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7-20,来源:建筑培训,作者:

鼎的铸造价值

1、介绍铸造“实事求是鼎”的原因?

背景:广安立宝鼎的设计构想始于2001年3月。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思源工业园区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志性建筑?广安市有关部门展开热烈讨论。“几千年来,铜鼎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世国宝,中国人以铜鼎作为国家鼎盛繁荣的象征。”最后,广安市市委、市政府决定铸造一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宝鼎,安放在思源广场,以此纪念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与此同时,我国特艺设计大师、研究员卢银涛也正在思考用立鼎的形式反映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卢银涛的作品有立在联合国的“世纪宝鼎”,见证香港、澳门回归历史的“香港宝鼎”、“澳门宝鼎”,立在拉萨的“民族团结宝鼎”。广安方面同卢银涛遂达成了建造一尊高10米的世界最大青铜宝鼎的共识。征求了各方意见后,宝鼎取名为“实事求是”。历史因素:邓小平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简称“ 实事求是”。所以纪念他的功绩,铸造“实事求是鼎”它表达了广安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和无比的爱戴。宝鼎代表着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同志的业绩将永垂青史。宝鼎矗立于广场北端,象征着广安人民对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丰功伟绩的历史回顾。

2、司母戊鼎的铸造者究竟是谁?

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而铸造,因鼎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三字而得名。 铸造时间:商朝时期—商后期(约前14~前11世纪);祭器;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其腹部铸有“司(后)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铜鼎则是商周时期最为重要的礼器。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负盛名的四足大方鼎。)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一九三九年三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型制雄伟,重达八百三十二点八四公斤,高达一百三十三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一九四六年六月重新出土。建国后,于一九五九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3、大禹铸造的鼎为何称为九鼎?

九鼎,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内鼎。将全国容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此外,九鼎还是国民政府时期军队勋章的一种,也是一款游戏名称。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也有史学家认为,九鼎并非是九个,而是只有一个,因为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简称九鼎。网络。个人认为九鼎还是九个。

4、请阐述铸造国家公祭鼎的文化价值

 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并使用鼎来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更突出了祭.祀的主题,体现国家礼仪,营造庄重氛围。在国家.公.祭.活动现场设置“国家公.祭鼎”作为永久性的纪念物,纪念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行首次国家公.祭活动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符合传统礼制,更能表达公祭活动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的现实意义。“国家公.祭.鼎”,无论对历史记事还是凝固社会记忆,都起到积极作用。从纹饰上看,鼎为深古铜色,鼎上颈部和两耳侧面纹饰以南京常见绿色植物的枝叶为图案元素,象征绿色和平生命重生。铜质底座部分铸有南京标志建筑城墙图案,象征首次国家公祭在南京举办。鼎颈部纹饰为传统雷纹,鼎足上端采用犀角纹,足下端为象腿足形,两足在前,一足在后,圆睛张目,粗犷有力,象征中华民族在历史记忆中觉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铭文表达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决心“国家公祭鼎”正面铸有160字铭文,铭文为魏碑简体字。铭文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强烈谴责之情,对遇.难.同.胞.表示痛.悼、祭.奠之意。表达了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维护和平、圆梦中华的坚强意志和决心。考虑到祭器为古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铭文采用“骈文”体写就,讲究对仗押韵,立意内涵深刻、行文气势磅礴,与“国家公祭鼎”浑为一体,体现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增强了“公祭”的感染力、震撼力、历史传导力。附:国家公祭鼎铭文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5、司母戊鼎在青铜铸造史上有什么地位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商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

“商后母戊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商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

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2]。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

(5)鼎的铸造价值扩展资料:

司母戊鼎历史

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即商王武丁之妻)铸鼎 。

1939年,商后母戊鼎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 ,消息被日军获悉,村民担心被日军发现,重新埋入地下 。

1946年6月,商后母戊鼎被重新挖出,运送南京并拨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 。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商后母戊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国家博物馆。

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对商后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释为“后”。

2011年3月底,商后母戊鼎的标牌和解说词进行改名。

6、如何看待司母戌鼎的铸造

司母戊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根据铸痕观察,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3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块陶范。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而且,制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必须配备大型熔炉。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首先要分别铸出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铸造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此外,经光谱定性分析与化学分析的沉淀法所进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从中可见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内在传承。它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

7、西周青铜鼎盖是怎么铸造的

从器形之间看,由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陶范制作,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这样就不能铸造出相同的陶范,所以,在西周时期也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伪器,或二者皆伪。从纹饰之间看,由于同夏、商时代一样为陶范铸成,一范一器,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纹饰或刻痕的青铜器,除了个别用单范铸造成器的有相同的纹饰,不过这样的纹饰在西周时期很少见。

8、司母戊鼎铸造于什么时期

通过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jǐng)的庙号,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9、请阐述铸造国家公祭鼎的文化价值观

你好,请参考:国家公祭鼎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于2014年12月13日在江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立。[1] 公祭鼎一尊高1.65米、鼎上外口径1.266米,内口径1.156米,,鼎耳高0.498米,鼎足高0.915米,底座为高0.450米、长宽各2米的黑金沙石重2014公斤的三足圆形铜鼎。[1] 公祭鼎正面的铭文有160个字。160个字均匀排布,每列8字,共计20行的版式。“国家公祭鼎”身后,还有用楷书刻成的铸鼎记事国家重器体现国家礼仪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并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的名义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以鼎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有助于突出祭祀主题,体现国家礼仪,营造庄重氛围。[7] 铸鼎纪事纪念国家公祭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勒石刻碑、铸鼎纪事的传统。设置国家公祭鼎纪念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行首次国家公祭活动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符合传统礼制,更能表达公祭活动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的现实意义。[7] 铸鼎铭史强化历史记忆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诸多暴行中最集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一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巨大创伤,是中国人永远无法忘记的历史之痛。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设置国家公祭鼎并永久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论对历史记事,还是凝固社会记忆,都起到积极作用。

建材造价信息直辖市建材造价信息江苏省建材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4627
点击数:593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