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6-07,来源:建筑培训,作者:

王家坝造价

1、成都固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成都固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15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工程咨询、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验收、企业管理咨询、劳务分包、工程施工监理、物业管理(以上项目国家法律法规限制和禁止项目除外)等。法定代表人:蒋琳成立时间:2007-11-15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510104000175939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公司地址: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四段王家坝街28号623号

2、什么东西在古代只有贵族才能吃/用,但在现在是很常见的?

你们忘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字和知识。现在咱们老百姓的识字率非常高了。但是在古代,这仍然是少数人才有的特权。中国通常是皇权不下县,县以下靠大地主和大族族长自行管理地方,治安啊、教育啊之类的。在古代看一个地方老百姓识字率是否较高,得看这个地方的头面人物是什么人。如果是族长,相对来说比较开明,在类似叫“李家堡”、“王家坝”、“陈家沟”之类宗族聚居的地方,族长通常会请私塾先生来给当地的小孩子教书识字。希望以此来耕读传家,争取到第三代或第四代的时候能产生个秀才什么的。但名额也很稀少,富农家的孩子还可能进去读书,贫农雇农家的孩子一般不可能,冤种就更别提了。如果在某个县是大地主当头面人物,因为其与县里的大多数老百姓没有血缘宗族关系,也就不太热心教育事业了。恨不得全县的老百姓全都没文化到一直给他当佃户的程度。退一万步讲,如果有哪个人家的孩子确实边干农活儿边读书考了个秀才。马上就会被大地主当成拉拢的对象。比如《范增中举》里面,他一中举,两三个地主都给他送来田地屋宅、婢女、瓷器。反正挺悲催,我想那样的人生换作我是无法忍受。

3、急求天津市来水资料,比如历年降雨量数据,地表径流量及水质,地下水资源,不用太详细,越全面越好!

摘要:淮河流域南北气候、高低纬度海陆相三种渡带重叠区典型孕灾环境带;口密集、物产丰富、交通发达民经济占较比重;历史洪涝与干旱交替具灾性建虽经整治已取定随着社经济与口发展自条件演进变化现状行蓄(滞)洪与民产、交织起灾与利皆源于水面些变化21世纪治淮规划应历治理原则基础加新调整关键词:21世纪 淮河流域 治理规划 策思路淮河新立进行全面治理第条河建初毛泽东主席发定要淮河修伟号召195010月14央政务院作《关于治理淮河决定》提蓄泄兼筹治淮针1991淮河发洪水务院作《关于进步治理淮河太湖决定》提蓄泄兼筹近期泄主治水略经50治理淮河流域初步形山丘区水土保持、水库、堤防、河道、控制枢纽、行蓄(滞)洪区、调蓄湖泊、水文水情预测报、洪水调度、防汛通信等工程非工程措施组综合防洪体系改变历史期遗留雨灾、雨灾、雨旱灾悲惨状况初步析累计减免洪涝造灾害面积2×107ha经济效益达2000余亿元总投入6倍治淮绩虽巨目前淮河流域防洪标准仍高难防御建洪水;淮河干流防御10~20遇遇洪水要牺牲行蓄洪区广群众切身利益甚至命代价干旱较频繁尤其20世纪80代趋势更加明显淮河治理任务艰巨、期复杂1 基本情况淮河水系原本完善独流入海水流畅通12世纪由于黄河南泛夺淮近700久使颖河东干流淤塞破坏排水能力显著降洪涝旱灾十频繁且期系统治理1.1 自特征淮河流域位于江与黄河间东临黄海现状废黄洪界淮河与沂沐泗两水系总面积27万km2其淮河水系19万km2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至江苏扬州三江营入江全1000km总落差196m平均比降万二淮源至豫皖两省交界洪河口游面积3万km2360km比降万五洪河口至洪泽湖口三河闸游面积约16万km2490km比降百零点三洪泽湖游150km比降万零点四沂沭泗水系沂河、沭河泗河水系总称均发源于山东沂蒙山区流域面积8万km2淮河流域我南北气候、高低纬度海陆相三种渡带重叠区典型孕灾环境带流域跨豫、鄂、皖、苏、鲁5省39市(区)176县(市)现口1.6亿(1997统计数)平均密度600/km2(平原达700/km2)我平均口密度5倍耕1.22×107ha约全八耕率鞘44.6%全4.5倍居各流域首1997粮食产量850亿kg占全产量六;煤炭探明储量700亿t占全八;现火电装机2000万kw京沪、京广、京九、陇海等7条铁路通流域腹部淮河流域我重要商品粮、油、棉产基淮河流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区平均降雨880mm空布极均匀6~9月份降雨占全降雨量60%~80%丰水雨量枯水5倍1.2 洪水灾害据史志记载建前400间曾发特洪水9;10左右发等洪水建淮河水系洪水1954沂沭泗水系195719741968、1975淮河干流游洪汝河、沙颖河特洪水1991属淮河流域较洪水淮河洪水造灾情都惨重15937月旬特暴雨雨若倾盆致使鱼游城关舟行树梢数千滔水庐舍禾稼荡遗浮尸遍野1931运河堤溃决淮阴至扬州纵横三四百片汪洋洪水所及荡存受灾5.13×106ha灾民近2000万死亡10.9万1954洪水受灾面积4.31×106ha死亡20001957沂沭泗洪水灾面积达2.00×106ha倒房300万间1200死亡1975洪汝河、沙颍河洪水历史罕见造我第2座型水库垮坝命财产损失惨重1991淮河洪水受灾耕5.52×106ha倒房196万间受灾口540万损失粮食66亿kg直接经济损失达340亿元公路淹、工厂停产、铁路几度断淮河流域干旱灾与洪涝灾害相近据统计80间全流域旱灾面积1.33×105ha旱201989流域四省旱灾灾面积近4.53×106ha南四湖、洪泽湖水位处于死水位份越越间延趋势1.3 主要特点流域处渡带气系统复杂变形体由西北向东倾斜西部、南部及东北部山丘区环绕广阔平原游势平缓极易形洪涝灾害受黄河夺淮影响工河道口众与水争越越激烈论洪灾旱灾造损失越越[next] 2 存主要问题2.1 治理任务艰巨防洪形势严峻20世纪90代淮河治理历规划及实施工程基础根据1991洪水暴露问题及务院治淮治太决定修订《淮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论证落实工程措施主要骨干工程19项:淮干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怀洪新河续建;入江水道巩固;淮入沂续建;洪泽湖堤加固;复建板桥、石漫滩等防洪水库;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型水库除险加固;辟淮河入海水道;建设淮河游临淮岗洪水控制;汾泉河、包浍河初步治理;涡河、奎濉河、洪汝河、沙颖河近期治理;湖洼及支流治理;其工程些工程原定2000基本完目前仅完4项12项建任务完足半必须加投入加快治理速度使淮河能防御1954(50遇)量级洪水沂沭泗河能防御1957(于50遇)洪水淮河流域21世纪首要治理任务2.2 行蓄洪区启用与产发展矛盾突20世纪50~60代利用沿淮沿湖低洼修建28处行蓄(滞)洪区总面积3944km2耕2.41×105ha口195万些行蓄(滞)洪区历史洪水滞蓄旋自场所目前淮河流域防洪体系特殊组部定标准洪水启使用河道部参与行洪、蓄洪削减洪峰特定历史条件种安排道理效能根本彻底解决问题每遇行蓄洪先保弃迫扒口、炸堤延误机行蓄洪效差结既保行蓄洪区逼高沿程河道水位造全线防汛紧张局面社影响极政府压力更虽经近10治理防洪标准仍仅2~15遇淮河洪水特性、形条件其本身各面条件析今防洪标准能较提高期解决行蓄洪区问题修建庄台近500万㎡避洪楼3.3万㎡撤退道路700km外修筑保庄圩匹配防汛通信设备治理逃保命死目标加区内口度增合理发利用与水争矛盾增减远能适应前防洪抗灾区内群众产发展质量提高要求随着经济发展社进步经性牺牲百万利益维持淮河定防洪标准越越困难21世纪淮河治理行蓄洪区问题避2.3 淮干游排水严重畅洪河口至洪泽湖口游490km河槽宽自别200m、300m、500m、平槽泄量王家坝至阳关1000m3/s阳关至涡河2500m3/s涡河口3000m3/s窄河槽使洪水极易滩水位压速涨且居高游窑河口至洪泽湖(223km)河底低于洪泽湖湖底10.0m高程洪水壅积难形关门淹顶托支流洪水泄往工程措施主要退堤、切滩、加固堤防排水问题虽稍改善未能根本解决游问题尤其关门淹问题2.4 洪泽湖及其周边圩区防洪矛盾突洪泽湖具防洪、灌溉、供水、航运、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设计水位16.0m库容134亿m3面积3700km2;校核水位17.0m库容169亿m3面积约4300km2(含洪泽湖周边圩区面积)周边圩区总数380总面积2064km2口110万耕14.47×104ha洪泽湖蒋坝水位14.5m破圩滞洪存主要问题防洪水位偏高涉及几县城淹;圩区口安全设施少撤退困难加圩区堤防计划加高破圩滞洪措施难落实圩区启用防洪库容减少40~50亿m3十突问题湖底高程高于部淮河干流河底游河道渲泄畅2.5 各类工程联合优化调度研究够难适应前防洪抗旱形势要求淮河游已经兴建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型工河道即建设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蚌埠闸枢纽已于1962建目前些工程调度主要洪水调度主较少考虑水量配、态环境用水等客观要求外淮河特洪水防御案务院于1985批准历防洪调度发挥重要作用随着1991展治淮建设工程、社经济其条件已发较变化仍按调度难免切合实际至今直未能展修订工作旦现特洪水难保证现重险情2.6 旱灾呈增趋势水资源严重短缺20世纪80代淮河游部河段及洪泽湖、南四湖等河湖现断流或干枯且增加趋势水资源优化配置淮河21世纪面临重点问题[next] 3 重点研究问题及策淮河流域水系复杂各类矛盾治理难度进展比较缓慢需要针目前流域治理难点重点问题根据社经济断发展要求、98江水准河治理启示、家治水政针及客观条件变化运用新治理思路研究策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3.1 各级政府要继续加水利投入缩短审批周期加快治理速度初步匡算完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任务需投入250~300亿元花费10间艰苦努力必须继续加治淮投入外应尽能缩短审查审批周期建议制定级审查审批办利于加快决策程投入问题彻底解决治淮任务难期完更谈民经济发展社稳定服务水利性质属社公益性定意义甚至说涉及家安全问题必须政府作投入主体制定政策社统筹解决或采取综合措施加解决3.2 加强基础性工作研究淮河问题比较复杂极需加强各面基础性工作淮河河道演变整治重要研究课题虽做些工作投入少研究深度广度够难指导规划治理淮河、、游河道特性差别河湖关系十复杂虽泥沙量较少含沙量较类影响值花气力河道进行系统观测研究淮河治理规划否要考虑黄河再侵淮问题值深思黄河淮河间北高南低倾斜平原旦黄河南堤决口黄河夺淮历史重演黄河南堤能否确保万失恐怕难答问题万现种情况淮河应措施应付策建议作准河重问题重点加研究3.3 加强重点堤防建设淮河流域Ⅰ级堤防约1725kmⅡ级堤防近3000km目前质量参差齐极易现险情旦险十严重淮北堤例其654km保护口887万耕0.92×106ha区内众铁路、道、煤矿及电厂等必须确保淮北堤目前存众隐患;砂基堤段渗漏严重;明清逐渐修筑堤身质量差难确保间高水位浸泡现重险情淮河言要Ⅰ级堤防现重险情近7000万约6.67×106ha耕安全保障近期规划重点转移重点堤防工程战略角度看十必要3.4 抓水资源优化配置淮河流域防洪形势严峻旱灾掉轻随着经济社发展水资源供需空矛盾越越突淮河流域数连旱表水补给足超支采防旱防旱思想准备足抗旱设施投入少20世纪80代淮河干流现断流断流间、度呈现增趋势洪泽湖、南四湖等湖泊水位经位于死水位水环境、态环境问题益突何根据水资源供给能力合理确定工业、农业、城市、环境用水及区间水量配更显十必要紧迫建议首先着手制定淮河流域水量配办初步协调各区、各行业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期预报精度基础研究科利用洪水资源措施尤其洪泽湖、南四湖等型调蓄湖泊更应重点研究淮河游应结合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建设与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洪河道及蚌埠闸枢纽展水资源配置联合调度优化研究工作3.5 行蓄(滞)洪区必须调整治理思路前行蓄(滞)洪区存主要问题行蓄(滞)洪及通畅;二行蓄洪机遇频繁群众困难产难发展;三口增速度快安全设施越越足与水争矛盾十突移民建镇虽办前力要全面启恐较困难必须行蓄(滞)洪区进行调整按照退保、平留原则类进行治理1)口较少面积标准低行洪作用明显行洪区、六坊堤石姚段、洛河洼等行洪区予废弃2)口面积防洪标准较低进洪机遇频繁姜家湖、唐垛湖等行洪区改建蓄洪区;部口区内建高标准保庄圩予解决少部迁移至岗边安置建进、退水闸实行计划蓄洪确保居民及财产安全3)行洪区内严格执行计划育政策口自增率限制平均水平鼓励外迁限制迁改变耕作式调整产业结构政府应制定具律效力扶持、补偿与救助管理办依管理行蓄洪区4)具备条件行蓄洪区应尽量建保庄圩少建庄台避洪楼庄台既投入难发展实际情况建设够标准几口增加向洼发展住房难彻底解决问题避洪楼建于低洼处行洪四面环水仍需救助且造价高保庄圩既具完全性节省投资即使损失点库容应力推广5)瓦埠湖蓄洪区本身内水较(4200km2水面积)自建末能发挥蓄洪削峰作用应予取消利区内产发展3.6 疏浚河道兴建泵站解决游排水畅关门淹淮河游由于特殊形条件洪水比降缓致使排水畅由于游河床较稳定含沙量且逐降趋势阳关河段应尽快实施百船工程计划疏浚扩河槽断面增加平槽泄量游建设型泵站重点解决关门淹确保汛耕及洪泽湖设计水位由16.0m降至15.2m校核水位17.0m降低16.5m加游洪水比降同挖冯铁营引河缩短洪水入洪泽湖路程展淮河洪泽湖河湖离案研究于或等于12000m3/s洪水流量直接由入江水道泄既缩短洪水路径增加洪水比降减轻游防洪压力外考虑修建三河越闸其功能主要加洪泽湖12.5~15.0m水位泄量延缓洪水涨速度利于洪泽湖蓄水位进步抬高洪泽湖周边圩区进行风险析制定级滞洪计划确保及滞洪并限度减少损失根据工程建设、社经济发展状况等重新修订淮河防御特洪水案

