舰炮也都普遍采用了螺旋膛线,其攻击力进一步增强。此时的战列舰大多已经被直接称做铁甲舰,清朝北洋水师的定远号、镇远号铁甲舰可以称做是这一时期的战列舰代表。

3、奈米西斯号铁甲舰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1840年英国受法国铁甲舰的刺激而造出的第一艘汽轮机,而在这之前英国用的都是木质帆船

4、北洋海军的定远、镇远号两艘铁甲舰能不能在当时称为早期的战列舰?

20世纪初期时的战列舰在主甲板的中央轴线上或者舰体两侧装配了能做360度全向旋转的装甲炮塔,舰炮也都普遍采用了螺旋膛线,其攻击力进一步增强。此时的战列舰大多已经被直接称做铁甲舰,清朝北洋水师使用的由德国建造的定远号、镇远号铁甲舰可以称做是这一时期的铁甲舰代表。在那个时代里,铁甲舰无疑是海上的霸主。这种由风帆战舰时代的战列舰发展而来的身披铁甲的军舰,在海军中充当了主战军舰的角色,用以参加正规的海上大规模作战,是各国海军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按当时的简单划分标准,可以将铁甲舰按排水量分为:一等铁甲舰排水量在8000-10000吨以上,二等铁甲舰排水量在5000-7000吨。中国清朝的定远、镇远,日本的“扶桑”、“比睿”铁甲舰属于此类,在当时中国的史料中习惯称为“铁甲船”。在当时可以称为早期的战列舰!

5、定远级战舰相比它的原型“萨克森”级来说有那些改动?

