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价值和获取利润
1、创造价值与实现利润的区别
创造价值——指生产出产品,产品能为社会接受和认可。实现利润——企业卖出产品,赚到钱。
2、从客户那里获取价值,以创造利润和客户权益。是什么意思
和客户双赢。
3、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怎样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利润啊?
用你的勤劳和用心做事
4、公司理财中创造价值和实现利润的差别
现金流是创造价值的基础,而利润只是会计数字。举个例子,某公司利润有1000万元,但是实际银行账户中能变现的存款可能根本就达不到1000万元,因为净利润里面包含有非现金收支项目。当剔除非现金项目之后,就是现金流,这个才是创造价值的基础,也是股权和债权人真正能够落到手里的现金。公司理财是对公司财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MBA、MBA等主流商业管理教育均将其作为一项企业价值管理活动涵括在内。公司理财主要是根据资金的运动规律,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提高资金运用效果,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管理工作。
5、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商业利润不过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直接雇佣的是商业职工,纯粹从事买卖活动的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只实现价值而不创造价值。所以商业利润的最终来源只能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商业资本直接剥削的是商业职工的无酬劳动。产业资本通过占有产业工人的无酬劳动来生产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则通过占有商业职工的无酬劳动来减少实现剩余价值的费用,并据此从产业资本那里瓜分到一部分剩余价值。
6、财务管理如何为股东创造价值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导向。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财务管理目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必然产生不同的理论构成要素和理论逻辑层次关系。在财务管理实务中,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我们认为,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活动的前提,而一个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当具备以下特征:(一)可计量性可计量性也可称为可测性,这是财务管理目标的首要特征。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当可以准确计量,具有明确、具体、定量化的财务指标,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一致性所谓一致性,也可称为统一性,是指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与企业经营目标保持一致。财务管理活动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应当服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目标。(三)阶段性由于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与企业目标一致,因此,在不同阶段,企业经营目标不同,相应的财务管理目标也会有所不同。这样就形成了财务管理目标的阶段性特征。二、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不同观点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个:一个是利润最大化和每股盈余最大化;二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三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1)利润最大化和每股盈余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每股盈余最大化观点实际上是利润最大化观点的一种转化形式,即把利润与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并且只适用于股份制企业。反对这两种观点的人认为:利润最大化与每股盈余最大化观点有两个缺点,第一是没有考虑利润的实现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二是没有考虑企业获取利润所承担的风险,从而会导致企业经营者不顾风险大小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损害企业所有者的根本利益。(2)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股东创立企业的目的在于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其股权获取现金。企业的价值只有投入市场才能通过价格表现出来。因而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观点体现了资金时间价值和考虑了风险因素,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3)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由于敌意收购及其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股东利益最大化受到了挑战,许多主张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理论经济学家和法学家们纷纷改变自己的立场转向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与此对应,因此也出现了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观点。三、不同财务目标理论观点的评价(1) 利润最大化财务目标的评价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家以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来确定企业的产销量,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并以利润最大化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业绩。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的优点是:它强调了资本的有效利用,可以用这个指标来衡量企业是如何理性增长的,同时在实务中它容易被人理解操作性也很强。它的缺点是:利润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片面的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它忽视了企业每天都要面临的两大因素: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还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利润最大花忽视了成本的投入与利润的比例关系。(2) 股东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评价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论依据是资本的强权理论和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理论。资本强权理论认为,资本的专用性,非流动性,稀缺性和信号显示功能等,决定了企业的剩余控制劝或所有权天然的归资本所有者所有,资本雇佣劳动是最合理的企业制度,因此企业的财务自然也应当以股东利益为基本取向。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理论认为,最大限度的为股东赚取钱,就能极大的增进社会福利股东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优点是:它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它注重企业利益的长远性;它和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有一定的一致性。它的缺点是:随着产权的交易,股东凭借自己的有利地位侵犯其他利益主体的行为时有发生,平等保护各产权主体利益的要求则不容质疑,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也不符合商业道德原则,因为它忽略了利益相关人的重要性。(3) 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评价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观点是以共同所有权理论,托管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它的优点是:它考虑了与企业相关者的利益并要求其最大化;它提出了拥有专用资源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的观点,强调各种专用资源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生产力,给企业带来相对持久的组织租金。它的缺点是:它考虑的是如何均衡和协调利益分配关系
7、“从客户那里获取价值,以创造利润和客户权益”是什么意思
就是给你多少钱干多少钱的活
8、获得利润和创造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一个是从获利角度命名,一个是从价值增值角度命名。联系:他们都是经济成功的不同表现形式。
9、员工工资和创造的价值比多少为合适
一个人能zd创造的价值是很难衡量,也很难用这个来给他定待遇。即是业务员,这样与个业绩比较容易衡量的工作岗位,也会存在这样的事实。如果一个人每年能给公司创造20万的利润,但如果他走了,你的损失会是20万吗?绝对不会。他走了,会再招一个人来,如果招来的人没他做的好,只能给公司创造10万的利润。这差价才是公司的损失。即使能衡回量,也要看平均水平,超过平均水平的业绩,可以按比例给,并适当多一些。但多少合适?不好定。仍然要参照同行、同地区的其它企业的相近岗位的待遇水平。同时还要考虑公司其它岗位的待遇水平。企业效益好的话,待遇水平在行业里偏上一些,更有利于留住人才。这是大问题,要考虑周全,定高好,成本就会高,且很难降下来,同时会造成公司其他岗位的不答平衡。
10、依然说银行利润是对产业部门剩余价值分割的结果,那么银行本身创造价值吗?
以前学经济学的时候书上就讲过产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主要分割者,也是经济领域的两大主要主体。产业资本家就是现在干实业的,金融资本家可以狭义理解为银行,银行表面上看起来不创造价值,是分产业资本家的剩余价值。但是银行提供的服务,信息以及资金实际上就是价值。