4、求一份渠首设计报告

宜昌市农业灌溉末端渠系节水改造建设规划报告宜昌市水利水电局二○○四年十二月目录一、前言二、全市农业灌溉末端渠系基本情况三、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四、农业灌溉末端渠系节水改造实施方案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六、效益分析与结论一、前言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中央采取一系列惠农兴粮政策,稳定农业,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200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着力支持主产区特别是中部粮食产区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围绕农田基本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排涝和抗旱能力。在我市粮食主产区,抗旱水源基本能够满足农田灌溉要求,但输水渠道特别是末级渠系多年老化失修,水利用系数不足0.5,灌溉保证率低,并导致放水组织困难,水费难以征收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改造末级渠系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由于实施农业水价改革,农民的水商品意识和节水意识增强,广大用水户对改造末级渠系的要求十分迫切。2004年3月1日,省政府以第259号令颁布了《湖北省水利工程水价管理暂行办法》,采取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由于末级渠系不配套,输水损失大,增加了农民的水费支出。因此,广大农业用水户强烈要求改造农村末级渠系。实施末级渠系改造,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节约水资源,降低农民的水费支出。 实施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也迫切需要改善农村末级灌溉系统。200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体改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指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要明晰所有权,探索建立以各种形式农村用水合作组织为主的管理体制。2004年3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小型灌区和大中型灌区支渠口以下的末级渠系实施以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主要形式的管理体制改革。近几年,我市在当阳、远安、夷陵等地进行了改革试点,通过组建协会,兴起了新一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由于末级渠系改造的投资较大,而农民的筹资能力有限,对协会的建设和发展构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对协会组织所有或管理的末级渠系改造给予适当的补助,从而调动农民改造末级灌溉系统的积极性,形成良性运行和发展机制。二、全市农业灌溉末端渠系基本情况据二○○三年度水利年报和二○○四年四季度各县市区水利部门专项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全市农业灌溉渠道支渠以上包括总干渠和干渠长度近2800公里,支渠以下现有渠道长度约4800公里,由各种投资渠道建设实施硬化改造的支渠以下渠道有700公里左右。全市现有有效灌溉农田面积120.79千公顷(折合181万亩),其中果园、林地灌溉面积7.33千公顷(折合11万亩),蔬菜灌溉面积13.4千公顷(折合20万亩),在果园和蔬菜灌溉面积中,喷微滴等管灌面积约有1.2万亩。水田灌溉面积约100千公顷(折合150万亩)。各县市区统计上报的全市包括万亩以上灌区在内的连片百亩以上的有效灌溉面积的灌片有492片,主要集中在当阳、枝江、夷陵、宜都、远安等县市区,有效灌溉面积约120万亩,现有支渠以下渠道长度约3500公里,其中田间毛渠1000公里左右。属于斗、农级渠道的有2500公里,已经实施节水硬化改造的有500公里左右。通过夷陵区鸦雀岭镇、龙泉镇和当阳市巩河、杨树河以及点军区王家坝灌区的典型调查,现有未经改造的支渠以上渠道的水量利用率平均不到0.5,支渠以下渠道的水量利用率平均不足0.4,水损十分严重。大量水损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更为突出的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负担,直接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连片百亩以上的有效灌溉片中,我市最大的灌区东风渠灌区现有有效灌溉面积92万亩,灌区已经纳入国家大型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规划,其中61公里总干渠和25公里的白河干渠节水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其他干渠以上的改造任务,将分片编制可研报告申报国家投资补助予以实施,其支渠以下渠道的节水改造任务按照国家政策由地方组织资金予以实施。当阳巩河灌区和宜都幸福渠灌区的干渠以上渠系改造工程正在争取纳入国家补助的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其他万亩以上灌区干渠以上的续建和改造已经或正在争取纳入省级水利基建项目进行续建和节水改造建设。三、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根据国家和省对农业灌溉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和全市农业灌溉渠系的现状,拟分以下层面实施农业灌溉渠系节水改造。1、万亩以上灌区的干渠以上渠道,继续以争取国家、省财政补助资金进行改造。2、百亩以下的零星灌片以农民群众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自我投入为主进行渠系改造。3、现在农村的作物灌溉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产业化进程相对缓慢,田间灌溉毛渠布置和结构尚处于十分粗放的阶段,水田中串灌型式还相当普遍,现阶段对田间毛渠进行大规模的节水改造从规划、资金投入都比较困难,因此,对这部分渠道的改造目前仍然以农民自主投入为主。4、在现有连片百亩以上的有效灌溉片中,由于已经基本解决水源问题,其中大中型灌区干渠以上渠系有可能争取国家和省里的相关补助资金建设计划,因此市级以下政府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重点主要是支渠以下的斗、农级渠系改造建设。全市现有连片百亩以上的有效灌溉片中有斗、农渠2500公里,其中,已经实施渠道硬化的有500公里,对下余2000公里渠道实施节水改造是本规划的任务。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各级政府的各种资金在末端渠系节水改造建设中的效益,避免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考虑到中央和省投资补助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中有相当部分用于末端渠系改造、宜东部分地区已经纳入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及省级以上对农业其他方面的投资用于末端渠系改造因素,市级水利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办法从二○○五年到二○一○年分六年时间解决1500公里末端渠系的节水改造任务,农业综合开发等其他省级以上投资完成500公里末端渠系的节水改造任务是可行的。在节水改造任务完成后,可基本解决目前末端渠道普遍存在的阻水和不合理的跌水现象,斗、农级末端渠系水量利用系数平均达到0..6以上。四、农业灌溉末端渠系节水改造实施方案1、技术措施鉴于实施末端渠系节水改造是在原有渠道基础上进行改造,因此本规划主要以推广U型槽防渗衬护为主,其主要特点是渠槽工厂化生产,尺寸规格统一;安装施工技术简单,便于群众性施工;单位造价低廉,可降低改造成本;运行管护维修方便。目前我市各地现有能够生产U30、U50、U70和U80等多种规格的预制工厂近十家,日生产能力在1千米以上。据调查,我市农业灌溉支渠以下的渠道设计过水能力大多在0.5秒立方以下,现有的各种规格的U型槽基本能够满足设计需要。2、规划控制从2000年开始各县市区已经编制完成各种类型的节水规划,实施末端渠系节水改造只是实施原有规划中的一部分,目前各地已经将农业灌溉末端渠系统计调查数据进行了分解,在实施过程中,仍然以县市区控制为主,规划控制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兼顾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内容,将末端渠系改造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二是根据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灌溉需要重新分段校核渠道过水能力和设计断面:三是控制改造范围,现阶段根据财力情况主要是不盲目扩大:四是在年度实施计划中,注意交叉,防止重复,分清先后。3、单位造价分析各县市区已经实施的U型槽渠改造项目单位成本调查成果如下表:单位:元、元/米单位 U30 U50 U70 合计 购置费 运输费 安装及材料费 合计 购置费 运输费 安装及材料费 合计 购置费 运输费 安装及材料费 夷陵 22 12 2 8 31 16 3 12 45 23 5 17 枝江 23 15 1 7 35 23 2 10 48 30 2 16 当阳 25 15 2 8 36 23 3 10 50 32 2 16 宜都 19 9 1 9 27 14 1 12 36 20 1 15 远安 19 10 1 8 27 15 1 11 35 18 2 15 兴山 31 18 5 8 38 25 5 8 46 31 5 10 秭归 30 11 4 15 40 17 6 13 调查表中反映数据基本属实,其中除安装计入少量技工费外,农民投工部分没有计入合价。表中平、丘、山区均有典型,宜都、远安造价较低,取夷陵区作为代表比较适中。即U30渠22元/米;U50渠31元/米;U70渠45元/米。4、任务分解根据各县市区调查上报的连片百亩以上灌片个数和有效灌溉面积,以及规划的U型渠的规格类型和渠系计划改造长度,经过核查分析,剔除了部分属于干渠以上级别的渠道长度和已经纳入农业综合规划范围以及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范围的渠道长度,综合平衡后按1500公里规划数分县市区分解,如下表:分县市区末端渠系节水改造建设规划任务表单位 涉及乡镇 灌片个数 灌片面积(万亩) 灌渠长度(万米) 合计 U30 U50 U70 夷陵区 9 107 13.46 19 6.84 6.29 5.87 枝江市 6 4 15.67 30 5.68 10.32 14 当阳市 10 3 39.09 41 21.11 14.29 5.6 宜都市 8 114 7.75 14.5 7.44 4.95 2.11 远安县 6 106 5.17 10 3.79 3.99 2.22 兴山县 7 30 1.04 4 2.7 1.05 0.25 秭归县 12 46 4.61 5.5 3.37 2.13长阳县 9 24 0.75 4 2.76 1.24点军区 5 21 1.62 5 2.94 1.57 0.49 西陵区 1 7 0.927 4 1.5 1.5 1 五家岗 1 5 0.164 5 2 2 1 猇亭区 1 15 0.16 5 2 2 1 五峰县 5 10 0.25 3 1.28 0.45 1.27 合计 80 492 95.5 150 63.41 51.78 34.815、分年实施计划分年度实施计划中对2005年、2006年任务考虑到各地前期完成状况和各地配套资金情况有所侧重,对于后三年,各地基本按照分解任务平均安排。单位:万米单位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夷陵区 1.83 3.73 4.5 2.98 2.98 2.98 枝江市 0.47 4..5 6.5 6.5 6.5 5.53 当阳市 2.27 4.7 8.5 8.51 8.51 8.51 宜都市 2.07 1.5 3.5 2.48 2.48 2.48 远安县 1.24 1.83 2.5 1.48 1.48 1.48 兴山县 0.35 0.37 0.6 0.89 0.89 0.89 秭归县 0.65 0.8 1.0 1.02 1..02 1.02 长阳县 0.14 0.6 0.8 0.82 0.82 0.82 点军区 0.34 0.39 0.8 1.16 1.16 1.16 西陵区 0.25 0.4 0.6 0.92 0.92 0.92 五家岗 0.2 0.5 0.6 1.2 1.2 1.2 猇亭区 0.16 0.5 0.6 1.25 1.25 1.25 五峰县 0.03 0.18 0.5 0.76 0.76 0.76 合计 10 20 30 30 30 30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按分解的任务及U型槽分类,参照夷陵区调查价格水平,完成1500公里渠道U型槽防渗衬护建设,除群众投工投劳外,估算U型槽购置、运输和安装投资4753万元。如考虑市县两级资金基本解决全部材料费用,各负担一半,则各需补助投资2376.5万元;如按照三种渠道规格分别补助10元/米、15元/米、20元/米,则市级需筹措以奖代补资金2107万元。受益区群众主要以投工投劳为主或负担少量技工工资。本规划按市级负担一半材料费即2376.5万元规模进行年度分解2005年完成100公里,补助资金150万元;2006年完成200公里,补助资金300万元;2007-2010年平均每年480万元。2005年、2006年市级补助资金全部在市水利专项资金中安排;2007-2010年每年在市水利专项中安培300万元,建议每年在市级财政预算农业切块资金中解决180万元。县市区根据年度计划安排和市级补助资金配套相应补助资金额度。与此同时群众用水合作组织有筹资能力的可根据规划任务提前组织实施,待验收后再给予补助。六、效益分析及结论根据全市多年水资源供需统计数据分析,全市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在4亿立米左右,约占用水总量的三分之一。农业用水中约50%由水利工程通过蓄、引、提工程手段提供,即有2亿立米由各种渠道输水供应,而现有渠系综合利用系数不足0.4,即水损1.2亿立米左右。现有末端渠系水损按渠道水损总量的50%计算,有6000万立米,相当一个不小的中型水库库容。本规划任务完成以后,末端渠系水量利用率平均提高0.2,达到0.6,即减少水损一半,相当增加3000万方水量;按照2004年度全市农业灌溉平均水价0.055元/立米计,每年可减少农民水费支出或增加收入181.5万元。实施末端渠系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是一项节约水资源,解放农业生产力,服务"三农",亲民、为民、富民的好措施,也是一项既有现实效益,更具长远效益的综合效益工程,应当尽早组织实施