历史上真实的定远级铁甲舰,该舰以对原普鲁士“萨克森”级二等铁甲舰的卓越改进而被称为“遍地球第一等铁甲船”。作为新崛起的海军国家,德国的造舰技术在当时世界并不突出,此前各国外购军舰大都寻找传统海军强国英、法等国,没人会对海军尚弱的德国投以青眼。这次突如其来的中华订单无异于天赐的宣传良机,德国政府因此高度重视,接下订单造出军舰,不仅意味着德国军舰出口史上零的突破,而且无疑这全新的铁甲舰将会成为当时亚洲霸主中华海军的主力,其带来的广告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德国人尽量给中华特使留下深刻的印象。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刷次考甫鱼雷厂、毛瑟枪厂等军工企业异常热情地邀请、接待了来自中华的访问者,在徐建寅的日记中有大量篇幅用于记载对这些厂访问的过程,大到工厂规模,小到工艺流程,乃至工人的薪水多寡,日常饮食内容都有详细记录。考察德国海军基地基尔军港时,装饰极其豪华考究的德国皇帝威廉一世的御用座舰“荷恩初良”号破天荒地悬起外国国旗——黄底青龙旗,提供给中华使者乘坐使用。在军港里,徐建寅第一次见到了将来要成为中华铁甲舰母型的德国最新式铁甲舰“萨克森”,陪同参观的基尔军港司令更是不厌其烦地向中华使者讲解铁甲舰的设计规则和作战要领,并反复强调当时海军战术的一条准则“总之迎敌时只有炮口向前,必不至恰受敌击也”。当然这位德国将军肯定不会忘了自己国家的生意,在向徐建寅一一介绍自己的妻子儿女同时,对于德国的新式铁甲舰“萨克森”大加溢美。与热情洋溢的德国不同,英国人让中华的使者颇感失望。徐建寅等提出参观建造中的中华巡洋舰的要求竟然被英方蛮横地拒绝,为那几两艘军舰折腾地精疲力竭的英国人武断地认为,这些中华人是来挑刺的。之前因巡洋舰的谈判上中华使者就问之巨细,迎面的这盘闭门羹更加大了他们对英国的抵触情绪。未向英国人表示任何购买新铁甲舰的意向,中华特使便匆匆返回了德国。中华与德国签订了建造第一艘铁甲舰的合同之后近一个月,英国方才知悉消息,一向不可一世的英国人不得不对中华的外交及工程技术人员刮目相看,然而悔之已晚了。“年轻的中华外交官已在国际交往的实践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利用学得的专业知识和出使欧洲的有利地位,成功绕开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束缚和限制,独立地按照本国要求,在国际市场上选购先进军事装备,这反映了中华人对于西方军事技术的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当时曾纪泽依据德国海军部的标准,与伏尔铿造船厂草签了定造第一艘铁甲舰的合同,造价620万马克。8天后,借一艘新船下水仪式,伏尔铿造船厂邀请德国海军司令以及中华特使徐建寅等参加宴会,席间,徐建寅即兴致祝酒辞,谓“……今我中华拟在伏尔铿船厂订造一船,足证我国与德国交谊之厚。尤愿伏尔铿厂用心制造,成此利器,俾将来中华武备之声名洋溢四海,而思以此船为始基……”,踌躇之志溢于言表,今日读来仍令人激动不已。第一号铁甲舰被命名为“定远”,英文名称Ting Yuen;10月9日,同型的第二号铁甲舰被命名为“镇远”,英文名称Chen Yuen,中华海军的新时代悄然来临了。关于这级新式铁甲舰的技术概况,徐建寅在当时的日记中称:“现在中华拟造之船,议仿‘英弗莱息白’及‘萨克森’之制,集二者之长,去二者之弊……似可列于当今遍地球第一等铁甲船……”。从后来的实际情况看,“定远”级军舰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德国“萨克森”军舰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英国“英弗莱息白”军舰的一些优秀设计以及中华工程技术人员自己的创新思想,其吨位属于大型的一等铁甲舰,其先进程度无愧于当时亚洲第一巨舰的盛赞。由英国著名舰船设计师巴纳贝(Barnaby)设计的“英弗莱息白”(Inflexble)号军舰,在战列舰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是当时英国“式最新、甲最厚、炮最大”的铁甲舰。李凤苞、徐建寅在英国船厂吃了闭门羹后,曾到朴茨茅斯参观过这艘当时尚未完工的军舰。与“英弗莱息白”一样,德国的“萨克森”(SACHSEN)也属于当时世界上最新式的铁甲舰。防御上同样使用了先进的铁甲堡设计。“萨克森”的特别之处同样在于它的炮塔样式。英国“英弗莱息白”使用的船面旋台尽管相对于船腰炮房先进得多,但仍存在大量不足,李凤苞曾直接指出这种设计的几个主要缺陷:首先,船面旋台是连炮带台一起转动的,炮台本身厚厚的装甲就已经很重,再加上炮台里面大口径巨炮的重量,使得整个旋台过于笨重;其次,为转动笨重的旋台,在炮台下设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液压、齿轮传动装置,整套设备过于繁琐,操作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故障。而因为旋台本身的自重过大,一旦液压驱动装置出现问题,采用人力转动炮台会非常困难;再次,为获得较强的生存力,炮台采用的是“闷罐”式设计,这样确实可以抵挡飞来的炮弹,但是火炮发射后造成的烟雾却不太容易消散,往往发射完一发炮弹,还得等炮塔内的烟雾散尽才能再进行装填瞄准,火炮的射速大受影响。而且安装在这种封闭式炮塔内的火炮虽说因为随炮台一起转动,周向射界大大增加了,但是炮塔上的炮门比较狭小,火炮的俯仰角度受到了限制,不利于攻击高处和远处的目标。而“萨克森”采用的是一种相对比船面旋台更为先进的炮塔样式,即露台旋炮,又称露炮台。其主要特征是炮台不动而炮动,和船面旋台一样,露炮台也是用装甲围成炮台,不过这种炮台的高度仅以保护火炮炮架为限,而且炮台还是和舱面连为一体,固定不能转动的,一般被称为装甲围壁或胸墙。火炮安装在固定的炮台里面,这样转向时只要转动火炮就行了,不用管那厚厚的装甲围壁,大大减轻了旋转机构的负担。而且早期的露炮台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上部是完全敞开、露天的,瞄准、观察的视野都比较开阔,火炮的俯仰角度可以调得比较大,也不会出现火炮发射后硝烟无法散去的问题,因为炮台本身是和舱面相连的固定装甲围壁,更避免了船面旋台“弹著旋缝”的弊病。尽管“萨克森”军舰在炮台设计方面引入了先进的露炮台样式,但保守的德国人却在军舰中部设置一个落后过时的船腰炮房,“萨克森”级军舰的6门主炮只有2门安装在军舰前部的双联露炮台内,其余4门则装备在军舰中部这处没有顶盖的船腰炮房内,一旦有炮弹射入炮房,四散的破片势必会殃及炮房内的所有4门火炮,这不能不说是“萨克森”设计上的一大败笔。“萨克森”级军舰具备强大的火力,在当时世界动辄上万吨的一等铁甲舰家族里,吨位又较小,非常适合中华港口的水深、码头等条件,加之德国政府为争取中华订单所作的不懈努力和优惠的价格(以往有论者认为中华驻德公使曾纪泽在经手铁甲舰事务中中饱私囊,贪污受贿,此说并无可靠根据。实际2艘中华铁甲舰的造价在当时世界上是异常低廉的,只相当于在英国购买1艘同类军舰的价格。在第二艘铁甲舰建造前的竞标过程中,法国地中海船厂反复降价后给出的最低价仍比德国船厂的造价高出10万法郎,由此也可以看见德国为定造“定远”级军舰付出的良苦用心)中华的“定远”级铁甲舰最终选定在德国船厂建造,而且大量使用了“萨克森”级军舰的现成设计和通用部件,可以认为,“定远”级是一种改进版的“萨克森”级军舰。这级让当时的中华人热血沸腾,又让后世的中华人魂牵梦萦的特殊军舰,从外形看,双桅、双烟囱的布局显然受了 “英弗莱息白”的影响。而舰体部分,除了炮台和飞桥的设计外,几乎就是“萨克森”级军舰的翻版,这可能也是德国为何能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建造“定远”的原因所在。