5、高分求建国后治理淮河的故事资料

摘要:淮河流域是南北气候、高低纬度和海陆相三种过渡带的重叠地区,是典型的孕灾环境地带;人口密集、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历史上洪涝与干旱交替,具有多灾性。建国以来,虽经多年整治,已取得一定成果,但随着社会经济与人口的发展,自然条件也在演进变化。现状中行蓄(滞)洪与人民生产、生活交织在一起,灾与利皆源于水。面对这些变化,21世纪治淮规划应在历年治理原则基础上加以新的调整。关键词:21世纪 淮河流域 治理规划 对策思路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全面治理的第一条大河。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1950年10月14日中央政务院又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提出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91年淮河发生洪水后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提出“蓄泄兼筹,近期以泄为主”的治水方略。经过50年的治理,淮河流域初步形成了山丘区水土保持、水库、堤防、河道、控制枢纽、行蓄(滞)洪区、调蓄湖泊、水文水情预测报、洪水调度、防汛通信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防洪体系,改变了历史上长期遗留下来的“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悲惨状况。初步分析,累计减免洪涝造成的灾害面积2×107ha以上,经济效益达2000余亿元,为总投入的6倍多。治淮成绩虽然巨大,但目前淮河流域防洪标准仍然不高,难以防御建国以来的最大洪水;淮河干流在防御10~20年一遇的常遇洪水时也要以牺牲行蓄洪区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甚至生命为代价。干旱较为频繁,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趋势更加明显。因此,淮河的治理任务是艰巨的、长期的和复杂的。1 基本情况淮河水系原本完善,独流入海,水流畅通。12世纪以后,由于黄河南泛夺淮近700年之久,使颖河以东的干流淤塞破坏,排水能力显著下降,洪涝旱灾十分频繁,且长期得不到系统治理。1.1 自然特征淮河流域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东临黄海。现状以废黄洪为界,分为淮河与沂沐泗两大水系,总面积27万km2,其中淮河水系19万km2。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至江苏扬州的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km,总落差196m,平均比降为万分之二,淮源至豫皖两省交界的洪河口为上游,面积3万km2,长360km,比降万分之五。从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的三河闸为中游,面积约16万km2,长490km,比降为百分之零点三,洪泽湖以下为下游,长150km,比降为万分之零点四。沂沭泗水系是沂河、沭河和泗河水系的总称,均发源于山东沂蒙山区,流域面积8万km2。淮河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高低纬度和海陆相三种过渡带的重叠地区和典型的孕灾环境地带。流域跨豫、鄂、皖、苏、鲁5省39市(地区)176个县(市),现有人口1.6亿人(1997年统计数),平均密度600人/km2,(平原达700人/km2以上),是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的5倍。耕地1.22×107ha,约为全国的八分之一,耕地率为鞘44.6%,是全国的4.5倍,居各流域之首。1997年粮食产量850亿kg,占全国产量的六分之一;煤炭探明储量700亿t,占全国的八分之一;现有火电装机2000万kw,京沪、京广、京九、陇海等7条铁路通过流域腹部。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棉生产基地。淮河流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区,多年平均降雨880mm,时空分布极不均匀,6~9月份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60%~80%。丰水年的雨量为枯水年的5倍之多。1.2 洪水和灾害据史志记载,建国前400年间曾发生过特大洪水9次;10年左右就发生一次中等洪水。建国后淮河水系最大洪水年是1954年,沂沭泗水系为1957年和1974年,1968、1975年为淮河干流上游和洪汝河、沙颖河特大洪水。1991年属淮河流域的较大洪水。淮河洪水造成的灾情都很惨重。1593年7月下旬的特大暴雨,雨若倾盆,致使鱼游城关,舟行树梢,“方数千里,滔天大水,庐舍禾稼,荡然无遗,浮尸遍野”。1931年运河堤溃决,从淮阴至扬州,纵横三四百里,一片汪洋。洪水所及,荡然无存。受灾5.13×106ha,灾民近2000万人,死亡10.9万人。1954年洪水,受灾面积4.31×106ha,死亡2000多人。1957年沂沭泗洪水成灾面积达2.00×106ha,倒房300万间,1200多人死亡。1975年洪汝河、沙颍河洪水为历史罕见,造成我国第一次2座大型水库垮坝,生命财产损失惨重。1991年淮河洪水,受灾耕地5.52×106ha,倒房196万间,受灾人口540多万,损失粮食66亿kg,直接经济损失达340亿元。公路被淹、工厂停产、铁路几度中断。淮河流域干旱成灾与洪涝灾害相近。据统计80年间,全流域旱灾的面积在1.33×105ha以上的大旱年有20多年。1989年流域四省旱灾成灾面积近4.53×106ha。南四湖、洪泽湖的水位处于死水位以下的年份越来越多,时间也有延长的趋势。1.3 主要特点流域地处过渡地带,天气系统复杂多变。地形大体由西北向东倾斜,西部、南部及东北部山丘区环绕广阔平原,中下游地势平缓,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受黄河夺淮影响大,人工河道多。人口众多,人与水争地越来越激烈。无论是洪灾还是旱灾,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next] 2 存在的主要问题2.1 治理任务艰巨,防洪形势严峻20世纪90年代,淮河治理是在历次规划及实施工程的基础上,根据1991年洪水暴露出的问题及国务院治淮治太决定,修订了《淮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论证和落实了工程措施。主要骨干工程有19项:淮干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怀洪新河续建;入江水道巩固;分淮入沂续建;洪泽湖大堤加固;复建板桥、石漫滩等防洪水库;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开辟淮河入海水道;建设淮河中游临淮岗洪水控制;汾泉河、包浍河初步治理;涡河、奎濉河、洪汝河、沙颖河近期治理;湖洼及支流治理;其他工程。这些工程原定2000年基本完成,目前仅完成4项,12项在建,任务完成不足一半。必须加大投入,加快治理速度,使淮河能防御1954年(50年一遇)以上量级洪水,沂沭泗河能防御1957年(大于50年一遇)洪水,这是淮河流域21世纪首要的治理任务。2.2 行蓄洪区启用与生产发展矛盾突出20世纪50~60年代,利用沿淮沿湖低洼地修建了28处行蓄(滞)洪区,总面积3944km2,耕地2.41×105ha,人口195万人。这些行蓄(滞)洪区,历史上是洪水滞蓄和回旋的自然场所,目前是淮河流域防洪体系的特殊组成部分。一定标准洪水时开启使用,成为河道的一部分参与行洪、蓄洪,削减洪峰。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安排是有道理的,也是有效果的,但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每遇行蓄洪,先保后弃,被迫扒口、炸堤,延误了时机,行蓄洪效果差,结果是既保不了行蓄洪区又逼高了沿程河道水位,造成全线防汛紧张局面,对社会影响极大,对政府的压力更大。虽经近10年治理,防洪标准仍然仅有2~15年一遇。从淮河的洪水特性、地形条件,和其本身的各方面条件来分析,今后防洪标准不可能有较大的提高。一个时期以来,为解决行蓄洪区的问题,修建了庄台近500万㎡,避洪楼3.3万㎡,撤退道路700多km,此外还修筑了保庄圩和匹配防汛通信设备。治理是以逃生保命,不死人为目标,加上区内人口的过度增长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人与水争地的矛盾有增无减,远不能适应当前防洪抗灾和区内群众生产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常性地牺牲上百万人的利益来维持淮河一定的防洪标准,会越来越困难。21世纪的淮河治理,行蓄洪区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2.3 淮干中游排水严重不畅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为中游,长490km,河槽宽自上而下分别为200m、300m、500m、平槽泄量王家坝至正阳关为1000m3/s,正阳关至涡河2500m3/s,涡河口以下3000m3/s。过窄的河槽使洪水极易上滩,水位压速上涨,且居高不下。中游窑河口至洪泽湖(长223km)的河底低于洪泽湖湖底10.0m高程,洪水壅积难下,形成“关门淹”,又顶托支流洪水下泄。以往的工程措施主要是退堤、切滩、加固堤防。排水问题虽稍有改善,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游的问题,尤其是“关门淹”的问题。2.4 洪泽湖及其周边圩区防洪矛盾突出洪泽湖具有防洪、灌溉、供水、航运、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设计水位16.0m时,库容134亿m3,面积3700km2;校核水位17.0m时,库容169亿m3,面积约4300km2(含洪泽湖周边圩区面积)。周边圩区总数380个,总面积2064km2,有人口110多万人,耕地14.47×104ha,当洪泽湖蒋坝水位14.5m时破圩滞洪。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防洪水位偏高,涉及几个县城被淹;圩区人口多,安全设施少,撤退困难,加上圩区堤防无计划地加高,破圩滞洪的措施难以落实。如圩区不启用,防洪库容将减少40~50亿m3,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湖底高程高于部分淮河干流河底,中游河道渲泄不畅。2.5 各类工程的联合优化调度研究不够,难以适应当前防洪抗旱形势的要求淮河中游已经兴建了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大型人工河道,即将建设中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蚌埠闸枢纽已于1962年建成。目前,这些工程的调度主要是以洪水调度为主,较少考虑水量分配、生态环境用水等的客观要求。此外,淮河的特大洪水防御方案是国务院于1985年批准的,在历次防洪调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1991年展开的治淮建设,工程、社会经济和其他条件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仍按此调度,难免有不切合实际的地方,但至今一直未能开展修订工作。一旦出现特大洪水,很难保证不出现重大险情。2.6 旱灾呈增长趋势,水资源严重短缺20世纪80年代以来,淮河中游部分河段及洪泽湖、南四湖等河湖多次出现断流或干枯,且有增加趋势,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淮河21世纪面临的重点问题。[next] 3 重点研究的问题及对策淮河流域水系复杂,各类矛盾多,治理难度大,进展比较缓慢。需要针对目前流域治理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根据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98长江大水对准河治理的启示、国家治水的大政方针以及客观条件的变化,运用新的治理思路,研究对策,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3.1 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水利的投入,缩短审批周期,加快治理速度初步匡算完成19项治淮骨干工程的建设任务还需投入250~300亿元,花费10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因此,必须继续加大对治淮的投入。此外,还应尽可能地缩短审查审批周期。建议制定分级审查审批办法,以利于加快决策过程。投入的问题不彻底解决,治淮的任务就难以如期完成,更谈不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水利的性质属社会公益性,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必须以政府作为投入主体,也可以制定政策社会统筹解决,或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3.2 加强基础性工作的研究淮河的问题比较复杂,极需加强各方面的基础性工作。淮河河道演变和整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多年来虽做了些工作,但投入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难以指导规划和治理。淮河上、中、下游河道特性差别很大,河湖关系十分复杂,虽然泥沙来量较少,含沙量较小,但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值得花大气力对河道进行系统的观测和研究。淮河治理规划是否要考虑黄河再次侵淮的问题也是值得深思的。黄河和淮河之间是一个北高南低的倾斜平原,一旦黄河南堤决口,黄河夺淮的历史就会重演。黄河南堤能否确保万无一失?恐怕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淮河应有措施应付方是上策。建议作为准河的重大问题重点加以研究。3.3 加强重点堤防的建设淮河流域的Ⅰ级堤防约1725km,Ⅱ级堤防近3000km。目前的质量参差不齐,极易出现险情。一旦出险,后果十分严重,以淮北大堤为例,其长654km,保护人口887万人,耕地0.92×106ha,区内有众多铁路、国道、煤矿及电厂等,必须确保。而淮北大堤目前存在众多隐患;砂基堤段多,渗漏严重;从明清以来逐渐修筑的堤身质量差,难以确保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后不出现重大险情。就淮河而言,只要Ⅰ级堤防不出现重大险情,近7000万人,约6.67×106ha耕地就有了安全保障。因此,近期规划的重点转移到重点堤防工程上,从战略角度看是十分必要的。3.4 抓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淮河流域防洪形势严峻,旱灾也不可掉以轻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在时空上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淮河流域数年连旱,地表水补给不足和长年“超支”开采,防大旱防长旱的思想准备不足,抗旱设施投入也少。20世纪80年代以来,淮河干流出现过多次断流,断流时间、长度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洪泽湖、南四湖等湖泊的水位经常位于死水位以下,水环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根据水资源供给能力,合理确定工业、农业、城市、环境用水及地区间水量分配更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建议首先着手制定淮河流域水量分配办法,初步协调好各地区、各行业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在提高中期预报精度的基础上,研究科学地利用洪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尤其是洪泽湖、南四湖等大型调蓄湖泊更应重点研究。淮河中游也应结合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建设,与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分洪河道及蚌埠闸枢纽开展水资源配置的联合调度优化研究工作。3.5 行蓄(滞)洪区必须调整治理思路当前,行蓄(滞)洪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行蓄(滞)洪不及时,不通畅;二是行蓄洪机遇频繁,群众生活困难,生产难以发展;三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安全设施越来越不足,人与水争地的矛盾十分突出。移民建镇虽是好办法,但以当前的国力,要全面启动,恐有较大困难。因此,必须对行蓄(滞)洪区进行调整。按照有退有保、有平有留的原则,分类进行治理。1)对人口较少,面积小,标准低,行洪作用不明显的行洪区,如上、下六坊堤,石姚段、洛河洼等行洪区予以废弃。2)对人口多,面积大,但防洪标准较低,进洪机遇频繁的姜家湖、唐垛湖等行洪区改建为蓄洪区;大部分人口在区内建高标准保庄圩予以解决,少部分迁移至岗边安置。建进、退水闸,实行计划蓄洪,确保居民及财产安全。3)在行洪区内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将人口自然增长率限制在平均水平以下,鼓励外迁,限制迁人。改变耕作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地方政府应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扶持、补偿与救助的管理办法,依法管理行蓄洪区。4)具备条件的行蓄洪区应尽量多建保庄圩,少建庄台和避洪楼。庄台既投入大又难以发展。实际情况是建设时够标准,过几年人口增加了又向洼地发展住房,难以彻底解决问题。避洪楼多建于低洼处,行洪时四面环水,仍需救助,且造价高。保庄圩既具完全性又节省投资,即使损失点库容也应大力推广。5)瓦埠湖蓄洪区本身内水较大(4200km2来水面积),自建成以来末能发挥蓄洪削峰作用,应予取消,以利区内生产发展。3.6 疏浚河道和兴建泵站,解决中游排水不畅和“关门淹”淮河中游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洪水比降过缓,致使排水不畅。由于中游河床较稳定,含沙量小且有逐年下降趋势。因此,在正阳关以下河段应尽快实施“百船工程”计划,疏浚以扩大河槽断面,增加平槽泄量。在中游建设大型泵站,重点解决“关门淹”,确保汛后耕地及时。将洪泽湖设计水位由16.0m降至15.2m,校核水位从17.0m降低为16.5m,加大中游的洪水比降。同时开挖冯铁营引河,缩短洪水入洪泽湖的路程,开展淮河和洪泽湖的“河湖分离”方案研究,将小于或等于12000m3/s的洪水流量直接由入江水道下泄,既缩短洪水路径又增加洪水比降,减轻中游防洪压力。此外,也可考虑修建三河越闸,其功能主要是加大洪泽湖12.5~15.0m水位时的泄量,延缓洪水上涨速度,也利于洪泽湖正常蓄水位的进一步抬高。对洪泽湖周边圩区进行风险分析,制定分级滞洪计划,确保及时滞洪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根据工程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重新修订淮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

6、谢霖的人物生平

少年东渡日本,攻读明治大学商科,1909年毕业获商学士学位。回国后,应试经济特科,清政府收入商科举人学衙。因才华过人,深受当局重视,先后派任大清银行(即后中国银行)总司帐,交通银行总会计,四川总督署文案委员,四川劝业道商务科长等职。在任商务科长时,即举办商务传习所,自任所长讲授复式会计,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新式会计人才。由当时教育家胡元聘为两湖明德大学教授,讲授复式会计,著有《薄记学》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先于《银行会计学》),是中国第一部有关记帐的著作,对学生启迪很大。谢霖教授以“母实业而父教育”的宗旨,在担任各种职务的同时,十分重视会计教育。他在热心教育事业,建立会计师制度,改革会计制度,设立会计师事务所和传播会计知识等方面,为中国会计科学发展和会计工作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不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在工作中谢霖感到,甲午战争(1894年)后割地赔款,清政府更加衰弱。外国人乘势来华兴办实业,掠夺中国资源剥削中国廉价劳工。有识国人不甘坐待宰割,于是一些官办、商办企业相继出现,这是振兴实业的开端,这是大好事!但中国旧式收支会计已不能适应需要。谢师提出应改革会计,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因多数有识之士赞同,改革才得开始。谢师一面开展调查研究,主要以钱庄、票号的中式帐为对象,同时开设讲习所,分批调集大清银行、交通银行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将收支单式记帐改为借贷复式记帐。1912年总结两行会计改革实践,加以系统化、规范化,编著了《实用银行会计》一书(商务印书馆出版),并为小商店设计了《改良中式帐》,著有专辑,使小商店在结帐、纳税时具有规范的数据。他在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改革会计一举成功,震动了经济界,全国工商企业争相效法,使中国由传统的单式记帐向科学的复式记帐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并为借贷复式记帐法在中国的运用打下了坚实基础。1918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战争期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战场上互相拼杀,顾不上东方了,中国的官僚和民族资该企业,乃乘机急剧发展起来。公司商行的组建、资本的筹集、会计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的设计,经济纠纷的解决,都迫切需要公共会计师的服务,而当时中国却没有这种学有专长、以业主身份自行开业、独立、公正、为社会公众担任审计查帐、会计咨询的公共会计师。一切对外经济纠纷、涉讼案件都要听公共会计师的意见的,都要受在中国开业的外国公共会计师的操纵,中方往往吃亏,甚至双方都为中国人的案件,也要找外国公共会计师解决。谢霖深感于此,又鉴于日本在1914年前后纷纷创立了“会计事务所”,为了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谢霖于1918年6月上书旧农商、财政两部,建议设立“中国会计师制度”。农商部是当时北洋政府主管全国工、农商业经济的部门,认为谢的申请“有利商民”,很快同意,并委托谢霖起草了《会计师暂行章程》10条。《章程》规定:凡中国人民年满30以上、大学经济学科毕业主修会计的,或曾在资本50万元的银行或公司任主要会计人员5年以上的,经农商部批准,即给予会计师证书,准其开业,办理会计的组织、查核、整理、证明、鉴定、和解等事务。于同年9月7日(也有资料说为9月6日)公布试行。同时向他颁发了第一号会计师证书,是中国第一个会计师。也曾被孙中山大总统聘为孙中山陆海大元帅府的会计长。1918年受蔡元培先生之聘,去北京大学讲授新会计,后又任教于上海商学院、光华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商学院、铭贤学院等。为执行会计师制度,谢霖在银行周报上刊出广告,在北京、天津分别成立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和秦开等人),面向社会公众,执行公共会计师业务。这样,谢就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公共会计师,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就成为中国办理公共会计师业务的第一个会计师事务所。随着业务的开展,“正则”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支机构遍及中国南北,比如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镇江、扬州、杭州、芜湖、南昌、长沙、常德、汉口、广州、重庆、成都、青岛、济南、开封、太原、衡阳、湘潭、沙市等二十多个大中城市,都开展了执业会计师业务。当时,“正则”与“立信”齐名,在全国会计界中享有很高的信誉。为1949年前中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凡设有会计师事务所的地方,都办有正则会计补习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初、中级会计人才。谢霖在北京设正则会计事务所后,某律师认为抢了他的生意,对谢曾恶语相伤,进行人身攻击。谢认为新生事务的出现,总会有人不能理解,一笑置之,未与争辩。谢霖先后设计会计制度若干种,设计前必须先进行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如1934年山西省政府修建同蒲铁路时,邀请上海几家会计师事务所代拟会计制度,只正则应邀前去。经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将会计科目、凭证、帐册、报表等系统化、规范化,实施后效果明显,得到国内其它几条铁路的会计专家的高度赞赏。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谆谆告诫: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即或当时法律不够完善,只能遵从,但可反映意见。要学法懂法,要学习民法及刑法有关部分,要学习有关商事法规,办事要持公正态度。要以单据、帐册为依据,不应虚伪呈述,不能稍涉偏私,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谢师于百忙中仍坚持履行会计顾问职责,1944年重庆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作为中国实业界代表,将出席美国国际通商会议,特来成都请谢霖同去。会上卢与加拿大代表谈妥以1275万加元,购买九艘轮船。谢师向加方索要造价单及预算方案。经审核发现,按照美国国际造船价格标准,加方定价偏高。双方再次研讨,加方同意减收150万加元和十年本息一次还清。此事使外国代表非常佩服。不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即授予谢霖名誉博士。1937年日本侵占上海后,时任上海光华大学商学院院长的谢霖受光华大学校长张寿庸的委托,前往成都筹办分校。谢毅然辞去中央银行秘书长职务,衔命筹办光华大学分部。谢早年曾在四川工作,具有崇高威望。先在城内王家坝租赁房屋,于1938年3月1日开学(为西南财经大学渊源之一)。继则多方奔走集资。土地、建房和一切资金都由社会士绅捐助。在建校期间,谢既领导校务又上课,还管建房,经常城内城外往返奔忙,呕心沥血,备受辛劳,终于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白手起家,在成都草堂寺西建起了一所新校舍。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厅、体育场、食堂、宿舍、浴室一应俱全。小桥流水,垂柳疏篱,鸟语花香,窗明几净,是一处幽静的读书环境。1938年秋末冬初即全部迁入新校舍。师生们对建房速度之快,深为感佩,认为学校的一草一树都凝聚着谢师的心血。谢霖对学生要求严格,常在朝会上告诫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前方将士正浴血抗战,才换来个安宁的学习环境,不努力学习,怎么对得起抗日战士?中国遭受日本侵略,原因是中国贫穷落后。要使国家富强,大家就要努力学习,学成后为国出力,我们是炎黄子孙,要发扬祖先遗德,光我华夏!”谢霖对学生既严又爱,上课时要点名,晚上要查寝室。考试很严格,不及格者要补考或重读,成绩特差者要留级、直至退学。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学金。奖惩分明,激励学生勤奋向上。对个别生活作风不好的学生谆谆告诫,如坚持不改情节严重者要给予退学处分。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尽量安排半工半读,或给予私人帮助,对经济困难的教工也常给私人帮助。谢霖生活俭朴。在光华大学只领上课工资,不领校长津贴。他有许多事务所,收入不是很少。他的事务所除发给工作人员工资外,还免费供给伙食,对少数无住处者,还提供住房。最后他还是两袖清风,节俭度日,这是人所共知的事。谢霖以务实精神办学,主张学以致用。要求学生不但要学理论,还要有操作能力。他担任多种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他有高深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课深入浅出,富于启发。他在讲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等课时,不是简单地讲条文,而是用大量的案例,形象而生动地运用条文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处理。这样的讲课,学生容易理解印象也深。但在课堂上,他不是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完。有一些问题,他有意地引而不发不作结论,留待学生去思考。他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要有所思,才能有所得”,这种富于启发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很大。此外,他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讲授银行会计铁路会计等课时,除课堂讲授和课堂实习外,在学完这些课程后,留有一套总习题,让学生在假期内习作,下期开学报到时交卷。这套实习题从凭证到报表,都是正规帐页,由商务印书馆发售。他说是练兵。如只用“T”字形帐户,将来工作时会不知所措。他还利用假期安排高年级学生去工商企业实习,实习地点多由谢霖介绍。学生在实习期间担任部分具体工作,对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起很大作用。当时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有些学生在实习中和企业建立了关系,毕业后即到这些企业工作。谢霖为学生谋求工作至为操劳,为不少学生介绍了工作,而且曾成批地介绍去资源委员会、直接税局、田粮管理处、盐管局等。谢霖对青年教师十分关怀,要求严格,他常检查助教的实习课,抽查实习题和批改的作业卷,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在新留助教前,他亲自谈话说:留在学校工作,要有吃苦精神,学校经费困难,待遇菲薄,你们如另有高就,会得到更多的薪金。但人生在世,不能只为自己着想,应该先为社会尽义务、安贫乐道。其次教师要作“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首先自身要“学而不厌”,要“业精于勤”,自己要刻苦学习,如你知道的和学生差不多、或只略高一筹,你在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非常被动,教学是艰苦的工作,要下苦功才行,同时教师不能只是独善其身,不能只是“学而不厌”,还要“诲人不倦”。诲人是教师的职责,不能把教书当作是贩卖知识,上课就讲、下课不管。不能把先生和学生的关系只是当作知识的接受关系。先生要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体谅学生、要急学生所急、要引导学生奋发向上,这就叫“诲人。”这个诲人不是偶尔为之,而是“诲人不倦”,不如此,那就会造成上课是先生下课是路人……。这些话确是一个教育家的名言,有很深的哲理,至今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7、建国以来洪水泛滥