6、蹂躏号铁甲舰

英国战列舰——“蹂躏”号(Devastation),排水量9448吨,主要武备:4门304mm炮,1871年7月下水,尺寸:87m×20m×8m,机械:双螺旋桨,筒状活塞发动机。 1868年的具有防护胸墙的炮塔的蹂躏号舰艇设计是战列舰发展的一大进步,在速度,防护和武备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平衡。在原来的设计中,防护胸墙并没有延伸到整个舰宽,主甲板每侧都留有一个通道。后来这部分为上层建筑所覆盖并一直往后延伸到舰尾。在后部上层建筑上有一个缺口 ,使得火炮可用最大的俯角向舰尾射击。没有装帆,且只有一根桅杆。蹂躏号于1879年重新装修,并于1891年与1892年间装上了三膨胀发动机。该舰在1908年被卖掉。http://imgsrc.网络.com/ke/pic/item/3a86813d8c2fe813bba16723.jpg

7、清自造铁甲舰“平远号”,看似高大威猛,真实实力怎么样呢?

清自造铁甲舰“平原号”是我们中国人首次自己建造的军用铁舰,它不仅非常庞大,而且战斗力不凡,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它是击中了日本旗舰松岛号的第一炮,所以说咱们中国造在当时也算是非常强大的。

当时这个铁舰修完了以后,一经推出就弄得北京城满是风风雨雨的,但是也是有人站出来反对的首先批驳他的就是李鸿章,批判说修这个战舰劳民伤财,而且战斗力低下,根本没有一点用处。可是北洋水师的丁汝昌登上了这艘战舰,却是对其赞不绝口,这才堵住了李鸿章的嘴。当时就给它取名叫“龙威号”的战舰。后来他有个更为儒雅含义的名字“平远号”。可是之后的平远号地位就日益低下了,不能放在主力位置。

到了清朝末期,中日大东沟海战打到局势尖锐时,北洋水师战斗力也是跟不上的时候,平远号一炮击中了日本帝国海军当时最强大的旗舰松岛号。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平远号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当时的平远号一枚炮弹击中松岛右舷没有装甲的地方,可是遗憾的是这枚炮弹并没有爆炸,不然的话松岛就不止是史书上的结局了。到了后来,平远号也是在战争里面大杀四方,可是最后还是被编入了日本的舰队,因为我们打输了。

在之后的日俄海战中,平远号带着所有的骄傲和耻辱沉入海底即使如此萧条的结局,我相信它是想要让我们铭记。有艘战舰叫平远号,而且是由中国独立设计制造。在大东沟海战中,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的第一炮。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8、巴雅号铁甲舰的主炮是怎么布置的

巴雅级四艘铁甲舰,两艘是木壳铁甲、两艘是铁壳铁甲,张恩东那本书说全是木

壳是错的,其四艘都是海军上将迪佩雷号的缩小版,迪佩雷是并列两个烟囱、木壳巴雅级是前后两个烟囱,铁壳沃邦级是一个烟囱,

四门240是T字形

巴雅首一164,沃邦首尾各一门194

侧面中央五个炮门有三门138,隔一门一个炮(图里只有中间的看得到),巴雅级前后各1门47、沃邦级前中后各1门65如图,另有6门37在3个桅盘、6门37在上甲板如图

9、“定远”级铁甲舰的使命是什么?