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洪水灾害洪水灾害是指超出水道的天然或人工限制水流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我国是世界上洪水最多的国家。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目前,我国1/10的国土面积、5亿人口、5亿亩耕地、100多座大中城市、全国70%的工农业总产值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时间上,除了黄河凌汛外,我国的洪水大都发生在7、8、9月三个月;地区上,洪水主要发生在我国七大江河及其支流的中下游地区。(一)七大江河洪水灾害(1)珠江。珠江流域洪水频繁。1915年7月珠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西江、北江洪峰流量皆达200年一遇的最高峰。西江与北江洪水相遇,东江也发洪水,北江大堤溃块,梧州三楼上水,广州被洪水淹没7天,珠江三角洲受灾农田648万亩,灾民378万人,死伤十余万人,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 1915年至1949年的35年间,流域内发生较大洪水灾害22次,给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十分惨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新中国成立后,发生过1959年东江大水、1968年和1994年西、北江大水、1982年北江大水、1996年柳江大水和1998年西江大水,经过全力防汛抢险战胜了历次洪水灾害,但也带来了较大影响。其中,1994年西、北江大水,广东、广西受灾人口近1800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80多亿元。(2)长江。建国以来1949,1954年洪水最大。1954年洪水淹没农田4755万亩,受灾人口1888万人,死亡3.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1998年长江又一次发生全流域大洪水,中游多数河段水位高出历史最高水位,干堤较大险情近1700处,经奋力抢险,才使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比以往大洪水的受灾程度小得多。其中淹没耕地23.3万hm2,受灾人口200余万人,灾害仍然主要在中游。历史资料表明,长江中游是洪水灾害的重灾区。(3)淮河。自1194年淮河下游被黄河截夺后,淮河成为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河流之一。1957年8月由于台风影响,该流域范围内连降暴雨,发生特大洪水,淹没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1700万亩农田被淹,1100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100亿元。 从2003年6月20日入汛,淮河流域的降雨时间长达22天,水系降水总量约798亿立方米,比1991年最大30天降水总量还高出59亿立方米,致使从河南经安徽到江苏省洪泽湖以及入江水道沿淮约750公里的范围内,淮河干流的各主要站点息县、淮滨、王家坝、润河集、正阳关、鲁台子、淮南、蚌埠、洪泽湖蒋坝等以及入江水道均超警戒水位。(4)黄河。解放前的1000年中黄河决口达1500次,大改道26次。1117年黄河决口,淹死100万人。1642年水淹开封,全城37万人中,死亡34万人。但解放后,由于加修了黄河防洪大堤,50年来安然无恙。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人眼中的黄河以"断流"而闻名。许多人甚至断言,黄河已变成一条内陆河、季节河。"黄河防汛"似乎也已成为遥远的历史教科书中的一页。但是,在经历了多年持续干旱的困苦之后,2003年8月26日至9月8日,短短14天内,黄河中游主要支流泾河、渭河、洛河、伊河、沁河相继发生9场洪水,如果全部进入黄河下游,郑州花园口水文站将至少出现四次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水,黄河滩区将大面积受灾。(5)海河。海河是易发生洪水的河流。解放后水淹面积达到或超过5000万亩的年份有1949,1954,1956,1963年。其中1963年洪水最大,三大水系决口2400处,有104 个县市遭灾,淹没农田6600万亩。保定、邢台、邯郸市水深2-3米,倒房450万间,受灾人口2200万,死5640人,2254个工矿企业停产,京广铁路27天不能通车,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6)辽河。辽河历史上洪水频繁,近800年发生洪水81次。解放后1951年、1953年都曾发生特大洪水,1985年因受台风影响连降暴雨,辽河、浑河、太子河同时出现洪水,决口4000多处,受灾人口1200多万人,倒房17.4万间,受灾农田6000多万亩,直接经济损失47亿元。(7)松花江。1932年松花江大水,哈尔滨被淹,水深平均3米,38万人口中24万人受灾。1985年8月松花江大水,受灾农田3500万亩,倒房91万间。概括而言,1954年、1963年、1975年、1985年为我国洪水高峰年。 1998年入汛之后,松花江上游嫩江流域降水量明显偏多,先后发生三次大洪水。第一次洪水发生在6月底至7月初,洪水主要来自嫩江上游及支流甘河、诺敏河。第二次洪水发生在7月底至8月初,洪水以嫩江中下游来水为主,支流诺敏河、阿伦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发生了大洪水。第三次洪水发生在8月上中旬,为嫩江全流域型大洪水。一、洪水的形成洪水大都是由于连续降雨,河流排水不畅造成的。由于水文气象的不利组合(如气旋、台风、地形等),在一定的范围内,出现历时长、强度大的大暴雨,从而形成地面径流。如果流域内的地面坡降大,又缺少植被,土层又薄,支流汇入时间集中,则将使地面径流的绝大部分以较快的速度向主河流汇集,在河道中形成很大的洪水。我国大部分地区河流是由于连降暴雨或久雨不晴而形成洪水的。在这些地区,一般是春、夏降雨较多。当河流汇集了大量的水流时,往往形成洪水进入洪水季节;而秋、冬降雨较少,河流的来水也较少,就进入枯水季节。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河流也有因融雪而形成洪水的。二、洪水灾害出现洪水是否会成灾,这与地形、植被、河道的泄流能力有关。如果洪水流量超过了河道的泄流能力,就会泛滥成灾,反之就不会成灾或灾情不重。洪水流量超过河道泄流能力的原因很多,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1、洪水过大。一条河流各年的最高洪水位和最大流量(简称"洪峰")都不一样,洪水出现的时间和涨落过程以及一个时段内(如一天、三天、七天和三十天)的洪水总量(简称洪量)也不一样。如在这个流域内发生了大面积的、长历时的、高强度的暴雨,河流汇集了特别多的水流,就会形成大洪水或特大洪水。2、河流挟带大量的泥沙使河床逐年淤高。当河流在其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时,河流挟带大量泥沙会使河床逐年淤高,过水断面逐渐减小,从而减少了河流排泄洪水的能力;使湖泊逐年淤积,就减少了湖泊滞蓄洪水的能力;水流与泥沙的相互作用,使河道逐渐曲折,并使沙洲、汊道、浅滩变化不定,也减少了河流排泄洪水的能力。这些现象都使河流的洪水威胁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象黄河流域上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水流挟带了大量泥沙,进入中下游后,地势平坦,河面加宽,流速下降,水的挟沙能力降低,大量泥沙下沉,使河床逐年淤高,致使下游华北平原有许多地方的河床高出地面,几千年来,使洪水威胁逐渐增加。3、流线由于离心力和环流的作用而日益曲折。4、冰块堵塞。5、风浪、降雨、动物破坏。6、入海河流由于海潮顶托,使洪水排泄不畅。在历史上,洪水灾害给人们的教训是惨痛的。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珠江等河流亦发生过很多次洪水灾害。解放后五十多年来,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和洪水作斗争,兴建了许多防洪工程,大力组织了每年的防汛工作,并对一些流域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三、防洪措施为了防治洪水灾害,必须采取一些防洪措施,兴建一些防洪工程。通常的做法是在河流的上中游山区、丘陵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兴建山谷水库,滞蓄洪水,防治山洪在中、下游的平源地区修筑防洪提,整治河道,以利泄洪,并利用湖泊洼地滞蓄洪水或兴建必要的分洪工程。归纳起来不外乎是调蓄和排泄两种。调蓄就是把有害的洪水暂时存蓄起来,以便在洪水过后有控制地慢慢下放,或等到使用时再按需要量下放,因此,蓄水不仅可以防洪,而且可以兴利(如灌溉发电、航运等)。排泄就是把控制下放的洪水或自由下泄的洪水安全地送到海里去。现就防洪的主要措施:筑堤防洪、泄洪、分洪、蓄洪、滞洪、蓄洪垦植和水土保持等分述如下:(一)、筑堤防洪筑堤防洪是平原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防洪措施,也是目前防洪的重要措施之一。黄河大堤,长1416公里,保护着沿河两岸平原地区27490万亩的耕地和许多重要城市以及铁路干线。长江干堤长3826公里,保护着3180万亩耕地。其他如珠江、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等两岸都有漫长的防洪堤,它们在防洪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下面对防洪堤的作用和设计作些简要的叙述:1、防洪堤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河流两岸平原洼地的农村和城市,使它们不受洪水淹没。防洪堤一方面扩大了河道的过水断面,增加了泄洪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河道本身的蓄水容积。此外还有约束水流,稳定河床的作用。筑堤防洪对洪峰持续时间长、洪量大的河流泄洪效果最佳。2、防洪堤的设计:防洪提的设计可以归纳为布置堤线、拟定堤顶高程和选择断面型式三个问题。①堤线布置:堤线要求平顺,使河道两岸有足够的堤距,不缩窄河床,能使河道泄水通畅;同时应选择较高的滩地作为堤基,以求基础扎实和工程量小。②堤顶高程;它取决于防洪设计水位。防洪设计水位又取决于防洪标准。当防洪水位确定后就如同土坝设计一样,加上风浪爬高和安全超高,便可确定堤顶高程。③堤的断面:防洪堤的断面型式与土坝相似。由于堤线较长,一般采用均质断面,堤顶应有足够的宽度,以适应防汛抢险和交通的需要;堤的边坡大小根据设计洪水位作用下防止浸润线逸出堤坡脚和保证堤身稳定的要求而定。堤的断面型式如下图所示。为了防止风浪与水流冲刷堤坡及坡脚,部分堤段需做块石护坡或防浪林台,在堤上绿化造林以防风浪袭击和水土流失。我国除建有许多江堤、河堤、湖堤防御洪水外,在沿海地带还建有漫长的海堤(或叫海塘)防御海潮和台风的袭击。(二)、泄洪扩大河道过水能力,使洪水能畅通下泄所采取的措施,叫做泄洪。这些措施包括加高培厚防洪堤(增加河道泄洪能力)、整治河道、扩大行洪区等。下面对河道整治的几种常见措施作简略介绍。1、疏浚拓宽河道 即将过于窄浅的阻水河段疏通、浚深、拓宽增加泄洪能力。有些地方如因河道两岸的防洪堤间距狭窄,壅阻水流,则需退建堤防展宽河道。以增加泄洪能力,降低上游壅高的水痊,减轻洪水威胁和防洪负担。2、截弯取直 由于河弯过多或曲率过大,往往泄洪不畅,需要进行人工截弯取直,使洪水泄通畅。对于大型河流的截弯取直,由于影响较大,必须采取极为谨慎的态度。3、护岸工程 为了防止洪水冲刷河道凹岸引起河岸坍塌及堤防崩溃,需做护岸工程。特别是在重要城镇附近,对工厂企业、桥梁、码头等建筑物,更应加以保护。例如南京市浦口长江边兴建的块石沉排护岸工程就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此外,护岸工程还有防止河弯发展,稳定河床的作用,对泄洪有利。4、消除障碍 在河床范围内滩地上种植的芦苇、柳树和围筑小圩以及存在的个别高地、暗堤、暗坝等,都会给泄流造成障碍,需要消除。如果桥梁、码头等建筑物阻碍泄洪,则需改建。(三)、分洪如前所述,堤防防御洪水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采取其他防洪措施来确保堤防的安全,分洪就是其中之一。分洪工程是在河流的一处或数处分泄一部分洪水直接入海、或其他河流、或附近湖泊、或予筑的分洪区,以削减通过河流的流量,减轻洪水对堤防的威胁。现分述如下:1、直接分流入海。在河流的下游,入海口泄洪不畅,地形条件又允许新开河道,就可直接分流入海。如海河流域防洪规划新开二十多条分洪道直接分流入海,独流减河是最早的一条入海分洪道。2、分流入其他河道。一条河流如果与相邻河流发生洪水的时间经常不同,这时可将这一条河流容纳不下的部分洪水分入相邻的河流。例如苏北的淮沭新河,就是准备在淮河遭遇特大洪水时,分淮河洪水3000m3/s通过新沂河入海。3、分入泛洪区并绕泄至下游。当河段狭窄不能容纳下泄洪水,而由防洪堤所保护的范围又十分重要时,如有合适地形,可分洪入泛洪区并绕泄至下游。例如长江上的荆江分洪工程和汉水的杜家台分洪工程就是这样规划的。(四)、蓄洪利用山谷水库和湖泊尘地来调蓄汛期防水,防止洪水灾害的措施,叫做蓄洪。拦蓄洪水,除害兴利,不仅在防洪方在可大调大蓄,削减洪峰,同时在水力发电方面,由于拦蓄了大量的洪水,从而形成了可以发电的很大落差;此外,在灌溉、航运、养鱼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效益。在河流的上、中游,每当山洪爆发,洪水来势凶猛,往往使中下游两岸平原地区遭受洪水灾害。经过山谷水库调蓄以后,削减了洪峰,减少了中下游的洪水威胁。但由于仍有大量洪水需要下泄,加上中、下游大片平原地区汇集的洪水仍会发生洪水灾害。因此在一条河流上,除了在上中游利用山谷兴建水库蓄洪外,还需要在中下游利用河流穿过的湖泊洼地兴建平原水库调蓄洪水。利用山谷水库蓄洪和利用湖泊洼地蓄洪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共同之处是:大调大蓄,有效地削减洪峰,同时能彻底拦截泥沙,使除害与兴利相结合。不同之处是:大、中型山谷水库具有综合效益大的优点,但也有工程量大、投资高、淹没广、移民多、技术复杂和工期长等缺点;中、小型平原水库具有工程简易,收效快等优点,但也具有湖泊四周堤线长、防汛负担重等缺点。(五)、滞洪利用河道附近的湖泊和洼地,引进一部分洪水临时蓄积起来,待洪峰过后再排入原河道,叫做滞洪。显然,与江河相通的湖泊、洼地的天然滞洪与天然蓄洪一样,效果是不大的。为了充分发挥江河旁侧湖泊、洼地的滞洪作用,需建闸控制。在河道低水期开闸预降湖泊、洼地的水位,然后关闸拒绝倒灌,直至洪峰来到时,开闸引水,削减洪峰,待洪峰过后再徐徐放出。利用湖泊、洼地滞洪和前述利用湖泊、洼地蓄洪及分洪颇有异同之处。相同点是三者都能削减洪峰,减轻下游洪水威胁;不同点是:蓄洪是河道穿过湖泊、洼地,在出口处建闸,在汛期可同时兼施蓄泄;滞洪是利用河道旁侧湖泊、洼地,进出口合建一个闸,在汛期不能同时兼施蓄泄,只能先泄蓄后排汇;分洪是利用河道旁侧湖泊、洼地,在进口处建一个闸,在出口处另建一个闸,可以同时滞蓄和排泄。(六)、蓄洪垦殖在分洪、滞洪、蓄洪湖泊的滩地上,围筑上圩进行垦殖,小水年份的汛期,利用围垦后所剩余的湖泊容积分洪或滞洪;大水年份的汛期,破开小圩放弃垦殖的秋熟,利用湖泊全部的容积(包括围垦的小圩区)分洪或滞洪,汛后再播种冬麦。这种小水年份垦殖,大水年份废田还湖(洼),水利与农业相结合的措施叫做蓄洪垦殖。这种措施在长江、淮河等河流的中、下游得到极其广泛的采用,对于增加农业生产和防治血吸虫病起着很大的作用。(七)、水土保持河道演变逐渐向恶化方向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受流域内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如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平均每年泄入黄河的泥沙12~15亿吨,其中下游河道淤积3~4亿吨,可以说是举世无双。因此治河必须治山,要大搞水土保持,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水土保持在防洪上的作用在于:①就地蓄水减少地面径流,改变径流年内分配;②增加地面糙率,增加流程;③减少河流挟带的泥沙,减少泥沙在河道、湖泊、水库里的淤积;④保护地面表层的肥活土壤不被雨水冲走,有利于农林的种殖。四、防洪规划在一个流域或一个地区,为了防止洪水灾害,需要合理运用上述防洪措施,兴建一些防洪工程。究竟采取何种措施,兴建多大的工程,必须首先搞好防洪规划,下面从四点来说明有关防洪规划的问题。(一)、防洪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防洪规划象其他规划一样,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大洪水、特大洪水及洪水灾害情况(如发生时间、地点、大小和发展趋势等);(2)自然地理、水文地质条件(如地形、地势、地面复盖、水土流失等情况);(3)水文、气象条件及河流特征(如降雨、径流、水位、流量等,特别是河道干支流的洪水特性和含沙情况,河道各段泄水能力和防洪堤情况。湖泊、洼地的分布及其容积,以及河流的入海条件等);(4)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各部门和当地群众的要求;(5)已有的水利工程措施等等。上述基本资料大部分是通过水文勘测工作获得的。(二)、防洪规划的原则防洪工程的总体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防止洪水成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措施。在规划上、中、下游河流的防洪工程时,要统筹兼顾,全面考虑防洪、排涝、灌溉、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效益。(2)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规划,分清轻重缓急,做到尽全力防止毁灭性灾害,消除普通灾害,逐步提高防洪标准。以小型为主并不排斥大中型工程,相反地需要辅以必要的大中型骨干工程,才能做到大、中、小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3)防洪工程的总体规划应按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的原则来考虑。由于防洪工程的建设费用比较大,所以要对所期工程作出分期建设的安排并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这样,既能节省初期投资,又能及早地发挥工程设施的作用。(4)对原有防洪工程的改建和扩建,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发挥原有工程效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改造,使其逐步达到完善和合理化。(5)为了减少下泄洪峰流量,减少工程造价,在可能条件下,尽量采取分洪、截洪和排洪