铁甲舰顾名思义是木质或混和材料的舰船在外层包上厚厚的铁甲,用来抵御攻击。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铁甲舰可能是宋代,秦世辅于1203年建造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船,在船舷包裹上铁甲。后期出名的铁甲舰还有朝鲜的龟船和织田信长的大安宅船。

“定远”级铁甲舰是中国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制造的7000吨级的铁甲舰。 “定远”级铁甲舰有两艘,分别为“定远”号及“镇远”号,两舰于1885年开始服役,成为清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

定远、镇远两舰不但是北洋水师的主力,服役时更是当时远东最大型的军舰。两舰为甲午战争初期的黄海大东沟海战内日军海军集中打击的对象,两舰中弹极多,但因其铁甲坚固而只受一般破损,俱未失去战斗力。后来北洋水师退入威海卫以自保,定远被突入港内的日军鱼雷艇击中,被迫搁浅。最后被陆上由日军占领的炮台击中后自沉。而镇远则因触礁受损,最后投降编入日本海军。

定远与姐妹船镇远是中国海军历史上唯有的两艘铁甲舰。

1874年爆发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事件引起清朝朝野的警惕,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作为经费,加快建设海军。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当中北洋舰队由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负责守卫京师,故此获得优先,集全力建造。北洋海军最先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购舰,1879年起先后购入6艘排水量400吨、配有一门11吋口径主炮的炮舰,即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及镇边。这些炮舰为木船外包钢壳,称之为“蚊子船”;可作近岸防御但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之后李鸿章再向英国购入排水量为1350吨,10吋口径主炮2门的巡洋舰2艘,即为超勇及扬威,两舰于1881年年中完工并于年底驶回中国服役。

李鸿章在1880年3月31日奏准购买2艘铁甲舰。同年中,派徐建寅、李凤苞到英国及德国,考察海军以及购舰。徐、李在德国参观伏尔铿造船厂及其制造的“萨克森”级铁甲舰,以及克虏伯公司制造的火炮。

在英国,二人则参观阿姆斯特朗及其最新“英弗来息白”铁甲舰。最后决定由位于德国坦特伯雷度的伏尔铿建造两艘集“萨克森”级及“英弗来息白”之长处的铁甲舰,舰上采用克虏伯火炮。

铁甲舰的设计及技术均为当时最先进的。定远级的装甲布置类似“英弗来息白”的设计,厚达12英寸的装甲成碉堡式,集中在船身中部,保护机械、主炮及弹药库,而非分散在水线之上。其吨位亦是远东第一,号称“远东第一舰”。

1881年正式签署合约,每舰造价为620万马克。清政府吸收之前经验,派刘步蟾、魏瀚等熟识海军者到德国船厂监工。两艘战舰由李鸿章亲自名为“定远”、“镇远”。同年12月22日,“定远”下水,次年“镇远”下水。

定远及镇远本应在1884年完工交货。但1883年年底中法战争爆发,德国作为中立国,据国际惯例暂停交货。1885年中法签订和约,德国方才于7月履约付货。定远及镇远由德国水兵驾驶,悬挂德国商船旗,经苏伊士运河、新加坡、香港,于10月抵达天津大沽。10月29日,定远升起龙旗,正式成为大清海军舰只、北洋舰队旗舰。

定远、镇远在北洋舰队成军后曾出访邻国。1886年7月,定远及镇远两艘当时远东最大及最先进的战舰到日本,一度引起日本朝野的震撼。但是据说东乡平八郎上定远号参观后,发现清兵竟然在主炮上晾衣裤,故此断定中国海军虽有巨舰亦不足为惧。事后证明并非如此,要知道在甲板上晾晒衣物是当时的海军传统,况且把衣服晾到离甲板足有四五米高的主炮炮管上完全不可能。

甲午海战失败后,定远的部分残骸后来由日本于1896年打捞。其舵轮后来被一名居住日本长崎的英国人作为咖啡桌使用,至今仍在日本。2005年,中国制造了定远舰的一比一复制品,停放在威海作为博物馆展品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民政府向日本政府索回原属镇远的遗物,于1947年5月18日从日本运抵中国上海。现在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展出。

造价材料信息直辖市造价材料信息福建省造价材料信息
文章字数:10277
点击数:602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