8、海河流域中游洼地

 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洪水灾害洪水灾害是指超出水道的天然或人工限制水流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我国是世界上洪水最多的国家。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目前,我国1/10的国土面积、5亿人口、5亿亩耕地、100多座大中城市、全国70%的工农业总产值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时间上,除了黄河凌汛外,我国的洪水大都发生在7、8、9月三个月;地区上,洪水主要发生在我国七大江河及其支流的中下游地区。(一)七大江河洪水灾害(1)珠江。珠江流域洪水频繁。1915年7月珠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西江、北江洪峰流量皆达200年一遇的最高峰。西江与北江洪水相遇,东江也发洪水,北江大堤溃块,梧州三楼上水,广州被洪水淹没7天,珠江三角洲受灾农田648万亩,灾民378万人,死伤十余万人,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 1915年至1949年的35年间,流域内发生较大洪水灾害22次,给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十分惨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新中国成立后,发生过1959年东江大水、1968年和1994年西、北江大水、1982年北江大水、1996年柳江大水和1998年西江大水,经过全力防汛抢险战胜了历次洪水灾害,但也带来了较大影响。其中,1994年西、北江大水,广东、广西受灾人口近1800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80多亿元。(2)长江。建国以来1949,1954年洪水最大。1954年洪水淹没农田4755万亩,受灾人口1888万人,死亡3.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1998年长江又一次发生全流域大洪水,中游多数河段水位高出历史最高水位,干堤较大险情近1700处,经奋力抢险,才使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比以往大洪水的受灾程度小得多。其中淹没耕地23.3万hm2,受灾人口200余万人,灾害仍然主要在中游。历史资料表明,长江中游是洪水灾害的重灾区。(3)淮河。自1194年淮河下游被黄河截夺后,淮河成为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河流之一。1957年8月由于台风影响,该流域范围内连降暴雨,发生特大洪水,淹没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1700万亩农田被淹,1100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100亿元。 从2003年6月20日入汛,淮河流域的降雨时间长达22天,水系降水总量约798亿立方米,比1991年最大30天降水总量还高出59亿立方米,致使从河南经安徽到江苏省洪泽湖以及入江水道沿淮约750公里的范围内,淮河干流的各主要站点息县、淮滨、王家坝、润河集、正阳关、鲁台子、淮南、蚌埠、洪泽湖蒋坝等以及入江水道均超警戒水位。(4)黄河。解放前的1000年中黄河决口达1500次,大改道26次。1117年黄河决口,淹死100万人。1642年水淹开封,全城37万人中,死亡34万人。但解放后,由于加修了黄河防洪大堤,50年来安然无恙。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人眼中的黄河以"断流"而闻名。许多人甚至断言,黄河已变成一条内陆河、季节河。"黄河防汛"似乎也已成为遥远的历史教科书中的一页。但是,在经历了多年持续干旱的困苦之后,2003年8月26日至9月8日,短短14天内,黄河中游主要支流泾河、渭河、洛河、伊河、沁河相继发生9场洪水,如果全部进入黄河下游,郑州花园口水文站将至少出现四次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水,黄河滩区将大面积受灾。(5)海河。海河是易发生洪水的河流。解放后水淹面积达到或超过5000万亩的年份有1949,1954,1956,1963年。其中1963年洪水最大,三大水系决口2400处,有104 个县市遭灾,淹没农田6600万亩。保定、邢台、邯郸市水深2-3米,倒房450万间,受灾人口2200万,死5640人,2254个工矿企业停产,京广铁路27天不能通车,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6)辽河。辽河历史上洪水频繁,近800年发生洪水81次。解放后1951年、1953年都曾发生特大洪水,1985年因受台风影响连降暴雨,辽河、浑河、太子河同时出现洪水,决口4000多处,受灾人口1200多万人,倒房17.4万间,受灾农田6000多万亩,直接经济损失47亿元。(7)松花江。1932年松花江大水,哈尔滨被淹,水深平均3米,38万人口中24万人受灾。1985年8月松花江大水,受灾农田3500万亩,倒房91万间。概括而言,1954年、1963年、1975年、1985年为我国洪水高峰年。 1998年入汛之后,松花江上游嫩江流域降水量明显偏多,先后发生三次大洪水。第一次洪水发生在6月底至7月初,洪水主要来自嫩江上游及支流甘河、诺敏河。第二次洪水发生在7月底至8月初,洪水以嫩江中下游来水为主,支流诺敏河、阿伦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发生了大洪水。第三次洪水发生在8月上中旬,为嫩江全流域型大洪水。一、洪水的形成洪水大都是由于连续降雨,河流排水不畅造成的。由于水文气象的不利组合(如气旋、台风、地形等),在一定的范围内,出现历时长、强度大的大暴雨,从而形成地面径流。如果流域内的地面坡降大,又缺少植被,土层又薄,支流汇入时间集中,则将使地面径流的绝大部分以较快的速度向主河流汇集,在河道中形成很大的洪水。我国大部分地区河流是由于连降暴雨或久雨不晴而形成洪水的。在这些地区,一般是春、夏降雨较多。当河流汇集了大量的水流时,往往形成洪水进入洪水季节;而秋、冬降雨较少,河流的来水也较少,就进入枯水季节。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河流也有因融雪而形成洪水的。二、洪水灾害出现洪水是否会成灾,这与地形、植被、河道的泄流能力有关。如果洪水流量超过了河道的泄流能力,就会泛滥成灾,反之就不会成灾或灾情不重。洪水流量超过河道泄流能力的原因很多,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1、洪水过大。一条河流各年的最高洪水位和最大流量(简称"洪峰")都不一样,洪水出现的时间和涨落过程以及一个时段内(如一天、三天、七天和三十天)的洪水总量(简称洪量)也不一样。如在这个流域内发生了大面积的、长历时的、高强度的暴雨,河流汇集了特别多的水流,就会形成大洪水或特大洪水。2、河流挟带大量的泥沙使河床逐年淤高。当河流在其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时,河流挟带大量泥沙会使河床逐年淤高,过水断面逐渐减小,从而减少了河流排泄洪水的能力;使湖泊逐年淤积,就减少了湖泊滞蓄洪水的能力;水流与泥沙的相互作用,使河道逐渐曲折,并使沙洲、汊道、浅滩变化不定,也减少了河流排泄洪水的能力。这些现象都使河流的洪水威胁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象黄河流域上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水流挟带了大量泥沙,进入中下游后,地势平坦,河面加宽,流速下降,水的挟沙能力降低,大量泥沙下沉,使河床逐年淤高,致使下游华北平原有许多地方的河床高出地面,几千年来,使洪水威胁逐渐增加。3、流线由于离心力和环流的作用而日益曲折。4、冰块堵塞。5、风浪、降雨、动物破坏。6、入海河流由于海潮顶托,使洪水排泄不畅。在历史上,洪水灾害给人们的教训是惨痛的。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珠江等河流亦发生过很多次洪水灾害。解放后五十多年来,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和洪水作斗争,兴建了许多防洪工程,大力组织了每年的防汛工作,并对一些流域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三、防洪措施为了防治洪水灾害,必须采取一些防洪措施,兴建一些防洪工程。通常的做法是在河流的上中游山区、丘陵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兴建山谷水库,滞蓄洪水,防治山洪在中、下游的平源地区修筑防洪提,整治河道,以利泄洪,并利用湖泊洼地滞蓄洪水或兴建必要的分洪工程。归纳起来不外乎是调蓄和排泄两种。调蓄就是把有害的洪水暂时存蓄起来,以便在洪水过后有控制地慢慢下放,或等到使用时再按需要量下放,因此,蓄水不仅可以防洪,而且可以兴利(如灌溉发电、航运等)。排泄就是把控制下放的洪水或自由下泄的洪水安全地送到海里去。现就防洪的主要措施:筑堤防洪、泄洪、分洪、蓄洪、滞洪、蓄洪垦植和水土保持等分述如下:(一)、筑堤防洪筑堤防洪是平原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防洪措施,也是目前防洪的重要措施之一。黄河大堤,长1416公里,保护着沿河两岸平原地区27490万亩的耕地和许多重要城市以及铁路干线。长江干堤长3826公里,保护着3180万亩耕地。其他如珠江、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等两岸都有漫长的防洪堤,它们在防洪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下面对防洪堤的作用和设计作些简要的叙述:1、防洪堤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河流两岸平原洼地的农村和城市,使它们不受洪水淹没。防洪堤一方面扩大了河道的过水断面,增加了泄洪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河道本身的蓄水容积。此外还有约束水流,稳定河床的作用。筑堤防洪对洪峰持续时间长、洪量大的河流泄洪效果最佳。2、防洪堤的设计:防洪提的设计可以归纳为布置堤线、拟定堤顶高程和选择断面型式三个问题。①堤线布置:堤线要求平顺,使河道两岸有足够的堤距,不缩窄河床,能使河道泄水通畅;同时应选择较高的滩地作为堤基,以求基础扎实和工程量小。②堤顶高程;它取决于防洪设计水位。防洪设计水位又取决于防洪标准。当防洪水位确定后就如同土坝设计一样,加上风浪爬高和安全超高,便可确定堤顶高程。③堤的断面:防洪堤的断面型式与土坝相似。由于堤线较长,一般采用均质断面,堤顶应有足够的宽度,以适应防汛抢险和交通的需要;堤的边坡大小根据设计洪水位作用下防止浸润线逸出堤坡脚和保证堤身稳定的要求而定。堤的断面型式如下图所示。为了防止风浪与水流冲刷堤坡及坡脚,部分堤段需做块石护坡或防浪林台,在堤上绿化造林以防风浪袭击和水土流失。我国除建有许多江堤、河堤、湖堤防御洪水外,在沿海地带还建有漫长的海堤(或叫海塘)防御海潮和台风的袭击。(二)、泄洪扩大河道过水能力,使洪水能畅通下泄所采取的措施,叫做泄洪。这些措施包括加高培厚防洪堤(增加河道泄洪能力)、整治河道、扩大行洪区等。下面对河道整治的几种常见措施作简略介绍。1、疏浚拓宽河道 即将过于窄浅的阻水河段疏通、浚深、拓宽增加泄洪能力。有些地方如因河道两岸的防洪堤间距狭窄,壅阻水流,则需退建堤防展宽河道。以增加泄洪能力,降低上游壅高的水痊,减轻洪水威胁和防洪负担。2、截弯取直 由于河弯过多或曲率过大,往往泄洪不畅,需要进行人工截弯取直,使洪水泄通畅。对于大型河流的截弯取直,由于影响较大,必须采取极为谨慎的态度。3、护岸工程 为了防止洪水冲刷河道凹岸引起河岸坍塌及堤防崩溃,需做护岸工程。特别是在重要城镇附近,对工厂企业、桥梁、码头等建筑物,更应加以保护。例如南京市浦口长江边兴建的块石沉排护岸工程就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此外,护岸工程还有防止河弯发展,稳定河床的作用,对泄洪有利。4、消除障碍 在河床范围内滩地上种植的芦苇、柳树和围筑小圩以及存在的个别高地、暗堤、暗坝等,都会给泄流造成障碍,需要消除。如果桥梁、码头等建筑物阻碍泄洪,则需改建。(三)、分洪如前所述,堤防防御洪水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采取其他防洪措施来确保堤防的安全,分洪就是其中之一。分洪工程是在河流的一处或数处分泄一部分洪水直接入海、或其他河流、或附近湖泊、或予筑的分洪区,以削减通过河流的流量,减轻洪水对堤防的威胁。现分述如下:1、直接分流入海。在河流的下游,入海口泄洪不畅,地形条件又允许新开河道,就可直接分流入海。如海河流域防洪规划新开二十多条分洪道直接分流入海,独流减河是最早的一条入海分洪道。2、分流入其他河道。一条河流如果与相邻河流发生洪水的时间经常不同,这时可将这一条河流容纳不下的部分洪水分入相邻的河流。例如苏北的淮沭新河,就是准备在淮河遭遇特大洪水时,分淮河洪水3000m3/s通过新沂河入海。3、分入泛洪区并绕泄至下游。当河段狭窄不能容纳下泄洪水,而由防洪堤所保护的范围又十分重要时,如有合适地形,可分洪入泛洪区并绕泄至下游。例如长江上的荆江分洪工程和汉水的杜家台分洪工程就是这样规划的。(四)、蓄洪利用山谷水库和湖泊尘地来调蓄汛期防水,防止洪水灾害的措施,叫做蓄洪。拦蓄洪水,除害兴利,不仅在防洪方在可大调大蓄,削减洪峰,同时在水力发电方面,由于拦蓄了大量的洪水,从而形成了可以发电的很大落差;此外,在灌溉、航运、养鱼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效益。在河流的上、中游,每当山洪爆发,洪水来势凶猛,往往使中下游两岸平原地区遭受洪水灾害。经过山谷水库调蓄以后,削减了洪峰,减少了中下游的洪水威胁。但由于仍有大量洪水需要下泄,加上中、下游大片平原地区汇集的洪水仍会发生洪水灾害。因此在一条河流上,除了在上中游利用山谷兴建水库蓄洪外,还需要在中下游利用河流穿过的湖泊洼地兴建平原水库调蓄洪水。利用山谷水库蓄洪和利用湖泊洼地蓄洪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共同之处是:大调大蓄,有效地削减洪峰,同时能彻底拦截泥沙,使除害与兴利相结合。不同之处是:大、中型山谷水库具有综合效益大的优点,但也有工程量大、投资高、淹没广、移民多、技术复杂和工期长等缺点;中、小型平原水库具有工程简易,收效快等优点,但也具有湖泊四周堤线长、防汛负担重等缺点。(五)、滞洪利用河道附近的湖泊和洼地,引进一部分洪水临时蓄积起来,待洪峰过后再排入原河道,叫做滞洪。显然,与江河相通的湖泊、洼地的天然滞洪与天然蓄洪一样,效果是不大的。为了充分发挥江河旁侧湖泊、洼地的滞洪作用,需建闸控制。在河道低水期开闸预降湖泊、洼地的水位,然后关闸拒绝倒灌,直至洪峰来到时,开闸引水,削减洪峰,待洪峰过后再徐徐放出。利用湖泊、洼地滞洪和前述利用湖泊、洼地蓄洪及分洪颇有异同之处。相同点是三者都能削减洪峰,减轻下游洪水威胁;不同点是:蓄洪是河道穿过湖泊、洼地,在出口处建闸,在汛期可同时兼施蓄泄;滞洪是利用河道旁侧湖泊、洼地,进出口合建一个闸,在汛期不能同时兼施蓄泄,只能先泄蓄后排汇;分洪是利用河道旁侧湖泊、洼地,在进口处建一个闸,在出口处另建一个闸,可以同时滞蓄和排泄。(六)、蓄洪垦殖在分洪、滞洪、蓄洪湖泊的滩地上,围筑上圩进行垦殖,小水年份的汛期,利用围垦后所剩余的湖泊容积分洪或滞洪;大水年份的汛期,破开小圩放弃垦殖的秋熟,利用湖泊全部的容积(包括围垦的小圩区)分洪或滞洪,汛后再播种冬麦。这种小水年份垦殖,大水年份废田还湖(洼),水利与农业相结合的措施叫做蓄洪垦殖。这种措施在长江、淮河等河流的中、下游得到极其广泛的采用,对于增加农业生产和防治血吸虫病起着很大的作用。(七)、水土保持河道演变逐渐向恶化方向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受流域内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如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平均每年泄入黄河的泥沙12~15亿吨,其中下游河道淤积3~4亿吨,可以说是举世无双。因此治河必须治山,要大搞水土保持,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水土保持在防洪上的作用在于:①就地蓄水减少地面径流,改变径流年内分配;②增加地面糙率,增加流程;③减少河流挟带的泥沙,减少泥沙在河道、湖泊、水库里的淤积;④保护地面表层的肥活土壤不被雨水冲走,有利于农林的种殖。四、防洪规划在一个流域或一个地区,为了防止洪水灾害,需要合理运用上述防洪措施,兴建一些防洪工程。究竟采取何种措施,兴建多大的工程,必须首先搞好防洪规划,下面从四点来说明有关防洪规划的问题。(一)、防洪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防洪规划象其他规划一样,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大洪水、特大洪水及洪水灾害情况(如发生时间、地点、大小和发展趋势等);(2)自然地理、水文地质条件(如地形、地势、地面复盖、水土流失等情况);(3)水文、气象条件及河流特征(如降雨、径流、水位、流量等,特别是河道干支流的洪水特性和含沙情况,河道各段泄水能力和防洪堤情况。湖泊、洼地的分布及其容积,以及河流的入海条件等);(4)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各部门和当地群众的要求;(5)已有的水利工程措施等等。上述基本资料大部分是通过水文勘测工作获得的。(二)、防洪规划的原则防洪工程的总体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防止洪水成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措施。在规划上、中、下游河流的防洪工程时,要统筹兼顾,全面考虑防洪、排涝、灌溉、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效益。(2)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规划,分清轻重缓急,做到尽全力防止毁灭性灾害,消除普通灾害,逐步提高防洪标准。以小型为主并不排斥大中型工程,相反地需要辅以必要的大中型骨干工程,才能做到大、中、小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3)防洪工程的总体规划应按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的原则来考虑。由于防洪工程的建设费用比较大,所以要对所期工程作出分期建设的安排并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这样,既能节省初期投资,又能及早地发挥工程设施的作用。(4)对原有防洪工程的改建和扩建,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发挥原有工程效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改造,使其逐步达到完善和合理化。(5)为了减少下泄洪峰流量,减少工程造价,在可能条件下,尽量采取分洪、截洪和排洪

建材造价信息直辖市建材造价信息广西自治区建材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35760
点击数:5906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